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肝损害课件_第1页
小儿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肝损害课件_第2页
小儿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肝损害课件_第3页
小儿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肝损害课件_第4页
小儿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肝损害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儿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肝损害小儿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肝损害小儿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肝损害儿科医院近3年拟诊肝病中检出病毒性肝炎病例情况小儿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肝损害小儿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肝损害小儿药物儿科医院近3年拟诊肝病中检出病毒性肝炎病例情况肝炎类型200320042005甲型肝炎15/20080.7524/30900.7826/10852.40乙型肝炎161/21157.61205/32346.34327/35479.22丙型肝炎14/20088.948/30901.9528/34437.26丁型肝炎14/19980.7012/30720.391/10640.09戊型肝炎10/19940.533/307

2、32.574/10750.37总 计269/211512.82401/323412.39404/344311.83儿科医院近3年拟诊肝病中检出病毒性肝炎病例情况肝炎类型20高度重视小儿药物性肝损害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性肝损害不断增加;症状性药物肝损如厌食、乏力、黄疸、肝区隐痛和肝 大等;亚临床型药物性肝病发生率远比有症状和黄疸者高;临床滥用药物,尤其抗生素、激素; 要高度警惕药物性肝损高度重视小儿药物性肝损害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性肝损害不小儿肝脏的代谢和生理特点正常成人肝脏约占体重的140150, 胎儿新生儿肝脏体积相对较大,达体重120;儿童期肝脏绝对重量和体积不断增大, 但其相

3、对体积和重量却不断减少;肝脏是体内代谢最主要的器官,有多种多样代谢功能。小儿肝脏的代谢和生理特点正常成人肝脏约占体重的1401肝脏有双重血供(肝A、V)接受:氧、营养物和初代谢物; 从消化道吸收物质门静脉肝脏 代谢作用 转化解毒肝脏胆道系统小肠沟通(起消化及排泄作用) 肝脏代谢产物、助消化物质随胆汁分泌排入肠道肝脏的酶类有约数百种,在各种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使其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类的代谢肝脏的功能:合成、分泌、生物转化、排泄营养物质有毒物质肝脏有双重血供(肝A、V)接受:氧、营养物和初代谢物;营养物十二指肠乳头胰腺胆囊十二指肠水平部十二指肠头部胆总管胆囊管十二指肠末端左肝管右肝

4、管左肝右肝肝总管胰腺管十二指肠乳头胰腺胆囊十二指肠水平部十二指肠头部胆总管胆囊管十小儿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肝损害课件小儿药物的肝脏代谢和肝损害课件儿童期,有些肝脏生物转化酶活力有年龄段差别新生儿肝脏对外来物质代谢能力较弱药物类代谢随年龄增长而渐转成熟儿童期,有些肝脏生物转化酶活力有年龄段差别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口服药必须是脂溶性或具有一定程度亲脂性 药物才能通过肠道细胞膜进入体内 否则不被吸收以原形肠道排出静脉、肌注药物同样必须具有脂溶性或亲脂性 才能与血浆蛋白结合,否则很快经肾脏从尿排出唯独肝脏是代谢亲脂性药物的场所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口服药必须是脂溶性或具有一定程度亲脂性代谢途径药物 药物蛋白结合物

5、肝血窦 狄氏间隙 肝细胞 进入肝细胞生物转化 具备药效作用 入血循环 达到血药浓度 半衰期 再被肝细胞(生物转化) 水溶性代谢物 血循环(溶入血浆) 肾脏 尿排出肝细胞有毒药物或有毒代谢物 肝脏解毒 血循环 肾 尿 肝脏生物转化肝细胞毛细胆管胆汁 进入肠道肝细胞 生物转化 呈肝脏有毒性化合物 发生药物性肝病代谢途径药物 药物蛋白结合物 肝血窦 狄氏间隙 药物在肝脏代谢分三个阶段(相)第一阶段:生物激活(氧化、还原、水解)反应改变 药物结构从脂溶性改为水溶性化合物第二阶段:使第一阶段形成代谢产物与极性配体共价结 合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盐、谷胱甘肽(GSH) 和氨基酸等 增加药物或代谢产物的水溶性

6、体内发挥药效经半衰期分子量300D 肾脏排出第三阶段:分子量400D代谢物肝细胞转运机制代谢 胆汁排出药物在肝脏代谢分三个阶段(相)第一阶段:生物激活(氧化、还原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病因乱用药物 中药、西药、草药和补药都是药,吃得不当都可吃出问题, 尤其草药及补药缺乏警觉性,“补肝”拼命吃药成DILD 9597年一项调查 中草药占药肝的2030寻求偏方 慢性病求偏方盼治愈,可能会伤害肝脏至少600种药物可引起药肝,在成人爆发性肝衰中占1020, 成人慢肝中的1/42/3属药肝(尤其老年)个体的遗传因素药物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病因ADR发生因素 药物因素:药理作用、药物杂质、药物生物利用度改变;机体

