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错误!链接无效。107,但小于2.5108。(2)地形特点厂址位于 属“导则”中的 地形。(3)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规定的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级别判据见表1-4。表1-4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一览表(4)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综合以上分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对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规定,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为级。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1)废水排放量本项目生产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排放量 m3/d。(2)废水水质复杂程度本项目废水污染物包括持久污染物包括 ,非持
2、久性污染物包括 ,污染物类型数 、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个,废水水质复杂程度属 。(3)地表水规模项目外排废水最终受纳水体为,该河 多年平均径流量m3/s,为型河流。(4)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依据当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河地表水功能区划为GB3838-2002中类。(5)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综上所述,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要求,确定本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为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1)建设项目规模本项目总投资万元,属型建设项目。(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本项目噪声源主要为 ,噪声级在 dB(A)(3)声环境特征按照,厂址所在区
3、域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类。厂址周围无(有) 等声环境敏感目标。(4)声环境影响本项目 ,实施后周围声环境噪声级增高量 3dB(A)、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增加较多)。(5)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综合以上分析,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级别划分原则,确定本项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为级。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1)工程影响范围本项目厂区占地面积 m2, 占地 m2,影响范围的面积 km2。(2)生物群落变化本项目实施后,厂址及周边区域生物量减少(50%),物种多样性减少(50%)。(3)区域环境厂址占地现为荒坡地
4、,地表植被主要为杂草、低矮灌木等。(4)土地性质本工程占地将由未利用土地改为工业用地,土地利用性质发生变化。(5)生态敏感性经现场踏勘及调查了解,建设区域内无国家珍稀、濒危物种,为非生态敏感地区。(6)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综合以上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中划分依据,确定本工程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 级。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1)物质危险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物质危险性标准见表1-5,本项目主要产品物化性质、毒性及易燃易爆性质见表1-6。表1-5物质危险性标准一览表表1-6 物质危险性一览表由表1-5和表1-6分析可知,本项目为物质; 为一
5、般(剧毒)物质。(2)物质贮存量本项目 物质贮存量及其对应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临界量见表1-7。表1-7有毒(易燃、易爆)物质贮存量及其对应临界量一览表由表1-7分析可知,本项目贮存场所储量(未)超过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有毒(易燃、易爆)物质的临界量,(不)属重大危险源。(3)环境敏感性本项目所在区域无(有)建设项目管理名录规定的自然保护区、文物、珍稀动植物资源等敏感目标,(不)属环境敏感区。(4)评价工作级别划分判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判据见表1-8。表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划分判据一览表(5)评价工作级别的确定综合以上分析,根据建设项
6、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划分的判据,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为一级。1.5.2 评价范围根据本项目各环境要素确定的评价等级,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按“导则”中评价范围确定的相关规定,并综合本项目污染源排放特征,确定本评价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见表1-9。表1-9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一览表方向、方向即、地表水环境至本项目废水排放口至下游m地下水厂址所在区域以 风险源为中心,周围km范围1.6 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1.6.1评价内容根据本项目特点及周围环境特征,将本次评价工作内容列于表1-10。表1-10 评价内 容一览表拟建工程的工程内容、生产工艺过程分析、污染源及环保措施等1.6.
7、2 评价重点结合项目的排污特征及周围环境现状,确定本项目评价重点为工程分析、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影响分析。视具体情况定1.7 评价标准和环境保护目标1.7.1评价标准根据环字2008号关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本评价执行以下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浓度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19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中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
