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课件_第1页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课件_第2页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课件_第3页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课件_第4页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医学免疫学 (Medical Immunology) 第一节 免疫学基本概念一、免疫与免疫学 免疫 机体识别非已抗原, 对其产生免疫应答并清除之; (正常机体对自身组织抗原成分则不产生免疫应 答,即维持耐受) 免疫学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包括免 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对抗原的识别和应答、对 抗原的排异效应及机制、免疫耐受的诱导/维持/ 破坏及其机制等。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1 中枢/外周免疫器官分布(图9-1)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中枢/外周免疫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二、免疫系统及其功能 1.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由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 和 外周免疫器官(

2、脾/淋 巴结/粘膜免疫系统) 组成; 免疫器官中具体执行免疫功能的主要是各类免疫C: 固有免疫应答C- 单核-巨噬C / 自然杀伤C /多 形中性粒C 等 适应性免疫应答C- 即淋巴细胞 , 包括T、B 淋 巴C (T-为细胞免疫C, B-为体液免疫C ) 所有免疫C均来源于造血干C , 故后者亦属于免疫C; 除免疫器官和C外, 多种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抗原受体/CD分子/粘附分子 等)也被视为 免疫系统的组分。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二、免疫系统及其功能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 2.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防御,即抗感染免疫- 主要指针对外来抗原(如 微生物和毒素)

3、的免疫保护作用。 免疫监视- 由于各种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正常个 体组织细胞不断发生畸变/突变,机体免疫系统可识 别此类C并其清除之。 免疫耐受- 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C表达的抗原 不产生免疫应答,不产生自身免疫病。 免疫调节- 与N-内分泌系统一起, 共同构成N-内分 泌-免疫网络调节系统, 不仅调节机体整体功能, 也 对免疫系统本身功能进行调节。 3. 免疫的类型: 分为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和适应性(特异性)免疫二类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 2. 免疫系统的功能: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 固有免疫(天然/先天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种群长期进化过程形成 / 机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

4、 特点: 生而有之/ 作用广泛/ 非特异性; 机制: 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的抑、杀菌物质的屏障 效应 + 非特异性C和效应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适应性免疫(后天/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个体生后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 特点: 特异性/ 记忆性/ 耐受性 机制: T/B 淋巴细胞 (特异性识别抗原被激活 分化为效应C介导C免疫/体液免疫)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 固有免疫(天然/先天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医学 第二节 人体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和组织) 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及相关编码基因)一、免疫器官 依功能不同,分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二者通过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互相联系(图

5、9-1, P319) I. 中枢淋巴器官 免疫C发生 分化 发育 成熟的场所 ; 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起主导作用 ; 包括胸腺+骨髓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6 第二节 1. 胸腺 解剖相关知识 萎缩性器官 (15-20g/新生儿30-40g/ 青春萎缩退化/老年) / 实质由胸腺小叶构成, 小叶 分为皮质和髓质; 胸腺内主要由胸腺细胞和基质细胞 构成。 功能 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 骨髓前T细胞 (在胸腺产生 的相关因子作用下,被吸引至胸腺-) 胸腺细胞 (循被膜下-皮质-髓质移行,经系列选择性发育, 95%胸腺细胞凋亡, 仅5%细胞发育成-) 成熟T 细胞血循环定居外周淋巴器官 医

6、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7 1. 胸腺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7 免疫调节功能- 基质细胞产生多种肽类物质-既可 促进胸腺分化成熟,又参与调节外周成熟T 细胞。 血-胸腺屏障作用 皮质内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 可阻止血中大分子物质进入。2. 骨髓 相关解剖知识 分为红/白骨髓; 红骨髓呈海绵状存在 于骨松质的腔隙中,具有活跃的造血功能。 功能 各类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骨髓造血干C(多能造血干C, HSC) 髓样前体C 粒C / 单核C / 红C / 血小板 淋巴样前体CT/B 淋巴C / 自然杀伤C 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8 免疫调节功能- 基质细胞产生多种肽

