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导学案设计(无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导学案设计(无答案)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九 年级小组课题1 空气2知道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和方法3能判断混合物、纯净物知道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判断混合物、纯净物学自学记录【学生:自学疑难】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1/5 的结论。()二氧化碳 C 氮气 D 一氧化碳课题 1 空气第二单元九 年级小组课题1 空气2知道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和方法3能判断混合物、纯净物知道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判断混合物、纯净物学自学记录【学生:自学疑难】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1/5 的结论。()二氧化碳 C 氮气 D 一氧化碳课题 1 空气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化学姓名主备人 1 ,空气的污染及

2、防治质和)学科翻转课堂导学案编号:张湘堉课时疑组成的,其中5 复审核人学约备岳辉案【教师:自学观察】人实验中学班级课题1知道空气的成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一、自主学习1、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1)法国化学家占空气总体积的(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3)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占 _, 氧气占 _, 稀有气体占_, 二氧化碳占 _, 其他气体和杂质占 _。2、混合物与纯净物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判断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并说明你分类的依据。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海水、冰、冰水混合物纯净物: _ 混合物: _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用途: 、 。(2)氮气性

3、质与用途 1、 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 3、用途: 。(3)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稀有气体用途?4、保护空气空气的污染物: 。二、合作互学要求:组长组织组内交流互学,解决疑难,不会的问题向老师提交问题清单。三、自学检测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 B 氮气 C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2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A氧气 B1 / 2 第二单元)雪碧饮料 C 河水 D示 学突破记录【学生:疑难总结】。,消耗了空气中的。1/5,可能的原因有第二单元)雪碧饮料 C 河水 D示 学突破记录【学生:疑难总结】。,消耗了空气中的。1/5,可能的原因有1/5,可能的原因

4、有烧杯教师:板书反思】课题 1 空气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新鲜空气案【教师:突破设计】。该反应;。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 B训 练 展四、疑难突破知识点 1:测定空气中氧气成分的实验(1)实验现象:(2)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3)为什么红磷要足量或过量? 。(4)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5)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6)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 1/5 的水?。(7)如果实验中,红磷不足,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8)实验结论: 。五、训练测学1、小华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步骤是:先用弹簧夹橡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将燃烧的红磷迅速插入瓶内,并把塞子塞紧;燃烧完毕,冷却后打开弹簧夹。(1)实验中可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的文字表达式(2)燃烧完毕,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其原因是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3)由上述现象,可猜测瓶中剩余气体具有的性质:(4)若实验过程中, 发现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小于若发现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