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1.厘清思路,揣摩人物情态,体会对话语气,把握烛之武说辞的语言艺术和其中蕴含的智慧。2正确认识烛之武的爱国精神,理解文章在历史叙述中透露出有关“礼”的思想观念。1.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2体味本文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预习| 语言构建与运用作者简介左丘明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生卒年不详,相传为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春秋末期著名史学家。左丘明品行高洁,为孔子所推崇,称“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代司马迁亦称其为“鲁君子”,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自己著述史记的典范。其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
2、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的思想。相传,左丘明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尽的编年史左传,还撰写了国语。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二者均为史家的开山鼻祖,是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后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其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改封中都伯;明封先儒,改封先贤。写作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乡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
3、”)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郑国最终也没能与晋国交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这时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再加上可以去“捞上一把”(实际
4、上这场战争与秦国几乎没有关系),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伯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伯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方式,说明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本文记叙的就是这场外交斗争的故事。“共”同“供”,供给“知”同“智”,明智名词,边邑,这里用作动词形容词,鄙陋,指目光短浅动词,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副词,隐约动词,答应动词,赞同副词,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名词,地方,处所代词,指秦军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往,去介词,因为介词
5、,用连词,表顺承介词,把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从哪里兼词,在那里语气助词,表祈使,还是代词,那代词,指郑国 代词,指代使者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请客的主人。外交使者。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那个人,指秦穆公。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在夜里在早上;在晚上在东边在西边边远的地方,指郑国缺少的东西使退兵使灭亡使成为边境使减少使获利以为边邑以“也”为标志应为“以其于晋无礼”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军”后省略了“于”“以”后省略了“之”“以”后省略了“之”应为“夫晋,有何厌之”3省略句(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敢以烦执事( )(3)若舍郑
6、以为东道主( )4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 )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结构图解主旨探微文章记叙了秦、晋围郑,郑国大夫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的事情,赞扬了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伯、解除国难的勇气,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气节和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文本特色1伏笔与照应这篇文章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
7、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提供了条件。2波澜起伏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一把汗,而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本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打起了退堂鼓,使郑伯的希望又趋于渺茫。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请求袭击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直到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3详略得当这篇文章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军的,所以重点放在了烛之武的说辞上。对说退秦军的前因后果,只简略交代。在
8、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的,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的,自始至终,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了繁简得当,层次井然。【任务一】把握烛之武说辞的语言艺术和其中蕴含的智慧。活动1烛之武立足现实、纵横历史和未来,着眼于秦、晋、郑三国的位置关系和利益纠葛,委婉地向秦伯提出了哪五问?提示一问:越国扩疆,易乎?二问:亡郑陪邻,值乎?三问:东行有朋,害乎?四问:朝济夕设,信乎?五问:西封阙秦,会乎?活动2语言若使用恰当能发挥巨大的力量,直击要害的劝说能化干戈为玉帛,请感受烛之武劝说中能审时度势、精准把握对方
9、心理的劝说技巧。【答案】(1)以礼示人,主动示弱。烛之武说“郑既知亡矣”,示人以弱,一个被围困之国的使臣当面承认自己将要灭亡,这满足了秦穆公的骄横心理,为烛之武后文的说服提供契机。(2)以实示人,主动分析。在为秦穆公分析了郑的地理位置是利晋不利秦之后,烛之武其实已经获得了一些秦穆公的信任。然后烛之武进一步小心谨慎地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见解,那就是“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用了一个“若”字巧妙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试探性地说出“舍郑”,这是对秦穆公的尊重。(3)以史示人,挑明局势。烛之武把晋文公不守信用、出尔反尔的事情摆出来,并用“君之所知也”来提醒秦穆公,这件事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不是我想要挑拨你们之
