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素养能力综合练苏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3年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素养能力综合练苏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3年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素养能力综合练苏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3年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素养能力综合练苏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3年版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素养能力综合练苏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9PAGE 专题4素养能力综合练教材易混易错专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易错点1 误认为褪色都是漂白原理1.(双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生成SO3B可以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C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D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易错点2 易忽略反应过程中浓硫酸的变化2.向50 mL 18 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则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A小于0.45 molB等于0.45 molC大于0.90 molD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易错点3

2、不能正确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3.(双选)已知在溶液中有下列反应2KBrCl2=2KClBr2和2KIBr2=2KBrI2,则下列有关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比较正确的是()A氧化性:Cl2Br2I2B还原性:KClKBrKIC氧化性:Cl2Br2I2D还原性:KClKBrPd2(日常生活情境)党的十九大强调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A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缓解白色污染问题B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增强土壤肥效C采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D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3(实验探究情境)有一白色粉末X,对它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现象

3、为:则X固体为()A.Na2SO4BNa2SO3CNa2CO3D(NH4)2SO44(生产环保情境)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原理是()A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B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C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D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5. (实验探究情境)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B若A为铁,则足

4、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可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6(实验探究情境)已知Na2SO3固体与硫酸可发生反应:Na2SO3H2SO4=Na2SO4H2OSO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褪色,此实验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中溶液变浑浊是因为SO2和H2S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质量比为11C和中溶液均褪色,但褪色的原理不同D实验室中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7(化学史料情境)已知:金元素的常见化合

5、价为1和3。据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石流黄(即硫黄)味酸能化金银铜铁奇物”。则硫分别与金、银、铜、铁反应,所得产物不可能是()AAu2S BAg2SCCuS DFeS8.(实验探究情境)测定室内空气中SO2含量的装置如图所示,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SO2I22H2O=H2SO42HI。(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化学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填写物质名称

6、)代替。 (4)若碘溶液体积为Va mL,浓度为c 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b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用的仪器为(选下列仪器的编号)。a烧杯 b试管c集气瓶 d容量瓶e量筒 f单孔塞g双孔塞9(生产环保情境)在环保监测时,有害气体的浓度常用1 L气体样品中含有害气体的毫克值(mgL1)来表示。如对某居室气体样品所含CO的浓度进行测定,其方法与步骤如下:首先将2.00 L的气体样品通过盛有固体I2O5的加热管,反应后生成CO2和I2。用30.00 mL 5.00103 molL1的硫

7、代硫酸钠溶液吸收所产生的碘,发生的反应为I22S2O eq oal(sup11(2),sdo4(3) =2IS4O eq oal(sup11(2),sdo4(6) ;将中溶液取出 eq f(1,5) ,加入1.00 mL 1.00102 molL1的碘水,正好将所取溶液中过量的硫代硫酸钠完全氧化。(1)写出步骤中CO通过盛I2O5加热管的有关化学方程式:_。 (2)计算样品中CO的浓度。10(生产环保情境)工业上制硫酸的设备分为三大部分: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下图中的装置是仿照工业上制备硫酸的工艺流程设计出来的,用于探究工业上为何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8、沸腾炉内煅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2)图中的乙、丙分别相当于工业上制取硫酸装置中的 、 。(3)从乙装置中出来的气体有。(4)丙装置的作用为,丁中的现象为。(5)本实验设计还存在的较明显缺陷是。(6)假设在煅烧黄铁矿(含FeS2矿石)时,有5%的硫损失,在SO2的催化氧化过程中,有92%的SO2转化为SO3,在吸收塔中损失SO3的质量分数为0.6%。现有含FeS295%的黄铁矿100 t,则可制得98%的浓硫酸t。专题4素养能力综合练教材易混易错专练1答案:AD解析:硫粉无论在少量还是过量的氧气中燃烧都生成SO2,A错误;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B正确;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由

9、于SO2的漂白性,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SO2的还原性,褪色原理不同,C正确;过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HSO3,D错误。2答案:A解析:根据反应:Cu2H2SO4(浓) eq o(=,sup7() CuSO4SO22H2O,若50 mL 18 molL1的H2SO4与铜完全反应,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45 mol,而实际上,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的浓度逐渐变稀,铜与稀H2SO4不反应,故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0.45 mol。3答案:AD解析:氧化性Cl2Br2I2,还原性IBrCl。4答案:C解析: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个数比为

