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_第1页
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_第2页
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_第3页
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_第4页
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8/42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局2006年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36845438 前 言 PAGEREF _Toc136845438 h 1 HYPERLINK l _Toc136845439 一、北京市安全生产现状、要紧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PAGEREF _Toc136845439 h 4 HYPERLINK l _Toc136845440 (一)“十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回忆 PAGEREF _Toc136845440 h 4 HYPERLINK l _Toc136845441 (二)要紧问题 PAGEREF

2、 _Toc136845441 h 7 HYPERLINK l _Toc136845442 (三)形势和挑战 PAGEREF _Toc136845442 h 8 HYPERLINK l _Toc136845443 二、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PAGEREF _Toc136845443 h 10 HYPERLINK l _Toc136845444 (一)指导思想 PAGEREF _Toc136845444 h 10 HYPERLINK l _Toc136845445 (二)总体目标 PAGEREF _Toc136845445 h 10 HYPERLINK l _Toc136845446 三、要紧任务

3、PAGEREF _Toc136845446 h 12 HYPERLINK l _Toc136845447 (一)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PAGEREF _Toc136845447 h 12 HYPERLINK l _Toc136845448 (二)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PAGEREF _Toc136845448 h 13 HYPERLINK l _Toc136845449 (三)建设安全生产信息治理平台 PAGEREF _Toc136845449 h 14 HYPERLINK l _Toc136845450 (四)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 PAGEREF _Toc136845450 h 14

4、 HYPERLINK l _Toc136845451 (五)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 PAGEREF _Toc136845451 h 15 HYPERLINK l _Toc136845452 (六)实施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 PAGEREF _Toc136845452 h 17 HYPERLINK l _Toc136845453 (七)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PAGEREF _Toc136845453 h 18 HYPERLINK l _Toc136845454 (八)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治理 PAGEREF _Toc136845454 h 18 HYPERLINK l _Toc136845455 (九)

5、推进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建设 PAGEREF _Toc136845455 h 20 HYPERLINK l _Toc136845456 (十)加强职业危害监督检查 PAGEREF _Toc136845456 h 21 HYPERLINK l _Toc136845457 (十一)大力弘扬安全文化 PAGEREF _Toc136845457 h 21 HYPERLINK l _Toc136845458 (十二)强化安全生产培训 PAGEREF _Toc136845458 h 22 HYPERLINK l _Toc136845459 四、规划实施的重点工程 PAGEREF _Toc136845459 h

6、 23 HYPERLINK l _Toc136845460 (一)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程 PAGEREF _Toc136845460 h 23 HYPERLINK l _Toc136845461 (二)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工程 PAGEREF _Toc136845461 h 24 HYPERLINK l _Toc136845462 (三)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程 PAGEREF _Toc136845462 h 24 HYPERLINK l _Toc136845463 (四)培训和教育工程 PAGEREF _Toc136845463 h 25 HYPERLINK l _Toc136845464 (五)重

7、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 PAGEREF _Toc136845464 h 26 HYPERLINK l _Toc136845465 (六)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工程 PAGEREF _Toc136845465 h 26 HYPERLINK l _Toc136845466 (七)科技创新和技术示范工程 PAGEREF _Toc136845466 h 26 HYPERLINK l _Toc136845467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136845467 h 27 HYPERLINK l _Toc136845468 (一)加强领导,完善体制 PAGEREF _Toc136845468 h

8、28 HYPERLINK l _Toc136845469 (二)依法行政,落实责任 PAGEREF _Toc136845469 h 28 HYPERLINK l _Toc136845470 (三)拓宽渠道,加大投入 PAGEREF _Toc136845470 h 29 HYPERLINK l _Toc136845471 (四)科技创安,加强保障 PAGEREF _Toc136845471 h 30 HYPERLINK l _Toc136845472 (五)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PAGEREF _Toc136845472 h 32 HYPERLINK l _Toc136845473 (六)统筹安排

9、,跟踪评估 PAGEREF _Toc136845473 h 32北京市 “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规划 ( 20062010 )前 言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开放、经济进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落实科学进展观的必定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安全进展的指导原则,提出了“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的奋斗目标。中共北京市委九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一五”时期本市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重大部署。“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是本市在全国领先差不多实

10、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总体目标的实现,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解决安全生产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实现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批复的北京都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及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决定的意见(京政发200424号)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本市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提出2006年至2010年本市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要紧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本规划是本市第一部有关安全生产的专项规划,是