10、间的关系而做出的假设。烛之武在劝谏中揭露出晋国有虎狼之心,不可不防也。【任务二】秦先与晋联合围郑,后又“与郑人盟”,秦的行为合乎“礼”吗?活动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秦与晋结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秦晋结盟的缘由。提示秦晋之好。秦穆公是一位有野心的国君,为了争当霸主,他巴结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伯姬(即申生、重耳、夷吾的姐姐)嫁给了他。虽然郑国跟秦国无任何矛盾,但晋国的敌人就是秦国的敌人,因为两国国君是亲戚,所以晋国对敌出兵,秦国必然支援。活动2在烛之武的一番言说之后,为什么秦穆公改变了决心,与郑人结盟?【答案】烛之武向秦穆公言明了存郑与亡郑对秦国的利害关系,秦穆公听得明白看
11、得清楚,立刻放弃了与晋国的联盟关系,转而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也不向晋军打个招呼就班师撤退了。顷刻间秦郑两国由对垒交战的敌人变成了有共同利益的盟友,而原来的盟友无形当中已经成为敌人。活动3秦国的态度急转直下,请分析其行为是否合乎“礼”。【答案】合乎“礼”。为了国家利益可以放弃个人的尊严、个人的私情和联姻的亲情。由于秦伯的明智之举,使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被化解了。1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是寡人之过也邻之厚,君之薄也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B/C/D/【答案】A【解析】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代词,这件事,指
12、秦、晋围郑这件事。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吾其还也C技盖至此乎D失其所与,不知【答案】B【解析】A“共”同“供”。C“盖”同“盍”。D“知”同“智”。【答案】B【解析】例句,名词作状语,在东边。A疆域。B名词作状语,在早上。C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边邑。D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兵。【答案】C【解析】A今义:请客的主人。古义:东行道路上的主人。B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外交使者。C古今义同为:戍守。D今义:对一般人妻子的敬称。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以其无礼于晋
13、【答案】B【解析】B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介词短语后置句。拓展| 审美鉴赏与创造课内素材拳拳爱国心烛之武少年之时积蓄经纶之才,纵横捭阖之术,实为一个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强人。虽然郑伯不能知人善任,唯才是用,使得烛之武被埋没,其才不能施展,但是机遇最终还是叩响了烛之武的大门。烛之武毅然把握住了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挥洒了鲜亮的一笔,实现了其人生的追求,成为中华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他怀才不遇,却能在临危之时深明大义。由此观之,成功者的前提是有本领,有胸怀,有爱国心,有责任心,之后才是机遇。【适用话题】“选择”“爱国”“发现人才”“小我与大我”“机遇与准
14、备”“关键时刻彰显个人品质”等。课外素材忠魂不泯浩气长存2021年9月2日,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国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109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1226件相关遗物回到祖国怀抱。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以“过水门”最高礼遇迎接志愿军回国。礼兵战士依次列队将109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棺椁从机舱内护送下机,随后,现场举行了庄严肃穆的迎回仪式,全体人员向烈士遗骸三鞠躬。来自志愿军烈士亲属、相关部门、部队官兵等各界代表约230人参加迎回仪式。仪式结束后,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被护送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从机场到陵园30多千米的路途中,很多群众走上街头,迎接英雄回家,向英雄表达崇高的敬意。9月3日
15、上午,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将举行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从2014年至2020年,已先后有716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并安葬于此。【适用话题】“为国捐躯”“致敬英雄”“弘扬英烈精神”等。文言文实词之一词多义考点链接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常见。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越国以鄙远”中的“鄙”是“边邑”的意思,活用作动词,解释为“以为边邑”。而“肉食者鄙”(曹刿论战)中的“鄙”则是“鄙陋,指目光短浅”的意思。“鄙人”后来还常常用于自谦。 “一词多义”是文言文实词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指一个词具有多个义项。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一般具有一定的联系。词的本义是词最初的意义,词的引
16、申义是从基本义生发出来的意义,通假义是由通假字而产生的意义。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比喻、借代等产生的新意义。“一词多义”有两种引申方式:(1)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逐步延伸。(2)辐射式。词义的引申围绕着一个中心从不同方面展开。高考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文言实词”指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只是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知识,还考查考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考查最为频繁。“一词多义”在高考试题中出题方法比较固定,一般采用选择题和
17、翻译题两种形式。解答这两类试题,需要十分扎实的文言功底,并掌握文言文一些基本的语言规律。典题在线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左氏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非国语。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若国亡,不过十年。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非曰:
