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广西区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1页
2009-2022历年广西区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2页
2009-2022历年广西区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3页
2009-2022历年广西区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4页
2009-2022历年广西区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汇编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2009-2022历年广西区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茧居族”是指那些如虫子般缩在狭小的壳里不见天日的人。这些人有以下几个特征:几乎不出门,即使偶尔出门也是去最近的商店购买生活必需品;与他人零交流,即使与家人联系也是因为生存需要;以上两点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茧居族”的是: A.小李原为某公司的业务员,2020年因不适应公司业务转型而被解聘。被解聘后,小李感到非常沮丧,经常通宵达旦上

2、网打游戏,想以此来疏解心中的苦闷 B.小田小时候就发现自己不愿与人接触,但她依然试着去上学,找工作,找男朋友。27岁那年,她辞掉工作,和男朋友分手,开始“宅”在家里,这让她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C.小张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由于自卑,小张退出了同学群和朋友圈,过起了几乎不出门、不与社会接触、整天与电视、电脑和漫画书为伴的生活。直到第二年毕业招聘季,小张才在父母的劝说下尝试着找工作 D.小王是某市的高考状元,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入学后,大学全新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模式让小王很难适应,高考状元光环也逐渐消退,这使得小王越发地感到失落和自卑,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与同学交流,也不愿意参与班级活动参考答案:C

3、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几乎不出门”、“与他人零交流”、“以上两点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李经常通宵达旦上网打游戏,但不确定小李是在家打游戏,还是在网吧打游戏,不符合“几乎不出门”,并且打游戏有时需要与他人交流,也不符合“与他人零交流”,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小田只是与男朋友分手,但不确定是否会与他人交流,不符合“与他人零交流”,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小张的生活是几乎不出门、不与社会接触,符合“几乎不出门”,也符合“与他人零交流”,并且毕业后直到第二年毕业招聘季才开始尝试找工作,说明“以上两点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符合定义,当选;D项:小王不愿意与

4、同学交流,但不确定他是否与同学之外的人交流了,不符合“与他人零交流”,并且不愿意参与班级活动,不确定是否是几乎不出门,不符合“几乎不出门”,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排练:演出:节目 A.革命:建设:改革 B.起草:发表:文章 C.发烧:咳嗽:感冒 D.调查:走访:问卷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排练和演出是两个动作,分别可以和节目构成动宾结构,且存在先后顺序,即先排练节目,后演出节目。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革命和建设是两个动作,但与改革都不构成动宾结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起草和发表是两个动作,分别可以和文章构成动宾结构

5、,且存在先后顺序,即先起草文章,后发表文章,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项:感冒时可能会伴随着发烧和咳嗽,发烧和咳嗽是两个不同的症状,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走访和问卷可以是两种不同的调查方式,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3.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低于当年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行业有: A.9个 B.12个 C.15个 D.16个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定位折线图可知,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90501元;定位统计表可知,2019年我国各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故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低于当年非

6、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一共9个行业。 故正确答案为A。4.灵感,一个很美的词汇,天生带有古灵精怪的流动感。它如同一尾滑溜溜的金鱼,极难抓,但真的抓住时,它又在手心扭动,让人,一不小心又让它溜走了。灵感是如此琢磨不透又难以控制。那到底如何才能在灵感的游戏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呢?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筹莫展追寻 B.望洋兴叹激发 C.不知所措捕捉 D.爱莫能助点燃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由前文“它又在手心扭动”以及后文“灵感是如

7、此琢磨不透又难以控制”可知,横线处形容“灵感”难以把握,人们对其无法控制。A项“一筹莫展”形容遇事拿不出一点办法,没有任何进展,C项“不知所措”形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均可表达人无法控制住“灵感”的意思,保留。B项“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也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通常形容较为宏观,复杂的事物,与“在手心扭动”对应不当,排除;D项“爱莫能助”指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文段并没有体现“帮助”之意,排除。 第二空,横线处搭配“灵感”,且由前文“灵感是如此琢磨不透又难以控制”可知,横线处表达“控制”住灵感之意。C项“捕捉”意为捉住某人或动物使其落入自