8、05)标准。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类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锅炉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时段标准; 其它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废水:外排废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表1一级A标准。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类标准。建筑施工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规定噪声限值。(3)控制标准固体废物:执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7-2007)、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理场污染
9、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卫生防护距离:执行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4)风险评价标准风险评价采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中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限值。以上各标准其标准值见表1-11至表1-13。下表中标准仅做参照 表1-11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表1-12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览表表1-1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一览表单位: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卸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65551.7.2 环境保
10、护目标根据项目特点及周围环境特征,确定厂址周围居民点为大气环境保护对象,地表水环境保护对象,厂址周围地下水为地下水保护对象,主要保护对象及保护目标见表1-14。表1-14环境保护对象及保护目标一览表注意在报告编写前提醒负责人与当地环保部门汇报、沟通环评执行标准和及其它项目有关情况2 区域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县位于河北省 市西部 部,地处东径、北纬之间,北靠,东接,南临 ,西倚 。全境东西宽公里,南北长 公里,土地面积km2,辖镇乡。本项目厂址 位于县部,村侧,厂址中心坐标为北纬、东经,厂址,东距m、南距。与 相距 km。由近到远描述周边关系特别为一些比较敏感的化工项目
11、在交待距离周围距离的时候,除了给出距离周围村庄距离外,还有给出距离主要公路、铁路或河流等距离,对于在现有厂区内建设的企业,要说明本工程在现有厂区内的左邻右舍公司的地理位置见附图1,本项目厂址周围区域地形见附图2,厂区占地概貌见图2-1,四周厂界概况见图2-2。2.1.2地形地貌本项目厂址位于区,厂区四周平坦开阔。2.1.3地层地质本项目所在区域地层主要为。2.1.4气候气象内丘县属北半球温带半干旱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日照充足。主要气候气象特征见表2-1。表2-1 气候气象特征一览表2.1.5地表水系本项目外排废水经 排入该河,厂区雨水经 排入 。2.1.6水文地质本项目厂
12、址位于,属区 , 地下水埋深在128200米之间。本项目新水取自 。2.2 社会环境概况2.2.1 县社会环境概况2.2.2 镇社会环境概况2.3 城镇总体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2.3.1城镇总体规划县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局为本项目出具了选址意见书,同意本项目选址。2.3.2 污水处理厂2.3.3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划2.3.4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市环境保护局“关于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或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厂址所在区域环境空气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类区, 河地表水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体,声环境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
13、3)2类区。2.4 区域污染源调查2.4.1 污染源调查根据本项目外排污染源特征,确定将评价区域内外排废气、废水的工业企业做为调查对象,根据各企业环境统计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及物料衡算结果,各企业外排废气污染物情况见表2-2。2.4.2 污染源评价(1)评价方法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公式如下:Pi=表2-2评价区域内各企业外排废气污染物调查结果一览表式中:Pi废气中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Cii污染物绝对排放量(t/a); Coi某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大气:mg/m3,水:mg/L)Pn=式中:Pn某污染源(工厂)的等标污染负荷;P=式中:P某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Kn=100%式中:K
14、n某污染源在区域中的污染负荷比。(2)评价标准采用1985年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技术要求及建档技术规定中的标准。标准值见表2-3。表2-3 污染源调查评价标准一览表项目评价标准项目评价标准烟(粉)尘0.3mg/m3SO20.15mg/m3(3)评价结果废气污染源评价结果见表2-4。表2-4 废气污染源评价结果一览表该部分同样要与当地环保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咨询企业环保手续的办理情况及其污染物排放量3 工程分析该章节根据项目特点在项目编写方案中确定3.1基本概况本项目概况见表3-1,主要设备概况见表3-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3。表3-1 项目概况一览表表3-2主要设备及其型号一览表表3-3主要
