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特点及原理图_第1页
几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特点及原理图_第2页
几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特点及原理图_第3页
几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特点及原理图_第4页
几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特点及原理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几种无线充电解决方案特点及原理图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至今在电子领域已经被深入研究应用,虽然还未曾大范围普及,但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发展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手机厂商也纷纷在自家旗舰机上参加这一革新性的先进充电技术,如三星S6、索尼Xperia Z3+、谷歌Nexus 6、诺基亚Lumia 930等手机均采用了无线充电技术。那么,未来无线充电技术发展会如何呢?现如今都有哪些常见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一、无线充电联盟(WPC):电磁感应方式,20*年12月成立。 目前WPC在商业推广中的QI标准目前已有172家会员公司:*仪器(TI)、飞利浦、飞思卡

2、尔(Freescale)、东芝(Toshiba) 、微软、松下、三星、索尼、高通(参加)等等。 无线充电联盟(WPC)共同制定的无线充电标准Qi采用的是电磁感应方式。但这技术还有比较多的缺陷,比方输出功率只有5W,所以充电速度上会非常有局限。 从市场规模上,Qi无疑是目前为普及的,值得关注的是,Qi的标准可实现7至45毫米的无线充电距离,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 QI标注采用的电磁感应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原理简单,制作容易 缺点:传输距离严重受限 实例如下: 1、*仪器(TI):早量产无线充电方案公司 种:WPC主要会员之一的*仪器(TI),已推出业*款无线电源传输控制芯片套片。该套片包含一片b

3、q500110单通道发射控制芯片,一片bq51013单通道接收控制芯片。TI是早量产无线充电方案公司。 第二种: 1、15V 输入发射端: (1)功能描述: 第二代数字无线电源控制发射端 用于便携式设备如手机等的充电 输入 5V 直流电,输出 10V 交流电 可寻找将被供电的 WPC 兼容器件 接收来自被供电器件数据包通信并管理电源传送 (2)重要特征: 动态电源限制 (DPL) 符合无线电源联盟 (WPC) 类型 A5 和类型 A11 发送器规范的 5V 运行 数字解调减少了组件 综合充电状态模式和故障指示 (3)功能框图: (4)方案照片: 2、12V 输入发射端: (1)功能描述: TI

4、 自由定位无线充电发送端 应用在 WPC 1.1 可用的手机, 车载和桌面 充电 三个线圈发送数组: 充电区域 70 mm20mm 12V DC 输入, 5V AC 输出 智能控制无线电源传输 (2)重要特征: 符合无线供电联盟(WPC)A6 发送机技术规范 外来物体检测 增强型寄生金属检测确保安全性 数字解调 过流保护 (3)功能框图: (4)方案照片: 3、5V 输出接收端 (1)功能描述: 无线电源传输接收端 提供 5V 稳压电源输出 应用于便携式设备提供无线充电 (2)重要特征: 93% 的整体峰值 AC-DC 效率 符合 WPC v1.1 标准的通信控制 输出电压调节 内部集成整流器

5、 , 低压降压稳压器 , 数字控制 热关断 (3)功能框图: (4)方案照片: 2、飞思卡尔(Freescale)高效定位无线充电方案 5V 输入发射端: (1)功能描述: 自由定位充电设备 应用在 WPC Qi可用的手机, 车载和桌面充电 提供准确、高效充电电流 输入电压可调 (2)重要特征: 符合 WPC 规范 采用 DSC 内核技术的软件平台,高效的 PID 控制环路 输入电压范围 918 V (3)功能框图: (4)方案照片: 3、东芝(Toshiba)简单快速无线充电方案 5V 输出接收端: (1)功能描述: 基于 TC7761WBG 的无线充电接收端 应用于智能手机 , 平板电脑的

6、电池块 符合 WPC 1.1 协议 (2)重要特征: 全桥整流电路 欠压锁定 / 过压保护 输出电压 / 电流 : 5V/1A 热关断检测和保护 (3)功能框图: (4)方案照片: 4、凌阳:凌阳无线充电芯片GPM8F3132A GPM8F3132A 凌阳公司摔出的首款无线充电芯片,采用LQFP44封装,功率到达75%,优越的性能和性价比,是目前为通用的。 二、A4WP(无线能源联盟):磁共振,20*年5月成立 由三星与高通创立的A4WP(无线能源联盟)目前已有超过40个成员:三星、高通、博通、Gill Industries、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IDT)、

7、Intel等等。 A4WP(无线能源联盟)的无线充电技术名为“Rezence”,采用磁共振(谐振感应,又名谐振耦合技术),虽然在一些电子消费展上偶尔露面,但仍未正式商用。 A4WP采用的磁共振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传输距离长,效率高 缺点:电路调频不易 实例如下: 1、Intel英特尔 (1)20* CES Asia英特尔与海尔合作 推无线充电方案。 (2)在IDF 20*的第二日,英特尔提到了一个老生常谈的技术无线充电,虽然这早已不是英特尔次发力该技术了,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英特尔宣布将会利用自家将于下半年发布的第六代酷睿处理器“Skylake”中集成的无线充电功能,像12年前利用迅驰平台