11、各级政府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制定实施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打算和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今后五年本市安全生产工作的行动纲领。规划编制过程中,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先后与市进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公安局(消防局、公安交通治理局、治安治理总队)、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委、市建委、市市政管委、市交通委、市农委、市商务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业促进局(市国防科工办)、市体育局、市园林局、市旅游局、市人防办、市运输治理局、市路政局、市编办等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和衔接。本规划中凡涉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治理职责政府部门的内容,由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重点工程要

12、编制工程专项规划,提出建设目标、建设内容、进度安排,落实资金筹措方案,确保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本规划编制的基准年为2005年,实施期为2006年至2010年。一、北京市安全生产现状、要紧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一)“十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回忆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改革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本市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1.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取得新突破。“十五”期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基础,本市制定颁布了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研究提出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13、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决定的意见,公布实施了一系列安全生产许可方法和安全治理规范,安全生产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2.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市、区县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安全生产监督治理机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初步建立;市政府工作部门安全监管(治理)职责明确了政府工作部门承担的安全监管(治理)责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初步形成。3.安全生产秩序得到改善。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加强源头操纵;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力度,严肃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不断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治理,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机制,安排财政资金整改消除事故隐患。4.“十五”期间,安全生产要紧操纵

14、指标情况:(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十五”期间本市亿元地区生产总值逐年上升,生产安全、道路交通、消防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2005年与2000年相比,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61.8%。 图1 2000年至2005年本市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统计图(2)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得到操纵。“十五”期间本市工矿商贸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增幅较大,但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差不多得到操纵。2005年与2000年相比,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4.8%。图2 2000年至2005年本市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

15、全事故死亡率统计图(3)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逐年下降。“十五”期间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净增长较快,私人机动车大幅增加,“十五”期间本市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逐年下降, 2005年与2000年相比,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40.1%。图3 2000年至2005年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统计图“十五”期间,本市安全生产工作尽管取得了新的进展,安全生产状况保持了总体平稳,然而,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首都的专门地位相比,还存在专门大的差距,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二)要紧问题1.事故总量偏多,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十五”期间,全市生产安全、道路交通、消防火灾事故共死亡8949人,平均每年死亡1790人,事故总量仍然偏多

16、,重大事故时有发生。2001年至2005年,全市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3起。2.监管体系尚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相继颁布实施后,本市初步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但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范围和任务相比,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截止到2004年底,全市共有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25.58万个,从业人员705.15万人(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要紧数据公报中数据),市、区县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监管人员529人(到2005年12月31日),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力量依旧薄弱。监管手段相对落后,技术装备水平不能适应当前及今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需要,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有待提高

17、。部分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安全生产治理机构不健全;街道、乡镇的安全生产治理机构和职责尚需进一步明确。3.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治理工作应进一步加强。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治理意识不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岗位操作规程不规范,安全治理措施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安全设备设施落后或欠缺、安全保障能力差,安全培训机制尚不健全,对从业人员教育和培训不够。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是事故多发的要紧因素。(三)形势和挑战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是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要紧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

18、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承担着“四个服务”的功能。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首都都市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十一五”期间,正值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全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安全生产呈现出重要的新趋势,面临着新的挑战。经济快速增长和总量不断增加。“十五”期间本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5000美元。“十一五”时期,本市经济仍将处于持续高速进展期,依照工业化进程中事故发生规律和西方国家经历,本市正处于事故易发期。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多元化。本市正处于产业转型期,传统工业和现代制造业交错,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并存;煤矿、非煤矿山等传统产业生产方式

19、相对落后,安全保障低的状况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新型工业项目的引进和大型产业基地的建立,构成安全生产的不确定因素。人员密集场所数量众多。都市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大型商(市)场、文化娱乐体育场馆数量不断增加,在京举办的国际国内大型活动日益增多,人员流淌规模和特定区域人口密度增大,增加了发生重大事故的风险。都市“生命线”安全基础脆弱。水、电、气、热等地下管线密布交错,高负荷运转使用,部分设备设施老化,防备灾难水平普遍较低,发生事故造成的阻碍和危害大。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十五”期间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加20万辆,机动车快速增长加剧了与道路交通承载能力的矛盾,“十一五”期间道路交通事故操纵难度仍然较

20、大。 建设项目和建筑规模增长迅速。“十一五”期间,正值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筹备期,都市建设项目多、施工任务重,年开复工面积保持在一亿平方米以上,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机率增加。综上所述,“十一五”时期,本市安全生产将呈现复杂、多变的局面,事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既要解决遗留问题,又要处理新的情况,安全生产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妥善应对。二、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进展观统领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进展,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制,落实安全责任,

