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象与农业生产国家气象中心王建林气象与农业生产国家气象中心主要内容一、气象与农业概述二、玉米与气象三、大豆与气象四、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五、主要病虫害主要内容一、气象与农业概述二、玉米与气象 玉米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3%左右,其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6%左右,玉米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玉米的分布及其生长特点2、玉米各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二、玉米与气象 玉米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其 玉米适应性强,只要温度条件适宜,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原、酸性土壤还是碱性土壤均可种植。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南自海南岛,北至黑龙江黑河,东起台湾和沿海省份,西到新疆
2、及青藏高原都有种植,但玉米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条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有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等。根据玉米的分布范围、自然条件及种植制度等差异,全国可分为五个玉米主产区。 1、玉米的分布及其生长特点 玉米适应性强,只要温度条件适宜,无论是山区还产区名称地理位置生长季生长季0积温生长季降水量种植面积栽培制度北方春玉米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古、山西大部、河北和陕西的北部、甘肃部分地区120150天20002800300700毫米约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27%左右一年一熟春玉米产区地理位置生长季生长季0生长季降水
3、量种植面积栽培制度包产区名称地理位置生长季生长季0积温生长季降水量种植面积栽培制度黄淮平原春、夏玉米区位于淮河、秦岭以北,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大部、山西中南部、陕西中部,江苏和安徽北部120140天26003000300600毫米约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40%以上一年两熟(冬小麦后种夏玉米)和两年三熟(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产区地理位置生长季生长季0生长季降水量种植面积栽培位于淮产区名称地理位置生长季生长季0积温生长季降水量种植面积栽培制度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和湖南以及广西的西部、陕西南部、甘肃部分地区110150天240028004001000毫米约占全国玉米种植面
4、积的25%丘陵地区以两年五熟的春玉米和一年两熟的夏玉米为主;平原地区以一年三熟秋玉米为主产区名称地理位置生长季生长季0生长季降水量种植面积栽培制产区名称地理位置生长季生长季0积温生长季降水量种植面积栽培制度南方丘陵玉米区包括广东、海南、福建、浙江、江西、台湾、江苏和安徽的南部、广西、湖南和湖北的东部100120天240028006001000毫米约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5%一年三熟为主,春、夏、秋都有玉米栽培产区地理位置生长季生长季0生长季降水量种植栽培包括广东、产区名称地理位置生长季生长季0积温生长季降水量种植面积栽培制度西北灌溉玉米区新疆全区和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宁夏河套灌溉区120150天2
5、2003000300毫米以下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2%3%一年一熟春玉米产区地理生长季生长季0生长季降水量种植栽培新疆全区和甘肃播种出苗期温度条件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67253540 45 玉米种子在810条件下才能顺利发芽,67虽可发芽,但发芽缓慢、时间长,并容易受到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侵染而霉烂,因此,生产上通常把土壤表层510厘米温度稳定通过810时作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2、玉米各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播种出苗期温度条件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播种期温度出苗天数10121520天1518810天2056天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出苗越快。播种期温度出苗天
6、数10121520天151881 玉米种子一般吸水达到自身重量的50%左右时才能发芽,出苗时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低于60%,种子迟迟不能发芽,往往会发生坏种,造成缺苗断垄或大面积毁种;大于80%时发芽不良,易霉烂。 水分条件 玉米种子一般吸水达到自身重量的50%左右时才 玉米种子发芽还需要氧气,因为种子发芽进行呼吸作用和酶活动时,都必需有氧气。由于玉米种子含油量多,呼吸作用比水稻、小麦都强,对氧气的要求也多,所以土壤水分过多或播种过深、土壤板结,都会影响氧气的供给而不利发芽。空气条件 玉米种子发芽还需要氧气,因为种子发芽进行呼吸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45