15、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3.2工艺流程.23.2.3本项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3-1。图3-1本项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3.3 原辅材料种类及耗量原辅材料种类及耗量见表3-4,原辅材料成分见表3-5,物料平衡见表3-6,元素平衡见表3-7。表3-4原辅材料种类及年耗量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耗量备 注表3-5锅炉用煤成分析一览表3.4动力供应3.4.1蒸汽3.4.2电力3.4.3氮气本项目需0.7MPa仪表用空气1000Nm3/h,由自建空分装置空压机供应。0.7MPa氮气最大用量为1000Nm3/h,由空分装置供应。3.5 给排水给排水的思路按以下格式给出,单位为 m3/d(1)给水本项目总用水量m3
16、/d,其中新水量m3/d,重复水量m3/d,串级水量m3/d,水的重复利用率为97.7%。新水:用量 m3/d,其中生活及杂用水量m3/d,设备间接冷却循环水 系统补水量m3/d。循环水:总计m3/d,其中设备间接冷却系统循环水量m3/d,系统循环水量m3/d,系统循环水量m3/d。串级用水:总计m3/d,其中作为 补水 m3/d;除盐水制备酸碱废水用作煤场抑尘洒水m3/d。(2)排水本项目废水总计 m3/d,其中净环水系统排污水m3/h、软水制备及汽化冷却锅炉排污水m3/h、生活污水m3/h;本项目排水量总计 m3/d。净环水系统排污水:为保持水质稳定,球团工程净环水系统有一定量的排污水约m
17、3/h,除盐份和温度略有升高外,水质较好(SS40mg/L、COD40mg/L),用作绿化、场地喷洒用水。软水制备排污水:软水制备及汽化冷却锅炉排污水量m3/h,排入集水池,用作造球补水。生活及杂用污水:生活及车间杂用污水产生量为m3/h,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处理后回用,料场洒水。外排废水:本项目排水量总计 m3/d,包括 污水和 废水 。本项目水量平衡见图3-2。单位:m3/h 3.6营运期污染源及其治理措施根据设计资料和类比调查结果,结合工艺排污节点分析,本项目污染源及其治理措施见表3-6。表3-6污染源及其治理措施一览表一览表3.6.1 废气污染源及其治理措施
18、注意每个污染源描述中最终要给出运转时间及污染物年排放量(1) 除尘废气本项目在共设置 个抽风焦气罩,收集到的含尘废气集中送 除尘系统一台脉冲布袋除尘器进行净化处理,处理后废气通过 m高的排气筒排放,外排废气量 m3/h,粉尘浓度 mg/m3、排放速率为kg/h,二氧化硫浓度 mg/m3、排放速率为 kg/h,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要求。根据该除尘系统年运转 d、日运转 h计算,(2)锅炉烟气本项目建设 t/h锅炉一台,以煤为燃料,锅炉燃煤烟气采用设施脱硫、净化,处理后烟气通过 m高的烟筒排放,外排烟气量m3/h,烟尘浓度mg/m3、二氧化硫 mg/m
19、3,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时段标准要求。根据锅炉年耗煤量 t/a计算,年外排烟尘 t/a、二氧化硫 t/a。 (3) 无组织排放粉尘造气车间原料工段焦炭、炉渣堆存及转运过程中易产生二次扬尘,工程设置焦棚和渣仓,焦炭送焦棚堆存、炉渣送渣仓储存。另外焦炭转运采用密闭皮带通廊,控制粉尘的产生,根据类比同类企业岗位粉尘浓度并结合当地气象条件经计算,项目粉尘无组织排放量为2.4kg/h。3.6.2 废水污染源及其治理措施(1)锅炉及除盐水制备排污水本项目锅炉排污水量为 m3/h,除盐水制备反渗透装置排污水 m3/h,废水中SS约30mg/L、COD约38mg/L,污
20、染物浓度较低,送锅炉烟气脱硫系统作为补水利用,不外排。(2)间接冷却循环水系统排污水本项目 间接冷却循环水量 m3/h,为避免管路系统结垢、保持水质稳定,系统排污水量 m3/h,废水中SS约30mg/L、COD约38mg/L,污染物浓度较低,送 系统作为补水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办公楼、食堂、浴室等生活污水量 m3/d,其中冲厕废水采用化粪池处理、食堂废水采用隔油池处理,混合后废水中SS mg/L、COD mg/L、NH3-N mg/L,送 污水处理站采用 工艺净化处理,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见图2,处理后水质见表3-7。图3-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图表3-7 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一览表 单位:mg/L
21、由表3-7分析可知,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处理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绿化用水要求,亦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要求,其中 m3/d用做厂区绿化用水,剩余 m3/d经排水管道排入 河。(4)厂区防渗措施为避免废水下渗对地下水造成影响,项目应加强环保设施的管理,作好厂区防渗,具体防渗措施如下:对本项目生产区采取全面防渗处理,重点防渗处理单元包括:。防渗区域地面全部采用水泥砂浆防渗层硬化,硬化厚度为150200mm,渗透系数小于110-9m/s。废水收集、处理池均建设配筋防渗水泥池,并采取内外防水处理,具体做法是:
22、水泥池壁及池底使用防水混凝土,水池内壁采用国家建筑标准中的RG防水材料进行防渗处理,外壁采用沥青防水材料进行防水处理,使防渗层渗透系数小于110-9m/s。厂区除绿化用地之外应全部进行硬化处理,实现厂区不见黄土。设专人对厂区进行日常清扫,清扫灰尘送至锅炉房,掺入锅炉用煤焚烧,不得随意堆存。厂区设m3的初期雨水回收池,收集的初期雨水逐渐送废水处理站统一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外排。加强厂区下游地下水的监控、监测,同时加强污水暂存设施的检查和维护,防止污水渗漏引起地下水污染。3.6.3 噪声污染源及其治理措施噪声源主要为空压机、鼓引风机、泵类、凉水塔和振动筛等设备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噪声级在781
23、10dB(A)之间。项目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 风机出口安装消音器、高噪声级设备布置在厂房内等隔声降噪措施,控制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降噪效果在1530dB(A)之间。3.6.4 固体废物及其治理措施按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进行判别,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05.17-2007)判别, 属危险废物,其它固体废物均属类一般固体废物。其中 t/a,全部外售; t/a,全部外售用作建筑材料;t/a,送利用。3.6.5 非正常排放及其防治措施根据对国内同类企业生产过程中非正常排放调查的结果,本项目非正常排放主要有以下 类。(1)(2)3.7施工期污染源及其防治措施本