21、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以强有力的政府监管和强大的舆论氛围,推动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努力实现本市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好转。(二)总体目标形成安全生产综合监督治理、行业(领域)监管(治理)相结合的监管体制,安全生产法制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信息体系、培训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初步建立,监管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监管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职业危害监管体系初步建立,职业危害严峻的局面得到有效操纵。到2010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

22、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10%以上;2010年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5以上。到2010年重点行业和领域目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操纵在2以内;危险化学品: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烟花爆竹: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非煤矿山: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火灾:死亡人数不超过0.35人/10万人,比2005年下降4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降到6.0以下;建筑业: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特种设备:万台事故起数操纵在每年0.5起以下、万台死亡人数操纵在每年0.8人以下。专栏1:要紧指标计算口径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某时期内,某地区平均每生产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时,生产安

23、全、道路交通、消防火灾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到专栏1:要紧指标计算口径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某时期内,某地区平均每生产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时,生产安全、道路交通、消防火灾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工矿商贸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一定时期内,某地区平均每10万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中,因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百万吨煤产量时,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一万辆机动车辆中,造成的死亡人数。特种设备万台事故死亡率:一定时期内,平均一万台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

24、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三、要紧任务(一)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加强全市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干部队伍建设,保证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工作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和装备“五到位”。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督治理的保障机制,建设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支撑中心,构建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提高安全监管科技含量,有效履行安全生产监督治理职责,实现执法手段科学化、执法监察信息化、执法工作标准化。专栏专栏2: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能力加强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研究

25、探究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相适宜的配备比例。配置和补充与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任务相适应的专用执法车辆、现场安全检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仪器仪表、事故调查取证分析设备、安全监管人员个人防护装备等。(二)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加强本市应急救援基础性工作。建立市和区、县安全生产应急指挥部,建设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加强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治理,开展事故预防预警工作,组织、指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抢险,提高事故处置能力,形成组织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有效应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培训、演练场所,添置满足应急救援需求的装备器材,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26、提高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抢险能力。各区县要结合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建立区县级应急抢险救援专业队伍,救援范围要覆盖本辖区内的高危行业和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领域。专栏3专栏3: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重点抓好12支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能力建设。各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依照顾急救援的需要,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在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都市基础设施等领域,12支市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要发挥主力军作用。12支市级应急救援队伍没有覆盖的行业(领域),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依照顾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建立本行业(领域)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专业抢险救援器材及必要的抢险物资,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三)建设

27、安全生产信息治理平台材及必要的抢险物资,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专栏4专栏4: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数据库、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行政执法统计数据库、生产安全事故档案数据库、抢险救灾资源数据库、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安全生产专家数据库、危险化学品数据库、特种设备数据库等数据库和科技项目远程申报系统。建设安全生产许可信息化治理系统、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检查信息化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信息系统、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系统、调度与统计系统、安全生产计算机化考试系统、中介机构治理系统和科技项目治理等系统,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政府门户网站,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治理水平。(

28、四)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为核心,制定行业安全治理、重大危险源治理、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等配套的地点法规、规章。完善煤矿、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相关治理方法,针对安全生产治理工作需要,适时制定指导性、操作性强的规范性文件。(五)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专栏5:专项整治矿山行业:开展对地压、水害、热害、高硫矿火灾和井喷等灾难的防治,重点解决顶板塌陷。逐步建立尾矿库的安全监控体系。到专栏5:专项整治矿山行业:开展对地压、水害、热害、高硫矿火灾和井喷等灾难的防治,重点解决顶板塌陷。逐步建立尾矿库的安全

29、监控体系。到2007年底前,关闭年产5万吨以下的煤矿、开采规模10万吨以下的铁矿和石灰岩矿,其他固体矿产的矿山开采规模达不到小型以上的,逐步关闭。井工煤矿装备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实施瓦斯数字化监测监控系统联网。对通风、防灭火、防尘等系统及要紧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技术改造。开展矸石山灾难防范和治理及综合利用。危险化学品: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经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各环节进行整治。认真排查危险化学品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确定为搬迁的危险化学品仓库,2008年往常争取搬迁,确实不能搬迁的要大力严格加强技防,奥运会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量,确保奥运安全。制定、修改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地点性法规和安全治理规

