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1抓住三条线索:(1)古代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文献与教化的内容;(2)近代西方法律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与宗教的教化作用;(3)现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2明确中国古代法治建设和教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古代中国虽然在很长的时期内以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但是并未忽视法治建设,呈现出法律思想儒家化的特点,各朝代的法律建设以刑法为主,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在用法律维护统治的同时,也强调教化的作用。3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古代罗马法为近代西方法律提供了借鉴,近代早期一些法律文献如英国的大宪章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民法典等初步规范了相关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秩序;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
2、西方各国纷纷颁布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人治逐步被法治取代;宗教在中古时期的欧洲发挥了重要的教化作用。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非常重视法治建设,1954年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法治建设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程标准学科素养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1了解先秦时期德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内容和意义,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2通过了解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认识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
3、结合的史实,培育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3理解宋以后理学以乡约的形式直接面向基层宣讲的意义,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课标导航明晰目标】【时空坐标历史脉络】知识归纳 | 识记理解敬天保民德治法治成文法德治仁政法治以法为教教化民众中央集权【易错辨析】韩非的“法治”思想不能等同于今天的“法治”思想现代“法治”的目的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韩非的“法治”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对专制统治者有利,法律是用来镇压人民的。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九章律儒家思想尊卑亲疏唐律疏议中华法系大唐开元礼家训天圣令大明律大清律例理学族规家礼吕氏乡约强制
4、力法律【思维点拨】乡约的职能(1)教化职能:通过奖善惩恶的手段,用封建宗法思想和儒家的伦理纲常对乡民进行教化。(2)救助职能:强调乡约与社仓、保甲、社学等结合,乡约的救助功能得到凸显。(3)法律职能:乡约逐渐官方化后呈现出来,在调解民间纠纷和调查取证等方面发挥作用。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探究点一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材料自战国、秦汉以来,随着官僚体制的不断完备以及皇权的加强,“以言代法,以言入法”的趋势也进一步加强。中国古代的法制一直是以家法为基础去构建国法,古代的法制名义上是公器,目的是彰显王者为政之信,布大信于天下,以期政通人和。学术界经常以“以礼入法”“以法入礼”来描述中国古代礼制与法律
5、制度长期的杂糅并用、互为表里、互相促进的发展趋势,简称“礼法合流”。摘编自赵旭唐宋法律制度研究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特点:法律与儒家思想紧密结合(“礼法合流”);国法以家法为基础;法制没有根本突破。原因: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封建社会结构的稳定性。【要点总结】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1)从皇权出发,维护皇权:中国古代实行专制统治,奴隶社会的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会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个人独裁统治,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审判官。(2)礼法结合:在中国古代法律中,礼占
6、有重要位置,“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礼既是道德规范,又是法律规范。(3)法定特权:中国古代法律从维护等级制度出发,赋予贵族官僚各种特权。(4)诸法合体:中国古代法律最早表现为礼刑并用,之后形成诸法合体的封建法典。从战国李悝著法经始,至秦、汉、唐、宋、明、清诸律,都是以刑法为主,兼有诉讼、民事、行政等方面的内容。这种诸法合体的混合编纂形式,贯穿于封建社会各朝代。探究点二中国古代法律与罗马法的比较材料一唐代对法律的制定十分重视,历代皇帝在位时大都主持修订法律,而且法律的制定都有一定的格式。首先要求法学家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况的变化进行讨论,制订出相关的律令格式等,然后呈报皇帝,经批准后颁行。律文之
7、外,还要制定疏义,这也是由法学家集体完成的。唐律继承了中国法律体系的指导思想,仍以礼为指导,“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以刑法为主,但并不能由之得出中国自古无民法的结论。唐代的民法立法很多,其在法律思想、法律内容、诉讼程序等方面的详细表述,奠定了我国后世封建法律的模式,形成了世界独特的中华法系,对当时东亚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罗马法最初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的,但罗马法中更重要的是成文法,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公民大会、元老院和皇帝的立法活动,其二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作出的决定,其三是律师和法学家对法律条文的解释。行政官的司法裁量权
