山西省阳泉市辛兴乡辛兴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阳泉市辛兴乡辛兴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阳泉市辛兴乡辛兴中学高二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Z(g)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 =0.079mol/(L?s),故A错误;反应开始到

2、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0.395mol/L,故B错误;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100%=79%,故C正确;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少,应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增多,应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3min时,n(X)=0.79mol,n(Y)=0.79mol,n(Z)=1.58mol,则n(X):n(Y):n(Z)=1:1: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反应的方程式为X(g)+Y(g) 2Z(g),故D错误。 考点:化学平衡图象 2. 分子式为C8H14N2O5的二肽,经水解后得到丙氨酸和另一种氨基酸A,则A的分子式为( )A.C5H7NO3

3、 B.C5H9N2O5 C.C5H9NO2 D.C5H9NO4参考答案:D3. 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但不含共价键的是 AC12 BCaCl2 CNH4Cl DHCl参考答案:B略4.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在pH=7的醋酸钠和醋酸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十) B稀释醋酸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C在pH=5的氯化钠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c(Na+)=c(C1) D01 molL-1的硫化钠溶液中,c(OH)=c(H+)+c(HS)+c(H2S)参考答案:C略5. 已知:2X+Y2Z,反应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

4、确的是AT1时,v正v逆 B正反应的H0Ca、b两点的反应速率va=vb DTT1时,增大的原因是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参考答案:B略6.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Fe2O3可用作红色涂料 B石墨可用作绝缘材料 CSi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D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参考答案:B略7. 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氨 B 四氯化碳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C略8.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往往因电化学过程而被腐蚀,下列方程式在钢铁的电化学腐蚀过程中不存在的是: AFe2e Fe2 B 2H2OO24e 4OHC2Fe2H2OO2 2Fe24OH D Fe3e Fe3参考答案:

5、B略9.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石墨剥离而成的石墨烯属于烯烃B.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均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C.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苟性钾、次氯酸、乙醇 D.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检验失去标签的丙醇、丙醛、丙酸、甘油、甲酸五瓶无色溶液参考答案:D略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B硫酸钡、醋酸铵、氨水都是弱电解质C用Na2S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制取Al2S3D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HTS0的方向进行参考答案:D考点

6、:反应热和焓变;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盐类水解的应用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分析;B、硫酸钡、醋酸铵属于盐是强电解质;C、Al2S3在溶液中能发生双水解,不能稳定存在;D、反应的自发性判断根据熵和焓的复合判据来判断解答:解:A、化学变化的特征:一是有新物质生成,二是伴随着能量变化,故A错误;B、硫酸钡、醋酸铵属于盐是强电解质,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C、Al2S3在溶液中能发生双水解,不能稳定存在,所以不能用Na2S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制取Al2S3,故C错误;D、反应的自发性判断是根据熵和焓的复合判据,即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故D正确;故选

7、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的特征、强弱电解质的判断、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反应自发性的判断,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1. 下列物质不可用来鉴别乙酸溶液和乙醇溶液的是( )A. 金属钠 B. CuO C. 石蕊试液 D. 碳酸钠溶液参考答案:A金属钠与乙醇、乙酸都能反应放出氢气,故A正确;CuO溶于乙酸,CuO被乙醇反还原为铜,故B错误;乙酸具有酸性,能使石蕊变红,乙醇不能使石蕊变红,故C错误;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乙醇与碳酸钠不反应,故D错误。12. 硫酸工业中,在催化反应室中装有热交换器。采用热交换器的好处是()充分利用热量,降低能耗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产率

8、减少热量及环境污染提高最终产品的纯度A.B.C.D.参考答案:C解析:使用热交换器能充分利用热量,减少热量对环境的污染。SO2转化为SO3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C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 D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参考答案:B略14. 在5NH4NO32HNO34N29H2O中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氮原子质量比是 A11 B35 C53 D28参考答案:C略15. 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能量,Y的能

9、量一定低于N的能量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用废铁屑(其中还有少量铁锈、铜屑)制取少量纯净的绿矾(FeSO47H2O)。(1)取稍过量的铁屑和硫酸加热、搅拌、充分反应,铁屑要稍过量的原因是 ;(2)过滤的目的是 右图过滤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3)将滤液转移到蒸发皿中,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蒸发,浓缩至 ,再冷却至室温,不能把滤液加强热蒸干的原因是 ;(4)用玻璃棒把固体移入一个新制的过滤器里,用少量蒸

10、馏水均匀冲洗,然后用滤纸把晶体表面水分吸干即得纯净的绿矾晶体。用蒸馏水冲洗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防止Fe2+在反应过程中被氧化 除去铜屑 玻璃棒下端没有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溶液表面出现晶膜 防止FeSO47H2O强热分解和杂质析出。除去吸附在晶体表面上的杂质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由丙烯经下列反应可制得F、G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1)聚合物F的结构简式 。AB的反应条件为 。EG的反应类型为 。(2)D的结构简式 。B转化为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能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元环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

11、式是 。(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该种同分异构体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1mol H2,则该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参考答案:(1) NaOH水溶液,加热 缩聚反应(2)CH3COCOOH (3)(4)CH2(OH)CH(OH)CHO18. 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 B、C浓度变化如图(I)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II)所示。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正反应为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t1min后,改变下列某条件,能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有_(填字母编号)。 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 B保持容器总体积不变,通入少量稀有气体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参考答案:19. 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1)该生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确? (2)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产生.(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