30、范,建立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实现非实物现场交易,做到集中储存,统一配送。引导、推动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装使用行车记录仪、GPS等先进通信设备,提高行业的科技预防手段。完成“北京市危险化学品运输GPS监控市级平台系统”的建设工程。对化学工业园区开展区域风险评价和安全规划,提高化学工业园区的科学布局及区域安全水平。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改善地下和路面交通环境,积极推进公路安保工程的实施,排查道路危险路段,对道路危险点段和山区公路进行综合治理,对新建道路安全设施进行综合规划并按照现行的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验收,幸免和减少产生新的道路危险点段,集中组织开展“超载超限”治理整顿,加强对都市交通要紧干道、地铁

31、联络线、快速路、奥运会竞赛途经沿线、繁华商业街等100条重点大街,以及交通枢纽、文化娱乐场所、奥运场馆等50处重点地区的交通秩序治理,使四环路以内重点路口非机动车、行人及路段机动车停车达标率达到90%以上,为2008年奥运会制造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对客、货运输车辆依法组织安装行驶记录仪或者GPS系统,实现有效安全监控。建筑领域:建立和完善建筑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依法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强化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高处坠落、施工坍塌和塔吊倒塌等多发事故的预防工作,督促和检查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和重点工程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建设和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巡查制度,加强诚

32、信制度建设,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处机制。加强对防水施工、室内装修装饰施工等职业危害较严峻场所的监管,加强对建筑业职业危害和职业病的研究和预防。特种设备:建立特种设备动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评价体系。严把特种设备安全准入关。接着开展气瓶、压力管道、电站锅炉、危险化学品承压罐车、起重机械以及取缔土锅炉、简易电梯等特种设备的专项整治,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民用爆破器材:加快推进民用爆破器材产业调整,搞好功能定位,将生产基地逐步转化为科技创新及技术推广示范基地,鼓舞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开拓外埠市场,力争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前,退出民爆器材生产领域。加快民用爆破

33、器流通领域布局调整,鼓舞进展销售、服务一体化模式,提高行业集中度。消防安全: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力量建设。重点开展对商场、市场、学校、医院、网吧、酒吧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易燃易爆设施、耐火等级低的密集建筑区的消防安全、电气电路安全的监督检查,解决严峻威胁公共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建立重大火灾隐患项目立案销案和挂牌督办制度,加快重大火灾隐患项目的整改治理,防范重特大火灾事故。2006年建立完善人员聚拢场所火灾隐患整改的责任机制、举报机制、公示机制、政府对重大火灾隐患的挂账(挂牌)督办机制和火灾危险评价机制,重点推动以立法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对五项长效机制加以明确,将人员聚拢场所火灾隐患整治工作纳入

34、法制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2008年前人员聚拢场所遗留的重大火灾隐患全部整改完毕。铁路运输:加快实施铁路与公路平交道口改立交道口工程。加强机车车辆、危险和特种物资运输的安全治理。推广应用安全监测、监控装备,不断完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六)实施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按照企业负责、行业(领域)监管(治理)、综合监督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履行重大危险源监督治理职责,落实责任,严格执法。制定本市重大危险源治理方法,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治理与检测监控,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参照北京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优化分布和监控方案,对本市危险化学品

35、重大危险源分布进行评估,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采取操纵措施,防止发生事故。专栏6:重大危险源专栏6: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通过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随时掌握重大危险源变化趋势,制定有效可行的重大危险源预防操纵方案,幸免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七)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对本辖区内存在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要制定整改消除的打算,组织、协调、督促、落实整改工作,对短期内难于完全消除的重大事故隐患,要责成责任单位加强监管,

36、严密监控,防止诱发生产安全事故。“十一五”时期,每年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一次集中排查,重点是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器材、建筑、特种设备、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和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人员密集场所、尾矿库、采空区、仓储区、公路危险路段以及其他重要的都市公共基础设施。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要进行登记建档、评估分级,落实整改责任、监管责任、整改时限和整改资金。对经认定的重大事故隐患,要综合采取各项治本措施,抓紧予以消除。推动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交越和搭挂的“三线隐患”整治工作。(八)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治理各行业(领域)要依照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特点,制定、公布和不断完善行业安全质量标准或

37、安全治理规范,积极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重点制定和完善高危行业、人员聚拢场所安全质量标准或安全治理规范,将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治理规范上升为政府规章,使安全治理规范具有强制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分类指导和监督检查,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达到安全质量标准。专栏7:安全质量标准化专栏7: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生产经营单位各个岗位、环节的安全质量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生产经营活动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以适应企业进展需要,满足职工群众安全、文明生产的愿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是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治理的重要方式,是建立安全生产长

