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4复习课件_第1页
历史选修4复习课件_第2页
历史选修4复习课件_第3页
历史选修4复习课件_第4页
历史选修4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了解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评价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 材 目 标再现历史事实 彰显多元价值观 评价人物两原则基本标准: 是否符合历史潮流注意要点:基本方法: 分阶段评价、分方面评价 和比较评价等 时代性、利益性、全面性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专 题 一布 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三个关键时期3、“康乾盛世”是中华文明的繁盛阶段 1、秦朝是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创建阶段2、盛唐气象是中华文明的承继阶段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共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缔造、

2、扩展、捍卫者1.秦灭六国的原因 a、国力因素: b、个人因素: c、民心因素: d、社会基础: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人民渴望统一嬴政具有雄才大略广纳贤士 知错就改 策略得当s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和地区之间 联系加强战 国 七 雄秦 统一六 国秦咸阳战 国 七 雄前221年 (特点:先弱后强、先近后远各个击破)皇帝三公九卿郡守、郡丞、郡尉 县乡里县令、县丞、县尉 三老、啬夫、游徼 里典中央机构郡强干弱枝秦驰道遗址秦直道遗址东到大海北至长城南到南海西到陇西象郡南海闽中桂林问题探究:“自上古以来不尝有, 五帝所不及” -秦朝人“无道”,“视杀人为狗彘” -晋朝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贞观政要

3、“始皇出世,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贽藏书谈谈你对秦始皇的认识 ,并说出你的依据。感悟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贞观之治的出现封建治世民族团结和发展统一多民族的发展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流、多元发展材料一:“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以不失时为本。”材料二:“贞观四年,(唐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按: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金时功力,何如隋日,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百王之弊,以此言之,

4、甚于炀帝远矣。”贞观政要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资治通鉴戒奢从简、虚怀纳谏治国思想:以德治国、民本思想、以农为本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贞观政要择官“广开耳目,求访贤哲”资治通鉴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资治通鉴卷194尚贤思想:选贤任能,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 长孙无忌秦叔宝程咬金 杜如晦房玄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魏征用人不问出身用人扬长避短“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 学识为本。”用人原则德

5、才兼备“贞观之初,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 二以民为本,慎用刑法“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简宽”修改律条慎重死刑严肃法令官员守法唐律残片一休养生息 ,轻徭薄赋三选贤任能,知人善任四广开言路,虚怀纳谏二仁义为本,刑法为末六以诚相待,民族融合七对外交流,兼收并蓄五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民本尚贤德治开放开明“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请问:1、材料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思想?2、唐太宗是怎样的民族政策,具体史实?3、唐太宗这些做法能带来怎样的效果?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对边疆的有效管理文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少数民族文明的进步,共同推进

6、中华文明的发展康熙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巩固统一维护主权:平三藩 扫割据收台湾 固海防平噶尔丹 平叛乱 缓和民族矛盾,加强民族团结(尊儒、加强对蒙藏的管理)击退沙俄 军事与外交手段并用1、满汉民族矛盾2、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3、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势力(新)三对矛盾: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三藩”割据云贵两广福建郑成功割据台湾漠西、漠北蒙古分裂势力满汉矛 盾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先南后北、逆时针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的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

7、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共赴国难、共渡难关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杰出的政治家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坚持“和为贵”和宽厚仁爱的原则,用信义、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同一家。(1)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作出了哪些贡献?(4分)(2)唐太宗是怎样“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处理与西藏(当时称吐蕃)之间的关系的?(2分)这一政策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起在到什么作用?(3分)(3)康熙帝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西藏和蒙古采取哪些措施?(3分)23(1)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

8、裂局面(1分);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增设南方四郡,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1分);创立中央集权制,建立集权统一国家(1分);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1分)(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对吐蕃实行和亲政策。(2分)是唐朝与边疆民族地方政权的关系变成“翁婿”关系;促进汉藏的友好交往和西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促进民族融合)。(3分)(3)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打击了新疆蒙古分裂势力;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尊重喇嘛教;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接收蒙古的臣服。(或:册封五世班禅,加强了对西