7、182040苗期温度条件 玉米幼苗期耐低温能力较强,但温度低于3则受冻害。玉米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126,大于40时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地温2024最适宜玉米根系生长,低于45时根系停止生长。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4518204 玉米苗期以根系生长为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由于植株矮小,蒸腾量小,耗水量也少,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75%。土壤湿度过大,玉米根系生长受阻,地上部分长势弱,严重时出现紫红苗,往往导致空秆的形成;土壤过干,缺苗断垄严重,不易保全苗。在低洼易涝地区的夏季,雨水过多或地表积水,土壤湿度达田间持水量的90%时,夏播玉米幼苗易受涝害;超过90%,幼苗停
8、止生长,甚至死亡。水分条件 玉米苗期以根系生长为主,地上部分生长缓慢,由 玉米苗期由于植株小、生长慢,对养分的吸收少、速度慢。但如果苗期缺氮、磷、钾等养分会造成玉米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等。养分条件 玉米苗期由于植株小、生长慢,对养分的吸收少、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18242640拔节孕穗期温度条件 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820时,玉米开始拔节,此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越快。温度过高,会使玉米穗分化期相应缩短,分化的小穗和小花数目减少,果穗也少。 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18242640 玉米拔节以后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茎叶生长量大,雌雄穗分化形成,
9、干物质积累量迅速增加,而此时由于气温较高,蒸腾量大,对水分需求量增多,特别是抽雄前后,需水量更大,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玉米抽雄前遇干旱,雄穗抽不出,出现“卡脖旱”现象,雌穗发育延缓,小穗、小花减少,致使雌雄穗开花脱节。水分条件 玉米拔节以后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玉米是短日照作物,喜光照,不耐荫,光照充足利于幼穗分化形成大穗。一般每天710小时日照有利于玉米拔节孕穗。在较短光照且光谱中短光波(蓝紫光)成分较多的条件下,小穗、小花发育加快;反之,小花发育受阻。 光照条件养分条件 拔节孕穗期缺肥则造成植株瘦弱、叶色黄绿、幼穗发育不良而导致空秆、穗细。因此应适时适
10、量地追施攻秆肥、攻穗肥。 玉米是短日照作物,喜光照,不耐荫,光照充足利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18252838 玉米开花前后对温度极为敏感,温度高于38或低于18时,花粉不能开裂散粉。在温度高于3235,相对湿度低于50%的高温干燥条件下,玉米雄穗不能抽出,或花粉迅速干瘪而丧失生命力,造成空穗或秃顶。抽雄开花期温度条件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18252838 抽雄吐丝期是玉米需水最多的时期,此阶段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土壤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低于30%或高于95%时,花粉就会丧失活力,甚至停止开花。玉米抽雄后遇干旱,再加上高温,花粉会失水干瘪,造成授粉不良,缺粒、秃
11、顶严重而减产。 水分条件 抽雄吐丝期是玉米需水最多的时期,此阶段要求有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玉米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阴天多,光照不足,则影响玉米灌浆结实。每天812小时的光照条件可使玉米抽穗开花提前。光照条件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玉米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阴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1620242630灌浆成熟期温度条件 玉米灌浆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6时,淀粉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不利于养分向籽粒运送而导致不能正常成熟;若日平均气温高于25,加上干旱天气,则促使叶片早衰,造成高温逼熟,千粒重下降。成熟后期遇-3的低温,易使含水量高的籽粒丧失发芽力。 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16202