7、类物质 部分淋巴样前体C(在骨髓) 成熟B淋巴C血循环 外周免疫器官定居 发生B细胞应答的场所 外周器官记忆性B细胞(抗 原剌激下) 活化(经血/淋巴入骨髓)分化为浆C抗 体血II、外周淋巴器官 成熟的T / B 细胞等免疫C定居场所 / 亦是产生免疫 应答的场所 /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粘腊免疫系统。 1. 淋巴结 解剖相关知识(图9-2, P321) 500-600个淋巴结布于全身, 淋巴结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彼此以淋巴窦相通。 皮质浅层为非胸腺依赖区-B细胞定居场所: 静止的 成熟B细胞 -(+抗原剌激)-B淋巴母细胞浆细胞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9 部分淋巴样前体C(在骨髓) 成

8、熟B淋巴C血 图9-2 淋巴结组织结构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10 图9-2 淋巴结组 图9-3 脾的组织结构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11 皮质区深层为胸腺依赖区-T细胞(主要是CD4+ 细胞) 髓质区含有B / T /浆 / 肥大细胞等 功能: 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 T细胞占结内细胞总数 的75% ; B细胞占25% 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淋巴结内T/B 细胞- 在(抗原 呈递C所摄取的) 相应抗原剌激下活化 增殖 分化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血循环中的淋巴C穿越淋 巴结皮质深层的高内皮小V淋巴结(经输出管)- 胸导管/右淋巴管血循环 过滤作用 组织中的细菌/毒素淋巴液淋巴结( 被吞噬

9、/ 清除) 2. 脾脏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12 皮质区深层为胸腺依赖区-T细胞(主要 解剖学相关知识(图9-3, P323): 最大的淋巴器官/ 分为白髓、红髓和边缘区/ 内有T 细胞居住区和B细胞居住区。 功能: 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成熟的B细胞约占脾脏淋巴C 总数的60% / T细胞占40% 。 免疫应答的场所- 是淋巴C接受血源性抗原剌激并发 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合成/分泌补体、干扰素等 滤过作用 清除血中病原体/衰老死亡的自身组织/蜕 变的C/免疫复合物等 贮存红细胞的血库-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13 解剖学相关知识(图9-3, P323):医学概论

10、07基 3.粘膜免疫系统(MIS) /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MALT组成: 鼻相关淋巴组织(NLAT) 咽/腭/舌 扁桃体+鼻后部其 它淋巴组织。 肠相关淋巴组织(GLAT) 集合淋巴结+淋巴滤泡+上 皮间淋巴C+固有层淋巴组织。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LAT) - 支气管上皮下淋巴结 MALT 功能/特点: 参与粘膜局部免疫应答-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 道的局部免疫防御中起关键作用。 分泌sIgA-抵御病原体对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 的侵袭。 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 口服抗原诱导耐受 可阻止本体对肠腔共栖菌群产生免疫应答。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14 3.粘膜免疫

11、系统(MIS) /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二、免疫细胞 概念 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及其前体。包括造血干 C/ 淋巴C / 专职抗原递呈C(树状突C 单核-巨噬C) /其 它抗原递呈C / 粒C / 肥大C / 红C 等 淋巴C 淋巴C是构成免疫系统的主要C类别,成人体内约含 1012 个淋巴C , 占外周白C总数的20-45%。可分为许 多表型与功能不同的群体,如T/B/NK细胞等; T/B细胞 又可分为若干亚群。这些淋巴C及其亚群在免疫应答 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完成对抗原物质的 识别、应答和清除,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15二、免疫细胞医学概论07

12、基础医学免疫学15 图9-4 TCR-CD3免疫复合体结构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16 图9-4 TCR-CD3免疫复合体结构医学概 图9-5 T细胞与抗原呈递细胞 之间的主要辅助因子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17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17图9-6 Th1 和 Th2细胞分化示意图 (实线为促进 虚线为抑制)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18图9-6 Th1 和 Th2细胞分化示意图医 1. T淋巴细胞(T细胞) 来源与定居- 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C, 在胸腺分化成熟后, 即离开 胸腺经血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 (T细胞占淋巴总数的 65-85%;在外周血占60-70%;在脾占30-50%)。胸