9、藏的管辖。)(3分)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也是有作为的政治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司马迁说秦始皇“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这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2)与秦始皇相比,唐太宗在统治政策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现?(4分) (3)康熙帝在治理多民族国家方面有哪些突出贡献?(5分)清史稿在谈及康熙年间的社会状况时,用了这样一句话:“天下和乐,克致太平。”请结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此时的“天下太平”的?(2分)小结:关于古代盛世的思考、出现盛世的原因: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整个封建社会中是不多见的、盛世局面的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

10、展,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民战争的推动,迫使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与民休息。、统治者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其他:制度的革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等、盛世的实质:盛世不是人间天堂,所谓的盛世,都是封建社会的盛世,不能改变封建统治的本质,不能消除封建的剥削和奴役。、盛世局面的前景:由于封建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盛世的背后潜伏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调和;、封建经济分散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加剧土地兼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极易滋生腐败、暴政。两汉、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足以证明这

11、一点。、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和结束给现在人们的启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居安思危、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儒家思想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私田的大量出现;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破坏, 新兴地主阶级兴起。生 活 的 时 代 背 景社会现实:充满新与旧的矛盾,人际关系紧张(礼乐崩

12、坏)目的:传承文化、改善人际关系核心内容:礼、仁、中庸连连看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为政以德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己所不欲,勿施与人6和而不同7苛政猛于虎8贵贱有序9兴于诗,立于礼“不学礼,无以立”是关于做人处事的规范和制度.“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于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行为规范(“尊尊、亲亲”)于个人: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于统治者:以礼治国“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i),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礼“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 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礼的

13、效用:规范人际关系“仁者爱人”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敏、惠”于个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于统治者:“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仁”:爱人,包含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内在修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程颐 1、中庸的含义: a、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b、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和谐统一起来。(和而不同) 2、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a、要协调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思考: 礼、仁、

14、中庸三者的关系仁与礼要结合起来,仁要有礼的约束,礼要体现仁的精神;仁礼协调好,要行中庸之道,将礼、仁和谐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建立规范有序,而又和谐温情的社会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3.孔子与教育 (1)教育对象:(2)教育目的:(3)教学方法:(4)教学内容:有教无类“成人”、成“君子”因材施教、言传身教五经(六经)政治思想“礼”:维护周礼,贵贱有序“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中庸”:和而不同保守性民本思想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兴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整理古籍:修六经:诗、书、礼、乐易、 春秋(论语)孔子的贡献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15、(1)“六经”(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联系必修相关史实:孟子、荀子、汉武帝等)(2)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3)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4)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感悟历史孔子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材料1、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依据材

16、料说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莱布尼茨和伏尔泰为何推崇中国文化?材料2、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根据材料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如何认识和对待儒学中的伦理道德?材料3、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 2003年温家宝把目光投向中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温

17、家宝演讲中提到了儒家学派的哪些重要思想?请选择其中一种思想简述其现实意义。 亚里士多德生平前384年出生于希腊小城斯塔吉拉的马其顿御医家庭。前367年(17岁)求学阿卡德米学园师从柏拉图,被称“学园的头脑” 柏拉图死后,来到阿塔尔尼亚城,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在此讲学著书,被称“逍遥学派”。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逝,雅典再掀反马其顿热潮。亚里士多德成为雅典人控告、仇视的对象。不得不挥泪离开吕克昂学园,并从此陷入孤寂落寞之中,精神受到严重打击。前322年,在卡尔基斯抑郁而终。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

18、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AriSlotle,前384前322)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请回答:(1)据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更尊重真理体现在哪些地方?