8、己手中,符合文意,且“捕捉灵感”搭配得当,当选。A项“追寻”指追随,无法体现出“控制”之意,不符合文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灵感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前文将灵感比作一尾滑溜溜的金鱼很难捉住,且尾句用“灵感是如此琢磨不透又难以控制”指代前文,所以第二空所填词语也照应前文。C项“捕捉”即捉住某人或动物使其落入自己手中,恰好照应前文,符合语境。A项“追寻”指追踪查寻;B项“激发”指激动奋发;D项“点燃”意思是使事物燃烧。三者均无法照应前文,排除A项、B项和D项。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不知所措”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符

9、合文意。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由“极难抓,但真的抓住时,它又在手心扭动”“一不小心又让它溜走了”可知,灵感让人无法应对。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B、D。第三步,由前文的比喻和“如此琢磨不透又难以控制”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捉住灵感,辨析词义,排除A。5.下列关于吊扇悬挂点的拉力描述正确的有:吊扇不转动时,悬挂点的拉力等于重力吊扇转动时,悬挂点的拉力小于重力吊扇转速越大,悬挂点的拉力越小吊扇转速越小,悬挂点的拉力越小 A.1项 B.2项 C.3项 D.4项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正确,吊扇不转动时,悬挂点对吊扇的

10、拉力等于吊扇的重力,吊扇旋转时要向下扇风,即对空气有向下的压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空气也对吊扇有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得悬挂点对吊扇的拉力变小。正确、错误,吊扇转动时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转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悬挂点的拉力越小。因此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吊扇在不转动时,拉力与重力相等。正确。当电风扇转动时,风扇叶对空气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对风扇叶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此时风扇叶受到了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天花板的拉力F拉、空气对扇叶施加的力F空,吊扇受到的三个力:G=F空+F拉,所以GF拉。正确。

11、吊扇转动时扇叶对空气有向下的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转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所以,吊扇在转动时悬挂点受的拉力比未转动时小,转速越大,拉力减小越多。所以正确,错误。所以三项说法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常识,较难用解题技巧作答。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着重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还要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高综合分析能力。本题考生可用对比分析法缩小选择范围。对比与,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者的说法互斥,其中必有一项错误,可排除D。 描述正确。当吊扇不转动时,其受两个作用力,分别为悬挂点的拉力与其自身的重力。由

12、于吊扇保持受力平衡状态,所以悬挂点的拉力等于其自身的重力。描述正确。当吊扇转动时,其对自身下方的空气施加了向下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空气亦对吊扇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此时吊扇受三个作用力,分别为悬挂点的拉力、其自身的重力以及空气对其施加的向上的力。由于吊扇保持受力平衡状态,所以其自身的重力等于悬挂点的拉力与空气对其施加的向上的力之和。由此反推可知,悬挂点的拉力小于吊扇自身的重力。描述正确,描述错误。根据生活常识可知,吊扇转速越快,风力越大,即吊扇对空气施加的向下的作用力越大。那么同样地,吊扇转速越快,空气对其施加的向上的力也越大。已知吊扇在转动时,其自身的重力等于悬挂点的拉力与空气

13、对其施加的向上的力之和。吊扇自身的重力是一定的,因此空气对其施加的向上的力越大,悬挂点的拉力越小。换言之,吊扇的转速越大,悬挂点的拉力越小。综上所述,本题关于吊扇悬挂点的拉力描述正确的有,共3项。故本题选C。6.说起唐诗,总绕不过当时都城所在的陕西。从西安蓝田蜿蜒而出的一条“唐诗古道”,曾经吸引230多位诗人,留下400多首诗篇,而平平无奇的浙东,虽然在当时并不靠近政治经济中心,文化输出却毫不逊色。翻开九百卷的全唐诗,有451位诗人在此留下足迹,比“唐诗古道”多了一倍。他们咏物抒怀,洋洋洒洒的1500多首诗文,落满浙东的青山碧水。这条由唐诗铺就的路线,以水为线,以山野、古刹为珠,蜿蜒两百多公里

14、,串联起越州(绍兴)、明州(宁波)、处州(丽水)、婺州(金华)、台州、温州、衢州等浙东七州,成为“浙东唐诗之路”。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A.唐代政治格局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B.浙东地区在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C.山水诗在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 D.唐诗的流传与全唐诗成书过程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唐诗”话题,接下来通过对比西安“唐诗古道”与浙东地区留下的唐诗,强调在浙东地区留下的唐诗更多,尾句则介绍了“浙东唐诗之路”的特点及组成。故接下来论述的核心话题应仍然围绕“浙东唐诗”,B项“浙东地区在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符合文意,当选。 A、C、D三项,均缺少核心话题“浙东”,无法衔接

15、,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出处】凤凰网中国最诗意的高铁,坐完我升华了7.资本天然是逐利的,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有序、合规的资本扩张,对于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政策面所持续支持推动的。资本扩张有利于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然而也带来了严峻的垄断问题。实际上,在这些行业融合、产业链整合的背后,是数字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的结合,根本上的要素垄断规律并没有改变,占据要素优势的企业仍然会获得垄断地位。而垄断将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降低市场效率,侵犯消费者权益,同时还会阻碍行业整体的创新进步,挫伤其他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的是: A.需要遏制资本的进一步扩张 B.

