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的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满井游记的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满井游记的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满井游记的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满井游记的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满井游记的教案教学设计满井游记的教案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虚词“而”“之”的用法。2积累一些文言词语。(=)能力训练点情景想像、朗读。(三)德育训练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四)美育渗透点体会本文融情于景的抒情艺术。二、学法引导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能抓住特定时间、地点的景物特征写景,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形象有韵味,适合反复吟诵,用心感受,应着力于诵读、感悟。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2学习的细致的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以上两点,采用以学生诵读感悟为主,老师适时启发,点拨的方法学习。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

2、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自读、朗诵老师启发提问、点拨。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作者袁宏道(1568一1610),明代文学家。号石公,公安(现在属湖北省)人。万历二十年进士。他与兄宗道、弟兄中道合称“三袁”,世称“公安派”。他们提出“性灵说”,认为文学应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对于复古主义的驳斥相当有力,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每个时代的文学,不应当厚古薄今,更不应当用古泥今。他们在创作上坚决反对临摹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自己所感的东西,也就是“独抒性灵”,主张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进行写作,不用典故。在创作方面的表现是小品文领域的开拓。他

3、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秀逸,意趣盎然。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游记紧扣景物的季节特点,细腻描写满井的初春景色,不多几句话,便勾画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描写简练形象,再现当时游览情事。文笔清新秀丽而有生气,比喻新鲜、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游览时的轻松喜悦的心情。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品味这篇优美的散文,并体味洋溢在文中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浓浓情趣。 (二)整体感知1自读全文,疏通字词。2教师范读。3学生有感情朗读。(三)教学过程1自读课文,对疑难字词质疑、讨论。2老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从记叙的六要素的角度整体了解文意。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满井人物:我与数友 起因: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

4、得。廿二日天稍和。经过:心境“若脱笼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结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3概括段意(1)第一自然段写城中“余寒”景物,欲扬先抑;(2)第二自然段写满井春色。融情人景,寄托追求。4提问第一自然段可删否?烘托、反衬手法,是极必要的铺垫,作者欲扬先抑,欲进先退,把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5提问文中细腻刻画了哪些初春景色?高柳夹堤、土膏、冰皮、波色、鳞浪、山峦、晴雪、柳条、柔梢、麦田浅鬣、游人、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6提问试分析文章的写景顺序。自然景一人文景一自然景(山水风光一游人一动物)远景一近影(山水风光一柳梢、麦田)7提

5、问直接抒写作者心情的语句有哪些?体现了作者什么心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一若脱笼之鹄一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抑郁、烦躁一轻松喜悦一感叹赞美(抑一扬)(四)总结、扩晨本文以议论作结,言明自然未尝没有春色,只是“局促”之人不知道春在哪里罢了。这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感悟,真正的自然是在“郊田之外”,不是在人事纷扰的“城”中。作者在官场感到孤独,大自然却给他以慰藉,在心灵与自然的贴近中,山水鱼鸟都成了他的知己。(五)布置作业书面一:分散朗读,并注音(出示小黑板,全班在练习本上注音,然后指名板演,共同订正。)(每个2分)。(括号内是答案,下同。)1燕(yan1) 2花朝(zhao1) 3

6、辄(zhe2) 4妍(yan2) 5倩(qian4)6满井游记公开课教学设计满井游记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写景层次分明,比喻新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游览时的轻松喜悦心情。教读本文,怎样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会本文准确生动的写景方法呢?我把重点放在朗读上。整个课堂教学做到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以议加强读,以练巩固读,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读读议议,从中了解思想内容,体会了写景方法。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以读为主,落实字、词、句这是一篇文言小短文,怎样去识字积词,弄懂句意?我没有串讲课文,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多读、熟读、精读、背诵等具体言语活动实践,来完成这项任务。

7、首先,在课堂上安排充分时间,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去读书,不走过场,把教师讲解、提问的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其次,变换形式采用学生自读、老师范读、师生共读多种方式,着眼于读的不同目的,不同功用,确定恰当的读的方式,并把这些读的方式有机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通过多读,使字、词、句的训练落到实处。二、以思伴读进行质疑训练俗话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进行无鲜明目的的机械的枯燥的重复的读,还不如不读。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读书,做到口到、心到,就要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质疑训练。以疑促使学生更好地在思考中读书,即以思伴读。在导入新课后,我先引导学生读自读提示,进行质疑练习。通过训练,他们了解

8、了本文的大致内容及写景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累探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中心,把相关问题的理解都串到一条主线上,即怎样层次分明地写景,这样问题有了主要方向。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细心体会本文的写景特点。接着,引导学生探究语言,加大思维深度。在这篇小品文里,作者借助遣词造句的高度技巧,突出了早春二月景物的个性。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还是通过读来完成。学生先读后议,找出冰皮始解,一个始字,使时间性更加鲜明,柳条将舒未舒,也是早春的特点,不是暮春的景物。柳条披风,更让学生联想到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师适当点拨,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学生因疑而动,不仅获取了知识,更培

9、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三、以情促读,领悟旨意文以载道,文以传情。可以说,以情悟文是语文教学的一条规律。因此,指导学生读书时,不能忽视情感的参与。这篇小品文,生动地表达了一个城居者整个冬天都局促一室之内,而今返回自然若脱笼之鹄的欢快之情。学生多次朗读后,都能很好把握文章的情调。我在点拨时,力挣做到以读为旋律,融声音、表情、姿态、手势为一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课文情境。这样,我就很自然的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满井游记教学设计6满井游记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1、 学习“每”“辄”等词的古义;了解“未之知”这种与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句子。2、 学会分析三种比喻句

10、的不同表达效果。(二)美育渗透领会作者文中所充溢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的熏陶。二、 难点、重点1、 文章表现出来的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的激情。 2、 三种比喻句的不同表达效果。三、重难点突破:阅读文章,体会文中的激情。阅读讨论体会比喻句的不同效果四、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媒体设计:(略)教学课时:1五、 教学流程(一)新课导读:1、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苏轼相伴,欣赏了“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承天寺夜景;在徐霞客的指引下,登游了极其险俊难攀的恒山。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也随袁宏道踏青去!2、范读课文 学生评价 教师点拨3、整体感知:久居城内,满眼都是红墙碧瓦。一旦到了郊外田野,满地绿意,满眼山光水色,不禁喜不自胜。这篇文章就是作者与友人游历了满井后写的一篇浸透着早春芳馨和感念大自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美好情怀的佳作。4、学生自读课文,消灭文字、词语障碍注意“斫、遁、砾、茗、鹄、呷、蹇”等几个字的读音。5、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点评6、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然后在班上交流。A同桌借助参考工具书及课文注解疏通全文大意。 同时圈画疑难词句,并向老师提出质疑。 集体解疑,教师点拨。(泉:泉水,用泉水、茗:茶,煮茶、lei2:酒杯,举着酒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