24、项目施工期约14个月。其施工期工作内容包括地表的平整、建筑地基挖掘、结构施工和设备安装等,不同的施工阶段,除有一定量的施工机械进驻现场外,还伴有一定量的建筑材料的运输,从而产生施工扬尘污染、施工噪声污染和一定量的建筑垃圾,各类施工期污染源及其污染防治施如下:(1)施工噪声及其污染防治措施不同的施工阶段,将有不同的施工机械,如搅拌机、挖掘机、装载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振捣器、设备吊装机械等产生高低不一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项目将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维护管理等措施,控制施工噪声对周围的不利影响。(2)施工扬尘及其污染防治措施在本项目厂址地表平整、地基挖掘、弃土运输、
25、临时堆存过程中,在一定的风力作用下,将产生一定量的二次扬尘。另外,在施工车辆来回运输及进出建筑工地时,亦将产生一定量的运输扬尘,影响周围的大气环境。本项目将采用施工现场围挡作业,地表及时硬化和洒水,建筑材料遮盖存放等抑尘措施控制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3)建筑垃圾及其污染防治措施土建施工、建筑施工等过程将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垃圾,建设单位将按环卫部门要求将其运至指定地点消纳。3.8污染物年排放量本项目污染物年排放量见表3-8。表3-8污染物年排放量一览表单位:t/a大气污染物废水污染物工业固体废物烟尘粉尘SO2H2SCOCOD氨氮4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工作由市环境
26、保护监测站负责完成,该站为环境监测国家二级站。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根据所确定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结合厂址所在区域地形特点及当地气象特征,本评价设置个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分别为村,监测点位和监测因子见表4-1和附图6。表4-1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一览表(2)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时间为年月日4日,连续监测5天。日平均浓度每天采样18小时,日平均浓度每天采样12小时。1小时浓度每天采样4次,每次采样45分钟,具体时间为:2:00、7:00、14:00、19:00。监测期间同步测定该区域24小时气象参数,包括风向、风速、
27、气压、气温、总云量、低云量。(3)监测及分析方法监测采样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执行。TSP、SO2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表2的规定进行,其它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进行。各监测因子检测方法及检出限表见表4-2。表4-2 检测方法及检出限一览表序号12345678(4)监测结果统计本次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如下:监测期间气象条件监测期间气象参数见表4-3。表4-3 监测期间气象参数一览表时间1:002:000:00平均由表4-3分析可知,监测期间各小时平均风速为 m/s;日平均风速为 m/s,年平均风速。浓度范围各监测点位监测因子浓度范围见表4-4。表4
28、-4 各监测点位监测因子浓度范围统计结果一览表 由表4-4分析可知,监测期间评价区域内各监测点位二氧化硫1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mg/m3,日平均浓度mg/m3;二氧化氮1小时平均浓度范围mg/m3,日平均浓度mg/m3;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为mg/m3日平均浓度变化值各监测点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监测统计结果见表4-5。表4-5各监测点位污染物日均浓度一览表 由表4-5分析可知,监测期间各监测因子日平均浓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说明。时空变化规律,结合污染源、气象条件分析4.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因子评价因子为。(2)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计算公式为:式中:Pii评价因子标准指
29、数; Cii评价因子监测浓度,mg/m3; Coii评价因子标准值,mg/m3。(3)评价标准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值。(4)评价结果标准指数范围各监测点污染物小时及日平均浓度标准指数范围统计结果见表4-6。表4-6各监测点污染物标准指数范围统计结果一览表污染物名 称监测点名称标准指数日平均二氧化硫1小时平均浓度标准指数为,日平均浓度标准指数为,均小于1;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标准指数为,均大于1。标准指数分布将各监测点标准指数按1.0分别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4-7。表4-7标准指数分布统计结果一览表污染物名称监测点名称1.01.0由表
30、4-7可知,各评价点 1小时平均浓度监测值标准指数均小于1,小于0.5比例为%、分布0.51.0之间比例为%,;日平均浓度标准指数亦均小于1,分布0.51.0之间比例均为%;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标准指数大于1的比例为%。超标率各监测点污染物小时及日平均浓度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及最高浓度出现时间统计结果见表4-8。表4-8 超标率统计结果一览表 由表4-8分析可知,监测期间各监测点二氧化硫1小时和日平均浓度均无超标现象;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在监测点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数为。评价结论评价结果分析可知,监测期间各评价点位除监测点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出现超标现象,超标率%,区域环境空气中二氧化
31、硫一小时、日平均浓度均不超标,有一定环境容量;根据现场踏勘和监测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可吸入颗粒物超标原因除受工业废气污染物影响外,还与道路扬尘和村民住宅施工扬尘产生量较大有关。多家机构大气环境颗粒物源解析结果表明,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大约70%以上来自自然环境,受二次扬尘影响较大,与天气状况特别是风力状况以及地表植被覆盖情况有关。为改善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市正在逐步加大对市区及周边区域内各类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工作,如采取强制性措施拆除供热小锅炉,实施以邢台市热力总公司为主要热源的集中供热工程;加强对区域工业污染源的监控力度,确保稳定达标,关停小煤场、小沙场等企业,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加大对建筑工地扬