7、因素:种族、性别、年龄、病理情况、遗传因素;给药方案:途径、用药间隔、给药剂量、连续用药时间、 速度;药物相互作用:配伍、吸收过程、竞争血浆蛋白、代谢 和排泄过程的相互作用ADR发生因素 机制:非免疫学机制:药物及代谢产物直接对肝细胞作用 肝细胞内:光面内质网上一组混合功能氧化酶(P450)系 肝细胞质:丰富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系(GSTs) 药物代谢物 结合 解毒 排泄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坏死解毒、排泄机制低下或缺陷 活性代谢物阈值肝细胞 凋亡免疫学机制:药物及代谢产物“过敏”或启动T细胞抗原识别 反应机制:危害DILD按轻重程度: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 肝硬化,最严重为爆发性

8、肝炎; (起病12周内死亡)肝脏既是药物代谢场所,也是药物毒性反应的靶器官 某类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个体特异病人导 致肝损; 原有肝功能不全:药损加重肝损机率更大、产生 危害更大。危害DILD按轻重程度: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表现DILD 1数周潜伏,大都没有症状,继续服用中拖成大病; 早期可有发热,随后消化道症状、黄疸、皮肤骚痒、皮 疹等,ALT、AST及AKP升高为特征。四种临床常见型 肝炎型:恶心、呕吐、乏力、轻微或无黄疸、肝肿大、转氨酶高; 脂肪肝型:症状同上,病理肝细胞内大量脂肪沉积; 肝内胆汁淤积型:黄疸,无发热、皮疹,转氨酶不高; 胆汁淤积伴炎症型:发热、恶心、呕

9、吐、乏力、黄疸等,转氨 酶中度;ADR 潜伏期530,21%;3024h 34%;24h7d 39%;714d,6%;临床表现DILD 1数周潜伏,大都没有症状,继续服用中常见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注意点某药物在正常剂量时不会引起肝损,超剂量时发生;某药单用正常量不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合用即发生, 甚至后果严重;一般认为中草药比较安全,近年中草药或中成药引起 不少,甚至造成死亡。常见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注意点儿科几类药物引起DILD举例(一)类别药名肝损类型抗生素 四环素脂肪肝青霉素、羧苄西林ALT升高氨苄西林肝细胞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淤胆型、肉芽肿苯唑西林、氮唑西林淤胆型氯霉素、头孢菌素类、磺

10、胺类肝细胞型红霉素、林可霉素(洁)、罗红、甲红、阿齐混合型(淤胆细胞)儿科几类药物引起DILD举例(一)类别药名肝损类型抗生素 四儿科几类药物引起DILD举例(二)类别药名肝损类型抗真菌药两性霉素、酮康唑肝细胞型灰黄霉素、氟胞嘧啶淤胆型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糖胞苷、 更昔洛韦、干扰素、ZDV 肝细胞型退热、镇痛,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消炎药阿司匹林、消炎痛、肝细胞型、慢活肝双氯芬酸钠(扶他林)、布洛芬爆发性肝炎ALT升高儿科几类药物引起DILD举例(二)类别药名肝损类型抗真菌药两儿科几类药物引起DILD举例(三)类别药名肝损类型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肝细胞型丙戊酸钠(得巴金)、卡马西平淤胆型、混

11、合型抗结核药 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 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肝细胞型抗肿瘤药 甲氨喋呤(MTX)、硫鸟嘌呤(6-TG)硫嘌呤(6-MP)、阿糖胞苷(Ara-C)) 环胞苷(Cyclo-C)、柔红霉素、阿 霉素、去甲柔红霉素、丝裂蒽醌肝细胞型、淤胆型儿科几类药物引起DILD举例(三)类别药名肝损类型抗癫痫药 中草药引起肝损药名川栋子、雷公藤、黄药子、贯众、 肝细胞(或/和)冬青叶、苍耳子、细辛 淤胆,严重致重肝中草药引起肝损药名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ADR (Shanghai adverse drug reactions monitoring, SADRM)2003年7

12、月报告 2002.10.173003.7.4 共计1423起 奥美拉唑(洛赛克) 口服 2例 肝损害 环磷酰胺注射剂 静脉 1例 肝损害 板兰根冲剂 口服 1例 肝功异常 庆大霉素缓释片 口服 1例 肝功异常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ADR (Shanghai a2004年11月报告 2004.1.13004.8.24 共计1289起 阿莫西林 口服 2例 肝损害 利福平片 口服 1例 ALT 异烟肼片 口服 1例 ALT 吡嗪酰胺 口服 1例 ALT2004年11月报告 2004.1.13004.8.242005年5月报告 2004年各类抗生素引起的ADR 合计3075起青霉素 667起其他