8、和私人法学家解释法律的权威给予罗马法相当的灵活性,而这种法律的灵活性与古罗马人的法律“衡平”观念有关。罗马法对近代法学的影响主要在民法方面,但古代罗马法其实包括重要的宪法和刑法内容,其中有一些是至今仍然通行的法学原理。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马克垚世界文明史问题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律与罗马法的差异。(培育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答案】差异:唐律主要由君主负责协调制定;引礼入法,德主刑辅;以公法为主。罗马法重视司法实践和法学家的解释;讲究公平、公正、正义;以私法为主。问题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律与罗马法产生的不同社会背景。(培育史料
9、实证、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答案】社会背景:唐律产生的背景是官僚政治的不断成熟、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农耕经济的发展。罗马法产生的背景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商品经济的发展。【要点总结】中国古代法律与罗马法的区别(1)法律观念:中国古代法律深受宗法群体观念影响,罗马法从法律上确认公民的个人权利。(2)法律地位:中国古代法律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体现了明显的人治色彩;罗马法是国家统治的根本,体现了明显的法治色彩。(3)法律结构:中国古代法律民刑不分,以刑为主;罗马法则私法发达,公法相对不发达。(4)法律内容:罗马法有最早的法人制度,有“人格”的概念,中国古代法律则没有。(5)法学家
10、的地位:中国古代法律完全以官方为主导;罗马法学家地位较高,部分法学家的法律学说有官方效力。(6)历史影响:中国古代法律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古罗马法律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也对近代以来的法律和法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课堂小结 | 史论提升知识导图史论要语1西周统治者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2儒家的德治思想有积极意义,但法家的法治思想更符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3汉魏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史论要语4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11、。此后,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5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6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随堂小练 | 素养达成1“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法思想的基本态度是()A尊儒抑法B尊法抑儒C儒法并用D儒法对立【答案】C【解析】材料“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反映了儒家仁义礼制思想与法家法令刑罚思想并用的主张,故C项正确。2公元前513年,晋国执政大夫赵鞅等人“铸刑书于鼎”并公之于众。孔子认为
12、此举会导致“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由此可见,孔子主张()A以民为本B以礼治国C民贵君轻D礼法并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反对赵鞅等人“铸刑书于鼎”并公之于众,他认为这样做削弱贵族尊严,不利于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贵贱尊卑的等级秩序,即以礼治国,故B项正确。3汉宣帝在谈到统治思想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说明西汉实行()A法家的统治思想B“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C仁政的思想D儒法兼采,外儒内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可知,汉宣帝反对单纯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主张儒
13、法兼采,外儒内法,故选D项。4贞观政要中记载:“由是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上述材料主要描述了()A唐律颁布实施的效果B贞观之治的升平景象C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推行的影响D科举制的实施扩大了统治基础【答案】A【解析】材料描述了唐律颁布后对维护社会稳定所起到的积极效果和影响,故A项正确。5宋代的乡约制度,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以及进行道德教化;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这一变化旨在()A树立中央权威B重视基层治理C确立儒学正统D强化道德建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与宋代乡约相比,明清乡约以宣讲“圣谕”的内容为主,即把皇帝的旨意传递给地方,这有利于树立中央权威,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正确;乡约是基层治理的体现,明清乡约以宣讲“圣谕”的内容为主,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重视基层治理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B项;儒学在汉代就成为正统思想,排除C项;明清乡约以宣讲“圣谕”的内容为主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道德建设不是根本目的,排除D项。6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业用地购买合同标准文本
- 临时演出合同样本
- 兄弟共建公司合同样本
- 作为甲方环保设备合同标准文本
- 产品业务推广合同样本
- 上海房产劳务合同样本
- 全款购车正式合同样本
- 2025【科技公司各类合同】软件开发合同
- 做事情合同范例
- 保证合同为无偿合同样本
- 楼梯踏步抹灰标准合同7篇
- 【厦门大学】DeepSeek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和科研
- 西安房屋租赁合同(官方版)6篇
- 2025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榆林城市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 课件
- 2024广东深圳市龙岗区产服集团“春雨”第二批招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PLC应用技术课件 任务7. S7-1200 PLC控制电动机星三角启动(定时器)
- 旅行社运营实务课件 2.2 设计国内长线主题旅游产品
- 股份制合作协议及企业章程草案
- 《清华大学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