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言要素教学之语法教学本课内容一、汉语语法特点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意义二、语法教学的原则三、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一、汉语语法特点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意义(一)汉语语法特点1.词序和语序重要教材P77汉语语序的灵活性话题主语语序变化隐含逻辑关系的变化: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江西人怕不辣。女人 酒 喝 一般 不 的一般的女人不喝酒。 一般的酒女人不喝。 女人一般的不喝酒。 女人不喝一般的酒。 女人喝的酒不一般。 喝酒的女人不一般。留学生 我们 是 不 都我们都不是留学生。 我们不都是留学生。2.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教材P80英语学习:TO BEI am a student. She i
2、s a student. We are student.汉语学习:“是”我是学生,她也是学生,我们都是学生。他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的老师。汉语教材不把“是”字句作为一个语法点处理。3.汉语的词类与句法成分并不一一对应形容词“客气”他很客气。(谓语)他说了很多客气话。(定语)他客气地拒绝了我们的邀请。(状语)这是为了表示客气。(宾语)教材P81例句4.有一些特殊词类和特殊的词语气词“呢”教材P7879例句ABCDE再如:你昨天去厦门了吗? 你昨天去厦门了呀? 你昨天去厦门了吧?去吗? 去吧。 去呀!量词、方位词、介词等5.特殊的动词结构(动补结构、动宾离合词)教材P80(二)对外汉语语法
3、教学的意义1. 语法能力与语法知识影响着语言水平的高低语法就是语言结构的规则。(词法与句法)通俗地说,语法就是一个语言社团中人们普遍认可的一套说话习惯。如果一个人能不假思索地准确判断一句话在结构上是对的还是错的,能自然、准确、迅速地理解别人的话语的整体意义,能把词语组织起来,自然、流畅、准确、得体地说出为该社团所普通接受的话语,就意味着他具有相应的语法能力。语法能力以语法知识为基础。语法知识:隐性语法知识与显性语法知识我明天要见面一个朋友。我明天要见一个朋友。我明天要和(跟)一个朋友见面。原因:“见面”是动宾结构的不及物动词,在词形内容已经带有一个宾语,所以在句子中,“见面”不能带宾语。对于本
4、族人来说,语法知识往往是隐性的。2.语法知识体现的规则性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效率 对于一种语言的语法体系的习得,依然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语法是获得语言运用创造性的手段,缺乏语法知识会严重影响交际能力,意念大纲必须像语法大纲那样保证语法体系适当地为学生所掌握。威尔金斯(D.A.Wilkins,英国语言学家,功能法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明显度隐性的语法教学 显性的语法教学隐藏度教学实例A教师:你对中国民族音乐感兴趣吗?板书:对感兴趣学生:我一点儿感兴趣。教师:哦,你对中国民族音乐比较感兴趣,你对中国民族音乐比较感兴趣,对吗?板书:比较学生:对,我对对中国民族音乐比较感兴趣。教师:除了民族音乐,你还对什
5、么感兴趣?学生:教学实例A板书 中国民族音乐 中国民族舞蹈 比较 中国画 很对 太极拳 特别 感兴趣 武术 不太 京剧 不 中国文化 什么教学实例B教师:你对中国民族音乐感兴趣吗?板书:对感兴趣学生:我一点儿感兴趣。教师:不是“一点儿”,要说“比较”。我们可以说“比较感兴趣”、“很感兴趣”、“不太感兴趣”,等等。(边说边板书)请你再说一遍。学生:我对对中国民族音乐比较感兴趣。教师:很好。“对感兴趣”也可以说成“对有兴趣”,比如说“我对中国民族音乐比较有兴趣”。(对另一位学生)你也对中国民族音乐有兴趣吗?学生:教学实例A与B分析教学实例A是在学习者不自觉的情况下教语法;教学实例B是明确地在教语法
6、。教学实例C教师:我们来看课文上的一句话:“我对中国民族音乐很感兴趣”。(板书该句子)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里呢,“对”是一个介词,介词加上宾语以后呢,构成介词短语,在这里作状语,修饰“感兴趣”。另外,“感兴趣”前面还可以有程度副词。明白了吗?好,下面我们讲第二个问题。教学实例C中教师所教授的是语法学知识,而非语法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无论是隐性语法教学还是显性语法教学,所教授都是语法知识,而非语法学知识。但是作为一名从事汉语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应同时具有语法知识(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学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了语法学理论的修养,才能对语言现象的分析更有自觉性,对语言现象有足够深刻的洞察力,对语言现
