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之光(中医药)课件_第1页
中国古代科技之光(中医药)课件_第2页
中国古代科技之光(中医药)课件_第3页
中国古代科技之光(中医药)课件_第4页
中国古代科技之光(中医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除了四大发明之外,还有许多令人赞叹的发明创造,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智慧宝藏。 中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除了四大发明之外,还有许多令人中国古代科技之光(中医药)课件 看到上面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你喝过凉茶吗?你对凉茶知道多少?你知道为什么凉茶在广东那么受欢迎吗? 看到上面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你喝过凉茶吗?你 凉茶是广东、福建、广西地区对煮好的中药的液体部分的通称。与某些针对特点疾病的中药茶,凉茶又一般指具有清热、下火功效的,一般人都可以喝的中药。 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凉茶也不一定凉,热着喝效果更好。广东凉茶是凉茶文化的代表,王老吉凉茶又最有代表性。

2、凉茶对于广东人,可以说是“生命源于水,健康源于凉茶”。 凉茶是广东、福建、广西地区对煮好的中药的液体部分的通 凉茶的历史悠久,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以及后世岭南温派医家总结劳动人民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凉茶,其配方、术语世代相传。 历史最早的广东凉茶是由广东鹤山人王泽邦于1828年(清道光八年)始创的王老吉凉茶。后来,王老吉凉茶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流行170多年,可算是清热、解毒、美颜饮品的先驱。 凉茶的历史悠久,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中国古代科技之光

3、(中医药)课件 中医中国三大国粹之一 中医中国三大国粹之一 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 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 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公元1606年本草纲目首先传入日本,1647年波兰人弥格来中国,将本草纲目译成拉丁文流传欧洲,后来又先后译成日、朝、法、德

4、、英、俄等文字。 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 右图中的人物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 1953年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 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一幅就是李时珍 右图中的人物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十二时辰养生十二时辰养生中国古代科技之光(中医药)课件中国古代科技之光(中医药)课件拔罐按摩刮痧针灸拔罐按摩刮痧针灸中药虫草姜丹参陈皮蛤蚧中药虫草姜丹参陈皮蛤蚧中国古代科技之光(中医药)课件药酒药酒针灸小铜人瓷制脉枕 博山熏香炉 针灸小铜人瓷制脉枕 博山熏香炉 中华有名医扁 鹊中华有名医扁 鹊我国中医学成就一

5、览表时间发明者成 就世 界 地 位战国扁鹊“四诊法”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西汉黄帝内经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被称为“医圣”,该书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东汉三国华佗麻沸散五禽戏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最早的麻醉药剂中国现存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唐朝孙思邈千金方总结了古代至唐初的重要方剂,被誉为“药王”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物分类法。我国中医学成就一览表时间发明者成 就世

6、 界 地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可以用三个“第一”给它作一概括。 1、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 2、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

7、生宝典。 3、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 多年以前,由于工作过于忙碌导致健康发生了问题,虽然没有被医生判定得了什么绝症,但是,睡眠愈来愈不好,脸色愈来愈苍白,形体愈来愈臃肿,体力愈来愈差,经常担心自己得了什么病,健康成为我最没有信心的一环。 一个偶然的机缘,我被中医的神妙深深吸引,让我放下手边工作,全心钻研这个极为有趣的科学。 台湾吴清忠 多年以前,由于工作过于忙碌导致健康发生了问题,虽然没从两段新闻报道中领略中医的神奇 刘海若曾是凤凰卫视当红主持人。2002年 5 月 10 日在英国度假期间,因为乘坐的火车出轨意外,导致脑部受重创及多个器官

