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概论 从肾脏,输尿管, 膀胱, 尿道及尿道外囗, 整个泌尿系统是一个管道系统。 整个管道有两个缓冲部份, 即肾盂及膀胱.正常情况下, 尿由肾小管经肾盂,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无阻碍地经尿道外囗排出体外。管道通畅是保持排尿功能正常的必要条件, 管道任何部位发生梗阻, 影响尿液输送, 最终导致肾积水, 肾脏功能丧失, 而危及生命。 因此, 泌尿系梗阻性病变, 在泌尿外科诊疗中有极大的重要性。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2概论 从肾脏,输尿管, 膀胱, 尿道及尿道外囗分类按其梗阻性质分: 机械性梗阻 功能性梗阻按其梗阻部位分: 上尿路梗阻 下尿路梗阻按其梗阻程度分:
2、尿路部份梗阻 尿路完全梗阻按其梗阻时间分: 急性尿路梗阻 慢性尿路梗阻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3分类按其梗阻性质分: 机械性梗阻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3尿动力学 肾脏可分为位于外周的皮质和位于中央的髓质。皮质内含肾小球和部份肾小管, 髓质则由部份肾小管和集合管组成。尿液形成的最初阶段, 是在肾单位的肾小球内完成的物理性过滤过程。肾小球的滤液又被肾小管对溶质和水份的再吸收及其分泌活动形成尿液。尿液经过集合管从乳头进入肾小盏。在正常情况下, 进入肾盏的尿液被排泄时本质上不再改变。肾盏, 肾盂, 输尿管和膀胱都衬以移行上皮。尿液的输送是在超过35厘米水柱, 并由环绕上皮的平滑肌同时收缩来完成的。只有少量尿液存
3、留在肾盂内, 正常的肾盂内压约为10mH2O, 正常输尿管的内压是0-5cmH2O, 收缩的内压是20-60 cmH2O。一旦尿液进入输尿管, 其蠕动性活动导致尿液迅速进入膀胱。在正常情况下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有活瓣作用, 尿只能排入膀胱, 而不能返流至输尿管。膀胱是一个具有储存尿液可达数小时的容量贮存器, 这个平滑肌的贮存器周期性地, 完整地收缩, 把尿液排出体外。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4尿动力学 肾脏可分为位于外周的皮质和位于中病理生理 1.尿道因梗阻而扩张后容易发生感染, 感染加重尿道狭窄和梗阻2. 膀胱的梗阻主要发生在膀胱颈部. 梗阻导致膀胱壁增厚, 膀胱内壁小梁及憩室形成。随 着代偿功能的不
4、足输尿管囗逐渐失去抗返流机制, 出现尿液逆流到输尿管内, 而导致肾盂积水。 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5病理生理 1.尿道因梗阻而扩张后容易发生感染, 感染加重尿道 单侧完全梗阻3 输尿管梗阻分为 双侧完全梗阻 输尿管不完全梗阻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6 单侧输尿管完全梗阻 按其肾血流量及输尿管压力改变的顺序可分为三期 1.充血期 发生于单侧梗阻后的1-2小时内. 此时输尿管内压与肾血流量同时增加。 其原因是输尿管, 肾盂内压力增高后, 直接刺激肾脏髓质产生前列腺素E2与前列腺素H2 , 使肾血管扩张, 肾血流量增多。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7单侧输尿管完全梗阻 按其肾血流量及输尿管压力改变的顺序 2.血管收缩期
5、 发生于单侧梗阻后的3-5小时后, 于12小的达最高峰。此时肾血流量逐渐减少, 但输尿管内压继续增高。其原因早期是肾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导致肾血管收缩, 而晚期是血栓素B2增加所致。血栓素是强烈血管收缩剂。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8 2.血管收缩期 发生于单侧梗阻后的3-5小时后, 于3.18小时后,肾盂 输尿管压力与肾血流量同时下降。其原因是肾血管的收缩, 导致肾血流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尿液重吸收增强及梗阻后所发生的肾盂间质淋巴静脉回流, 尿外渗及肾盂输尿管的容积增大等多和因素所致 .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93.18小时后,肾盂 输尿管压力与肾血流量同时下降。其原因是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培训课
6、件输尿管不完全梗阻 输尿管不完全梗阻(单侧或双侧) 其产生的结果与完全梗阻全然不同。梗阻的初期, 管腔内压力升高, 输尿管长度开始延长, 直径增加, 输尿管扩张 迂曲。如果此时尿流量增大, 出现肾积水, 最后导致肾组织萎缩, 肾功能逐渐丧失 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11输尿管不完全梗阻 输尿管不完全梗阻(单侧 肾积水 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12 肾积水 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12诊断 B超: 对确定有无肾积水最为简便, 对病人无任何损害, 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但不能了解肾脏功能及动态的尿路造影情况。 排泄性尿路造影: 能同时了解肾脏功能及动态的尿路造影情况,但肾功能受损严重时尿路显影不良或不显影。逆流肾盂