13、腺 髓质中成熟的T细胞CD抗原分化为二种,CD4+CD8- 及CD4- CD8+。 表面标志- 即其膜分子,是T细胞识别抗原、与其它免疫细胞相 互作用,接受信号剌激并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 亦是鉴别和分离T细胞的重要依据。在诸多表面标志 中, T细胞抗原受体 (TCR) /CD3/CD2等抗原分子是 外周血成熟T细胞各亚群的共有标志。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19 1. T淋巴细胞(T细胞)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192. B淋巴细胞 (B 细胞) 来源与定居- 源于骨髓的淋巴样前体细胞。成熟的B细胞定居于 淋巴结皮质浅层(的淋巴小结)和 脾脏红/白髓的淋 巴小结内。在外周血,B细胞约

14、占淋巴总数的10-15%。 B 细胞是体内产生抗体的细胞,主要执行体液免疫, 也具有抗原呈递功能。 表面标志 包括B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表面抗原。前者含细胞抗 原受体(BCR) / 细胞因子受体 (IL-)/ 补体受(CR) / Fc受 体/丝裂源受体等; 后者含MHC/CD 抗原等。3.自然杀伤细胞(NK, Natural Kill Cell) 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无须抗原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02. B淋巴细胞 (B 细胞)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0 伤肿瘤细胞 / 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 / 机体某些正常 细胞。来源及分布- NK由骨髓中的共同淋巴样祖细胞分化而

15、来/ 主要布于脾脏(占脾C总数的3-4%)和 外周血 (占淋马虎细胞总数的5-7%), 在淋巴结和其它组织内 也有少量NK存在。NK的膜分子及其作用 NK的免疫生物学作用主要由膜分子介导。膜分子包 括三大类,即: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AR) / 抑制受体 (KIR) / CD3 CD16 CD56等标志性膜分子。NK的生物学作用 细胞毒作用 自然杀伤是指KAR介导的无须抗原剌 激的细胞毒作用。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1 伤肿瘤细胞 / 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 / 机 细胞免疫调节作用: 活化巨噬细胞,促进吞噬作用/ 促进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 形成IgG类型抗体 / 诱导T 细胞分化。 4. 抗

16、原呈递细胞(APC) 是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 抗原递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 可分为专职和 非专职APC二类,前者包括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树 突状细胞(DC)、B细胞等;后者包括内皮细胞、 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等。 APC生物学功能 抗原递呈功能 DC通过吞饮作用 /受体介导的内吞 作用/ 吞噬作用 /表面捕获作用等摄取抗原(图9-8)。 辅佐作用 DC对T/B细胞的发育、成熟、活化、增 殖、分化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2 细胞免疫调节作用: 活化巨噬细胞,促进吞噬作用 图9-8 DC摄取抗原的主要形式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3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

17、3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 包括骨髓中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以 及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是体内具有最活跃生物学功 能的细胞类型之一。 来源和分布 由骨髓造血干C衍生而来-在血液中存留 数小时至数日穿越血管内皮全身各组织器官(发 育成熟) 主要生物学作用 吞噬消化作用- 杀伤肿瘤细胞- 加工和递呈抗原- 调节免疫应答- 介导炎症反应-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4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4三、免疫分子 1. 细胞因子 由多种细胞(尤其免疫细胞)产生、具有广泛生物 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 其在免疫细胞分化 /发育 /免疫 调节/ 炎症反应 / 造血功能中均发

18、挥重要作用; 并参与 多种生理 / 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细胞因子来源、分布与种类 多种免疫细胞(如T/B/单核/巨噬/NK细胞等)、 非免疫细胞(血管内皮/表皮/成纤维细胞等)、某些肿 瘤细胞 均可产生细胞因子。 多数细胞因子是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分布于组织 间质和体液中;某些细胞因子(如TNF)可以跨膜分子 形式表达于产生细胞的表面。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5三、免疫分子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5 至今已发现200多种细胞因子,种类繁多: 白细胞介素(IL) 由白C产生, 又在白C间作用 已发现IL1IL29 干扰素(IFN)- 具有干扰病死复制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TNF) 体内外均