7、象的说明有足够的概括力和解释力,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做过有的放矢、举一反三、准确高效。汉语教学语法推荐书目:1.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齐沪扬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2.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陆庆和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马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本),刘月华著,商务印书馆,2001年。5.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卢福波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年。6.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等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7.汉语病句辨析九百例,程美珍主编,华语教学出版社,1997年。8.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李大忠著,北
8、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年。9.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周小兵等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二、语法教学的原则第二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法教学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教学语法而不是理论语法,教语法知识而不教语法学知识,是分析的语法更是组装的语法。在语法规律的总结方面,强调概括性和实用性。即语法规律要能管绝大多数的语言事实,同时对规律的描述要简明易懂、便于应用。1.语法项目选择的原则“教什么?”A.体现语法体系总体特征的语法项目: 汉语的语序,修饰语的位置,特殊词类,构词方式,词类的划分,句型和句类,特殊句型。B.是学习难点的语法项目: 低难度:母语和目的语相同或基
9、本相同的语法项目 中难度:语法项目部分对应,部分不对应。 高难度:母语没有、目的语有的语法项目。 母语的一个项目对应于目的语多个项目。 表层相同深层不同的语法项目。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谓语动词+宾语 SVO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可以不讲,至少不用强调。日、韩学习者:有必要在教学中强调。日语、韩语:SOV它it这是今天的报纸,你要看它吗?这是我买的花儿,你喜欢它吗? 在外语教学中,凡是目的语跟母语不一致的地方,往往就是教学中必须讲清楚、练得纯熟的教学重点,凡是母语的表达单一、运用条件简单而相应的目的语的表达形式多、运用条件复杂的,往往就是教学中的难点。如果两种语言的表达格式在类型上有交叉、对应
10、规则不明显的,则必然是难点中的难点。范开泰2.语法点排列次序的原则“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教材P8385A.由易到难把书打开。 (表致使:状态或属性的变化) 把书放在桌子上。(表处置:位移)B.从交际出发 - 交际性强的先教了1 他买了一本书。了2 他去北京了。C.参照使用频率 - 使用频率高的先教着1 他正吃着饭呢。 外面下着大雨。着2 他在床上躺着。 他习惯蹲着吃饭。D.相关语法点组成系列表示比较的句式等比句:他跟(和)我一样高。一般差比句:他比我高。清晰度量差比句:他比我高两厘米。模糊度量差比句: 他比我高一点儿。 他比我高多了。预设差比句:他比我更高。 我很高,他比我更高。差比句话语否定式
11、:他不比我高。 他没有我高。E复杂的语法点分阶段教学形容词谓语句:她很漂亮。她是很漂亮。她是很漂亮的。初级阶段: 爸爸很忙。 汉语很难。 爸爸是很忙。 汉语是很难。 爸爸是忙。 汉语是难。三、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一)语法教学的方法 教材P85891.情景化教学(1)利用人的情景(2)利用事物的情景(3)利用动作的情景2.生成式教学(1)扩展式生成 (2)紧缩式生成3.对比教学(1)汉外对比 (2)汉语内部对比(二)语法点的教学技巧1.语法点的展示(导入)(1)结合实际情景的对话教材P90:山田还没吃早饭呢。语法点:表示领属关系的“P/N的N”教师(从学生处拿走几样东西,然后让学生来认领):这