16、加强对数字经济的立法管理 C.对数字经济中的资本扩张的监管 D.反垄断监管对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引出“资本扩张”的话题并指出其作用,随后通过转折指出其会带来垄断的问题。接下来阐述数字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的结合,占据要素优势的企业会获得垄断地位,尾句进一步论述资本扩张导致的垄断所带来的问题与危害。所以接下来应该根据文段的问题提出对策,即应对资本扩张进行监管,防止资本扩张导致的垄断问题,对应C项。 A项,“遏制资本的进一步扩张”表述不明确,排除;B项,未提及“资本扩张”这一话题,且文段并没有提到“立法”,排除;D项,强调的是反垄断监管的作用,但文段中强调的是资本扩张带

17、来的垄断问题,且该项未提及“资本扩张”这一核心话题,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数字经济时代的反垄断,重点在于对资本扩张的监管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了资本的积极作用,接着由转折关联词“然而”引出了资本带来了“垄断问题”,随后重点分析了资本垄断带来的危害。尾句话题为“垄断”,内容为提出垄断对于市场经济的危害,那么接下来应该继续论述“垄断”的话题,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结构,接下来应论述解决垄断问题的相关措施。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策错误,无法解决文段尾句“垄断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B项“立法管理”话题错误。D项话题正确,但并非对策内容。C选项话题“资本扩张

18、”相当于“垄断”且为对策项。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推断下文。解答本题,需要分析文段行文结构,重点关注尾句。文段尾句指出资本扩张中的垄断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对市场、消费者、行业以及其他小微企业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下文应该给出相应对策。 文段首先指出资本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有序的资本扩张有积极意义;然后以“然而”转折指出资本扩张也带来了垄断问题,并介绍了资本扩张带来的垄断;最后强调了垄断对市场、消费者、行业以及其他小微企业的消极影响。故后文应该针对资本扩张中的不利影响给出对策,C项“对资本扩张的监管”最有可能在下文论述。A项,文段指出有序的资本扩张有积极意义,对其“遏

19、制”不恰当,排除。B项,未提及“资本扩张”,脱离文段话题,排除。D项,文段讨论的是资本扩张过程中产生的垄断问题,“反垄断监管”表述过于宽泛,且未提及“资本扩张”,排除。故本题选C。8.最新的两项研究成果引起人们关注:一是利用某种细菌来制造人造肉的蛋白质,该细菌靠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长,每产生1千克蛋白质约需2千克二氧化碳;二是把从大气中回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乙醇,生产1千克乙醇需要1.5千克二氧化碳。专家预测,这些新技术将有助于21世纪中期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由此可以推出: A.利用二氧化碳生产食品和酒类将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B.未来可以通过人造食品吃掉二氧化碳来减少其排放 C.只有二氧

20、化碳资源化利用才能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 D.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可能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日常结论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A项:题干前面介绍了两项研究成果,即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造人造肉的蛋白质以及合成乙醇,但没有提及利用二氧化碳生产食品和酒类将成为一项新兴行业,无中生有,排除;B项:题干第一项研究成果介绍了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造人造肉的蛋白质,最后说这些新技术将有助于21世纪中期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这是专家预测的未来的事情,但未来是否真的能通过人造食品吃掉二氧化碳来减少其排放,题干没有提及,无法推出,排除;C项:根据题干最后一句话,这些新技术将有助于21世纪中期

21、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但没有提及只有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才能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表述过于绝对,无法推出,排除;D项:题干前面介绍了两种利用二氧化碳的技术,最后说这些新技术将有助于21世纪中期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可以推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可能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可以推出,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题干中提到的是“蛋白质”和“乙醇”,并不清楚二者和“食品和酒类”之间关系,无法得出,排除;B项:题干中提到的是“蛋白质”能否合成人造食品并不清楚,无法得出,排除;C项:“只有才”为条件关系,即实现温室