19、可直接杀伤肿瘤C 集落剌激因子(CSF) -是一组在体内外均可选择性 剌激造血组细胞增殖 、分化并形成某一谱系 细胞集落的剌激因子 生长因子(GF)-是一类可介导不同类型细胞生长和 分化的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是一类对不同靶C具有趋化效应的细胞 因子家族(已发现50余个成员) 细胞因子作用的共同特点: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6 至今已发现200多种细胞因子,种类繁多:医学概论 作用的多样性- 作用的高效性- 作用的局部性(图9-9)- 作用的短暂性- 作用的复杂性- 交叉(重叠)性/双向性/网络性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参与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参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介导天然免疫和炎症

20、反应- 决定免疫就答类型- 其它-2.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 是不同谱系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7 作用的多样性-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 图9-9 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8 图9 不同阶段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 种类繁多 分布广泛。迄今为止,人的CD分子序号已 从 CD1CD247 (图9-10, 11): 参与细胞识别与信号转导的CD - 参与提供免疫细胞活化共剌激信号的CD - 参与免疫效应的CD - 粘附分子 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 或细胞与细胞 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多为跨膜糖蛋白。 作用

21、广泛: 参与炎症反应- 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活化 - 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 参与细胞迁移/凋亡的调节(图9-13)-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29 不同阶段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 图9-10CD3分子结构 图9-11 CD4分子结构 图9-12 CD8分子结构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0 图9-10 图9-11 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即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 群, 定位于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 呈高度多态性。 人类HLA复合体(图9-14)即人类MHC 位于第六号染色体短臂 MHC分子功能: 参与加工与呈递抗原- 参与T细胞限制性识别 参与T细

22、胞在胸腺的发育 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4. HLA与医学实践 NLA与同种器官移植 同种异体器官移植的成败取 决于供-受体间HLA型别的差异(组织相容度)。故术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1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 必须进行HLA配型! HLA与疾病关联 已发现50我种疾病与HLA关联 (如 90%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携带有HLA-B27 , 而正常人 群只9%) HLA表达异常与疾病发生 恶性肿瘤 HLA-I类分子 表达,CD8+ T细胞MHC限制性识别障碍, 肿瘤逃避 免疫监视, 肿瘤发生。 HLA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 医学概论07基础医

23、学免疫学32 必须进行HLA配型!医学概论07基础医 图9-14 人类HLA基因结构图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3 图9-14 人类HLA基因结构图医学概 第三节 抗原 抗体与补体一、抗原 指可被T、B 淋巴细胞识别,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的物质。抗原具有二个重要特征: 免疫原性 (能剌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C的能 力; 是判断一种物质是为抗原的关键) 抗原性 (能与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 异性结合的能力) 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 免疫原性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 的性质及其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分子量(10KD)/结构/表面 抗原决定基等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4

24、第三节 抗原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宿主方面因素- 年龄 性别 遗传因素等 进入机体的途径 剌激机体产生应答的强度依次 为: 皮内皮下肌肉腹腔静脉 佐剂的作用 与抗原同时使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应 答 (如卡介苗 /短小棒状杆菌/ 脂多糖等)2.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 人群中对同一抗原可有高、中、低不同程度的应 答; 宿主年龄 性别 健康状况对免疫应答亦有影响 - 特异性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答产物发生 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称为表位( 亦称抗原决定基)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5 抗原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 - 交叉抗原与交叉反应 某些

25、特定抗原不仅可与其诱 生的抗体/致敏淋巴C结合或相互作用, 还可与其它 抗原诱生的抗体/致敏淋巴C结合或相互作用, 这种 抗原称交叉抗原; 其与其与抗原诱生的抗体/致敏淋 巴C结合或相互作用, 称交叉反应。3. 抗原的种类 依抗原诱生抗体时对T细胞的依赖性 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 T细胞依赖抗原) -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抗原, T细胞非依赖抗原) - 根据与机体的亲缘关系 异种抗原- 病原微生物(下图)及其产物/植物蛋白等 同种异型抗原-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特异性抗原 (如RBC的ABO、 Rh / HLA 等)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6 - 交叉抗原与交叉反应 某些特定抗原