12、是谁的书?学生:这是玛丽的书。(教师板书)教师:这是谁的笔?学生:这是山本的笔。 (教师板书)教师:这是谁的?板书时在“的”上作特殊记号(用彩色笔画横线或其他标记)。(2)图片和多种教具的使用在+V教师:他们现在在干什么?学生:打篮球。教师:对,他们在打篮球。PPT显示句子:他们在打篮球。教师:她在干什么?学生:她在打电话。教师:对,她在打电话。PPT显示句子:她在打电话。(3)行为动作演示教材P90教学实例:“把字句”教学事先准备好一个包,包里装有玩具狗、水果等物品。教师把包交给一位同学(山本)。教师:请把包打开。山本把包打开,惊讶地发现里面有很多有趣东西。教师:把包里的小狗拿出来。 把小狗
13、扔给玛丽。(山本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动作)教师问另外一位同学:刚才山本干什么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刚才山本把小狗扔给玛丽。教师(板书句子,并着重标出“把”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句子“把字句”。(4)预现如:在教把字句的前一周,有意识地在课堂经常使用“请把书打开”、“请把书翻到页”等。再如:教师:山本昨天来了没有?学生:他昨天不来。教师:哦,他昨天没来。山本,你昨天去哪儿了?看似无意的闲聊,实际上已经引入今天要学教的表示完成的“了”。(5)引例所谓引例,就是直接引用课文中的例子来导入语法点。前提:教学中先教课文再教语法。教学实例教师:我们看课文第31页第三行,这里有一个句子:房间打扫得
14、很干净。(板书句子)(提问)王林打扫房间了没有?学生:打扫了。教师:对,打扫了。刚才房间不太干净,现在,王林打扫了房间,现在房间怎么样?学生:很干净。教师:对,所以说:房间打扫得很干净。好,跟我读。(教师带全班学生齐读该句子两遍,也可点某位同学单独朗读一至两次)。教师:这里,“打扫”是一个动词,“很干净”是补语,是说明“打扫得怎么样”的。板书:V+得+COMPLEMENT(6)定义(直接导入语法点)直接介绍要教学的语法点名称,并做解释,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教学实例: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把”字句。(板书) “把”字句的格式是这样的的:S把OV(板书) 例如:我们把桌子搬出去。(板书,示意学生重
15、复)学生:我们把桌子搬出去。教师:(重复)我们把桌子搬出去。(示意该句子中的词语与“把”字句格式里的成分的对应关系)。 什么时候用把字句呢?如果我们对一个东西做一件事情,比如说桌子,我们来搬桌子,我们搬了桌子以后,就有了变化,这张桌子就到外面去了,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把”字句,说成“把桌子搬出去”。2.语法点的讲解 教材P91解释语法点的方法(1)列出公式利用公式,往往可以使规则一目了然。初级阶段的学生汉语水平不高,说明规则的时候过多使用汉语可能会增加理解的难度,因此使用公式法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简明易懂。教学实例解释“一点儿”和“有点儿”的意义与用法一、“有点儿”+Adj.东西有
16、点儿贵。 房间有点儿脏。 他今天有点儿不高兴。二、 Adj.+“(一)点儿”这件比那件贵一点儿。 房间脏了一点儿。 请说得慢一点儿。三、V+ “(一)点儿”(+N)桌子上有(一)点儿水。他今天买了(一)点儿菜。随便吃(一)点儿吧。(2)借助图片和其他教具图示也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语法解释方法。教学示例:“的”字结构大的 小的我的 他的这是大的,这是小的。大的是我的,小的是他的。(3)利用、创造情景结合具体的语境,特别是班级学生的真实情形,有利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语法点的用法和功能,也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活跃气氛。利用情景如方位词的教学(说明教室里人和物品的位置)。教师:玛丽在格林的后面。 山本在田中的
17、左边。 在的前边(或其他复合方位词)(引导学生根据教里的真实情境说相应的句子。)教师:你带词典了吗?学生:带了。教师:在哪儿?学生:我的词典在书包里。创造情景教“V1着V2”句式。教师手上拿着书,慢慢地走进教室,并向学生示意强调手中拿书的动作。教师:我怎么走进教室的?学生:(教师引导)李老师拿着书走进教室。教师:我拿着书走进教室。教师把书换成水杯,再做慢慢从外面走进教室的动作。教师:刚才我怎么走进教室的?学生:李老师拿着水杯走进教室。教师再分别演示笑着走进教室、哭着走进教室等其他走进教室的情景。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句子。学生通过具体的语境,理解“V1着V2”格式中“V1着”表示“伴随动作”这一语