22、气体零排放一定满足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表述过于绝对,无法得出,排除;D项:满足可能优先原则,且结合题干中的表述可以推出。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能够由题干信息推出的一项,解答本题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 A项,题干只提及利用细菌来制造人造肉的蛋白质和把大气中回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乙醇,并未提及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生产食品和酒类,不能由题干推出。B项,题干只提及利用细菌来制造人造肉的蛋白质和把大气中回收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乙醇,但这二者是否能够制成人造食品无法得知,且题干中的研究成果是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非能减少二氧化碳的

23、排放,不能由题干推出。C项,题干中只体现了两种二氧化碳资源化的技术,但并不意味着想要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就只能通过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不能由题干推出。D项,由“这些新技术将有助于21世纪中期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可知,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可能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可以由题干推出。故本题选D。9.私塾:学校:教师 A.木箸:筷子:客官 B.轿辇:火车:旅客 C.客栈:宾馆:掌柜 D.医馆:医院:医生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私塾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学校是全同关系;教师在学校工作,二者是职业与地点的对应关系。第二步:判

24、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木箸是指木头筷子,是筷子的一种,二者是种属关系,不是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轿辇是古时轿子和用人拉或推的车的统称,与火车不是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客栈为古代供人暂住的场所,与宾馆是全同关系;掌柜指古代的老板或总管店铺的人,掌柜可以在客栈工作,但宾馆是现代的,掌柜与宾馆不是职业与地点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医馆即古代医院的别称,与医院是全同关系;医生在医院工作,二者是职业与地点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故正确答案为D。10.就我国而言,汉语受到英语等其他外语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也不必过于

25、 ,语言自有其净化 的内在机制,它会在与其他语言的交流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惴惴不安 提升 B.谈虎色变 创新 C.杞人忧天 筛选 D.心灰意冷 融合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汉语受到影响是不可避免的”“语言自有其净化机制”可知,语言有净化的内在机制,对于其他外语的影响,横线所在句子应整体表达不必忧虑之意。A项“惴惴不安”形容因担心或害怕而不安,C项“杞人忧天”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谈虎色变”指一提到可怕的事物连脸色都变了,置于此处程度过重,且与横线前的“过于”搭配不当,排除;D项“心灰意冷”指灰心失望,意志消

26、沉,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二空,根据“净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知,横线处应体现清除杂质使物体变好之意。C项“筛选”指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符合文意,当选。A项“提升”指提高,常搭配职位、等级等,与后文无法对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光明日报“人人可译”时代到来,翻译如何兼顾本意与诗意11.匹马:单枪 A.万水:千山 B.花红:柳绿 C.地久:天长 D.猴年:马月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匹马是指一匹马,单枪是指一杆枪,二者属于并列关系,并且“匹”和“单”均可以用来表示数量。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万水和千山为并列关系,并且“万”与“

27、千”均可以用来表示数量,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花红和柳绿为并列关系,但“花”与“柳”不可用来表示数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地久和天长为并列关系,但“地”和“天”不可用来表示数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猴年和马月为并列关系,但“猴”和“马”不可用来表示数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2.情绪记忆是以经历过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为内容的记忆。当经历时的情境或事件引起了个体强烈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时,这种体验就会和当时的情境或事件信息一起,保持在个体的记忆中。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情绪记忆的是()。 A.小航在日记中记录了上周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时阳光明媚

28、、内心愉悦等经历 B.一位十年前亲眼目睹过空难事件的男子到现在脑中还经常浮现起那可怕的一幕 C.小辉每次想把腿翘在桌子上时就会想起妈妈不允许这样做的呵斥声,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D.沈从文对自己的故乡有很深的感情,他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也常常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以经历过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为内容”、“经历时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和当时的情境或事件信息一起”、“保持在个体的记忆中”。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小航在日记中记录经历,不是把情绪和情感体验保持在记忆中,不符合“保持在个体的记忆中”,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男子现在脑中还经常浮现起那可怕的一幕,符

29、合“保持在个体的记忆中”,但浮现可怕的一幕只是体现了当时的情境信息,没有体现出他当时目睹空难时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不符合“以经历过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为内容”、“经历时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和当时的情境或事件信息一起”,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小辉想起妈妈不允许这样做的呵斥声,便打消了这个念头,说明小辉对妈妈的呵斥声产生了害怕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小辉回想起的就是妈妈呵斥使他害怕的情感体验,符合“以经历过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为内容”、“经历时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和当时的情境或事件信息一起”、“保持在个体的记忆中”,符合定义,当选;D项:沈从文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也常常表达出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不符合“记忆”、“以经历过的

