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工艺流程_第1页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_第2页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_第3页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_第4页
初中化学工艺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初中化学工艺流程问题1、候氏制碱法(教材下册73页资料)2、氯碱工业(教材下册68页氯化钠在工业上的用途)3、合成氨工业(教材上册67页氢气的用途)4、金属的冶炼:Mg、Fe、Cu等5、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和氯化镁等)以这些工业生产原理为基础,重在基本原理的应用。主要有物质的合成、化工生产中废弃物的处理等。化工生产流程问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此类题的基本步骤】1、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A反应物是什么2、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図发生了什么反应Lc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

2、为获得产品而服务。3、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1)此流程的目的是什么?(2)流程中有哪些步骤?(3)流程中涉及哪些知识点?(4)用规范的语言把获取的信息转化为答案。多数试题重点考查利用题干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物质的制备,考查有关化学实验操作。同时考查方程式的书写技能一、海水资源的多重利用1制盐工业: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粗盐溶解BaCyNaOHNa/Or过滤粗盐溶解BaCyNaOHNa/Or过滤过量过量过沉淀蒸发、结晶、烘干”精盐TOC o 1-5 h z(1)在第步粗

3、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2)第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填化学式,下同),第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3)第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h、(填化学式)。(4)在第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5)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理由是(6)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2金属镁的冶炼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从我市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

4、式为由无水MgC1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电解无水MgCl2的过程中能转化为能。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得到的Mgci2溶液有何不同:3、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海水(含氯化钠)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下:0(回收)处理盾电解3、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海水(含氯化钠)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下:0(回收)处理盾电解的海水.迈覧化钠含曲气,NaHSO,溶液溶液亠氯气氢气*NitCl(产品)上图中从海水最终得到“NaCl(产品)”的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图中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3)中的反应物是氯化钠和,该反应的

5、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不仅孕育着无数的生命,还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I.海水提溴。从海水中提取的溴约占世界溴产量的,工业上常用“吹出法”制溴,其工艺流程如下:曲卅一曲卅一(1)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NaBr+C12=2NaCl+Br2,其反应基本类型是.,(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规律,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12+2KBr=2KCl+Br2Br2+2KBr=2KCl+Br2Br2+2KI=2KBr+I2由此可判断C12、1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5、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从海水中

6、获取淡水。常用的操作方法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042-、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溶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加过量的BaC12溶液;加适量的盐酸;加过量NaOH溶液;蒸发结晶;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序号填一种合理组合)。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由无水MgC1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1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7、:二.氨碱工业1、海水“制碱”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步骤骤、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二.氨碱工业1、海水“制碱”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步骤III、步骤W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2、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如用于硬水软化、洗涤剂生产、食品加工、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玻璃制造等领域。工业上以食盐、氨气(主要由合成氨厂提供)和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其流程如下:已知有关物质重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盐水精制的过程是除去溶液中各种杂质的过程。为将盐水中含有的Ca2+、Mg

8、2+等沉积,可以向其中加入过量纯碱此时将混合液中不溶物除去的方法是;溶液中多余的纯碱可以加试剂来除去。氨碱工业最关键的一步是:在加压的条件下不断向饱和的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中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试分析该流程需要加压条件的原因在氨碱工业的历史上如何处理流程中剩余的氯化铵溶液,出现了两种工艺:一是“索尔维法”即在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物质X(填化学式),产生了可循环使用的氢气和大量固体废弃物氯化钙;二是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即在氯化铵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晶体降低了氯化氨的,使氯化铵晶体单独析出得到另一种产品一一氮肥氯化钠溶液则可以循环利用。(4)在氨碱工业处理剩余的氯化铵溶液

9、时为何不直接蒸发结晶析出氯化铵固体?答:。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产品与原理】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一一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I。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0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和NH4C1混合物,反应为:NaCl(饱和)+NH3+C02+H20=NaHC03)+NH4Cl;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物质NaClNaHCO3NH4C1NH3CO2溶解度360g9.6g37.2g7100.9NH3T+HCIT已知20C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问题讨论】(1)操作l、ll、ll

10、l中,相同操作的名称是ttifiramu|QJNHaCOj駅盐|皱抚加入lUCbOHrO*ttifiramu|QJNHaCOj駅盐|皱抚加入lUCbOHrO*卜过曲lPH迢过畳脸IGO,T纯期【相关资料】1)NH4CI=反应中得到纯碱的化学方程式为:_溶液B中的溶质有(至少写出两种)。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填序号)。A、挥发性气体CB、溶液DC、氢氧化镁D、化肥NH4C1H20+COH20+CO2=Ca(HCO3)2;三、石灰石工业4、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可以用矿石A来制备,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2种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a.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CO2+C