19、(6分)(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体现了什么精神?(4分)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一、哲学领域:(1)对柏拉图的思想既继承又突破,接近唯物主义(2)形而上学 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3)逻辑学:至今学术界的权威三段论(4)伦理学:中庸之道二、生物学:对动植物进行分类、解剖研究三、物理学:物理学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四、教育领域:创办“吕克昂”学园,讲学著书相同: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不同: 1.亚的“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与其政治观认识论是一体的;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出于礼法,

20、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2.亚认为“中庸” 核心是一种美德,是对激情的控制和支配,不能完全消除,不能放纵,应该舍弃其两端而取其中。 “中庸”是相对的,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因人因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中庸” 核心是仁,更多是从圣人的角度强调如何做,没有指出为什么做,强调的是一个“度”“过犹不及”,有初步的辩证法思想.中西方的“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 (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伦理学中的“中庸”理论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

21、润滑剂;这些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一、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谋求民族独立 (1)1773年,参加反英斗争,1774年当选第一届大陆会议代表;(2)第二届大陆会议上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3)整顿大陆军,训练正规军; (4)1776年解放波士顿,取得北美人民的首次重大胜利;(5)保卫纽约失利,但特伦顿和普林斯顿战役的胜利,大大鼓舞士气;(6)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国向美军投降,标志着北美战场上战争的结束;(7)1783年英美签订和约,英国承认其为自由、民主、独立国家 华盛顿为什么被称为美国的国父?为美国的建立

22、和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做出卓越贡献二、确立民主政治 1、独立战争结束后,坚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拒绝任国王2、1787年主持制宪,确立美国共和政体3、任职总统期间在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采取措施,创立了总统否决权制度既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又在各方面完善了总统制。4、1796年急流勇退,开创了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先 例,对美国民主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盛顿担任美国总统(1)第一任期(17891793)措施:a、网罗人才,组成内阁,使各集团意见在政府中都有所反映;b、建立国家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c、改善同英国的关系,与印第安人签订条约,保证国家和平;d、创立总统否决制;

23、(2)第二任期(17931797) 政绩:a、巩固第一任期内的成果;b、宣布“严守中立”政策使美国避免介入欧洲战争;c、展开西进运动 推动美国西部开发和经济发展华盛顿的优秀品格?英勇顽强的斗争毅力;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将国家、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的崇高品质;民主与法制精神;杰出的领导和组织才能;材料1、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蒙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若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岳麓版材料2、(美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世袭)之规,公器(国家大事)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徐继余瀛环志略请

24、回答:(1)材料一中”阴谋”指的是什么?美国立国之初面临的新问题是什么?华盛顿是如何解决的?(2)材料二赞扬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美国没有王侯贵族。没有世袭制度。国家大事由公众讨论。 夺权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称帝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实行一系列改造法国的措施,尤其是颁布法国民法典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法律上确定下来,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对外多次反击欧洲反法联盟并侵略多国及与英俄争霸。结局1815年滑铁卢之战后“百日”政权结束。闻名1795年平定王党叛乱拿破仑生平前期战争 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 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25、后期战争与欧洲强国(英俄)进行的战争,又具有争霸的性质对欧洲一些弱小国家和民族的战争,对民族反抗的 镇压又带有侵略的性质。阅读课本找一下拿破仑改造法国的哪些措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制:改革政府,精简编制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以征兵制代替雇佣兵制颁布拿破仑法典大陆封锁令对外战争 :捍卫大革命的成果,为资产阶级利益而向海外和欧洲大陆扩张争霸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1、功: 对内: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前期作战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2、过

26、: 对内:专制独裁,取消民主,镇压人民 对外:后期侵略战争,争夺霸权 导致其政权最终失败 3、总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评价拿破仑 “继俄国1905年的运动以后,民主运动席卷了整个亚洲席卷了土耳其、波斯(伊朗)、中国。在英属印度,动乱也在加剧。值得注意的是:革命民主运动现在有遍及荷属印度(及印度尼西亚)” 列宁亚洲的觉醒 “在亚洲,强大的民主运动到处都在发展、扩大和加强。那里的资产阶级还同人民一起反对反动势力。数亿人正在觉醒起来,追求生活,追求光明,追求自由。” 列宁落后的欧洲和先进的亚洲亚洲的觉醒(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27、; 原有政府的腐败 2、亚洲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 的形成和壮大,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含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中国的辛亥革命(孙中山);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 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凯末尔)原因:重要组成部分:觉醒的先驱孙中山(18661925)一、建立民主共和的斗争:1、创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组织基础)2、提出三民主义(思想理论基础)3、论战与革命并行(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 4、建立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确立民主共和的努力)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辛亥革命的创举是二、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1、领导二次革命(1913年)2、参加护国运动(1915-1916)3、领导两