30、情绪和情感体验为内容”,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D.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因为 “少壮不努力”,所以“老大徒伤悲”,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二者为因果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不入虎穴”是“焉得虎子”的充分条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B项:因果关系必定有先后性,因在前,果在后,“己所不欲”和“勿施于人”没有必然先后性,所以不是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因为“不忘初心”,所以“才得始终”,

31、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二者为因果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D项:“人不知”是“己莫为”的充分条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4.临床医学教授格林斯潘认为,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完全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同理心关系,只有当父母能够持续、连贯、准确地读懂幼儿的情绪状态并做出有效回应时,孩子才能学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回应。这种同理心的联系,拓展了孩子的心智,帮助他走进身边的情感与社交世界,给予他温暖和喜悦,而这正是培养信任所需要的。这种联系也带给孩子以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对他人产生影响,相信自己的意向也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得到他人的积极回应。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父母的情绪回应对孩子自我

32、意识发展至关重要 B.同理心是儿童获得智力与情感发展的坚实基础 C.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离不开与父母的积极互动 D.准确地识别儿童的情绪状态是父母的核心任务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点出格林斯潘的观点,强调“父母与孩子的同理心关系”对“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非常重要。接着对这种“同理心关系”进行具体说明,即“父母能够持续、连贯、准确地读懂幼儿的情绪状态并做出有效回应”。然后,用两个指代词“这种同理心的联系”及“这种联系”均指代前文的“父母与孩子的同理心关系”,论述其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意义。故文段为总分结构,强调“父母与孩子的同理心关系”或“父母能够持续、连贯、准确地读懂幼儿的情绪状态并

33、做出有效回应”对“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非常重要,对应C项。 A项,强调“父母的情绪回应”的重要性,但是文段强调的是“父母能够持续、连贯、准确地读懂幼儿的情绪状态并做出有效回应”,即父母对孩子的回应得是有效的回应,故不如C项“与父母的积极互动”表述明确,排除;B项,文段强调的是“父母与孩子的同理心关系”,而非“同理心”,且“智力与情感”对应“拓展了孩子的心智,帮助他走进身边的情感与社交世界,给予他温暖和喜悦”,表述片面,排除;D项,文段并没有论述“父母的核心任务”,无中生有,且根据“父母能够持续、连贯、准确地读懂幼儿的情绪状态并做出有效回应”可知,“准确地识别儿童的情绪状态”表述片面,排除。故正

34、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观点“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完全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同理心关系”,接着以必要条件形式“只有.才.”强调父母与孩子互动的重要性,最后具体解释父母与孩子互动对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文段属于“总分”结构,第一句是主旨句。 第二步,辨析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项,符合文段意图。A项“父母的情绪”B项“同理心”和D项“准确地识别儿童的情绪状态”与文段核心话题不一致。文段虽然提到“同理心”,但主要强调的是“父母与孩子的同理心联系”,即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归纳。解答本题须梳理文段行文结构,分析发现,文

35、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为观点句。即正确答案应与“只有才”引导的观点相符。 文段首先指出医学教授格林斯潘的观点,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完全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同理心关系,接着以“只有才”具体解释了这种同理心联系体现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最后两句具体介绍了这种同理心联系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积极作用。由此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为观点句,C项是对首句的同义转述。A项,文段论述的是父母与孩子的同理心体现在他们的互动中,该项仅强调父母的情绪回应,未体现孩子对父母的情绪回应,且文段说的是“父母能够持续做出有效回应”,“父母的情绪回应”不恰当,排除。B项概念变化,将“父母与孩子的同理心关系”偷换为“同理心”,且“是