26、不仅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7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7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8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8 自身抗原- 异嗜性抗原 与种属无关, 存在于动植物和人之间的 抗原 (如A溶血性链球菌与人肾小球基底膜和心肌具有共同 抗原,链球菌感染诱生的抗体与肾/心组织产生交叉反应肾 炎 /心肌炎) 依抗原是否由抗原呈递细胞所合成分为: 外源性抗原-不由抗原呈递细胞所合成 (如被抗原呈 递C吞噬的B./V.等) 内源性抗原-由抗原递呈C在其胞内合成的抗原(如 V.感染C合成的病毒蛋白/ 肿瘤C合成 的肿瘤抗原等)4. 其它非特异性免疫剌激剂(略) 佐剂- / 超抗原- / 丝裂原-

27、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9 自身抗原-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39二、免疫球蛋白 抗体(Ab) 是B细胞接受抗原剌激后增殖分化为浆C所 产生的糖蛋白,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 免疫球蛋白(Ig)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 的球蛋白 。可分为分泌型 (存在于血和组织液中,发 挥各种免疫功能) 和 膜型(构成B细胞的表面抗原受 体)。 1. Ig 的分子结构 基本结构是一 “r” 字型的四肽链结构, 由二条完全相同的重链(H链) 和二条完全相同的轻 链(L链) 以二硫键连接而成。 2. Ig 的生物学特性 Ig 的主要功能 Ig V区的功能 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 医学概论07

28、基础医学免疫学40二、免疫球蛋白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0 Ig C区的功能 激活补体/ 调理吞噬作用/ 增强NK细 胞和触发吞噬C对靶C的杀伤/作用(ADCC效应)/介 导I型超敏反应/ 穿过胎盘与呼吸道 消化道粘膜。 各类Ig的特性和功能: IgC- 血清和胞外液的主要成分, 占血清Ig总量的80% ; 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IgM- 占血清Ig总量的5-10%; 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 IgA- 占血清Ig总量的10-15%; 在局部感染中(呼吸 消化道)发挥重要作用。 IgD- 血清浓度低 约30ug/ml; 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标志 IgE- 血清中含量最低, 约0.3 ug/

29、ml; 促肥大C/嗜碱粒C释放活性物质超敏反应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1 Ig C区的功能 激活补体/ 调理吞噬作用/ 三、补体系统 指存在于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 性的蛋白质 (包括30多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 这些成分是抗体发挥溶菌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 故称 为补体(系统) / 补体既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成分, 又是抗体发挥免疫效应的主要机制之一。 补体系统的组成 按生物学功能分为三类: 补体固有成分 补体调节蛋白 补体受本体 补体的命名 参与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固有成分,按 发现的先先后分别命名为C1、C2、C9 补体系统的激活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2三、补体

30、系统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2 血中未活化的补体无生物学功能, 只有在某些活化物/ 或特定的固相表面上, 补体各成分才依次被激活。激 活途径有三条: 经典激活途径- 从C1q-C1r2-C1s2开始,主要激 活物为抗原-抗体复合物 旁路激活途径- 从C3开始,不依赖于抗体 凝集素激活途径(MBL)- 始于炎症期产生的蛋白 与病原体结合之后, 不依赖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 成 , 而通过甘露聚糖结合凝聚素(MBL)糖基识别 补体系统的调节 活化过程存在精密的调控机制。主要有:控制补体 活化的启动/补体活性片段的自发衰变/多种补体调 节蛋白-酶促反应的控制等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3 血中

31、未活化的补体无生物学功能, 只有在某些活化 补体功能及生物学意义: 细胞毒及溶菌/溶病毒作用- 补体激活产生MAC溶 解RBC/血小板/有核细胞;参与宿主抗菌(G-) 抗病毒 (如HIV) 防御机制。 调理吞噬作用- 通过与吞噬C表面结构结合而促进其 吞噬作用(机体抵抗全身性细菌和真菌感染的主要机 制之一)。 免疫粘附作用- 抗原-抗体复合物活化补体产生 C3b与CR1阳性RBC/血小板粘附 将抗原-抗体复 合物转移至肝、脾巨噬C清除。 炎症介质作用- C3a/C5a与肥大C/嗜碱粒C表面受 体结合触发靶C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介导局部 炎症反应。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4 补体功能及生物