8、推广无线上网技术一样,来推动无线充电的普及。 2、IDT公司 IDT公司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正致力于开发一款基于共振技术的集成发送器和接收器芯片组,用于英特尔的无线充电技术。英特尔公司借助IDT的技术,致力于提供针对超极本、一体机、智能手机和独立充电器开发的验证参考设计。 3、美国Witricity公司 美国Witricity公司同样利用磁共振传输电量,传输距离可到达几米远。麻省理工学院已经通过谐振感应技术,将无线充电的有效距离提升至两米左右,该技术被命名为“WiTricity”,研究人员之一此后离职创业,开发了一套系统,但售价较为昂贵,到

9、达了995美元(约合人民币6240元)。 三、PMA(电力联盟):电磁感应方式 由Procter & Gamble与Powermat Technologies共同创立的PMA已有超过70家的会员:包含了不少通讯及手机制造商,如三星、Broadcom、宏达电、LG及*等等。 PMA(电力联盟)也是采用的电磁感应技术,比WPC要晚一些,PMA的产品虽然可以在市场中找到,但为数不多,的商业活动是获得星巴克支持,在国一些分店中推出了无线充电服务,但反响平平。另一方面它已经是北美地区覆盖速度快的无线充电标准了,它的显著特征它更偏向于充电器件,像桌子、家具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A4WP与PMA两大阵营还宣

10、布正式合并,未来二者将致力于整合磁共振和磁感应两项技术,以早日促进无线充电标准统一。 四、WiFi无线充电:十米距离 优点:随走随充,符合无线充电的理念 缺点:充电对象定位不易,浪费电量 美国华盛顿大学已经成功研发了利用Wi-Fi网络给硬件设备充电的技术,已经在大约十米的Wi-Fi覆盖距离内,成功给数码相机等设备充满电。未来有望给手机充电。 Wi-Fi网络几乎随处可见,美国华盛顿大学研发团队的目的,就是利用Wi-Fi路由器充当无线充电设备,给智能手机等设备开展充电。这将比目前的无线充电技术更能解决用户现实问题。 该大学研发了一个所谓的“Wi-Fi供电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W

11、i-Fi接入点(路由器),另外一个部分是定制的充电传感器。 该项目的研究人员唐拉(VamsiTalla)表示,安装在硬件设备上的充电传感器,目的是接收射频信号(RF)中的电能,并将其转化为直流电开展充电。 该团队专门研发了软件的解决方案,可以让Wi-Fi路由器成为一个供电电源,与此同时扮演传统路由器的数据传输角色。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Wi-Fi充电技术,并不需要对传统的无线路由器开展更换,只需要部署软件等方案,提供充电功能之后,并不会对互联网接入的功能造成影响。 根据美国记者的报道,此前美国Energous公司已经推出了一种利用射频信号在空中提供电能的设备,这种设备在提供充电时,将无法再充当W

12、i-Fi路由器使用。 华盛顿大学的新技术,可以让Wi-Fi网络同时传输电能和数据。更准确的说,这种技术利用了Wi-Fi数据传输中的无线电波,来传输电能。 据报道,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寻找到了巧妙的解决方案,让Wi-Fi网络的数据传输和电能传输,互相不干扰。 “连线”网站评论指出,虽然目前的Wi-Fi充电技术,暂时还只能以“细水长流”而不是“如潮洪水”的方式给设备充电,但这仍然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随着技术成熟,未来的手机和消费电子设备用户,或许可以将充电接口、充电线等概念遗忘,只需要利用Wi-Fi网络来充电。 五、超声波无线充电:有效范围接近5米 优点:技术非常安全 ;接收器价格便宜,体积小;

13、可以用于数据传输。 缺点:终的产品可能无法在价格、功率、速度和安全方面到达预期。 一家名叫uBeam的公司发明了一种全新的无线充电模式,可以利用超声波将电力隔空输送到15英尺(约合4.6米)外的地方。有了这样的产品,只要使用专用的无线充电套,你就可以在充电的同时拿着手机在屋里走动。 此技术是一名25岁的纽约女孩Meredith Perry想到的。uBeam已获得17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其投资人包括Yahoo CEO Marissa Mayer、Founders Fund以及Andreessen Horowitz等。该公司已经申请了18项与无线充电和超声波有关的。 六、微软拟利用聚焦光线来充电 微软研究院已经制定出了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AutoCharge。微软研究人员们描述AutoCharge是一种自动定位桌子上的智能手机,并为它们充电的技术。他们制造的原型充电器可以被安装在天花板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