28、次护法运动(1917-1920)三、改组国民党,促成国共合作:致力于民生主义,发展实业尤其是铁路建设三、改组国民党,促成国共合作:1、背景:2、合作的政治基础:3、合作开始的标志:共和斗争的屡败、十月革命的成功、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和苏联的帮助新三民主义国民党一大(1924 、广州)晚年理论、政策的伟大进步?晚年认识上的伟大进步?一生轨迹,与时俱进三次转变时代背景革命思想时代影响弃医从政转而革命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明确反帝晚清腐败、民族灾难幻想破灭、甲午惨败捍卫共和屡败、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共苏联帮助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推翻满清、结束帝制、建立共和国共合作、反封反帝的国民大革命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争

29、取独立与民主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共继续斗争。 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是什么精神在支撑他,使他“愈挫愈勇”?体现了他的哪些精神品质?孙中山精神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想一想甘地(18691948)一、领导的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背景内容结果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

30、举到抵制英货;提倡家庭纺织一战后英国加强殖民统治(罗拉特法案、阿姆利则惨案)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1930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食盐专营法二战期间“食盐进军”明确提出“英国退出印度”主张,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因运动超出非暴力的限制而停止殖民当局允许煮盐而停止二战后取得独立二、为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宗教纷争而斗争阅读材料;甘地认为“神就是真理和爱”“真理就是神的定义”。他认为爱必须符合真理,要求人们爱自己、爱别人、爱仇敌、爱人类、爱生物。印度人应以耐心和善良去制服帝国主义者,靠道德感化使英国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他认为印度应先得到自治领地位,进而脱离英国独立。他认为印度

31、不要“布尔什维主义”。他崇尚印度文明,包括耕种的犁、手纺车和印度教文明,提出“回到纺车去”的口号 世界现代史资料请回答;()根据材料归纳甘地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三方面的特征。 ()分析评价甘地主义。甘地主义:哲学思想:泛爱论与人道主义相结合政治思想:非暴力不合作实现印度的自治或独立(不合作针对英国,非暴力限制群众斗争)经济思想:提倡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对甘地主义的评价、哲学思想有利于团结不同种族、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共同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但抹杀了阶级斗争。、政治思想动员了印度各阶层人民沉重打击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又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

32、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经济思想主要在于抵制英货,主张弘扬民族文化,但并未将英国的侵略和西方的物质文明分辨清楚。比较:在领导民主革命过程中,孙中山与甘地采取的斗争方式、斗争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在国际影响方面,二者又有何共性?不同;斗争方式:孙实行暴力革命;甘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侧重点:孙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共和;甘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共性: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纳法和比较分析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试运用这两种方法解答以下问题:(1)孙中山和甘地是“亚洲觉醒”中的两位先驱,他们分别被誉为“中国的民主共和之父”和

33、“印度自由的灯塔与向导”,请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二者为何能够赢得这样的盛誉?(8分)(2)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2分)?依据下列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材料二 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 (1)孙中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4、颁布临时约法、积极捍卫民主共和等。甘地:提出“非暴力”思想、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辟一条独特的道路打击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印度的民族独立。 (2)道路(思想):孙中山:暴力革命(1分);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1分)。 成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1分);甘地受到“仁爱”、宗教思想的影响较深(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材料二 “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

35、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材料三 (一)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国民党一大宣言 材料四 “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于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回答:1、根据材料1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困境。孙中山是如何理解中国的“千年专制之毒”,“举政治革命