32、尘的治理,扩大城区绿化面积等等。从其它城市同类环境综合治理效果分析,上述措施有效,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将逐步得到改善。注意与区域污染源及监测期间气象条件进行结合。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2.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断面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状况、排水去向,在 处各设置一个监测断面。监测断面位置见表4-9和附图5。表4-9地表水监测断面一览表 (2)监测因子本评价监测因子为pH、COD、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氨氮、石油类。(3)监测时间及频率2008年1月19日至21日连续监测3天,每天采样一次。(4)监测及分析方法采样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废水部分)执行,分析方法按
3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各地表水环境监测因子检测方法及检出限见表4-10。表4-10地表水环境监测因子检测方法及检出限一览表序号123挥发酚4氰化物5硫化物6氨氮7石油类8氯化物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其计算公式为:式中:Pii因子标准指数;Cii因子监测浓度,mg/L;COii因子质量标准,mg/L。对于pH值,评价公式为:SpH,i=(7.0-pHi)/(7.0-pHsmin)(pHi7.0)SpH,i=(pHi-7.0)/(pHsminx-7.0)(pHi7.0)式中:Sph,ii监测点的pH评价指数;pHi
34、i监测点的水样pH监测值;pHsmin评价标准值的下限值;pHsminx评价标准值的上限值。(2)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类标准。(3)监测及评价结果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各污染物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4-11。表4-11 地表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一览表 由表4-11分析可知,监测断面地表水各项监测因子标准指数为,交监测断面各项监测因子标准指数为,两个监测断面各因子标准指数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类标准要求。4.3 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3.1 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点位根据该区域地下水流向,在评价区域内设置 个地下水
35、监测点,监测点位置见附图4和表4-12。表4-12 地下水监测点位置一览表(2)监测项目pH、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性总固体、NH3-N、NO2-N、NO3-N、硫化物、挥发酚、氰化物共11项。(3)监测时间及频率监测时间为年月日至日,连续监测三天,每天采样一次。采样同时测量井深、水位。(4)监测分析方法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方法(GB5750-85)进行。4.3.2 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2)评价标准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进行。(3)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结果与评价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见表4-13。表4-13地下水质量现状监
36、测及评价结果一览表由表4-13分析可知,各地下水监测点的各项监测因子标准指数为0.010.64,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要求。4.4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4.1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点位根据“导则”(HJ/T2.4-1995)中有关规定,本评价在 厂址厂界各布设2个噪声监测点,厂界各布设个噪声监测点,共个噪声监测点。见附图4。(2)监测因子连续等效连续声级(LAeq)(3)监测时间及频率2008年1月17日,监测一天,分昼间和夜间进行。(4)监测方法按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进行。4.4.2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评价方法采用等
37、效声级与相应标准值比较的方法进行。(2)评价内容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3)监测及评价结果厂界噪声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4-14。表4-14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dB(A)点 位昼间夜间监测值标准值评价结果监测值标准值评价结果南厂界1#51.260达标48.650达标西厂界2#53.5达标49.4达标3#54.8达标49.8达标北厂界4#48.3达标45.2达标东厂界5#49.6达标46.4达标6#53.1达标48.2达标由表4-14分析可知,本项目四周厂界噪声监测值昼间为 dB(A),夜间为 dB(A)之间,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
38、3)2类标准的要求。有现有企业的厂界监测结果评价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新建项目监测结果分析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施工期约为 个月,厂内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土石方施工、建筑结构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3个阶段,厂外施工主要包括 、 等,在此期间将产生施工噪声、施工扬尘、建筑垃等, 本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如下。5.1 施工噪声影响分析5.1.1噪声源及其影响预测(1)施工噪声源强根据类比调查和资料分析,本项目拟采用的各类建筑施工机械产噪值见表5-1。表5-1施工机械产噪值一览表 (2)施工噪声贡献值本评价采用点源衰减模式,预测计算施工机械噪声源至受声点的几