12、426 玉米籽粒灌浆期间仍需较多水分,土壤相对湿度以70%80%较为适宜;若水分不足,就会导致早衰,绿叶面积迅速减小,千粒重降低而减产;但若水分过多,加上降雨同时伴随降温,会使玉米根系缺氧,生理代谢失调,植株早枯死亡,秃顶严重,千粒重和淀粉含量降低,产量下降。玉米进入蜡熟期后需水量下降,要求土壤适当干燥些,以利成熟。水分条件光照条件 玉米灌浆成熟期每天710小时日照最为适宜。 玉米籽粒灌浆期间仍需较多水分,土壤相对湿度以 三、大豆与气象大豆营养极为丰富,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食品原料,又是主要的油料作物和工业原料及精致饲料。由于大豆根瘤菌具有固定空气中氮素的特殊性能,所以在作物轮作制中也占有重要
13、地位。它还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农产品之一,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都很大。1、大豆的分布及其生长特点2、大豆各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三、大豆与气象大豆营养极为丰富,既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 根据中国大豆气候区划,除了热量不足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和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又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外,一般均有大豆种植。我国大豆的集中产区是东北平原、黄淮平原、长江三角洲及江汉平原。根据大豆品种特性和耕作制度的不同,我国大豆生产分为五个主要产区,即以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黄淮流域夏大豆区、长江流域春、夏大豆区、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两广及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区是中国大
14、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1、大豆的分布及其生长特点 根据中国大豆气候区划,除了热量不足的高海拔、高纬度地 产区名称地理位置生长季生长季0积温栽培制度东北春播大豆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北部140天左右27002850一年一熟,春播秋收黄淮海夏播大豆区包括天津、北京、石家庄一线以南,山东、河南大部及江苏、安徽的北部、山西西南部、陕西的关中和甘肃南部90100天26002800一年两熟夏播大豆 产区名称地理位置生长季栽培东北春播大豆区包括黑龙江、吉林 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发芽67182040幼苗期81020223336播种出苗期温度条件 大豆是喜温作物,种子
15、在日平均气温达到68时即可发芽,但很缓慢,易霉烂,出苗率低;当温度达1012时才能正常发芽;当日平均气温在1525时,发芽快而整齐;当温度高于33时,出苗更快,但幼苗嫩弱。2、大豆各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发芽6718 春播大豆播种至出苗需810天,若温度低,可延至10天以上;夏播大豆经46天即可出苗。大豆由出苗至花芽开始分化需2535天,约占全生育期的五分之一。苗期生长要求的最适温度为2022,低于15生长受阻。大豆幼苗期能耐短期低温,随着苗龄的增长,耐低温的能力逐渐减弱。遇到-2-1的低温,苗期无害;遇到-3-2的低温,幼苗期叶面萎缩;遇到-4-3低温,
16、幼苗死亡。 春播大豆播种至出苗需810天,若温度低,可延至10 大豆含蛋白质量高、亲水性强,发芽时吸水量大,种子吸足相当于本身重量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动,播种时要求土壤含水量达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70%,不低于50%或高于80%,否则会严重缺苗。苗期需水不多,约占总耗水量的13%左右,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水分条件 大豆含蛋白质量高、亲水性强,发芽时吸水量大,种子吸足 从花芽开始分化到开花历时2530天,春大豆适宜温度为2123,夏大豆最适温度为2325,低于15对分枝形成有较大影响。分枝期温度条件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1617212535 从花芽开始分化到开花历时2530
17、天,春大豆适宜温度 开花结荚期温度条件大豆开花至鼓粒历时2040天,开花结荚期要求较高的温度,最适温度为2225,低于17花芽不能进行分化,开花期间温度低于20落花严重。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1718222529 开花结荚期温度条件大豆开花至鼓粒历时2040天,开 大豆开花结荚以后,从营养生长进入旺盛生长阶段,是大豆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开花期需水量占总耗水量的47%,土壤湿度高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5%,或低于70%,会使荚粒数减少。 水分条件 大豆开花结荚以后,从营养生长进入旺盛生长阶段,是大豆 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鼓粒期1314212329成熟期8919202
18、5鼓粒成熟期温度条件大豆开花结荚到成熟所需时间一般为4070天。成熟期最适宜温度为1920,温度过高,豆荚早熟;温度骤降,秋霜早临,种子易发育不全,秕粒增加,成熟延迟或难以成熟。低于15灌浆速度明显下降,遇到-2-1的低温,鼓粒期和近成熟期出现叶卷缩;遇到-3-2的低温,鼓粒期和近成熟期则植株受害死亡;遇到-4-3低温,全部死亡。 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鼓粒期131从结荚开始到鼓粒期间,要求土壤水分充足,如墒情不好,会造成幼荚脱落或秕粒秕荚。至成熟期,需水量又开始减小。鼓粒期要求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75%;成熟期需50%60%。水分条件从结荚开始到鼓粒期间,要求土壤水
