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保健学答案_第1页
中医饮食保健学答案_第2页
中医饮食保健学答案_第3页
中医饮食保健学答案_第4页
中医饮食保健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护理学基础本科辅导资料广东省粤东高级技工学校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医饮食保健学期末考试笔试答案(闭卷/120分钟)班级:10烹饪与高技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填空题(共13题,每空0.5分,共15分).饮食保健学研究的注意内容可概括为(食养)和(食疔)两大部分.中医(食补)与(食忌)是中医饮食保健学的基本概念.(周代的食医)是世界上最早的营养师.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饮食保健学发展的理论基础5,饮膳正要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饮食保健学专著.食物性能理论的注意内容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以脏补脏)等.中医饮食保健学十分强调(医食同源、药食同用)和(治未病)的思想观念,食

2、物的配伍的禁忌注意有(相恶)和(相反)两种情况,调整阴阳的方法是(泻其偏盛、补其偏衰)。.三因制宜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区域养生原则为北宜(温补阳气、滋润生津);南宜(清热利湿).调整阴阳要注意因人而注意(阴中求阳)或(阳中求阴),因为阴阳(互报互用)。.潮汕地区秋去春本几无冬季,人体(升发有余、收藏不足),故潮菜注重时令滋补。页脚内容1中医护理学基础本科辅导资料二、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补气类食物是马铃薯(V)2、泥鳅是补阳类食物(J)3、墨鱼是补血类食物(V )4、鸡肉是补阴类食物(X)5、草鱼是温理类食物(V )6、豌豆是理气类食物(V )7、黑木

3、耳是止血类食物(V )8、茄子是活血类食物(X )9、萝卜是消食类食物(V)10、惹米是利水渗*类食物(V )11、茴香是芳香化温类食物(X)12、蛇肉是祛风湿类食物(V)13、菊花石洁热类食物(X)14、芋头是化痰类食物(V)15、银杏实止咳平喘类食物(V)16、生姜是辛温解表类食物(V)页脚内容2中医护理学基础本科辅导资料17、金银花是辛凉解表类食物(X )18、芡实是收涩类食物(V)19、芥菜是化痰止咳类食物(V )20、梨汁又名“天生甘露饮”(V)三、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17分)1、调基本原则(7分)方法上应以炖、焖、煮、蒸、煨等以水为传热媒介的加热方法为主、制作形式上应以汤、羹、

4、粥为主在调味上以和为主,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以充分发挥食物自身的效用2、食物的配伍关系除单补(单味)外,主要有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则是 配伍禁忌。(3分)3、饮食禁忌(7分)饮食禁忌是指根据养生或食疗的需要,避免或禁止食用某些食物,主要内容为配伍禁忌, 四时禁忌,发物禁忌,妊娠禁忌,产妇乳母禁忌,婴、幼儿、儿童及成年人禁忌和忌生冷、 忌暴饮暴食。四、叙述题。(共5题,每小题12分,满分60分)叙述:1食养与食疗法则(12分)页脚内容3中医护理学基础本科辅导资料其内容有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整气血和三因制宜。一) 扶正祛邪扶正祛邪是指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人体健康

5、和疾病都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方面,包括扶助 正气,祛除邪气和正邪兼顾三方面。二)调整脏腑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人体是以脏腑为核心的有机整体。脏腑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反之又 是疾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有于五脏之中,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故调整脾肾功能有重要 地位三)调整阴阳人体健康从根本上是阴阳保持相对平衡的结果,调整阴阳的目的在于保持促进和恢复阴阳的 平衡,其方法为泻其偏盛、补其偏衰、阴阳兼顾四)调理血气气血是构成人体和保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运引通畅才能发挥其生理效应,表现出健康的生命 活动。运引失常又构成疾病的病理基础,调理气血有引气、活血和止血的方法,且需区分寒、热 的特点五)

6、三因制宜由于季节气候、地理区域对机体的影响和人们个体的差异,饮食养生上要求区别对待,采用 相应方法以提高养生效果,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叙述2:四时饮食养身原则(12分)页脚内容4中医护理学基础本科辅导资料一)春季养生,春属木,其气温,阳气升发,通于肝主发泄,肠胃积滞较重,肝阳易亢。养 身宜清补养肝,通利肠胃。二)夏季养身夏属火,其气热,通于心,暑邪当令。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开泄,耗气伤津。养生宜 清热解暑,益气生津,仿贪凉饮冷而损伤脾阳败坏胃气。长夏宜清暑利湿。三)秋季养生秋属金,其气燥,通于肺,主收燥邪当令,其时气爽而干燥,而夏余热未清,津液未复,养 生宜生津润燥,滋阴润肺。

7、四)冬季养生、冬属水,其气寒,通于肾,主收藏。寒邪当令。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养生宜温补助阳,补 肾益精叙述3:食物的性能(12分)食物有五性,即寒凉、平、温、热,对人体具有不同的作用。日常食物中,平性食物居多, 寒凉性食物次之,温热性食物再次之。食物有五味。即辛、甘、酸、苦、咸。味不同队人体作用不同、辛能发散、引气、引血, 健胃;甘能滋养,补脾,缓急润燥;酸能收敛,固涩,生津;苦能清热,泄降、燥湿、健胃;咸 能软坚、散结、润下、养血。食物有升降浮沉,对人体功能活动的升、降、浮、沉的协调和平衡有影响作用食物有归经,即食物对机体的某些脏腑经络有主要作用或特殊作用,食物的归经与食物的页脚内容5中医护

8、理学基础本科辅导资料五味有关,即辛入肺,甘人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食物又有以脏补脏,即动物的脏器可用本补养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叙述4:中医饮食保健学的特点(12分)一) 整体饮食保健观: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由脏腑,经络,五官,五体, 九窍所组成,虽有不同功能但非孤立存在,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构成机体的完 整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的生 理或病理变化。称为“天人相应”因此在饮食保健上必须顺应自然。二)辨体与辨证施膳饮食保健观辨体,指根据个体生理体征判断属哪些体质施膳即依辨体结果确实相应的食养原则与食 谱,是指导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辩证,即根据疾病的病理表现和体质,判断为何种性质的症候,施膳,是根据辩证结果 确定相应的食疗方法及食物,是指导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三)脾胃为本饮食保健观脾胃为饮食营养之本,脾主运化水谷,胃主要受纳和腐熟水谷,合理的膳食须依耗脾胃 的运化功能,才能转化为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精微物质。脾胃的功能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是气血生化之源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为人体饮食营养之本,是人体对食物利用的关键所在,在饮 食保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