11、a(OH)2=CaCO3I+H20,CaCO3+b.碳酸氢钙微溶于水,微热易分解:Ca(HCO3)微寂=CaCO+比0+CO;c.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1)小王主张用流程、和操作II的设计,认为其工艺简单。请写出反应和的化学方程式:一操作II包括(2)制轻质碳酸钙时,D为.理由是:(3)小李认为流程、和操作I比小王的主张更好,理由为(选填“悬浊液”或“溶液”或“乳浊液”),;操作;操作I包括搅拌和微热等四、制碱与石灰石工业工业上可以用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NH3、CO2和H20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03(固

12、体沉淀物)和NH4C1(溶液)。主要生产流程如下:“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I)”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在“设备(II)”中固体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对“设备(II)”中的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填写化学式)。TOC o 1-5 h z请写出一个该生产流程的优点:。五、污水处理工业5、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晶体。方案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需加入的物质是,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2)步骤中

13、:需加入的物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你认为是否合理?,理由是.(4)步骤的操作是,溶液2和溶液3为什么要混合?,六、传统能源工业(化石燃料的利用、钢铁的冶炼、及合成氨工业等)1、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B由煤加工成焦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家用“液化石油气”就是煤隔绝空气加热得到的产品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煤的加工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右图是高炉炼铁

14、的示意图。请根据图例回答:TOC o 1-5 h z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炼铁的原理;高炉炼铁会产生大量的高炉气体,其主要成分是高浓度的CO和氧化铁尘粒。请你对高炉气体的处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化肥厂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是煤、空气、水。生产简要流程如下:煤、空气、水水煤气发生炉|CO2、比、比彳碳化塔|比、汕合成塔L液氨储槽煤气发生炉中主要反应:C+o2=C02;C+H20=CO+H2o两个反应必须进行调控才能保持一定的炉温。判断:反应(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将合成的氨气部分通入碳化塔,既除去了二氧化碳又得到了化肥NHHCO3,试写出该反应3TOC o 1-5 h z的

15、化学方程式O2、“钢铁的冶炼”联合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设备A的名称:;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制取铁的化学方程式:;应用化学原理分析,工业炼钢时用纯氧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铁粉与生石灰都是常用的干燥剂,现欲用化学方法检验某食品袋中的干燥剂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种?请你简述方法和现象:七、物质回收工业1、坐落于常熟的江苏常福电缆厂是一家以生产电缆类产品为主的企业.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如:零碎电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围绕“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甲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

16、乙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方程式为:2Cu+2H2SO4+O2=2CuSO4+2H2O),于是他提出了另一套方案:(1)甲方案的三个步骤中,与铜或铜的化合物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2)从环保角度对两套方案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你认为(选填“甲”“乙”的方案更合理.理由是:丙认为,无论是甲还是乙的方案,在“加铁屑”这一步时,应该加入略过量的铁屑你认为丙这么说的道理是:.丁又提出了疑问:“如果铁过量,剩余的铁会混在红色粉末中,该用什么化学方法处理?”请提出你的想法:(4)最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但同时指出:方案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

17、滤液结晶后,会得到一种俗称“绿矾”的工业产品,可增加经济效益请写出使“绿矾”结晶的两种可能方法:、(“绿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工业上生产电路板及处理废液的工艺流程如下:|金碍铜I废液:FK|金碍铜I废液:FK臥FeCh由步骤可判断FeC13与铜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和。步骤加入过量的铁粉,除能与废液中FeC13反应外,还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步骤加入稀盐酸,充分搅拌,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滤渣只剩铜。步骤所得FeCl2可与一种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Cl3,实现循环使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该单质的化学式为。3、某工厂欲从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

18、亚铁,其工业流程如下:固体加人柱量A砺T固体加人柱量A砺T丘。占晶体|(1)操作a、b的名称分别是(2)写出流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上两个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八、制取新物质的流程问题例1例1.(2010年龙岩中考试题)摩尔盐(硫酸亚铁铵晶体)具有重要用途。下图为制取摩尔盐过程的示意图。实验前,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废铁屑,除去废铁屑表面油渍。碳酸钠溶液可除去油渍是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7(填“”、“”或“=”)。废铁屑的主要成分是铁,同时含少量氧化铁。步骤中有多个化学反应。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步骤可知,摩尔(填“能”或“不能”)溶解于酒精。步骤所得滤液含有未反应的FeSO4、(NH4)2SO4,可采用如下流程回收利用。我顽售就門明0氐沉淀IT巩呂0粛藏?溶液N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试剂Y是九、测定物质含量的流程问题例2.(2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