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题A卷-附解析_第1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题A卷-附解析_第2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题A卷-附解析_第3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题A卷-附解析_第4页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题A卷-附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鼠翅杷K-M邹浦鼠翅杷K-M邹浦胡 中以物如 M裁 (啷凶)栏解析考前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总分值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那么不予评分。得分评卷入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成成同学在回答下列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A.广阔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2、下面属于形成性评价的是()。A.新生入学时的摸底测验B.随堂小测验C.高考D.期末考试3、社会开展与教育是相互作用的,其关系可概括为()。A.制约与促进B.共性与个性C

2、.影响与干涉D.培养与推动4、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 为到达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A、教学科目B、社会改造C、经验获得D、预期学习效果5、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学校对报名参加英语课外小组的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并据此成绩进行编 班。这种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安置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6、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A.尝试与顿悟B.同化与顺应C.平衡与守恒D.刺激与反响7、荀子曰:“不闻不假设闻之,闻之不假设见之。”这句话所表达的教学原那么是()。A.启发性原那么B.量力性原那么C.巩固性原

3、那么D.直观性原那么8、在心理辅导中,小学生有时会把辅导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以获得情感的满足。这种心理现 象属于()。A.共情B.移情C.同情D.激情9、学生课前予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0这种注意方式属于()O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无意后注意D.有以后注意10、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规定,少先队的入队年龄是()。A、6-12周岁B、6-14周岁C、7-12周岁D、7-14周岁11、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A、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12、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其课程类型属于()。

4、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经验课程13、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响,这表达了注意的哪种品质?()。A.注意分配B.注意稳定性C.注意广度D.注意转移14、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开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 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的研究方法是()。A.经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15、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开展,这表达义务教育具有()。A.公共性B.民主性C.免费性D.强制性16、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 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5、。A.正强化B.负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17、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命题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斯宾塞C、杜威D、博比特18、小学生既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想被老师惩罚,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1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A.连续性B.长期性C.创造性D.示范性20、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法和小组“头脑风暴”法,收集各种教学“病例”,然后归类分析, 找出典型“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种反思方法属于()。A.行动研究法B.自我提问

6、法C.教学诊断法D.比拟法得分评卷入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在紧急或者困难情况下表现的镇定、果断等属于性格的意志特征。2、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3、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关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得分评卷入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同学们嬉笑不己,沈老师看后笑着说: “头像画的很逼真,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人而感到高兴,建议他多向 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可 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而是作文讲评课,现在我把它

7、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 学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师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然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多年以后,一副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 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问题:(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2)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考前须知。2、上课前,徐老师刚走到教室门口,冷不防从教室里飞出一个足球,正好从徐老师头上擦过, 同学们一下子惊呆了,心想:这下可闯了大祸!可是事件的开展却出乎同学们的意料,徐老师 并没有严厉斥责踢球的同学,而是沉着地回过身,捡起足球,微笑着走上讲台,说:“好厉害 的一脚,踢个

8、正着,得分!不过要想练好射门功夫,还是到操场上练吧。如果以后还有人在教 室里踢足球,我就会出示红牌,将他罚出教室! ”听了徐老师的话,那位踢球的同学羞愧地低 下了头,其他同学会意地笑了。紧张的气氛一下得到了缓和。同学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开始 上课了。问题:1)请评析徐老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2)试说明教师处理突发事件应注意哪些方面。得分评卷入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40分,共40分)1、阅读并作答。给予是快乐的圣诞节快到r,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 出来的时候.在见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下,满脸羡恭的 神情。保

9、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宽裕。看见保罗在望着自己, 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 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当然,我非 常愿意。”车开了一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 吗?”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

10、朋友的面前是很 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i下,好吗?”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 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 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 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卜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 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问题(一)

11、:请概括本文所阐述的故事并揭示寓意。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设计本文的导入环节。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C2、B3、A4、D5、A6、B7、D8、B9、A 10、答案B解析1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修正案。 章程中,将队员入队年龄下限由7周岁改为6周岁,提出但凡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 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向所在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成为队员。故正确答 案为及11、B12、B13、A14、【解析】D。题目是叙事研究的定义。15、A16、B

12、17、B18、【解析】Bo写作业和教师惩罚都是学生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产生的是双避冲突。19、B20、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该说法正确。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到达目标的性格 特征。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得镇定、果断正是对于行为方式 和水平的调节,故题干说法正确。2、答案如下:(1)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 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 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

13、指向功能维持功能3、答案如下:(1)教育教学设计(2)组织与实施(3)激励与评价(4)沟通与合作(5)反思与开展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沈老师的处理方式很恰当。第一,沈老师做到了长善救失。虽然是学生的恶作剧,但是沈老师还是能看到学生的山观点, 并进行了赞扬,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第二,教师运用了期望效应。罗森塔尔的实验对教师的启发说明,教师如果对学生有期待, 并能鼓励指导学生,学生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第三,教师注重教学的教育性原那么,在教学中能够从思想品德方面给与学生一定的后发,能 够做到学生的自我感悟。.教师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具体策略,根

14、据实践经验的总结,一般可概括为以下几种:.忽略小而且转瞬即逝的问题行为。.非言语警示或停顿。.适时表扬正确行为。.言语提醒、反复提醒。.直接提问。.执行结果,注意慎用批评与惩罚。2、答案如下:(1)面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徐老师充分发挥了他的教育机智,采用了幽默调侃的方式进 行了艺术的处理。徐老师并没有为了维护“师道尊严”对在教室里踢球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 也没有采用视假设无睹的方式进行冷处理,而是采取调侃的方式,幽默地“夸奖”该生“好厉害 的一脚,踢个正着”“得分”;并在“夸奖”的同时,委婉地告诫学生“要想练好射门功夫, 还是到操场上练”,幽默地警告全班同学下次再有人在教室里踢球就“出示红牌

15、”“罚出教 室”。徐老师这种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方式,充分表达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 那么,既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轻松地化解课堂突发事件的同时,还调 动了课堂气氛,这种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是值得提倡的。(2)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是指课堂中突然发生的教师意料之外的事件。这类事件不同于 一般的问题行为,常常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危害较大。作为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控制教学中可能 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师在处理方式和方法上要灵活机动;采取的手段要尽量多样化;教师的语言运用要 恰当:课下处理要即时到位。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40分,共40分)

16、1、答案如下:问题(一):这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 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并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 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给予,学会帮助别人, 并从中体会给予的快乐。问题(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给予、羡慕、兜-圈、富裕、不由自主、饶有兴 趣”等词语的意思。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保罗、小男孩、小男孩弟弟的快乐从何而来。(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来感受小男孩 美好的心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保罗、小男孩的心灵,陶冶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 想情操。.教学重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 孩美好的心灵。问题(三):导入:同学们.当老师表扬你时你什么心情呀?(很快乐、很高兴)但有一种快乐,不但表现在脸上, 而且表现在心灵的感应,如春风拂过,涟漪荡开,这种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