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框架 高一新生要依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学问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学问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框架,以供大家参考!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框架 1.自然界的水循环 (1)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别条件下存在。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
2、、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c)意义:维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整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 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肯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淌。 b)按成因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按性质分:寒流,暖流 c)洋流的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作用。 b)寒
3、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 c)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还会携带冰山。 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快速集中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从国家来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罗斯,中国第六。我国不均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进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4、,污染和过度利用等加剧水资源短缺。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总结) 陆地水和水循环 (1)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其次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水源补给类型补给时间补给特点我国分布地区 (雨水)夏秋季节水量变化大东部和
5、南部 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西北地区 湖泊水全年有调整性,水量稳定东部 地下水全年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普遍 (3)水循环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海陆间大循环(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四个环节,(图3.37),陆地循环,海洋循环 高一地理学问点大全 一、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 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转变,是以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的。 2、气候变化史 (1)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始终处于波动变化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历史时期:期间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 (3)近现代: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2、加剧了自然灾难。 3、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 4、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大事(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框架相关(文章): 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框架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整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人教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问点大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学内容持续更新计划
- 个人建房建筑合同样本
- 出售器材合同标准文本
- 供门窗合同标准文本
- 入职协议合同范例
- 企业与学校合同样本格式
- 上海预售合同标准文本
- Epc合同样本 课程
- 庭院花卉草坪施工方案
- 电池设计仿真考核试卷
- 公文写作第六章请示、批复
- 三级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及答案
- 医疗设备(耗材)配送整体计划方案投标方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
- 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传承中医文化弘扬国粹精神课件
- GB/T 19822-2024铝及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膜规范
- 2024离婚不离家的协议书
- 幼儿园语言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课件
- RCEP对贸易的影响研究从关税削减的角度
- 【永辉超市公司企业绩效考核方法的案例分析(12000字论文)】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6第六讲 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