36、坚实基础”无中生有,排除。D项的“核心任务”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C。15.田山歌,是以表现稻作生产和水乡生活风情为内容的山歌形式,曾广泛流传于长江三角洲部分水稻耕作地区。田山歌与其说是歌,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记录了历史文化、婚姻爱情、民情风俗,反映人文语言心理、宗教等大量内容,有着江南稻作文化区域民歌中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田山歌的历史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太湖流域开始有原始的栽培水稻农业时,整个江南就已经产生田山歌的原始形态。作为我国典型的稻作农业区,太湖流域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因此,这种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为当地人们创作、传承田山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37、的是: A.田山歌特有的艺术价值 B.田山歌特殊的环境条件 C.田山歌独特的创作手法 D.田山歌深厚的文化底蕴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下定义,引出“田山歌”这一话题,接着指出田山歌是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江南稻作文化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又介绍了田山歌的历史源头,太湖流域的自然条件有利于栽培水稻。最后,通过结论词“因此”对前文进行总结,论述了这种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为田山歌的创作和传承奠定了基础,强调了稻作文化传统对于田山歌的重要作用,对应D项。 A项“艺术价值”,B项“环境条件”,C项“创作手法”均对应尾句之前分述部分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文段出处】从松江“田山歌

38、”看如何保留传统音乐的生存土壤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讲述田山歌的主要内容和流传区域,第二句讲述田山歌的价值本质,是一种文化现象。第三句讲述田山歌的历史溯源,提到了“稻作农业”,尾句通过“因此”总结上文,田山歌的创作和传承都是以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为基础的。文段主要说明田山歌拥有稻作文化基础。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文化底蕴”指的就是稻作文化传统。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论述重点的归纳与判断能力。解答本题须梳理文段行文结构,分析发现文段为分总结构,“因此”引导的总结句是文段的论述重点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为当地人们创作、传承田山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正确答案应与

39、此相符。 文段首先指出田山歌的表现形式及曾经的流行区域;然后指出田山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所具有的价值;接着指出田山歌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最后以“因此”总结,指出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为田山歌的创作和传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故整个文段主要介绍的是田山歌深厚的文化底蕴。D项表述与此一致。A项“特有的艺术价值”、B项“特殊的环境条件”概括均不全面,排除。C项“独特的创作手法”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D。16.名词的体是指人们对名词指示的人或事物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来的诸如数量、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的一种认知方式或结果。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表现名词的体的是: A.激战上甘岭 B.原始人

40、的独木舟 C.弯弯的月亮 D.未来的希望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名词指示的人或事物”、“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来的诸如数量、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激战上甘岭,其中“激战”不符合“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来的诸如数量、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的描述,不符合定义,排除;B项:原始人的独木舟,其中“原始人的”不符合“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来的诸如数量、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的描述,不符合定义,排除;C项:弯弯的月亮,其中“月亮”符合“名词指示的人或事物”,“弯弯的”是对月亮形状特征的描述,符合“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来的诸如数量、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的

41、描述,符合定义,当选;D项:未来的希望,其中“未来的”不符合“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来的诸如数量、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的描述,不符合定义,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名词指示的人或物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的诸如数量、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是一种认知方式和结果。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激战上甘岭”,并没有涉及到对于空间维度的特征描述,不符合定义;B项:“原始人的独木舟”其中,“原始人”和“独木舟”均未涉及对于空间维度的特征的描述,不符合定义;C项:“弯弯的月亮”中的“弯弯的”正是对月亮这一事物“空间维度中形状特征描述”,符合定义;D项

42、:“未来的希望”,其中,“未来的”和“希望”均未涉及对于空间维度的特征的描述,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出表现名词的体的一项。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关键点为“名词指示的人或事物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来的诸如数量、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定义的关键点分析选项。名词的体定义的关键信息:名词指示的人或事物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来的诸如数量、大小、形状和结构等特征。 A项,“激战”不是“上甘岭”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不符合定义。B项,“原始人的”不是“独木舟”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不符合定义。C项,“弯弯的”是“月亮”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来的形状特征,符合

43、定义。D项,“未来的”不是“希望”在空间维度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不符合定义。故本题选C。17.随着医疗设备技术的发展,医疗市场也对非侵入式检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 准确、及时且按需实现患者监测。因此,如果一项技术能够以非侵入的方式反复测量个体的健康状态,且成本不高,那么它将有助于预防和预测疾病,提高诊疗决策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要求 精准性 B.门槛 前瞻性 C.期望 创新性 D.标准 主动性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搭配“提出”,A、C、D三项均搭配恰当,保留。B项“门槛”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根据前文“准确、及时且按需”可知,文段强调随着医疗设备技术的进步