36、、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2、根据材料2,中国革命13年来,为何“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3、指出材料3中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材料4中“革命尚未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孙中山的遗嘱中,你可以看出他的哪些高贵品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革命理论的艰辛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提出剩余价值理论,马恩的杰出成果)(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和秘密,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三大组成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科

37、学社会主义法(英)空想社会主义2.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年)、改组“正义者同盟”(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纲领共产党宣言(年)、参加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支持巴黎公社革命(年)表现:、独自担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任务: 在理论和思想上指导各国工人运动(保持独立性)指导和推动第二国际的成立(1889年)、理论上全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探讨人类社会的史前史研究和探讨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新现象。恩格斯的继续努力P82: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

38、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社会主义蓝图:公有制+计划经济+按需分配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 宁(1870-1924)一、创建布尔什维克党二、领导十月革命三、巩固新生政权四、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壮举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创新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坚持无产阶级革命、专政的主张 列宁主义 领导十月革命理论指导:实践领导:一战爆发后,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争的策略。“一国胜利”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这是在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成为十月革命的理论指导。发表四月

39、提纲 (背景、内容、影响)提供理论依据1917年发表国家与革命一书,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立即组织武装起义 1917年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背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内容: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过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为布尔什维克党 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巩固新政权与一战的联系名称农业工业商业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名称农业工业商业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8-20)余粮征集制全

40、部企业收归国有国内贸易国有化实物配给制,强制劳动新经济政策(21-28)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国家资本主义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前者是按照社会主义蓝图进行的建设,出现了什么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后者主要新在哪里?有什么意义?比 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也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思考:由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中你有什么认

41、识? (经验、教训)1、生产关系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2、生产力水平低时允许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3、充分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 24.(1)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发现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特殊运动规律;提出剩余价值学说。(2)马克思受到千百万革命战友的尊敬和爱戴,“他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理解:马克思的一生是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为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不懈的努力。(3)学习马克思的实践精神、理论探索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求真、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关注人类命运,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5(1)“冲击办法”指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

42、”是因为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特点:充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调节和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3)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的调节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立志改造社会 投身中国革命 二、开创中国革命新路 三、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四、建立新中国 五、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18931976)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20世纪初期192430年代初30年代长征过程中抗日战争、争取和平民主、解放战争1949 1953年1956年1956革命实践1、影响毛泽东

43、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因素?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标志是什么?2、列举毛泽东关注农民问题,发动农民革命的史实。毛泽东思想: 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新民主主义理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理论、思想时期国民大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形成)(成熟)对毛泽东的评价领导党和人民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44、领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党和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历史功绩:.过失: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晚年发动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3.总: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功绩远远大于过失。邓小平(19041997)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社会主义蓝图:公有制+计划经济+按需分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毛泽东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邓小平时代: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文革结束后:20世纪90年代初: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强调实事求是 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支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教条主义束缚;实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平凡冤假错案;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改革经济体制的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提出著名论断冲破束缚伟大转折改革开放深化认识深化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改革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发展生产力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80s 90s)开放对外开放格局,引进资金技术管理 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 经济

46、开放区-内地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管理体制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不是最佳方案?意义?(1)材料一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 材料二体现了社会主义要改革;不能搞僵化模式的思想。 材料三主张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重视国际市场竞争。 材料四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计划和市场是手段。(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城市开展经

47、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实行对外开放,由设立特区到实现全方位的开放。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标志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现代物理学基础(2)牛顿。 经典力学(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人类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3)分解日光为七色光,揭开了物质的颜色之谜; 光的本质是微粒; 光电效应(4)不是。牛顿在科学史上具有杰出贡献,他所创造的概念至今指导着物理学的思想;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的发展 .31答案:(1)和德国勾结,反对法俄的扩张。(2)德国不再满足欧洲大陆强国的地位,也不再满足英国在殖民地方面的“恩惠”,而要争霸世界。1866年德国尚未完成统一,因此政治地位“卑微”。此时德国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所以扩张野心增强。(3)由反对法国转向支持法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