32、学意义: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4 第四节 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性一、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 T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包括3个阶段,即抗原识别/ (T细胞的) 活化 / (T细 胞介导的) 效应阶段 抗原识别阶段- 抗原的加工处理(抗原递呈) +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抗原递呈细胞(APC)将抗原 (免疫源性)多肽 (以抗原-MHC形式)表达于APC表面 T 细胞识别 (与T表面配体结合) 激活T免疫应答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5 第四节 免疫应答与免疫 (T细胞的) 活化阶段(图9-19, 20 P352) 前体T细胞(体内非活化) (分化)(抗原激活 + CD4+ Th细胞辅助)

33、效应T细胞 T细胞的活化信号与信号转导(P350, 图9-17, 18): 在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成效应性T细胞过程中,需要 来自胞外的二个信号剌激,即淋巴C活化的双信号作用。第一 激活信号来自抗原肽-MHC复合物与TCR的特异性结合。 CD3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可将胞外剌激信号胞内 转录活化核内活化相关基因,此过程称为信号转导。 (T细胞介导的) 效应阶段(图9-19, 20 P352) T细胞作为免疫效应C主要行使二个功能: 介导 DTH反应 + 直接杀伤靶C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6 (T细胞的) 活化阶段(图9-19, 20 P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7医学概论07基

34、础医学免疫学47 细胞免疫分别由CD8+ T细胞 和 CD4+ T细胞介导: CD4+ T细胞作用 即Th细胞活化巨噬C清除C内 感染的病原体等抗原异物。 CD8+ T细胞作用 又称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 特异性直接(连续)杀伤靶细胞。 2.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指B细胞在抗原剌激下活化-增殖-分化为浆C合成并 分泌抗体,并由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 (I)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包括三个阶段,即B细胞对TD-Ag的特异性识别/ B细 胞活化、增殖和分化/ 抗体的效应 B细胞对TD-Ag的特异性识别- 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8 细胞免疫分别由CD8+

35、T细胞 和 CD4+ 抗体的效应- 体液免疫效应由浆C合成-分泌的抗体来发挥,但 抗体本身只具有识别靶抗原的作用,并无直接杀伤或 排斥靶抗原的作用。体液免疫的最终效应必须在其它 免疫C或分子协同作用下才能完成。 抗体作用:在机体抗感染机制中,抗体主要参与 清除C外微生物,防止C内感染的扩散。 抗体作用机制包括:中和作用/调理作用/激活补 体/ADCC作用。 抗体参与免疫反应的三种方式: 针对病毒和胞内细菌的感染-中和作用:抗体与 病原体/毒素结合阻止病原体/毒素与靶C的结合; 调理作用:抗体与病原体抗体Fc段-吞噬细胞Fc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49 抗体的效应-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

36、49 段结合将病原体带至吞噬C表面吞噬 抗体与病原体表面结合激活补体形成抗原-抗体 -补体复合物其中的补体-吞噬C表面的相应补体 受体结合吞噬C吞噬 (II)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免疫应答 机体初次接受抗原剌激-产生抗体经 历4个阶段: 潜伏期-不能检出抗体 对数期-抗体水平呈对数 平台期-抗体水平相对稳定 下降期-由于抗体被降解/或与抗原结合被清除, 抗体水平 初次免疫应答主要产生IgM , 后期产生IgG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0 段结合将病原体带至吞噬C表面 再次免疫应答 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剌激, 机体可发生再次免疫应答。 相比初次应答, 其特点是: 潜伏期短- 抗体浓度增长快-

37、 到达平台期快, 平台高, 持续时间长 下降期持久 因长时间合成抗体 少量抗原即可诱发再次反应- 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 抗体亲和力高, 且较均一 - 再次应答的能力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二、免疫应答的调节 机体免疫系统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层面、多系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1 再次免疫应答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1 的免疫调节机制,以控制免疫应答的质和量。 1.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抗原的免疫调节作用- 抗原剌激是免疫应答的关键因 素, 抗原的质和量可直接影响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 抗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抗体可封闭抗原表位,从而抑 制B细胞应答;抗体量的增加可加速抗原的清除,既 降低