44、,对待疾病的处理也将更加科学迅速、精确高效。A项“精准性”符合文意,当选。C项“创新性”侧重打破常规,提出不一样的想法或措施,文段并非强调诊疗决策的“特别”,而是要通过技术进步来让决策更加科学化、精准化,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主动性”强调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文段并没有体现决策是主动或被动做出,与文意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文段出处】新华网“智能马桶”可监测用户健康 解题思路:第一步,破题点在第二空。根据“反复测量个体的健康状态”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获得的信息更为真实可靠。B项“前瞻性”指向前面看,有远见。C项“创新性”指创立或创造新的。D项“主动性”意思是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能够造

45、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均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和D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要求”指提出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做到或实现,符合文意。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由横线前的“准确、及时且按需实现患者监测”可知,句意是提高诊疗决策的准确程度。据此排除B、C、D。第三步,验证第一空。 先看第二空,由横线前的“准确、及时且按需实现患者监测”可知,所填词语应表达以非侵入的方式测量个体的健康状态将有助于提高诊疗决策的准确程度之意。“精准性”指精确、准确,填入符合句意。“前瞻性”指预测将要发生的事的能力;“创新性”指创立或创造新事

46、物的能力;“主动性”指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能够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的能力。三者均不符合句意,排除B、C、D。 验证第一空,随着医疗设备技术的发展,医疗市场也对非侵入式检测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A。 18.下列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表述错误的是: A.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和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B.创新驱动取得新优势和国内市场形成发展新格局 C.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和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D.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

47、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锚定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可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48、包括: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A项对应和,C项对应和,D项对应和。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该文件是一项长期性政策,在今后几年将是考试的一大热点,考生可结合官方解读进行备考。此外,对一些持续时间长、有重大影响的文件,考生要重点关注,结合官方解读,从目标任务、举措等方面进行梳理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

49、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有: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由此可知,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不包括“创新驱动取得新优势和国内市场形成发展新格局”。故本题选B。19.党员:干部:服务人民 A.青年:才俊:报效国家 B.科学:精英:科技立身 C.大国:工匠:技术强国 D.学校:教师:教书育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有的党员是干部,有的党员不是干部,有的干部是党员,有的干部不是党员,二者为交叉关系,党员和干部都是服务人民的主体,与服务人民是对应关系。第二步:判

50、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项:有的青年是才俊,有的青年不是才俊,有的才俊是青年,有的才俊不是青年,二者为交叉关系,青年和才俊都是报效国家的主体,与报效国家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项:科学和精英不是交叉关系,且科学不是科技立身的主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大国和工匠不是交叉关系,且大国不是技术强国的主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学校是教师的工作地点,二者不是交叉关系,且学校也不是教书育人的主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0.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皇宫,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也是著

51、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拥有中国古代最的宫殿建筑群,还拥有一百八十余万件珍贵文物和大量的文献档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印记,是中华民族记忆传统、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财产巨大继承 B.产业庞大延续 C.遗产宏伟传承 D.象征丰富接续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要形容“紫禁城”,且需要搭配“传统文化”,C项“遗产”泛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由“紫禁城建成600年”可知,它是历史遗留的宝贵财富,符合文意,且“遗产”与“传统文化”搭配得当,保留。A项“财产”指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与“传统文化”搭

52、配不当,排除;B项“产业”可以指私有财产,如土地、房屋、工厂等,也可以指现代工业生产行业,“紫禁城”并非私有财产,也不是具体生产行业,排除;D项“象征”指能用来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的具体的东西,如“白色是纯洁的象征”,而文段不存在这种暗示关系,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横线处所填词语搭配“宫殿建筑群”,C项“宏伟”表示宏大雄伟,多与“建筑”类搭配,用于此处搭配得当,保留。第三空,代入验证,横线处所填词语搭配“文脉”,C项“传承”表示传授和继承,搭配得当,符合文意,当选。故正确答案为C。【文段出处】600年的记忆:紫禁城历史上的几个关键词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横线后面表示并列的分

53、句,紫禁城“也是著名世界的文化遗产”可知,第一空应表示紫禁城同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A项“财产”指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B项“产业”指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二者均与“紫禁城”历史留存、传统文化的特征无关,排除A项和B项。C项“遗产”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符合语境,当选。D项“象征”指不可见的某种物(如一种概念或一种风俗)的可以看见的标记;迹象,特征。说“紫禁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语义过重,排除D项。答案锁定C项。 第二步,验证二、三空。“宏伟”指宏大雄伟,可以用来修饰“宫殿建筑群”。“传承”指传授继承,与“文脉”搭配合理。因此,选择C