13、-内酰胺类(泰能、美罗培南) 7起头孢菌素类 1053起氨基甙类 118起大环脂类 165起林可胺类(克林、林可) 282起氯霉素类(氯、甲砜) 3起四环素类(米诺环素) 3起多肽类(磷、万古) 69起磺胺类 15起喹诺酮类 693起2005年5月报告 2004年各类抗生素引起的ADR 我国抗生素的滥用严重我国门诊 感冒患者 75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应用抗生素高达95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率为79 英国22,各国平均水平302000年某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占80.2% 联合用2种以上 占58结果:细菌耐药问题突出,药物不良反应增加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004(5):79我国抗生素的滥用严

14、重我国门诊 感冒患者 75用抗生素上2004年度上海市因各种中药从民族药 引起ADR共计451起,其中穿心莲内酯注射液(莲必治) 静滴 29起红花注射液 静滴 21起清开灵(黄芩苷注射液) 静滴 43起丹参注射液 静滴 34起黄芪注射液 静滴 30起 严重者:高热、皮疹、过敏性休克、喉水肿、 急性肾衰和肝功能异常2004年度上海市因各种中药从民族药 2004年度肝胆系统药物引起ADR共计88起茵栀黄注射液 静滴 17例苦黄注射液 静滴 4例甘利欣(甘草酸二钠) 静滴 6例肝炎灵注射液 肌注 7例苦参素注射液 静滴 4例胆维他片剂 口服 7例阿拓莫兰(注射用谷胱甘肽) 静滴 4例主要症状:发热、

15、皮疹(荨麻疹)、瘙痒、哮喘样发作, 颜面水肿、心动过速、胸闷。2004年度肝胆系统药物引起ADR共计88起茵栀黄注射液 诊 断一.ADR 8条评分标准项目肯定否定未知时间相关性110临床用药经验100相关既往史100其他因素120实验室证据100停药反应100激发试验210专家意见110评分标准:710分为肯定;46分很可能,13分可能, 0分为可疑诊 断一.ADR 8条评分标准项目肯定二.DILD诊断依据ADR判断基础上有以下三项可确诊:1. 用药后14周内出现肝损害表现2. 有肝内胆汁淤积或/和肝细胞损害临床表现或病理3. 药物敏感性试验(),或激发试验()(即:相同药物 再次应用又可引起

16、肝损害)二.DILD诊断依据ADR判断基础上预 防重点在于预防,要注意以下情况:1.药物治疗期间(尤其新药)监视各种不良反应: 定期测定:血象、尿液、肝生化(胆红素、转氨酶、AKP和胆汁酸);2.对既往有药敏史或过敏体质,用药,尤其新药要特别注意;3.对有肝、肾疾病者,新生儿和营养不良儿,药物使用和剂量应慎 重考虑;4.治疗期出现不明原因黄疸或肝功异常,立即停药;5.对有药物性肝损史患儿,应避免再用相同或化学结构类似药物。预 防重点在于预防,要注意以下情况:治疗原则1.立即停止有关或可疑药物的使用;2.卧床休息,服用B 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E;3.深度黄疸者应静滴10葡萄糖、Vit C和维持电

17、解质平衡;4.根据药物性质给予相应的解毒剂 如乙酰氨基酚 L乙酰半胱氨酸解毒5.明显淤胆者可试用熊去氧胆酸口服310mg/kg.d(50mg/片)6.还原型谷胱甘肽(泰能)可对一些DILD有效 0.6g/4ml 0.30.6g/d静滴或肌注(小儿)治疗原则1.立即停止有关或可疑药物的使用;肝病时营养与饮食原则1.脂肪不适过多,占总热能的25,选不饱和脂肪酸的豆油,花生 油,菜油等植物油。2.蛋白是细胞的再生原料,占总热能的15%,即高于健康人,选优质 蛋白,如牛奶,蛋,鱼,鸡,瘦肉,大豆及豆制品。3.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的65%-65%为宜,不宜过分高糖,高糖会影响 食欲引起胃腹胀气,体内脂肪积聚。4.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胡罗卜素,Vit E,C,B2,烟酸及微 量元素硒,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多食新鲜蔬菜,水菜,菌类多 糖。肝病时营养与饮食原则 小 结重视小儿药物性肝损的发生。合理应用各种药物,尤其抗生素,激素。规范使用各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