39、何发散衰减,计算中不考虑声屏障、空气吸收等衰减,预测公式如下:Lr=Lro-20lg(r/ro)式中:Lr距声源r处的A声压级,dB(A); Lro距声源ro处的A声压级,dB(A); r 预测点与声源的距离,m; ro监测设备噪声时的距离,m。利用上述公式,预测计算本项目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贡献值,预测计算结果见表5-2。表5-2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贡献值序号机构不同距离处的噪声贡献值dB(A)40m60m100m200m300m400m500m1装载机686460545048452挖掘机666258524846443推土机666258524846444混凝土振捣器61575
40、3474341395混凝土搅拌机676359534947456电 锯716763575451497运输卡车61585347444139(3)影响分析将表5-2噪声源预测计算结果与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相互对照可知,本项目土石方、结构施工阶段,每种施工机械昼间距工地40m、夜间300m方可满足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求。另外,由于工程需消耗一定量的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该材料的运输将使通向工地的公路车流量增加,产生的交通噪声将给运输路线沿途的声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由本项目厂址周围居民点分布情况分析可知,距厂址最近的居民点为东侧1280m处的石相村居民点,本项目工程内容以低层厂房、焦炉施工建设为主,
41、且位于中煤旭阳现有厂区内,施工场地四周有中煤旭阳2m高围墙遮挡,故施工噪声经围墙阻隔和距离衰减后,不会对周围村庄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5.1.2 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为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施工及运输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不利影响,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施工期采取以下噪声控制对策和措施:(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并在施工中应有专人对其进行保养维护,施工单位应对现场使用设备的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2)尽可能利用距离衰减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强噪声设备如混凝土制备设施移至距居民声环境敏感点相对较远的厂址西部,同时对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
42、尽量采取入棚操作。(3)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噪声管理,施工单位也应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4)建筑材料运输及设备运输车辆应避免经石相村进出厂区,避免交通噪声对其声环境的影响。(5)建设与施工单位应与施工场地周围单位、居民建立良好关系,及时让他们了解施工进度及采取的降噪措施,并取得居民的理解。5.2.施工扬尘影响分析5.2.1 施工扬尘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本项目施工期扬尘主要为厂址土建施工产生扬尘及建筑垃圾、建材堆置和运输产生的扬尘。土方的挖掘、堆存、回填,水泥砂石等建筑料运输、装卸、堆存,在有风天气均易产生一定的扬尘。同时运输车辆进出工地,车辆轮胎不可避
43、免的将工地的泥土带出,遗洒在车辆经过的路面,在其它车辆通过时产生二次扬尘。以上扬尘将伴随整个施工过程,是施工扬尘重点防治对象。(2)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的扬尘产生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以及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难以进行量化,本评价类比有关单位进行的现场实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北京市环科院曾对多个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污染影响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5-3。表5-3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TSP监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mg/m3由以上施工扬尘监测结果分析可知: = 1 * GB3 当风速为2.4m/s时建筑工地内TSP浓度是上风向对照点的1.53.5倍,平均1.88倍。 = 2 * GB3
44、建筑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在工地下风向50150m之间,受影响地区的TSP浓度平均值为0.491mg/m3,为上风向对照点的1.5倍、浓度值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值。 = 3 * GB3 建筑工地下风向150m处TSP浓度平均值为0.322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值的1.1倍,在下风向200米处TSP可达到相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由以上类比调查结果可知,施工扬尘以土壤颗粒为主,在该区域年平均风速为2.31m/s情况下,影响范围主要在250m以内,距本项目厂址最近周围居民点为厂址东侧1280m处的石相村,且与本项目施工场地有围
45、墙相隔,故施工扬尘经围墙阻挡后不会对对周围农村居民点环境空气产生明显影响。5.2.2 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为有效控制施工期间的扬尘影响,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执行河北省冀建城2001248号关于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同时根据类比调查结果及其它施工场地采取的抑尘措施,对本项目施工期提出以下要求:(1)施工现场四周设置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2m。(2)每天定时对施工现场扬尘区及道路洒水,每天洒水两次。(3)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预报或市政府发布空气质量预警时,应停止土方施工作业。(4)水泥、石灰粉等建筑材料存放在库房内或者严密遮盖;沙、石、土方等散体材料须覆盖;施工场地内装卸、搬倒物料应
