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件_第1页
微生物学课件_第2页
微生物学课件_第3页
微生物学课件_第4页
微生物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3章 药品微生物学检查规定灭菌药品:注射剂、输液剂、用于体腔、溃疡、严重烧伤、出血、眼科用药等 (需经无菌检查) 非规定灭菌药品:常用口服、一般外用制剂 ( 需经微生物限度检查)1第一节、无菌检查一、概念:p173应用范围:各种注射剂 眼外伤用制剂 植入剂 可吸收的止血剂 外科用的敷料及器械 2 二、无菌检查常用方法 1.直接接种法:供试品溶液接种培养基中,培养数日后观察培养基是否出现浑浊或沉淀,与阳性、阴性对照品比较或直接用显微镜观察 需氧菌检查: 普通培养基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厌氧菌检查 : 硫乙醇酸钠培养基 (生孢梭状芽胞杆菌) 真菌检查 : 真菌培养基 (白色假丝酵母菌) 需氧菌

2、、厌氧菌30-35C培养5天、真菌20-25C培养7天2.薄膜滤过法3无菌检查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2.作好阳性菌对照,如阳性菌对照无菌生长,供试品的检验结果无效4 一般注射药物的无菌检查取规定药品的量,分别接种在一定量的培养基中,同时做培养基的阳性、阴性对照试验5二、常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染菌量检查:细菌总数测定 霉菌总数测定 酵母菌总数测定控制菌检查:大肠埃稀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破伤风杆菌7 控制菌检查口服药物检测:大肠杆菌、沙门菌、活螨外用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活螨眼科制剂: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8 2.霉菌总数 每克或每毫升待检药品中所含活霉酵母菌总数菌或酵

3、母菌总数的检查 采用琼脂倾注平皿计数法(琥红培养基) 选取菌落均值在550个之间的平板作为霉菌总数的 测定范围10(二)控制菌的检查: 1.大肠埃稀菌:检查要点: 稀释药液 伊红美兰(EMB)平板 - 紫黑色有金属光泽菌落 挑取可疑菌落 革兰染色镜检 平板纯培养 生化反应 乳糖发酵 IMViC + + + - -11EMB平板上的E.coli12 2.沙门菌检查要点: 稀释药液 SS鉴别培养基 挑取可疑菌落 G染色镜检 生化反应 血清学鉴定 葡萄糖+、乳糖- 等 玻片凝集试验 动力( + ) 14 稀释药液 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平板 挑 取 可 疑 菌 落 革兰染色镜检 普通琼脂纯培养 氧化酶试

4、验 绿脓菌素试验 明胶试验3.铜绿假单胞菌检查要点:G小杆菌155.破伤风杆菌检查要点: 待检药品 (外用药) 葡萄糖庖肉培养基 80 水浴1530min 表面加无菌凡士林或石蜡 37 培养 34d 革兰染色镜检 动物实验 小白鼠毒力实验 小白鼠保护力实验17第十四章 抗微生物药物作用的检定方法181.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2.抑制核酸复制和转录 3.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4.影响细胞膜的功能5.抗代谢作用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19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0 第二节 抗微生物药物作用的检定法一、抗微生物制剂的筛选体外试验:主要用于抗菌药物的筛选、测定抗菌谱和抗菌效果及临床药敏试验。还可了解筛

5、选的药物是抑菌药物、还是杀菌药物。主要方法有琼脂扩散法和稀释法。此外还有特殊抗菌试验(联合药敏试验) 21第二节、抗微生物药物作用的检定法二、体外法:(一)、体外抑菌试验最小抑菌浓度( MIC): 抑制细菌生长的最高药物稀释度 。将未长细菌的培养液取出,分别转种琼脂平皿,如培养后重新长出试验菌,说明该药仅有抑菌作用。如无菌生长,则该药有杀菌作用。依次可找出最小杀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MBC ): 无细菌生长 的最高药物稀释度为最小杀菌浓度221.连续稀释法:可定量测定药物抑制微生物生长的能力 找出最小抑菌浓度 能抑制试验菌生长的最高药物稀释度为该 药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用培养基将药

6、物按两倍稀释成系列浓度 24 药物的抗菌试验连续稀释法-管号 1 2 3 4 5 6 7 8-培养液 1ml 1 1 1 1 1 1 1待检药液 1ml - - - - - - -混合液 取出1ml- 1- 1- 1- 1- 1- 1-弃去稀释度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稀释菌液 0.1ml 0.1 0.1 0.1 0.1 0.1 0.1 0.1-结果-25(二) 体外杀菌试验杀菌试验用于评价药物对微生物的致死活性1.最低杀菌浓度的测定最低杀菌浓度( MBC ): 药物能杀死细菌的最低浓度将未长细菌的培养液取出,分别转种琼脂平皿,如培养后重新长出试验菌

7、,说明该药仅有抑菌作用。如无菌生长,则该药有杀菌作用。依次可找出最小杀菌浓度。(三) 体外联合抗菌试验 纸条试验 协同, 相加, 无 关, 拮抗27 (四)体外抗病毒试验 1、吸附依赖宿主细胞膜上的病毒受体 2、穿入直接穿入、细胞膜内陷等 3、脱壳溶酶体作用、结构变化4、生物合成核酸的复制、蛋白质合成5、装配释放核内装配、核外装配体外抗病毒试验方法:1.病毒学方法28病毒的增殖过程29, CPE)1)病毒学方法: 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引起细胞病变效应 ( cytopathic effect CPE) 病毒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增殖所引起的典型的组织病理 学改变(细胞变圆、聚集、融合、脱落、形成空斑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后形成多核巨细胞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后细胞变圆等正常成纤维细胞30一般注射药物的无菌检查取规定药品的量,分别接种在一定量的培养基中同时做培养基的阳性、阴性对照试验需氧菌检查: 2支普通培养基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