8、损伤。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凌蜂教授便是在刘海若家人的要求下,第一时间飞往伦敦 ,提供第二专家意见( second opinion )。经过与当地医生的仔细讨论,否定了刘海若已脑死的推断。 刘海若在入住宣武医院后, 6 月份曾两度发高热。多种抗生素的使用,已造成她体内菌群失调。刘海若在英国就诊的时候,抗生素已经用到顶级,之后又出现双重感染,对所有抗生素产生耐药。当菌群检测发现指标上升,中医科就正式加入联合会诊。 第 2 次高热时中医会诊,决定使用“安宫牛黄丸”连续用了 7 天,热度降了下来。甚至还有两周停了抗生素,就用中药 。 凌教授说: “ 中医药在其功能恢复上,讲究辨证论治,全面平衡状况

9、。例如从最初的给她针灸醒脑、退热、调理肠胃,到康复治疗按摩等,都发挥了特定的功效。 ” 她指出,在刘海若感染发烧时,就给予清热解毒的中药,肠胃出问题时就以促进消化的中药治疗。此外,她也接受了一年多的针灸治疗。从两段新闻报道中领略中医的神奇中国古代科技之光(中医药)课件刘海若说:“中医好伟大!”刘海若说:“中医好伟大!”老中医谈非典 北京是一个多风的城市,每年春天都刮大风,但是很奇怪2003年3月到5月北京几乎没有风,一次沙尘暴都没刮过。按照中医学的运气学理论,sars的那段时间北京的气候条件是寒湿热这三者共存,这种寒湿热三者共存的气候条件是很少出现的。 而北京当时的特殊气候条件和早些时候广东2

10、002年12月到2003年2月的气候发病条件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它们两个是在不同的时间中出现了同样的一种气候条件,所以广东发完病,北京接着发病。 老中医谈非典 2003 年的 SARS 疫情在广州爆发时,广州普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非常明显。到 2003 年 5 月中旬,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治疗 50 余名病人,无一例死亡,平均退烧时间 3 天,且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而钟南山院士所在的西医型医院治疗的 117 名病人,有 10 人死亡;其中有 71 名病人接受中医介入治疗,仅一例死亡。也就是说,在人称 “ 抗击非典第一功臣 ”的钟南山领导下的医院里,接受纯西医治疗的 46 名病人中,有 9

11、 人死亡。 同样值得提及的,接受中医治疗的病人没有后遗症,而接受西医治疗的病人则大量出现肺部纤维化和股骨头坏死症。治疗费用对比也极其明显。北京小汤山医院的西医治疗调集了亚洲地区各国的呼吸机,每台呼吸机用完后就被焚烧销毁,仅此一项每人花费即达上万元。 2003 年的 SARS 疫情在广州爆发时,广州普遍中医预防甲流感生活起居预防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添衣物。2“食饮有节”,饮食要有规律。3“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4“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必导致气机逆乱,气郁化热,产生毒热之邪,更易招致外感。中医预防甲流感生活起居预防世界掀起中医热潮! 已

12、有16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中医药和针灸,有5万个中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将近50万,其中洋中医占70%,并且全球有200多所正规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他们的服务对象已经从华人华裔为主到为本土居民服务为主,呈现出患者本土化、医生本土化的两大发展趋势。 在美国,有48个州承认中医药、针灸的合法地位。在加利福尼亚 州,政府还批准成立了美国中医药研究院。据报道,美国登记的职业针灸师有1.1万余人。美国国家针灸及东方医学资格认证委员会在2011年的一次全国性调 查表明,美国每10个成年人当中,就有1人接受过针灸治疗。除了针灸之外,还同时使用中药、推拿、按摩等方法来治病。 在澳大利亚,大约有20所大学提供中医课程

13、。中医在澳大利亚的教育正在迅速发展。据统计,澳大利亚约有5000家中医及针灸诊所,每年服务大约280万人次。 世界掀起中医热潮! 已有16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中医药和世界掀起中医热潮! 神奇的草药和中医疗法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是医学宝库中的瑰宝。现在,中医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世界掀起中医热潮! 神奇的草药和中医疗法在世界上独树一中国古代科技之光(中医药)课件中国古代科技之光(中医药)课件小调查: 采访身边的人,请他们说说中医有哪些神奇的疗效。小调查: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1)战国:扁鹊是当时的名医,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医学分科。(2)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3)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华佗擅长外科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