46、遮盖、封闭或洒水。(5)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严密遮盖,及时清运。(6)建筑垃圾在运输时应用苫布覆盖,避免沿途遗洒。(7)合理设置出入口,并采用混凝土硬化,施工现场的道路、作业场地内,及时硬化并加强清扫。(8)管沟挖方及时回填,避免土方堆置过程产生二次扬尘。5.3 施工期固废影响分析5.3.1建筑垃圾影响分析本项目厂址为中煤旭阳预留发展用地,原为荒地,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渣土,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5085.3-1996),均属类一般固体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建设单位严格执行邢台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管理规定,运至邢台市城市管理局
47、核准的消纳场地处置,故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5.3.2施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为避免建筑垃圾外运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评价对建设单位提出以下要求:(1)弃土应尽可能用于企业内绿化用土。(2)建筑垃圾外运应用苫布覆盖,严禁沿途遗洒,并按邢台市城市管理局指定路线运行驶,严禁穿越市区。6 营运期影响评价6.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6.1.1 地面污染气象分析本项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为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1995)的规定:“对于三级评价工程,可直接使用建设工程所在地距离最近的气象台(站)的资料。”据调查,与本项目距离最近的气象站为气象站,与本项目厂址地形、地貌基本相同,因
48、此本评价选取该气象站近五年气象资料对该区域污染气象进行分析。收集气象台年常规定时气象资料,经计算机统计归纳,分析可知内丘县地面气象呈以下特征。(1)风向风向决定了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方向,即决定了污染源影响的区域。某一风向持续时间越长,对其下风向影响越大。近五年的年及各代表月风向频率见表6-1,风向频率玫瑰图见图6-1。由表6-1和图6-1分析可知,内丘县年主导风向为S和N,风向频率分别为14.23%和12.15%,ESE和ENE风向频率较小,分别为1.91%和2.76%,年静风频率为4.01%。一月(冬季)以N和NW风向为主,频率分别为16.61%和11.94%,静风频率为3.85%,四月(春季
49、)以S风向为主,风向频率为20.17%,静风频率为3.17%。七月(夏季)以S风向为主,风向频率均为17.26%,静风频率为2.57%。十月(秋季)以N和S风向为主,风向频率均为12.42%,静风频率为6.45%。(2)风速风速控制着污染物的水平传送速度,风速越小,稀释作用越小,污染物的影响越大。内丘县近五年的年及各代表月各风向平均风速见表6-2,风速玫瑰图见图6-2。由表6-2和图6-2分析可知,内丘县年平均风速中,N和NNE风向平均风速最高,分别为3.00和2.83m/s,WSW风向平均风速最小,为1.42m/s。五年平均风速为2.23m/s。一月平均风速以N风向最大,为2.69m/s,一
50、月平均风速为1.97m/s。四月平均风速以N和NNE风向最大,分别为3.96m/s和3.94m/s,平均风速最大,为2.93m/s。七月平均风速NNE和N风向最大,平均风速为2.76m/s和2.56m/s,平均风速为2.00m/s。十月平均风速N风向最大,为3.08m/s,平均风速为2.23m/s。(3)污染系数污染系数综合表达了风向、风速对污染物扩散和输送的作用,某风向污染系数大,则其下风向受污染的程度重。污染系数定义为:式中:Cp污染系数;fi某时段某风向的频率;Ui某时段某风向平均风速(米/秒);Uo某时段各风向平均风速(米/秒)。近五年的年及各代表月污染系数见表6-3,污染系数玫瑰图见
51、图6-3。由表6-3分析可知,年污染系数中S风向最大,为11.36,一月NW风向最大,为15.12,四月S风向最大,为16.26 ,七月S风向最大,为15.30,十月W风向最大,为13.55。(4)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是大气湍流运动强弱的一种标志,影响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和输送,大气越稳定,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越慢。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所推荐的稳定度分类方法,得到近五年的年及各代表月大气稳定度频率统计表见表6-4。(5)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综合近五年风向、风速和大气稳定度情况统计出及各代表月及全年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表,见表6-5。6.1.2评价范围、评价点及评价内容(1
52、)评价范围以本项目 污染源为中心,南km、东km,即km2范围,详见附图6。(2)评价点以现状监测点作为预测评价点,预测点位置见附图6,各点相对厂址的方位见表4-1。(3)评价因子根据本项目外排废气污染源特征,本评价选取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作为评价因子(4)评价内容本次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见表6-6。表6-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6.1.3预测模式地面浓度预测模式在本次预测计算中,日平均浓度预测模式选取导则中高斯模式进行计算,其预测模式如下:(1)有风时点源扩散模式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下风向地面任一点(X、Y)的1小时平均浓度(mg/m3),计算模式:式中:C以污染源的烟羽轴线为X轴
53、的坐标系中(X、Y)处的地面浓度,mg/m3; Q单位时间排放量,mg/s; Y该点与通过排气筒的平均风向轴线(X轴)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m; U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y、z水平和铅直方向的扩散参数,m。式中: He污染源有效源高,为烟囱的几何高度(H)加烟气抬升高度(H)之和,m。扩散参数y、z可表示为下式:y=1X1,z=2X2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X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m。(2)排气筒下风向一次取样时间的最大地面浓度Cm(mg/m3)及其距排气筒的距离Xm(m):式中: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2铅直扩