19、分充足,如墒情不好,会造 大豆是喜光作物,光合面积、光合能力及光合时间和长短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因此,合理密植、适时早播或育苗移栽,延长叶片寿命,防止叶片早衰,增加叶片光合能力,是大豆获得高产的关键。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即在一昼夜中,需要较长的连续黑夜时间,较短的光照时间。在短日照条件下,大豆开花提早,生育期缩短;反之,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延迟,生育期变长。北方的大豆品种比南方的短日照性弱。同是南方的大豆,夏大豆比春播大豆的短光照性强,秋大豆的短光照反映则更强。因此,一定要根据品种的光照特性,决定播种期。大豆各生育阶段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大豆是喜光作物,光合面积、光合能力及光合时间和长短 大豆是深
20、根作物,具有强大根系,一般主根入土3550厘米,有时可深达80100厘米。因此,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钙质、腐植质、结构良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最为适宜。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87.5,但大豆根系多集中在20厘米左右的土层中,一般土壤均能种植。大豆各生育阶段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大豆是深根作物,具有强大根系,一般主根入土3550四、主要农业气象灾害1、干旱2、涝灾3、低温冷害 频繁的气象灾害严重地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生产、水资源、能源与生态环境,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农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地处季风气候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各类气象灾害特别是农业气
21、象灾害连年不断,直接危及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四、主要农业气象灾害1、干旱 频繁的气象灾害严 干旱是一种因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它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的基本特征;在半湿润地区,如气候异常,某一段时间的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少,也会引起干旱,亦称为季节性干旱。作物一旦由于干旱引起严重缺水,就会因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损失。长期的大范围干旱将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干旱对作物的危害程度与其发生的季节、时间长短以及作物的种类、品种、生育期有关。1、干旱 干旱是一种因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 春旱发生在3-5月,正值春玉米出苗至拔
22、节期 。“卡脖旱” 是春季常见的灾害,是指在水分临界期出现的干旱。玉米进入拔节期后,植株开始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对水分要求迫切,但有些年份雨季来得迟,形成夏伏连旱,使玉米遭受卡脖旱危害,幼穗发育不好,果穗小,籽粒少。干旱严重时,造成玉米雄穗与雌穗抽出时间间隔太长,授粉不良,果穗籽粒少,或雄穗和雌穗抽不出来,雌穗部分不育,秃尖增多,甚至空秆,导致严重减产。春旱干旱对玉米的影响 春旱发生在3-5月,正值春玉米出苗至拔节期 夏旱发生在6-8月,6月正是黄淮地区夏玉米播种期,夏旱造成无水浇地区的夏玉米无法播种。7-8月是玉米开花、授粉阶段,干旱使玉米无法抽雄或授粉,受精不良,穗粒数减少、空秆率增加、千粒
23、重下降,造成严重减产。夏旱 夏旱发生在6-8月,6月正是黄淮地区夏玉米播秋旱 秋旱发生在8月下旬-9月下旬。这时玉米正处于籽粒灌浆成熟阶段,需要大量水分合成干物质,秋旱可造成玉米植株早衰,影响光合积累,导致籽粒不饱满而减产。秋旱 秋旱发生在8月下旬-9月下旬。这时玉米正 大豆种子萌发阶段需要较多的水分,在播种出苗时期发生干旱,大豆不能适时播种,即使播种,出苗率降低,出苗不齐,干旱严重时还会造成缺苗断垄。播种出苗期干旱干旱对大豆的影响分枝期干旱 大豆分枝期茎叶逐渐增多,分枝形成,花芽开始分化,需要的水分增多,对干旱很敏感。这一时期发生干旱,大豆分枝数减少,花芽分化受到抑制,对产量影响较大。 大豆
24、种子萌发阶段需要较多的水分,在播种出苗时 大豆开花结荚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开花前几天遇旱,会影响花粉和胚珠的发育,使花蕾发育不健全,存在生理缺陷,以后花荚容易脱落;开花期受旱,叶片萎蔫,光合作用大大降低,呼吸作用加强,会造成大量落花;结荚期遇旱,荚果因严重脱水而脱落。开花结荚期干旱鼓粒期干旱 鼓粒期是大豆需水高峰期。鼓粒初期干旱会造成落荚或瘪荚少粒;中后期干旱会使粒重明显减小。 大豆开花结荚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涝灾是由于在某段时间内降水量过多和降水强度过大而造成的。涝灾按水分过多的程度,主要分为洪涝灾害和渍涝灾害。按发生季节分为春涝、春夏涝、夏涝、夏秋涝、秋涝。2、涝