38、效机制的有效途径。2005年,本市已制定北京市商场、超市安全治理规范、北京市汽车加油加气站安全治理规范等涉及人员聚拢场所和高危行业的19个安全治理规范。在“十一五”期间,接着制定和公布小商品批发市场、大型活动设备设施、都市轨道交通运营治理、配电室安全工作标准、焊接操作、工业气体生产、化学药品制剂制造、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地质勘探、地下热水开采、矿泉水开采生产、工业企业安全用电、仓库使用、道路危险物资运输单位安全评价、省际客运站服务、出租汽车运营服务、汽车租赁业等安全治理规范,逐步形成安全治理规范体系,大力推动安全治理规范的贯彻实施,全面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治理水平。(九)推进安

39、全生产中介机构建设水开采、矿泉水开采生产、工业企业安全用电、仓库使用、道路危险物资运输单位安全评价、省际客运站服务、出租汽车运营服务、汽车租赁业等安全治理规范,逐步形成安全治理规范体系,大力推动安全治理规范的贯彻实施,全面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治理水平。专栏8:中介机构建设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培训、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考核体系。支持特种作业培训机构增配教学设备,采纳科技手段,研究开发模拟教学设备,改进培训方式,强化培训效果,提升服务技能和服务手段。建立安全培训、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动态监管系统。大力培育和进展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培训和

40、咨询等安全生产中介组织,构建安全生产中介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安全评价、安全培训、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检验、职业危害检测检验等中介机构体系,推进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创建和进展,推动本市形成种类、功能齐全的中介服务网络。支持安全生产专业检测检验、评价、培训、咨询服务等中介机构提升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强对安全生产中介组织的监督治理,按照专栏8:中介机构建设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培训、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考核体系。支持特种作业培训机构增配教学设备,采纳科技手段,研究开发模拟教学设备,改进培训方式,强化培训效果,提升服务技能和服务手段。建立安全培训、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注册安全工程师

41、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动态监管系统。(十)加强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职业卫生工作协调机制和重大事项通报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落实监督治理责任。加快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队伍建设,健全机构,充实人员,落实经费,配备必要的专业监督检查装备。开展职业危害普查、登记,建立全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登记系统。加强对矿山、建筑、建材、冶金、化工、机械、轻工和纺织等职业危害较严峻行业的监督检查。加大职业危害事故查处力度。专栏9专栏9:职业卫生配备必需的检测装备,加强对矿山、化工、冶金、机械、轻工、纺织、建筑、建材等职业危害较严峻行业的监督检查。查处职业卫生违法违规行为,加大职业危害事故处理力度。督促企业认

42、真落实职业危害的防范措施,不断改善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条件。(十一)大力弘扬安全文化逐步建立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化宣传教育全方位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体系。把普及安全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校的教学内容。加强社会宣传工作,鼓舞和支持编制、出版安全科普读物和音像制品,扶持、引导和进展安全文化产业。大力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将其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举措,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以各专项安全生产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普及各种安全常识及自我爱护、紧急救助知识,提高社会

43、公众的安全意识,增强市民安全防范和紧急避险的能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社会舆论氛专栏10专栏10:安全宣传开展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监督示范岗”、创建“安全社区”等大型安全生产宣传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图书、网络、展览等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大力推动安全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工作。有针对性地强化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教育。(十二)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每两年由市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对区县政府要紧领导人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紧负责人,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培训;每两年由区县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对街道办事处、乡镇

44、政府要紧领导人和区县政府有关部门要紧负责人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培训。坚持对各级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和各类矿山安全监察员的培训制度,每年对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培训。依法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要紧负责人、安全生产治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特不要强化重点行业生产经营单位要紧负责人、安全生产治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重点抓好矿山、危险化学品和建筑等行业农民工的安全培训和公众聚拢场所从业人员的消防知识培训。加强对企业特不是中小企业安全培训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对安全评价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人员的接着教育工作。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培训基地网络建设,合理布局安全生产三级、四

45、级培训机构,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网络。四、规划实施的重点工程“十一五”期间,在政府主导和市场推进下,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力度,以重点项目(工程)的实施带动规划的实施,全面完成规划任务和规划目标。(一)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程为提高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协调配合水平,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提升都市安全救援水平,建设北京市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建立完善应急保障设施系统,储备用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装备和抢险物资信息,建立横向、纵向应急救援信息数据网,增强与国家和本市各专项应急救援指挥部协调联动,实现与专项安全生产应急指挥成员单位网络连通和资源