54、散参数回归指数;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3)小风和静风时的点源扩散模式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平均风向为X轴,地面任一点(X,Y)小于24小时取样时间的浓度CL(mg/m3)按下式计算:式中:01、02分别为横向和铅直向扩散参数的回归系数y=x=01T,z=02T),T为扩散时间(s)。(4)多源叠加模式式中:cn为某计算点多元叠加浓度,mg/m3;cr为r源在某一计算点的贡献浓度(r=1,2,3n),mg/m3。(5)面源贡献浓度预测按照上述点源模式进行计算,但需对扩散参数和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和分别为:式中:X自接受点到面源中心点的距离;y面源在Y方向的长度;面源的
55、平均排放高度。(6)日平均浓度计算模式式中:Cd计算点日平均浓度,mg/m3;Cii计算点1小时平均浓度,mg/m3;N计算次数。(7)长期平均浓度计算模式式中:i、j、k分别为风向方位、稳定度、风速段序号;fijk为有风时风向方位、稳定度、风速联合频率;fLijk为静风或小风时不同风向方位和稳定度的出现频率;Crijk和CLrijk分别是接受点上风向方位角内对应于fijk和fLijk联合频率的第r个源对接受点的贡献浓度值。(8)非正常排放贡献浓度预测非正常排放采用下面的预测模式:有风时非正常排放预测模式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有效源高为He,平均风向轴为X轴,源强为Q(mg/s),非正常排放
56、时间为T,则t时刻地面任一点(X,Y)的浓度应按下式计算:tTtTtT小风和静风时非正常排放预测模式t时刻地面任何一点(X,Y)的浓度为: 烟气抬升高度公式 (1)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当烟气热释放率Qh大于或等于2100kJ/S,且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T大于或等于35K时,H采用下式计算:式中:n0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见表6-7; n1烟气热释放率指数,见表6-7; n2排气筒高度指数,见表6-7; Qh烟气热释放率,kJ/S; H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m; Pa环境空气压力,取气象台年平均值,hPa; Qv实际排烟率,m3/sT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温度差,K; Ts烟气出口温度,
57、K; Ta环境大气温度,K,取气象台年平均值; U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m/s。表6-7 n0、n1、n2 的 选 取Qh,(kJ/s)地表状况(平原)n0n1n2Qh21000农村或城市远郊区1.4271/32/3城市及近郊区1.3031/32/32100Qh21000且T35K农村或城市远郊区0.3323/52/5城市及近郊区0.2923/52/5当1700kJ/sQh2100kJ/s时式中:Vs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排出速度,m/s;D排气筒出口直径,m。当Qh1700KJ/S或者T35K时H2(1.5VSD0.01Qh)/U(2)有风时,稳定条件式中:排气筒几何高度以上大气温度梯度,K/m;
58、(3)静风和小风时6.1.5模式中参数的选取(1)扩散参数预测计算中的扩散参数选择导则中相关参数,并根据取样时间的不同对横向扩散参数进行修正。(2)污染源参数表6-8污染源源强参数一览表(3)典型日气象参数根据当地气象特征以及现状监测期间的气象参数,选取大气条件为稳定的静风和小风天气及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年月日作为典型日气象条件,气象参数见表6-9。表6-9 典型日()气象参数一览表序号风向稳定度序号风向稳定度6.1.6环境空气影响预测(1)1小时平均贡献浓度在不同风速、不同稳定度条件下,本项目对各评价点的二氧化硫和 1小时平均贡献浓度见表6-10;大气环境质量1小时平均浓度现状监测期间出现的对各
59、评价点不利风向、且污染物浓度较高典型时刻气象条件下,本项目污染物对各评价点二氧化硫1小时平均贡献浓度见表6-11。表6-10本项目1小时平均贡献浓度一览表单位:mg/m3表6-11本项目由表6-10分析可知,本项目污染源对各预测点二氧化硫1小时平均贡献浓度为mg/m3,占标准值的比例为%。由表6-11分析可知,在1小时平均浓度现状监测期间不利时刻气象条件下,本项目污染源;对各评价点的二氧化氮1小时平均贡献浓度在mg/m3之间,占标准值比例在%之间。(2)典型日日均贡献浓度典型日气象条件下,本项目对各评价点的日均贡献浓度见表6-12,贡献浓度等值线图见图6-4和图6-5。表6-12 本项目典型日
60、日平均贡献浓度一览表由表6-12分析可知,在典型日气象条件下,拟建项目废气污染源对各评价点的二氧化硫日平均贡献浓度为mg/m3,占标准值的比例为%,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贡献浓度为mg/m3,占标准值的比例为%。(3)年平均贡献浓度本项目污染源对各评价点年平均贡献浓度见表6-13。年平均贡献浓度等值线图见图6-6。表6-13 本项目年平均贡献浓度一览表由表6-13分析可知,本项目污染源对各评价点二氧化氮年平均贡献浓度为mg/m3,占标准值份额为%。(4)最大落地浓度及出现的距离本项目 烟囱烟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及出现的距离见表6-14。表6-14本项目烟囱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及出现的距离一览表由表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管理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常规
- 湖南工程学院《基础英语(4)》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艾滋病知识的普及
- 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措施
-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深度预测试卷含解析
- 肾癌靶向治疗护理常规
- 岗位安全承诺书(10篇)
- 旅游开发项目策划书(6篇)
- 眼科手术面部消毒
- 一年级数学20以内加减法口算混合练习题
- 矿山安全生产培训
- 2024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专业答案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劳动和技能竞赛
- 建筑公司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承包酒店鲜榨果汁合同范本
- 2024-2030年中国无菌注射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 第七章-应聘应试技巧
- 退休员工返聘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