25、灾 涝灾是由于在某段时间内降水量过多和降水强度过秋涝及夏秋涝 主要发生在西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此期涝灾造成夏玉米秃顶、籽粒秕瘦、甚至提前死亡,还将引发大、小叶斑病的蔓延,造成严重减产。夏涝 主要发生在黄淮、长江中下游、西南、东北等地,此期涝灾使夏玉米不能及时播种,使春玉米根系不能正常吸收养分,造成秃顶或空秆。春涝及春夏涝 主要发生在南岭及长江中下游,此期涝灾使玉米营养生长不良,致使产量锐减。涝灾对玉米的影响秋涝及夏秋涝 主要发生在西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 低温冷害是指作物生长期内因温度偏低,热量不足,或是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遭遇一定强度的异常低温,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速度或是影响结实、灌浆,使
26、作物受害而减产。低温冷害对作物产生的危害主要是降低光合作用和增强呼吸强度,减弱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减慢发育速度,妨碍花粉的正常发育,阻碍花药的开裂、散粉,使受精过程发生障碍,强低温会伤害细胞膜,引起电解质外渗,造成细胞解体。3、低温冷害 低温冷害是指作物生长期内因温度偏低,热量不足 在玉米的生育期间,较长时间内处于比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导致玉米光合受阻,生长发育缓慢,表现为拔节、扬花期推迟,灌浆速度降低,成熟期延迟,以致初霜来临前不能正常成熟而显著减产,而且品质低劣。其减产程度受低温强度及其持续时间制约,低温强度越强、持续时间越长,减产越大。延迟型冷害低温对玉米的影响 在玉米的生育期间,较长时间内
27、处于比较低的温度 在玉米生殖器官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遭受异常低温,使生殖器官的生理机制受到破坏,如引起开花器官的障碍,则妨碍授粉、受精,造成不育或部分不育,产生空壳和秕粒。障碍型冷害的特点是低温的时间较短,但受害后难以恢复正常,表现为秃顶、缺粒、缺行甚至无果穗而减产较大。障碍型冷害 在玉米生殖器官分化期到抽穗开花期遭受异常低温 主要是由于在大豆发芽出苗、幼苗生长及分枝和花芽分化时期遇有较长时间持续低温的影响,使大豆出苗率降低,出苗和幼苗生长缓慢,幼苗长势弱,根系生长受到影响,叶片数减少,分枝发育不良,花芽分化受阻,花数减少而造成减产。生育不良型冷害低温对大豆的影响 主要是由于在大豆发芽出苗、幼苗
28、生长及分枝和花 在大豆生育期间遇有较长时间的偏低温度,使大豆的生育速度减慢,生育期延迟,鼓粒成熟期拖后,秋季不能正常成熟,因遭霜冻使得粒重减少而显著减产。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 在大豆开花前期遇有一定强度的低温,使大豆花粉发育延迟,花粉异常率增大,花粉萌发力显著降低,因雄性不育造成落花落荚,使大豆结荚率和结实率降低而减产。 在大豆生育期间遇有较长时间的偏低温度,使大豆五、主要病虫害1、玉米主要病虫害 2、大豆主要病虫害 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造成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二是导致农产品大量变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为害农作物的主要病害有700多种,害虫800多种,我国农作
29、物病虫害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呈发展加重趋势。五、主要病虫害1、玉米主要病虫害 病虫害对农1、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大、小斑病 主要发生区域 玉米大、小斑病是当前玉米生产中为害最最严重的病害,每年都有发生,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达50%以上。玉米大、小斑病在国内外都曾先后流行,造成严重损失。发病气象条件 大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327,最低温度为11,最高温度为30。小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632,最低温度为14,最高温度为32。所以春玉米发病,大斑病先于小斑病;夏玉米发病,小斑病先于大斑病。 两种病菌的分生孢子的萌发还要求一定的湿度,只有在高湿条件下才能萌发侵染,
30、如有几小时的降雨或结露水,更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入。1、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大、小斑病 主要发生区域 症状与危害 玉米大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多在生长后期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呈青褐色水渍状斑点,以后扩大为暗褐色长纺锤形条斑。靠近叶片的病斑可延伸到叶鞘上,成为中部枯黄、边缘褐色的条状病斑,几个大斑融合而使叶片枯死。后期叶片上生出灰黑色霉层。 玉米小斑病在玉米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花期发病严重。初发病时为褪绿半透明小点,23天后颜色变深,病斑有所扩大,边缘红褐色,中间色较浅呈黄褐色。病斑明显地受叶脉限制,呈长方形或长椭圆形。小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苞叶及雄花。症状与危害 玉米大斑病主要