18、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汲而灌者,必冲荡氵贲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注】伯阳父:周朝大
19、夫。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一词多义。概:合乎。既:已经。2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1)认之者不塞则惑。(2)吾无取乎尔也。【答案】(1)认同伯阳父说法的人不是孤陋寡闻的就是糊涂的。(2)我对于国语的上述说法无所采纳。【解析】(1)“不则”相当于“非则”,是文言固定句式,可译为“不是就是”。“认”,认同。“塞”,闭塞,引申为“见识短浅、孤陋寡闻”。“惑”,糊涂。(2)这句话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吾乎尔无取也”。“乎”相当于介词“于”,对于。“尔”,代词,指代国语中的观点。“取”,获取,引申为“采纳”。【参考译文】左丘明的国语,文章深刻宏阔
20、杰出特异,本来是世人特别喜爱而不忍释手的一部书。但是,其中的很多观点是虚妄不实、迷惑人的,不符合圣人的思想。我担心世上做学问的人沉迷于它的文采而模糊了是非,这样就不能沿着中庸之道而达到尧、舜之道。(我)依据诸多事理,写作非国语。周幽王二年,泾水、渭水、洛水三河流域都发生地震。伯阳父说:“周朝将要灭亡了!天地之气,不能失掉它的秩序,如果失掉了它的秩序,民众就会大乱。阳气沉伏在下不能出来,阴气受到压制不能蒸发,于是便会发生地震。现在三河流域都发生了地震,就是阳气失掉了自己的位置而堵塞在阴气的位置上。阳气失位而处于阴气的位置,河流的源头一定会被堵塞。水源被堵塞,国家必定灭亡。百姓缺乏财物,国家不灭亡
21、还等什么呢?(像这种情况,)国家要灭亡,不会超过十年。十年,这是数的限度。凡是被上天厌弃的,是不会超过这个限度的。”这一年,泾水、渭水、洛水枯竭,岐山崩塌。周幽王便被杀,(于是)周朝国都迁往东方。 (非国语)批驳说:山岭河流,只是天地间的自然物体。阴气和阳气,是在它们中间游走的气息。(它们)自己运动自己停止,山岭自然耸立,河水自然流淌,怎么会和我们商量呢?它们自己争斗自己枯竭,自己崩塌自己缺损,怎么会被我们安排呢?它们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认同伯阳父说法的人不是孤陋寡闻的就是糊涂的。用炊具做饭,一定有蒸汽溢出才能使食物熟烂;汲水浇灌菜畦,水一定会冲撞激荡喷涌冲击而使土石破碎。这些只是老妇人
22、老菜农所做的事,尚且能使事物发生变化,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阴阳变化无穷,(阳气、阴气)处在弥漫无际的广阔空间,有时聚集,有时分散,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就像车轮滚动和纺织机不停地运转,难道有谁能了解吗?(国语)还说:“水源被堵塞,国家必定灭亡。百姓缺乏财物,国家不灭亡还等什么呢?”那么这又是我所不能理解的。况且所说的是自然现象呢,还是人为的原因呢?如果说是自然现象,那么我已经在前面说过了;如果说是人为的原因,那么缺乏财物而导致灭亡,不也有其他的原因吗?而为什么说是这三条河的过失呢!(国语)还说:“凡是被上天厌弃的,是不会超过这个限度(十年)的。”这就更加荒谬了!我对于国语的上述说法无所采
23、纳。技法攻略1掌握一词多义的典例注意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特别是要掌握常见的一词多义的典型例句,见到一种对这些实词的新的解释就记录下来,积累多了才能运用自如。2利用具体语境推断有些实词尽管义项丰富,但一旦进入具体语境,它的意义就变得比较单一。因此,要在明确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其上下文进行分析,也就是说,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其语境审读的方法如下:(1)因文定义法。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能只有一种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来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中的“再”与“一”“三”同时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
24、而是指“第二次”。(2)联想迁移法。近几年高考中对文言文的考查大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陌生的,但知识点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看到考题时要充分调动大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灵活迁移。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将联想的触角伸向自己熟悉的成语,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3)字形推断法。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可以探求其意义。如“戈”与兵器有关,“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等等。(4)语法分析法。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断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定这个词在文中作什么成分,然后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如“晋军函陵”中的“军”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故“军”应译为动词“驻军”。(5)互文对举法。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快速判断文言实词的意义。(6)通假代入法。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大学化工与制药专业大学物理二月考试题D卷-含答案
- 石河子大学《运动营养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模范党支部申报材料(3篇)
- 石河子大学《土力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河子大学《大数据组织与管理》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娱乐空间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无线通信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产品运营与组织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工程爆破》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建筑施工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 公司环境行政处罚事件处置预案
- 广东开放大学风险投资(本2022春)-练习4答案
- DB65∕T 3253-2020 建筑消防设施质量检测评定规程
-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案(公开课三稿)
- (完整PPT)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课件
- ASTM B366 B366M-20 工厂制造的变形镍和镍合金配件标准规范
- JIS G4304-2021 热轧不锈钢板材、薄板材和带材
- 2022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押题模拟试卷3套及答案解析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认识校园植物》优秀PPT课件
- XRD在薄膜材料研究中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