38、了抗原浓度,又抑制B细胞应答。 补体的免疫调节作用- 不同的补体成分可抑制或促进 免疫应答。 2. 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 APC的免疫调节作用- APC的摄取-处理和递呈抗原是 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前提/APC表达MHC分子和共 剌激分子是参与抗原呈递的关键分子。 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可发挥正、负调节作用。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2 的免疫调节机制,以控制免疫应答的质和量。医学 B细胞经二条途径参与免疫调节- 作为抗原递呈C,在 启动-识别阶段参与调节 / 在抗原剌激下分泌特异性 抗体参与调节。 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可抑制B细胞分化和产生抗 体; 可杀伤LPS激活的B细胞; 可通过释放

39、IL-2 / 干扰 素/ 肿瘤坏死因子等增强T细胞功能增强免疫应 答。3.整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N-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通过N纤维-N递质-激素调节 免疫系统功能。 免疫系统对N-内分泌的调节-免疫系统+抗原细胞 因子 (如IL-1,2,6 /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等) 调控 N-内分泌功能(如IL-2Ach抑制等)。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3 B细胞经二条途径参与免疫调节- 作为抗原递呈C,在医三、免疫耐受性 免疫耐受的概念和特征- 指免疫系统接触某抗原后表现出特异性免疫无应答 或低应答。分天然形成(如对自身组织抗原)/和后天 获得(如注射某种抗原后诱导的免疫耐受)二种。 免疫耐受的诱导

40、条件- 抗原因素 抗原性质/剂量/接种途径/剌激持续时 间/其它因素等 机体因素 免疫系统成熟程度/ 动物种属与品系/ 机体生理状态等 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中枢免疫耐受(克隆清除/克隆流产)- 外周免疫耐受(克隆失能)-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4三、免疫耐受性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4 免疫耐受与临床 免疫耐受与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密切相关: 生理性的免疫耐受: 对自身组织抗原不应答不发生 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性的免疫耐受: 对感染的病原体/肿瘤细胞抗原不 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执行免疫防卫功能疾病 发展迁延; 临床某些治疗中, 希望建立免疫耐受, 以达到治疗目的: 如同种/

41、异种器官移植, 如能使受体对供体器官组织 不应答, 则移植物可长其存活; 免疫耐受的打破 将导致不同的临床后果: (抗肿瘤/抗感染/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 -勇攀医学高峰, 为人类健康造福!-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5 免疫耐受与临床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5 第五节 超敏反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 概念:指已致敏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生 理功能紊乱和/或组织损伤。 过程:致敏阶段 + 发敏阶段 致敏阶段 变应原(抗原) 初次剌激过敏状态 发敏阶段 同一变应原(抗原) 再次剌激超敏状 态(功能紊乱/组织损伤) 机制:机体对变应原(抗原) 产生异常

42、 / 病理性的特异 性免疫应答 分4型: I型(速发型) / II型(细胞毒型) / III型(免疫复 合物型) / IV型(迟发型)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6 第五节 超敏反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医I 型超敏反应 主要由IgE抗体介导, 肥大C 和 嗜碱粒C是关键效应C, 其释放的生物学活性介质是引起症状的重要分子基础 特点: 发作快-消退快(速发型超敏反应) 引起功能紊乱,但无严重组织细胞损害 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明显 发生机制: 致敏阶段 - 变应原 ( 吸入性变应原-花粉/粉尘/皮毛等 食物变应原-奶/蛋/虾/添加剂等 药物-青霉素/磺胺/普鲁卡因等) B细胞 (分化增殖) 浆C(形成)

43、 IgE类抗体 (变应素)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7I 型超敏反应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7 肥大C / 嗜碱粒C致敏(致敏C) 发敏阶段(图9-29): (相同抗原再次剌激) 活化/脱颗粒(致敏C胞内颗粒内容物胞外) 释放活性介质(组胺/激肽原酶/前列腺素/白 三烯/血小扳活化因子等) 生物学效应 (Cap.扩张, 通透性/ 平滑肌收缩 /粘膜腺分泌/局部炎症等)临床常见疾病: 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 血清过敏性休克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8 图9-29 变应原与 IgE受体交联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59 图9-29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