7、造影: 能了解尿路造影情况及肾脏功能(如酚红排泄试验)。磁共振扫描: “水征相” 时能显示尿路梗阻. 但不能了解肾脏功能。同位素扫描: 能了解肾脏功能情况。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13诊断 B超: 对确定有无肾积水最为简便, 对病人无任何损害治疗原则 1. 肾积水呈持续发展时, 需手术治疗。 2. 肾积水伴有严重感染时, 先给予肾穿刺 引流 3.肾积水伴有严重感染时, 并且完全失去其功能, 而对侧肾功能可以负担生理需要时, 可行肾切除。1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14治疗原则 1. 肾积水呈持续发展时, 需手术治疗。1 前列腺增生症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15 前列腺增生症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15 前列腺增生症是以
8、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前列腺增生导致下尿路梗阻, 而长期尿路梗阻易引起尿路感染,结石,肾积水及肾功能损害, 宜早期治疗 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16 前列腺增生症是以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男性老年病因 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有许多学说, 目前倾向双氢睾酮学说。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17病因 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有许多学说, 目前倾 双氢睾酮是由睾酮转化来的。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的部位主要在前列腺间质细胞, 并需要有5-还原酶的作用。双氢睾酮的生物学效应是睾酮的5倍。双氢睾酮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胚胎期泌尿生植窦和外阴的男性分化, 以及青春期的副性腺器官如前列腺的发育 Siiteri和Wilso
9、n(1970) 发现前列腺组织中的双氢睾酮含量比正常前列腺组织高3-4倍, 并且在同一前列腺组织中前列腺增生结节内双氢睾酮含量高于正常部份。另外,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前列腺上皮细胞的核膜微粒体中5-还原酶处于高水平。 男性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其总的睾酮及游离睾酮均减少, 雄激素的量低于生理量, 通过反馈机制, 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使前列腺组织中双氢睾酮的生成和与受体的亲和力增加, 导致前列腺增生。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18 双氢睾酮是由睾酮转化来的。睾酮转化为双氢病理生理 正常前列腺分外周带和中央带, 中央带在精阜到膀胱颈围绕着前列腺尿道, 占整个腺体1/4-1/3, 是前列腺增生的发生部位。显微镜
10、下显示腺体, 纤维组织, 平滑肌均增生. 但多以腺体增生为主 前列腺增生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膀胱出囗梗阻, 膀胱功能异常, 双侧上尿路扩张及肾功能损害。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19病理生理 正常前列腺分外周带和中央带, 临床表现 刺激症状 尿频 尿急及夜尿增多. 梗阻症状 排尿踌躇 尿线变细 尿程短 淋漓不尽 间歇性排尿 梗阻并发症 尿潴留 充溢性尿失禁 感染 膀胱结石 血尿 肾功能损害 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20临床表现 刺激症状 尿频 尿急及夜尿增多.泌尿系梗阻尿路临床诊断 直肠指检 最简单而最常用及重要方法. 正常前列腺如栗子大小 B超检查 除了解前列腺大小外, 可了解膀胱内情况及残余尿的多少。 正常膀胱的残余尿量小于10 ml。 CT . MRI 均可检查。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21临床诊断 直肠指检 最简单而最常用及重要方法. 正常前列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抗雄激素治疗 己烯雌酚 5-还原酶抑制剂 保列治 受体阻滞剂 竹林胺 泌尿系梗阻尿路梗阻22治疗方法 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5年4月高三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课件
- 《演讲的艺术》课件
- 受弯构件的其他构造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课件
- 短期合同续签建议
- 铁路班组管理S班组凝聚力训练课件
- 讨论照明电路能否采用三相三线制供电方式不加零线会不会出现问
- 网格桥架安装施工方案
- 铁路客运站车无线交互系统客运管理部分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一单元备课教案
- MySQL运维监控与故障诊断
- JTG D70-2-201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
- 有机超市创业计划书
- T-CARM 002-2023 康复医院建设标准
- 车展安保方案
- 人工智能行业的智能客服技术人员培训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标准解读护理课件
- 《IPV4地址简介》课件
- 天然气管道风险评估模型
- 血液透析发生失衡综合症的原因及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