54、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所填词语形容“紫禁城”且搭配传统文化,辨析备选词语的含义,锁定唯一优势选项C。第三步,验证后两空,确定正确答案。 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形容“紫禁城”且搭配“传统文化”。“产业”指土地、房屋、工厂等财产(多指私有的),形容“紫禁城”不恰当,排除B。“象征”指用来象征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如火炬是光明的象征。紫禁城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物品,而不是一种“象征”,排除D。“财产”指拥有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和精神财富(知识产权、商标等);“遗产”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对应“传统文化”,“遗产”填入更

55、恰当,排除A。 验证后两空:第二空,“宏伟”修饰建筑群恰当;第三空,“传承文脉”搭配和表意也都恰当。 故本题选C。 21.1901年在伊朗苏萨城废墟中出土的罐子上发现了一种古老语言,被称为埃兰语,考古学家最近破译了它。考证发现: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一样久远,但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而是在古波斯一带使用。与表音并表意的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不同,埃兰语是表音语言。考古学家由此推测:埃兰语是古波斯一带人们独立使用的语言。上述推测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下列哪项观点? A.埃兰语由表示音节、辅音和元音的符号构成,遵循由左向右的书写规则 B.埃兰语大约4000年前在现今西亚一带使用,使用时间可能

56、超过1400年 C.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体等语言同时产生 D.埃兰语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与楔形文字是母体和子体关系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题干。 注意问法为用题干推测来削弱选项观点,所以题干可视为论据。推测:埃兰语是古波斯一带人们独立使用的语言。考证发现: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一样久远,但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而是在古波斯一带使用。与表音并表意的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不同,埃兰语是表音语言。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推测说的是埃兰语是古波斯一带人们独立使用的语言,该项说的是埃兰语的构成符号,遵循的书写规则,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

57、B项:推测说的是埃兰语是古波斯一带人们独立使用的语言,该项说的是埃兰语在现今西亚一带使用过,以及使用时间范围,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C项:推测说的是埃兰语是古波斯一带人们独立使用的语言,该项说的是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古埃及的圣书体等语言同时产生,语言同时产生不等同于语言在古波斯一带独立使用,话题不一致,无法削弱,排除;D项:推测说的是埃兰语是古波斯一带人们独立使用的语言,考证发现说的是埃兰语与表音并表意的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不同,埃兰语是表音语言,该项说的是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是母体和子体关系,且埃兰语来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削弱选项观点,当选。故正

58、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下列哪项观点”,确定为削弱论证。第二步,分析题干。题干信息: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一样久远,但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而是在古波斯一带使用。与表音并表意的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不同,埃兰语是表音语言。第三步,辨析选项。项:题干提及埃兰语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是独立使用的语言,而该项讨论的是埃兰语的构成和书写规则等,无法质疑。项:题干提及埃兰语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是独立使用的语言,而该项讨论的是埃兰语的使用时间,无法质疑。项:题干提及埃兰语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是独立使用的语言,而该项讨论的是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楔

59、形文字、古埃及圣书体产生的时间相同,产生时间相同与是否是独立的语言无关,无法质疑。项:题干提到“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一样久远,但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可以质疑该项“埃兰语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与楔形文字是母体和子体关系”的观点,可以质疑。因此,选择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质疑选项观点的一项,解答本题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细节信息,不要偏离题干所表达的意思,也不要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范围。选项观点与题干信息矛盾的即为正确答案。 A项,题干并未涉及埃兰语的构成以及书写规则,题干推测无法质疑该项观点。B项,题干只是推测埃兰语是古波斯一带人们独立使用的语言,并未提及具体的使用

60、时间,题干推测无法质疑该项观点。C项,题干只说埃兰语与美索不达米亚原始楔形文字一样久远,并未涉及二者产生的具体时间,题干也未提及圣书体,题干推测无法质疑该项观点。D项,根据题干可知,埃兰语不是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其与表音并表意的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不同,题干推测质疑了该项观点。故本题选D。22.与其它生命形式一样,适宜、稳定的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得以存在和延续的重要外部条件,纵观地球生命的进化史,仅仅由于温度、水汽循环或者氧气含量的变化超出了当时地球生命的承受范围,就造成了四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我们人类的形成历史仅有500万年,在此期间,虽然没有发生过像前四次生物大灭绝那样剧烈的环境变化,但是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