18、法意义。(4)表演有些语法内容,不必详细说明,教师通过体态语、或借助表情、重音、语气等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点。“一下”作动量词放在动词后面有缓和证据的作用。给我看! 给我看一下。现在我们休息。 现在我们休息一下。你去擦窗户。 你去擦一下窗户。教师通过夸张过的不同语气说上面两组句子,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语气的不同情形,从而理解“一下”的这种意义和用法。“对了”(5)内部对比外部对比(目的语与母语的对比)She is beautiful.她 很 漂亮。内部对比(汉语内部相似语法点的对比,以凸现其中某一语法点的特点)“有点儿”+Adj.东西有点儿贵。 房间有点儿脏。 留学生:东西有点儿便宜。 我今天有
19、点儿高兴。这件衣服有点儿大。 这件衣服有点儿合适。她有点儿笨。 她有点儿聪明。这家超市的东西有点儿贵。这家超市的东西有点儿便宜。这间教室有点儿小。这间教室有点儿大。我觉得有点儿饿。我觉得有点儿饱。比较有点儿比较贵这本书有点儿贵。这本书比较贵。便宜这本书比较便宜3.语法点的练习(1)机械性练习作用:着重训练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点的结构形式(语感训练)。A重复练习教师带读短语、句子、对话、课文。学生朗读短语、句子、对话、课文。B替换练习V不V玛丽:你去不去银行。马克:不去。去 食堂吃 面条喝 牛奶买 词典看 杂志给下列动词加上适当的宾语 Give appropriate objects to the
20、following verbs(1)复习 复习课文 复习生词 复习汉字 复习拼音(2)预习 预习语法 预习生词 预习课文 预习汉字(3)看 看电视 看电影 看书 看课文(4)教 教语法 教汉语 教汉字 教我们(5)喝 喝咖啡 喝什么 喝东西 喝酒(6)坐 坐车 坐公共汽车 坐火车 坐飞机C扩展练习教学实例(动宾词组词语扩展)扩展练习句子扩展跟一起跟爸爸一起去教师:跟爸爸一起去哪儿?学生:跟爸爸一起去超市。教师:谁跟爸爸一起去超市。学生:我跟爸爸一起去超市。教师:你跟爸爸一起去超市做什么?学生:你跟爸爸一起去超市买啤酒。教师:你跟爸爸一起怎么去超市买啤酒?学生:我跟爸爸一起坐公交车去超市买啤酒。
21、(2)有意义的练习A变换练习改写合并句子用“都”改写句子Rewri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ith “都”例:他是留学生,我也是留学生。我们都是留学生。(1)麦克是留学生,玛丽也是留学生。(2)张东是中国人,田芳也是中国人。(3)你是老师,他也是老师。(4)爸爸是大夫,妈妈也是大夫。(5)他是教授,她也是教授。(6)他是律师,他朋友也是律师。变换练习合并句子 教学实例连动句将下列A和B两部分连成一个句子 Link A and B into a sentence1.麦克不常去图书馆 参观2.她来中国 买东西3.我们常常去超市 换钱4.我跟玛丽去书店 寄包裹5.山本想
22、去北京 学习汉语6.玛丽中午要去银行 旅行7.田芳上网收发 买汉英词典8.张东要去邮局 借书9.明天留学生去博物馆 伊妹儿变换练习变换句型 把下面的“把字句”变换为“被字句”。1.他把我的书借走了。2.汽车把那个女孩撞倒了。3.我把钱包忘在出租车上了。按照例句做练习这是我的箱子。这个箱子是我的。1这是一件红毛衣。这件毛衣是红的。2这是王老师的书。这书是王老师的。3这是一本法文词典。这本词典是法文的。4这是一辆新车。这辆车是新的。5那是田芳的手机。 那手机是田芳的。6这是一个旧照相机。 这个照相机是旧的。B复述练习课文:我的一天 我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吃早饭。 差十分八点去教室,八点上课。上
23、午我们有四节课,十二点下课。 中午我去食堂吃午饭。午饭以后,我常常去朋友那儿聊天儿。 下午没有课的时候,我去图书馆看书,或者跟中国朋友一起练习口语。有时候在宿舍看电影。 四点我去操场锻炼身体。五点回宿舍洗澡,洗衣服,六点半或者七点吃晚饭。 晚上我做练习、写汉字、预习课文和生词,然后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十一点睡觉。根据课文内容(我的一天)填空Gnj kwn nirng tinkng.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text“wo de yitian”. 他每天早上( 1 )起床,( 2 )吃早饭,( 3 )去教室,( 4 )上课,( 5 )下课。中午他去食堂吃午饭,午饭以后,他常常去( 6 )那儿聊天儿。下午没有课的时候,他去图书馆( 7 ),或者跟中国朋友一起做( 8 )。( 9 )他去操场锻炼身体。( 10 )回宿舍洗澡,洗衣服,( 11 )吃晚饭。晚上,他做练习 、( 12 )、预习课文和( 13 ),( 14 )睡觉。以课文为内容的填空练习,是复述课文的前期准备练习,填空完成以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