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 全球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同步训练_第1页
高考一轮复习 全球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同步训练_第2页
高考一轮复习 全球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同步训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33/33/3高考一轮全球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同步训练一、选择题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12题。1.以下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蒙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气成分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解析 1.A2.B第1题,此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材料显示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较大,四选项中,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蒙古高原都位于北半球,但蒙古高原纬度较高,故升温幅

2、度最大。第2题,此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南北半球在大气成分、太阳辐射、大洋环流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但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洋热容量较大),南半球升温比北半球的慢。在伐木后的树桩上可以看到许多同心圆,这就是树木的年轮。长在自然状态下的树木,其年轮记录了它们生长时的环境状况,如气温的上下、降水的多少与年轮宽度呈正相关。一旦能够确定树木年轮确实切年份,我们就可以了解当时的气候了。 读图1,完成34题。图13.假设图中甲、乙两图分别示意同一地区同一树种的两棵树木及其年轮,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18601890年该地区气温较18401860年

3、有明显下降B.图甲中树木生长的年代与图乙中树木生长的年代约有45年重合C.通过比照甲、乙两图,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40年的气候情况D.图乙中树木可能在1900年后停止生长4.关于树木年轮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树木年轮的宽窄主要受热量状况的影响B.与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相比,温带季风气候区的树木年轮表现得更加宽窄均匀C.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的窄D.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美国西南部冬季更加湿润,树木会形成更宽的年轮解析 3.C4.D第3题,图中18601890年树木年轮较1860年之前的密集,说明该地区气温下降明显;观察甲、乙两图知两图

4、中树木生常年代约重合45年;通过比照甲、乙两图,可以分析该地区前后约70年(1840年至1910年)的气候变化;图乙中树木在1900年后年轮结束,说明其停止生长(可能被砍伐)。第4题,我国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树木年轮的宽窄主要受水分状况的影响;温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树木年轮宽度比同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树木年轮宽度变化大;在干旱的山区,迎风地带降水较多,树木的年轮往往比背风地带的宽。读图2并结合材料,完成56题。图25.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A.有很多大河流经B.离海洋较近C.纬度较低 D.地处山地和高原6.图中所示地区由于

5、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渍化B.沙尘暴C.水土流失D.洪涝灾害解析 5.D6.A第5题,塔吉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洋远,境内河流规模并不大;但因多山地和高原,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相对较多,水资源相对丰富。第6题,塔吉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再加上蒸发旺盛,从而导致土壤盐渍化严重。读19602009年间塔里木河三条源流(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天然径流量及流域内耗水总量(单位:亿立方米)变化表,完成78题。时期天然径流量流域内耗水总量19601969年188.9138.419701979年192.5147.319801989年1

6、85.9141.619902019年204.7162.220192009年207.6171.17.依据材料,以下说法合理的是()天然径流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增加天然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增加有关净汇入塔里木河的水量不断增加流域内耗水总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A.B.C.D.8.为缓解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大规模实施人工增雨推广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大力开展绿洲农业A.B.C.D.解析 7.D8.A第7题,表格显示,塔里木河三条源流天然径流量及流域内耗水总量都呈总体增加趋势,但耗水总量增加量更大,即净汇入塔里木河的水量不断减少,故对,错;塔里木河流域水源补

7、给以冰雪融水为主,径流量的变化主要与气温升高有关,故错;流域内生产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导致耗水量增加,故对。第8题,缓解水资源紧张有“开源“节流“调配等措施,选项分别属于“调配“节流措施;人工增雨受自然条件制约,目前尚无能力大规模实施;大力开展绿洲农业会导致用水需求增加而加剧水资源短缺,故错误。图3示意我国某河流域天然生态保证率下的水资源供需关系月变化。读图,完成911题。图39.衡量区域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A.多年平均降水量B.多年平均蒸发量C.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0.该流域位于我国()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1.该流域水资源利用过程中

8、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水资源短缺B.水污染严重C.水资源利用率低D.地下水过量开采解析 9.D10.C11.A第9题,平均径流总量=平均降水量-平均蒸发量,所以我们一般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丰歉程度。第10题,该流域水资源总体供不应求,特别是夏季。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丰富,水资源供大于求;青藏高原水资源丰富,需水量小,总体供大于求。故该流域很可能是水资源数量少的西北地区。第11题,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绝对数量小是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二、非选择题12.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据美国某媒体报道,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川加快融化。这不仅令

9、北极丰富的资源有了被开采的时机,也给俄罗斯等北冰洋沿岸国家提供了开通新的北极航道的时机。石油公司将可能是最大受益者。材料二北极圈里的因纽特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快乐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再难见蓝天。(1)为什么因纽特人“手舞足蹈,图瓦卢人却“日夜难眠?(2)有媒体报道,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俄罗斯的很多建筑物面临巨大威胁,但粮食产量可能会增加。这是为什么?(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需要公众积极参与。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做些什么?答案 (1)全球变暖使北极地区气温上升、冰川融化,矿产资源易于开采,将会带给因纽特

10、人更加富裕的明天;而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海拔较低的图瓦卢被淹没。(2)俄罗斯地处高纬,冻土广布,很多建筑物建在冻土上,全球气候变暖后,冻土融化,导致建筑物受到威胁。全球气候变暖后,俄罗斯的热量条件改善,降水量增加,气候生长期变长,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生长条件改善,粮食产量增加。(3)节约能源,保护森林(或植树造林),不用一次性木筷,乘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出行,等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给北极地区的矿产开发、高纬地区的粮食生产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使沿海低地及岛屿面临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的危险。13.阅读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数据表,答复以下问题。年份总量(108m3)供水

11、量(%)用水量(%)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调入水生活环境工业农业2019年35.1166517242915342019年35.21361197431114322019年35.9145721844161426(1)依据供水结构,指出北京市供水水源,并分析其可能引发的问题。 (2)概括北京市用水结构的变化特点。水资源紧缺促使北京市加快以水为主导因素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3)在农业和工业中任选其一,说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措施。答案 (1)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跨流域调入水。问题:(地下水开采过量)易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破坏生态环境。 (2)生活用水比重上升,始终占最大比重;环境用水比重增加迅速;工业用水比重略下降(或持平);农业用水比重下降明显。 (3)农业:控制高耗水作物种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利用再生水。工业:控制高耗水产业开展,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工业、农业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