10、51,不管转移电子数多少,比例不变。5答案:D解析:形成酸雨的氧化物主要是SO2和氮的氧化物,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引起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气体为NOx,CO会造成煤气中毒,由此判断,选项D正确。化学情境创新应用1答案:C解析:钯的化合物PdCl2通过化学反应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PdCl2作反应物,Pd元素化合价降低,CO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CO2Pd2HCl。X物质为CO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1 mol时,生成 0.5 mol物质X,A正确;由反应可知,X物质为CO2,B正确;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O作还原剂,C错误;CO作还原剂,Pd

11、为还原产物,则还原性为:COPd,D正确。2答案:B解析:A项,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该提倡;B项,农作物秸秆就地露天焚烧,产生大量的粉尘,是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应该提倡;C项,二氧化碳气体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采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逐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应该提倡;D项,因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区别在于能否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它们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排放,应该提倡。3答案:B解析:Na2SO4与硫酸不反应,A项错误;Na2SO3与硫酸反应生成SO2,

12、SO2通入适量的NaOH中,若生成Na2SO3,Na2SO3与BaCl2反应生成BaSO3沉淀,BaSO3与盐酸反应,沉淀溶解;Na2SO3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溴水褪色,SO eq oal(sup11(2),sdo4(3) 被Br2氧化为SO eq oal(sup11(2),sdo4(4) ,SO eq oal(sup11(2),sdo4(4) 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Na2SO3加热浓缩过程被氧化,最后得到白色粉末为Na2SO4,B项正确;Na2CO3与硫酸反应生成CO2,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Na2CO3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但产物为NaBr,与Ba

13、Cl2溶液不反应,C项错误;(NH4)2SO4与硫酸不反应,D项错误。4答案:D解析:二氧化硫直接通入水中得到的是亚硫酸;二氧化硫转化成硫酸,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二氧化硫发生氧化反应,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5答案:D解析: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则X是浓硫酸,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是SO3,B和氧气反应生成SO3,则B是SO2。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A项错误;若A是铁,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所以铁不能完全溶解,故B项错误;若A是碳单质,浓硫酸和碳单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碳和少量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故C项错误;工

14、业上,SO2转化为SO3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D项正确。6答案:C解析: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不褪色,A项错误;中溶液变浑浊是因为SO2与H2S反应生产单质硫,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质量比为21,B项错误;和中溶液均褪色,品红褪色是因为SO2的漂白性,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SO2的还原性,C项正确;澄清石灰水浓度较小,对SO2吸收不充分,不能代替NaOH溶液,D项错误。7答案:C解析:S单质的氧化性较弱,只能将金属氧化为低价态的硫化物,所以S分别与Au、Ag、Cu、Fe反应依次生成Au2S、Ag2S、Cu2S、FeS,A、B、D项正确,C项错误。8答案:(1)N2和O2(2)偏

15、低(3)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4) eq f(22.4cVa,22.4cVaVb) (5)bceg或beg或ceg解析:(1)SO2、N2、O2的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SO2被吸收,气体体积的膨胀值即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N2和O2的体积。(2)根据下列反应:SO2I22H2O=H2SO42HI,可求出吸收的SO2的体积:V(SO2)Vmn(I2),SO2的体积分数w(SO2) eq f(V(SO2),V(混合气体)) 。式中V(SO2)的量是由n(I2)的量决定的,而“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就会使得V(混合气体)增大,则w(SO2)偏低。(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可以用能吸收SO2的有色

16、溶液代替,中学常见且可用的有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5)可组装为如图所示的装置:或9答案:(1)5COI2O5 eq o(=,sup7() 5CO2I2(2)1.75 mgL1解析:(2)设样品通过I2O5时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x。I2 2Na2S2O31 mol 2 molx1.001031.001025 mol 301035.00103 mol得x2.5105 mol设样品中含CO的物质的量为y。5COI2 5 mol 1 moly 2.5105 mol得y1.25104 molCO的浓度为(28 gmol11.25104 mol103 mgg1)2 L1.75 mgL1。10答案:(1)4FeS211O2 eq o(=,sup7(高温) 2Fe2O38SO2(2)接触室吸收塔(3)SO2、O2、SO3(4)吸收SO3有酸雾产生(5)缺少尾气吸收装置(6)137.5解析: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