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陆游阅读答案_第1页
书愤陆游阅读答案_第2页
书愤陆游阅读答案_第3页
书愤陆游阅读答案_第4页
书愤陆游阅读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书愤陆游阅读答案 篇一:陆游书愤阅读训练附答案陆游书愤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书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 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阅读训练】: 一、 1.简要 概括诗歌颔联描写的内容。(2 分) 2.“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 (1 分) 3.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二、 1了解诗人笔下的古人、古事、古迹是怎样的 (作者怀什么古) 2把握诗 人态度,归结所要表达的思

2、想感情。(作者在怀古中的态度、感情 3运用什么手 法来表现?(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三、 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 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 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 气如山 (诗歌的倒装性) 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 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 愤恨郁积如山 这里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这里能体现陆游的抑郁、悲愤之情 吗? 3.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 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4.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 【参考

3、答案】 一、 1.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2.诸葛亮 3.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 烈愤慨。 二、 1、怀什么古颔联既是叙事又是写景,概括了 年前的两次胜 利的战斗(古事):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充满豪情气势。尾联 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古人)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2、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首联和颈联表达出作者渴望报国、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及自己壮志未酬,却年事已高的悲愤沉痛,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同病相怜型)第 1 页 共 7 页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 表明他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

4、愿,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3、艺术手 法:这首诗对比手法的运用成功,富有表现力,如:昔年之壮举与今日之衰颓, “塞上长城”之理想与“世事多艰”之现实,诸葛亮之积极进取与南宋统治者之苟 且偷安等对比。 三、 1.报国无门,功业无成对比 2.欲图收复失地 愤“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 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3.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 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 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

5、,兴复汉 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 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 的感情。篇二:书愤导学案及答案书愤导学案王鲁燕一 、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把握重点词语,体 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 感情二、教学重难点:了解诗歌的创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感情课前预习1、作家及作品介绍(知人)陆游(11251210),字,号。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 古代著名的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 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

6、、渭南文集。陆游:科举除名绝恋沈园载浮载沉临终示儿2、写作背景(论世)第 2 页 共 7 页陆游生活在金兵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 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 年),此时陆游已 岁,在山阴闲居了 年,“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 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 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虚度年华的满腔激愤。这首诗是陆游一 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3、相关典故(1) 塞上长城:用了南朝刘宋名将

7、檀道济自许为“万里长城”的典故。一 次,皇帝欲杀檀道济,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2) 出师一表:用了诸葛亮写作出师表,上表后主刘禅,出师北伐的 典故。 4、解释字词书:;愤:。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楼船夜雪瓜洲渡 渡: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教学过程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 法呈现出来的?试举一例加以分析2、探究: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 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课外拓展民族的脊梁 灵魂的诗篇过传忠穿越时空回到和戎南宋要品诗,先要品人,要品人,先要品世。陆游生活的时代是恰逢北宋受辱,

8、南宋靡靡之音响唱不绝之时。正是国破家亡的悲惨处境造就了这个“亘古男儿陆放 翁”。“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 弦”。年近九旬的放翁对于自己的国家依然怀抱许国丹心,至死不渝,然而这又包第 3 页 共 7 页容着多少爱恨情愁的复杂的感情,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听!放翁的呐喊: “南宋,你何时才能尊严地屹立于世界!”他的声音响彻天地,他的灵魂传承不 息。 初涉官场同感幽幽之梦早年的陆游才华横溢,初涉官场却屡屡遇挫,二十八岁临安应考,虽有状元 之实,却不幸落败。这不仅是科举之试的黑暗腐败,更有他与当局者格格不入的抗 战之议,以后发生的一切其实早已在这场失败的考试中

9、初露端倪,注定了他郁郁一 生的多舛命运。看,穷山上霜夕的孤灯下,是陆游寂寥的背影,“平生万里心,执 戈王前驱”,有着勃勃雄心却又历经科举落第之痛的陆游怎能甘愿独守这凄凉呢?珠联璧合钗头凤铸永恒如果陆游和唐婉的夫妻情缘因为“恶人情”而夭折,那么他们的爱却因两曲 珠联璧合的钗头凤而传唱不息。“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唐婉为爱 而泪湿巾帕的背影如何能挥之而去?“晓风干,泪痕残”,唐婉又怎能把千种愁 怨,万般委屈道个明白?“难!难!难!”一往情深,始之不渝。爱在守望的痛苦 中永恒。 诗思泉涌亲历军旅生活四十九岁幸遇知己王炎将军的陆游亲历了最为充实难忘的军旅生活。这一年 可谓陆游的丰收季节,潜