44、等 消化道过敏反应-异种蛋白食物过敏等 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血管水肿等 防治原则: 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 皮试(+)者忌用相应药物/必须用药者可行脱敏疗法 针对发生机制,切断/干扰中间环节-终止/减轻症状 特异性脱敏疗法: 少量-重复多次注射脱敏 药物防治: 肾上腺素/ 苯海拉明/ 皮质激素等2. II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细胞毒型变态反应) 特点: 发作较快/抗体(IgM 或 IgG)直接与靶C表面抗原 结合, 在补体/吞噬C/NK细胞参与下,导致靶C溶解。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60 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等医学概论07 发生机制: 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如ABO血型抗原

45、/ HLA抗原等 异嗜性抗原-如溶血性链球菌的某些组分等 自身抗原-如组织感染/损伤后产生抗原改变 外来抗原或半抗原) 诱导机体产生抗体 介导靶C破坏机制 ( 激活补体溶解细胞 促进吞噬细胞吞噬 ADDC作用杀伤靶C) 临床常见疾病: 输血反应- ABO血型不符的输血RBC大量破坏 新生儿溶血症-母-胎Rh血型不符/母-胎ABO血型不符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 抗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心肌炎 肺-肾综合症(goodpasture综合症)-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61 发生机制: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613. 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血管炎型变态反应) 抗原-相应抗体结合, 免

46、疫复合物 (IC) 沉积于全身/局部血管基底膜 炎性病理改变 (激活补体过敏毒素血管渗透性 吸引白细胞浸润/集聚 活化血小板释放血管活必胺类物质血管渗透性) 常见疾病: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rs反应 / 人类局部ICD 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血清病 /急性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 肾炎/ 风湿热与类风湿关节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 / 系统 性红斑狼疮(SLE) 等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623. 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血管炎型变态反应)医学 4. 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由致敏的淋巴C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所致 / 发生迟缓 (18-24hrs发病48-72hrs高峰) 发

47、生机制: 抗原致敏 (抗原T细胞活化/增殖致敏淋巴C) 介导DTH ( CTL介导细胞毒作用靶C溶解/凋亡 TDTH 介导的炎症损伤) 临床常见疾病: 传染性变态反应-如肺TB对结核杆菌产生DTH干 酪性坏死/肺空洞 接触性皮炎-油漆/染料/化妆品等 DTH参与的其它疾病-变态反应脊髓炎/甲状腺炎等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63 4. 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医学概论0二、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 1. 基本概念 自身免疫- 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 产生自 身抗体或自身反应性C的现象。 (大多数自身抗体效价较低, 不足以引起自身组织损 伤, 但可协助清除衰老蜕变的

48、自身成分, 故称为 “生 理性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病(AID) (若自身耐受破坏, 免疫应答的质/量异常) , 则自身 抗体/自身免疫性淋巴C攻击/破坏自身组织C病 理改变/临床症状。 (所有AID患者均存在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自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64二、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64 免疫性淋巴C) 自身免疫病分类(-针对靶抗原):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多发 性硬化症/慢性甲状腺炎等 非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 类风湿 (多器官组织受损) 关节炎 等 自身免疫病(40多种)特征: 多数病因不明 女性高易感

49、有遗传倾向 可检出高效价自身抗体/自身反就性T细胞- 重叠性-多种自身免疫病同时出现/反复发作 慢性迁 延/ 对外源性抗原免疫应答2.自身免疫病的致病因素及机制: 环境因素-感染/创伤/药物/物理/化学物质 等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65 免疫性淋巴C) 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 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异常- 个体自身免疫相关的遗传因素-3.自身免疫病防治原则: 对症疗法- 抗炎疗法-皮质激素/水扬酸制剂/前列腺素等 替代疗法-胰鸟素/甲状腺素/输血等 胸腺切除/血浆置换 尤对重症肌无力 非特异性免疫抑制治疗- 抑制C代替药物-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 免疫抑制剂-环胞酶素A 等 T细胞疫苗/多肽等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免疫学66 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异常-医学概论07基础医学 第六节 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一、免疫学诊断 用免疫学方法确定疾病相关因子/ 监测疾病过程/ 判断疗效-预后/ 检测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1. 疾病相关因子的检测 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检测病原体及其抗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