31、危害玉米叶片,多在玉米黑粉病 主要发生区域 发病气象条件 黑粉病发生极为普遍,玉米产区几乎都有发生。 玉米黑粉病病原菌厚垣孢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630,最高为3638,最低为510,侵入最适温度为26.735。厚垣孢子或小孢子萌发后可直接侵入致病而不经过气孔,一般只有幼嫩的、尚未停止生长的植株组织才受侵染发病。干旱或水分供应失调易诱致发病,由于人工操作、冰雹或虫害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发病也严重。玉米黑粉病 主要发生区域 发病气象条件 黑粉病发生极为普遍,症状与危害 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型病害,地上幼嫩组织和器官如茎、花、叶、雌穗和雄穗均可受害。受害组织因病菌刺激常肿大成瘤,病瘤初为白
32、色或淡红色,后来内部菌丝形成厚垣孢子,病瘤变灰白色或灰黑色,破裂后散出黑粉。 一般在干旱年份,受旱地块的感病品种发病严重,从华北地区大面积生产上看,常年病株率平均在5%10%。病株除果穗发病直接减产外,茎叶雄穗发病后植株含糖量降低间接影响产量。减产程度因病瘤的多少、大小和部位而异,茎秆上病瘤生于果穗部位以上者减产较大。症状与危害 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型病害,地上主要发生区域 发病气象条件 玉米螟虫除西藏、青海外,我国其余各省均有发生。 玉米螟各虫态的适宜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在60%以上。越冬幼虫复苏后必须咬嚼潮湿的秸秆,吸取足够的水分后才能化蛹。成虫羽化后必须吸水才能正常产卵,产卵期如在大
33、气相对湿度低于40%时,产卵量显著减少;在60%以上才能正常产卵;在80%以上时产卵量最高。春季干旱,卵不能正常孵化,初孵幼虫成活率也低,严重干旱可使玉米叶片卷曲,使产在上面的卵块脱落。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如果雨水较多,且分布均匀,大气湿度高,则有利于玉米螟的发生。主要发生区域 发病气象条件 玉米螟虫除西藏、青海外,我国其余症状与危害 玉米螟以幼虫蛀食为害。在玉米、高梁上,初龄幼虫钻入心叶中食害,叶片展开后上面留下许多小孔,有些呈横排状,形成“花叶”;抽雄时,幼虫常蛀入雄穗基部,造成“折雄”,或食害雄穗,造成“坏穗”,影响授粉;较大的幼虫蛀入茎秆,易造成“折茎”,影响水分、养分的运输;幼
34、虫还常大量取食雌穗上的花丝及幼嫩籽粒,或在雌穗基部钻入穗轴,造成“虫穗”,影响籽粒灌浆和品质。症状与危害 玉米螟以幼虫蛀食为害。在玉米、高主要发生区域 发病气象条件 大豆病毒病 大豆病毒病主要有花叶和芽枯两种,分布于全国各大豆产区,大流行年份可减产30%75%。 气温对大豆花叶病发病影响明显。花叶病的发病适温为1820,温度在2425时症状减退。病株的种子褐斑形成与结荚初期温度关系密切,如果温度越低,种子斑驳越重。 2、大豆主要病虫害主要发生区域 发病气象条件 大豆病毒病 大豆症状与危害 大豆芽枯病使大豆幼苗生长点坏死,病苗枯死,造成缺苗。成株期发病,茎顶端向下弯曲成钩状,逐渐枯死,叶片生成褐
35、色锈斑,严重时茎秆上茸毛变为红褐色。解剖病株顶端茎,可见茎内变为褐色。植株如在花前感染病毒发病,则花芽坏死,不结实;花期受害,只形成小荚;花后受害,豆荚不饱满,荚上生有明显黑斑。花叶病 大豆花叶病轻病叶外形基本正常,有轻微淡黄斑,叶脉颜色较深;重病株则叶肉隆起,形成疱斑,叶片向下卷曲,叶色黄绿相间呈花叶状,叶形狭窄,呈柳叶状。重病株显著矮化,花荚数减少,结实率低。植株矮化现象只出现在由种子带毒的初侵染和早期感染病毒而发病的植株,后期发病的植株不矮化。花叶病症状的出现还与温度有关,气温在18.5左右,症状明显;气温在29.5时症状逐渐隐蔽。花叶病对种子危害出现褐色斑驳,斑纹以脐为中心呈放射状,或通过脐部成为带状环斑。褐脐种子为褐斑,黑脐种子为黑斑。芽枯病症状与危害 大豆芽枯病使大豆幼苗生长点坏死,主要发生区域 发病气象条件 大豆孢囊线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回收白酒协议书范本
- 突发事件宣传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产业过桥资金合作契约
- 2025房地产项目安全生产评估与监管合同
- 2025房产项目项目土地使用与规划调整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垃圾外运与智能化监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公司常年法律培训及风险控制服务协议
- 2025年度调味品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污水处理工程监理委托书范文
- 2025年度股权代持基金管理及退出协议书
- 风机更换施工方案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十一课 规划职业成就未来-大学生的求职择业与心理健康
- 肩颈背部的专业知识和话术
- 室内装修工程消防管理制度和措施
- 学校拥挤踩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文(三篇)
- 2009-2022历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真题附带答案详解2023上岸甄选资料
-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课件
- 支付宝客服考试题
- 重庆市社会保险登记表
- GB/T 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 GB/T 18290.3-2000无焊连接第3部分:可接触无焊绝缘位移连接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使用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