10、伏汉中,日行山南,为国效忠,成立关中根据地,誓把中 原失地收回。他的豪情壮志在山南行中一览无余。平川沃野尽现陆游的坦荡胸怀,青青麦陇尽展诗人的欣慰自豪。洞察冷暧穿行田园山水陆游的一生失意时多,罢官贬职乃家常便饭,西入巴蜀,寻杜甫故居,追怀 百里城,洞察世事冷暖。江岭哀郢,吊古伤今,千古同叹。面对罢官贬职的郁闷, 陆游借山水田园释怀。“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万里山峡路,十年千篇诗”, 踏破铁鞋的寻觅带给陆游的是灵魂的洗礼,深入乡间田野的陆游对于农民更多了一 份深切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本是对曲折山麓乡村、好 客农家的赞美,却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哲理诗,相信陆游自己也是始料未及

11、的吧。 再起再落临川一梦成空“报国无门,爱民有罪”。这是陆游沉浮官场的一生的最真实的写照。当他 再度被派往偏远地区任职之时,恰遇灾荒,打开义仓,赈济灾民,却惹怒龙颜,被 再度罢职,临川一梦终成空。然而坚强的灵魂没有被玷污,虽已没有年轻的体质,第 4 页 共 7 页却仍然葆有青春的梦想。“头未童,耳未聋,得酒犹能双脸红,一樽谁与同?”陆 游何曾甘心过无为的一生,即使“身在沧洲”,他依然“心在天山”。陆游的诗词折射的是爱国主义情怀与人道主义精神的双重光芒,抒发的是现 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丰富感想,李白与杜甫的诗意叠影,艺术地交错在陆游的灵魂 深处。儿女情长深埋于心,而铮铮铁骨正是民族的脊梁!让我们一

12、起铭记这灵魂的 诗篇。书愤导学案答案课前预习:务观放翁爱国 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瓜洲渡:地名,今在镇江对岸 伯仲间:兄弟之间。意 为相差无几气:豪气 教学过程1、报国无门,功业无成。抒发了诗人既“悲愤”又“豪壮”的思想感情 (1)对比手法:诗中的 “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然而 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 而这一切的根远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2)用典

13、明志,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 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2、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书愤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 有哪些异同。 1)、社会背景:离乱时代 2)、作者经历:晚年之作胸怀大志不得重用(创作时间、生活境遇)3)、主要意象:诸葛亮:杜甫忠心、功绩 (慨叹)陆游矢志不渝(羡慕)4)、个人情感:杜甫不得重用的痛苦(旷古悲凉)(壮志难酬) 陆游渴望北伐复国 (建功立业) (陆游以诸葛自况,渴望建功立业)表达技巧:杜甫情景交融 陆游用典明志作品风格:杜甫沉郁(深沉蕴藉)第 5 页 共 7 页陆游(悲愤)悲壮 因此基调悲愤

14、,然而并不绝望,蕴藉着豪壮的感 情。篇三:陆游书愤原文+注释+译文+鉴赏陆游书愤原文+注释+译文+鉴赏原文: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书愤:抒发义愤。书:写。早岁:早年,年轻时。气如山:指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有如山岳。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 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宋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 (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楼 船,高大的战船。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长江处,为

15、江防要地。铁马,配 有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地。塞上长城:南朝宋时 名将檀道济。“塞上长城”是用南朝宋文帝冤杀大将檀道济,檀在死前怒斥“乃坏 汝万里长城”的典故。这里作者用作自比,现比喻收边御敌的将领。出师一表 指诸葛亮在蜀汉建兴五年(227)三月出兵伐魏前所作出师表。衰(shui) 鬓:苍老的鬓发。空自许:白白地自许。名世:名传后世堪:能够。伯仲 间:意为可以相提并论。伯仲,原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不相上下。这是作者 赞颂诸葛亮。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16、。秋风中 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 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第 6 页 共 7 页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 原!鉴赏: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 有一,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 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 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又妙在对仗工整,顿挫铿锵,且一气贯注,组接无 痕,以其雄放豪迈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 马金戈的记忆里去的。想当年,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有如山涌, 何等气魄!诗人何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