46、共享。建立和完善旅游、特种设备和民用爆破器材等行业和领域应急反应系统。加强市和区、县安全生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二)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是安全生产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加强本市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的必定要求。本市急需要有专门力量从事安全技术基础工作的研究、策划和具体运作,承担起提供作业场所和事故现场技术数据分析、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信息治理和监控治理、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开发安全生产培训模拟教学设备设施等技术支撑工作。为此,建设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中心,建立矿山、非矿山安全生产与职业危害事故预防及技术分析鉴定中心、安全生产基础研

47、究中心和安全生产检验检测中心,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实验室、矿山安全实验室。(三)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程北京市安全生产信息化体系建设,是全市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公效率、强化服务职能的需要。利用现代通讯、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建立灵敏高效、反应快捷、运行可靠的北京市安全生产信息治理体系,及时掌握全市安全生产动态,提高安全生产治理信息化水平,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设安全生产调度信息中心,建立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系统、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检索系统、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资讯系统等,开发应用一批安全生产监督治理软件,建设安全生产监控、监测信息化系统,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

48、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市和区、县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以及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高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水平。(四)培训和教育工程为适应本市安全生产的需要,提高对法律法规、安全知识的宣传能力,建立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要紧负责人、安全生产治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培训网络和培训体系,联合科研、教学机构,立足工程技术、集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科研开发和中介服务为一体,建立北京市安全生产培训基地,建设教学楼、实验室、电化教学等设施,开发安全生产培训考核软件治理系统,编写出版质量高、有用性强的安全生产教材,向社会普及安全知识和安全文化,为首都社会稳定和经济进展提供保障。(五)重

49、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事故,实现本市安全生产状况全然性好转,积极推进事故隐患治理工程,重点实施对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爆器材等高危行业、人员聚拢场所、地铁、公路危险路段、铁路平交道口及其他重要的都市基础设施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六)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工程建设市和区、县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中心。建立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过程动态监控平台及网络系统。建设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矿产资源开发状况遥感动态监测、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安全防范电视监控系统、民用爆破器材运输GPS监控等监测、监控信息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非煤矿山安全远程监控系统、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储存场所的远程监控系

50、统、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产品流向监管系统,大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实地监测实时监控网络建设工程。(七)科技创新和技术示范工程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依靠安全科学技术的进展与创新,是有效防范各类事故、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十一五”期间,本市要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推广成熟、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建设重大危险源高科技集成保障系统等一批安全生产技术示范工程。组织开展液氯替代产品的可行性研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地下矿山尘毒危害操纵技术研究、开展重大伤亡事故智能诊断和事故隐患辨识评价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重点推广危险化学品科技应用技术,实施危险化学品地点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标

51、准体系建设工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科技创新工程;开展化工与新材料基地建设项目安全评估工程、探究适合北京煤层地质条件的生产工艺,研究顶板治理监测监控系统和冲击倾向地质条件矿井监测监控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煤矿顶板灾难治理和冲击地压防治工程。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为确保实现北京市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目标,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行业监管(治理)体制,提高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领导责任、治理责任、监管责任和综合监管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保证本规划各项任务的完成。(一)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本市各级人民政府要坚持把实现安全进展与经济社会

52、进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把安全生产操纵指标纳入经济社会进展统计指标体系,把安全生产重大工程项目纳入经济社会进展年度打算和政府投资打算,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进展,建立安全生产与经济和社会进展的综合决策机制。理顺安全生产行政治理体制,明确职能分工,努力解决执法主体监管缺位问题。深化安全生产治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依法依规进行安全生产监督和治理。完善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监管协调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运行机制,推进监管体系建设,研究和探究新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联合执法方式,完善综合监管机制。(二)依法行政,落实责任坚持依法行政。安全生产许可主体要

53、严格执行行政许可程序,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建立公示制度,实施全社会监督。各级规划、国土资源、进展改革等部门审批建设项目,应依法确保新建项目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确保从源头上杜绝形成新的事故隐患。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的部门,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加大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力度,严厉惩处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认真查处生产安全事故,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市和区(县)、乡(镇)政府的要紧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把安全与生产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安全生产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各级政府、综合监管、行业(领域)监管(治理)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评比考核制度,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建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保障自我约束机制。(三)拓宽渠道,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