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员、鸥、翔、衔、喂、嘟、涛、涌、旋”等9个生字。正确书写并记忆“员、翔、涛、涌、旋”5个生字。积存“张望、飞行、活蹦乱跳、波涛汹涌、回旋”等5个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正确划出写海鸥妈妈飞行的句子。能在教师指导下,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话练习。 3、了解海鸥不同的飞行方式和天气状况有关,借此人们可以了解海上气象的学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2、能用直线划出写海鸥妈妈飞行的句子。 3、了解海鸥用不同的方式飞行和天气状况有关。 三、

2、课前预备: 收集资料:了解动物预报天气的状况。 四、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 1、板书课题:28、海上气象员 2、读题,学习生字“员”,为“员”找朋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学课文,读通课文,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2、集体沟通汇报。 出示词语:海鸥 飞行 衔 喂 嘟着嘴 波涛汹涌 回旋 4、书写指导:旋 5、沟通:气象员是干什么的?谁是海上气象员? 6、出示课文最终一节,指导朗读。 说明: 这个环节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生字,主要是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13小节,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边听

3、边思索:海上气象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2、自由轻声读课文13小节,用直线划出海鸥妈妈“预报天气”的句子。 3、沟通:海鸥妈妈“预报天气”的句子。 师板书: 时间 海鸥妈妈 天气 第一天 贴着海面飞 准是好天气 其次天 沿着海岸飞 天气开头变坏 第三天 在半空中回旋 暴风雨就要来了 4、理解词语“飞行”、“回旋”、“波涛汹涌”的意思,出示课后的选词填空练习,指导完成。 5、指导朗读,多种形式练读。(留意海鸥妈妈和小海鸥的不同角色在不怜悯况下说话语气的差异) 6、分角色表演朗读。 7、小结:课文通过海鸥妈妈三天不同的飞行姿态,预报了三天不一样的天气,告知我们海鸥就是海上气象员。 说明:这是一篇科学

4、童话,内容浅显,情节简洁,通过写海鸥妈妈在三种不同的天气状况下不同的飞行方式,让我们明白海鸥被称为“海上气象员”。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读读想想、读读划划、读读演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在朗读的根底上突出词句的训练,将课文中主要内容的句子:海鸥妈妈“预报天气”的句子用直线划出,不过本课划句子与前几课不同,所划的句子处在不同的段落中,这是一个新的学问点,教师要适当指导。然后通过理解句子来明白海鸥妈妈是海上气象员。 (四)拓展延长,说话练习。 1、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有许多动物在天气发生大的变化之前,行动上都会有所反响,如蜻蜓低飞,下雨在即。你知道有哪些动物能够预报天气?是

5、怎样预报的? 2、出示课前收集的资料,指导练习说话。 出例如句:人们看到蜻蜓低飞,蚂蚁往高处搬家,知道快要下雨了。 说明:这一环节的安排主要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学问,让学生动手又动脑,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乐观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培育学生查阅课外学习资料的力量。通过说话练习的沟通,既扩大了学生的学问面,又帮忙学生积存了说话的素材,同时口头表达力量得到了训练。 (五)、总结,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狼、溪、脏、怜、争、辩、扑”这7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熟悉“碴、逼、嚷”这3个字。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

6、读课文的力量。 3、培育学生依据语言环境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力量。 4、使学生明白对像狼一样蛮不讲理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应当以智取胜。 5、通过学习,了解坏人的本性,增加学生对坏人坏事的憎恶之情。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理解课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有意找碴儿”。 3、狼为什么不直接吃掉小羊而要有意找碴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学具预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多媒体课件、狼和小羊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插图)图上画着哪两个动物? 2、板书课题“狼和小羊”,共同读一遍。 3、引导初读课文,并且边读边思索:这篇文章讲了狼和小

7、羊之间的什么事?(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句子连贯穿顺、完整,把握简答问题的句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三)检查初读状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订正字音。 2、出示字、词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3、说一说读了课文以后知道了什么。 (四)再课课文,读通句子,把课文课流利 (五)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自由读课文,找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分别用“”和“”画出来。 2、练习读对话局部,要读出他们的不同态度和语气。 3、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先小组,再全班,读后评议。 4、争论:为什么说狼是有意找碴儿? 朗读时要抓住描绘

8、狼和小羊的语句,让学生体会狼和小羊的不同态度。 第一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得稍快些,语调昂扬些,要读出盛气凌人、横加指责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得平缓些,读出小羊当心翼翼地据理申辩的语气。 其次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出蛮横无理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据理申辩和有些可怕的语气。 第三次,课文只写了狼的话和动作,要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 其次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齐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找碴儿温柔背地里可怜争论靠近嚷 2、过渡:为什么说狼是有意找碴儿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角色读第2-6自然段。 2、争论,沟通:为什么说狼是有意找碴儿? 先由学生说一说,再由教师点

9、拨。 (l)第一次借口: 课件演示,先让学生看清故事发生的地点,演示小羊先在小溪边喝水,再演示狼在小溪的上游消失,使学生看清是小羊先来喝水,狼是后来的,小羊在小溪的下游,狼在小溪的上游,水是从上游流到下游,小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 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狼的话要读得稍快些,语调昂扬些,要读出盛气凌人、横加指责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得平缓些,读出小羊当心翼翼地据理申辩的语气。 (2)其次次借口: 教师点拨:狼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从哪儿可以看出狼在说假话?(小羊去年没生下来,不行能背地里说狼的坏话。) 理解“背地里”这个词的意思。 指导朗读其次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出蛮横无理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据理申辩

10、和有些可怕的语气。 (3)第三次借口: 提问:狼的态度又有什么变化?做动作理解“龇着牙”、“靠近”两个词语的意思。 指导朗读狼说的话,要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 3、戴头饰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篇课文,要读出狼和小羊的不同态度和语气。 4、说一说你对狼的印象。 (三)启发学生想象 狼扑向小羊,可能有几种结果?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其中你最盼望消失的一种结果。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必需想方法应付。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狼:与“浪”进展比拟记忆。 怜:与“冷”的字形相近,可把它们进展比拟。 辩:与“辨、瓣”相比拟。 重点指导以下字的写法: 狼:

11、左窄右宽,要写好其次笔“”,右边的第四笔写在右半格的横中线上,“撇”和“捺”都写在右下格,其中“撇”要在横中线上下笔。 脏:左窄右宽,左右两局部要写紧凑。 辩:左中右构造,中间比拟窄,左边的“辛”字第7画要写成“撇”,中间局部的“点”要写得低一点儿,其次笔要在横中线上起笔,左右两局部要写得一般高。 (六)做课后练习第3题。 随堂练习 1、选择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2、看拼音,写词语。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3 燕子过海 一、教学目标: 1、体会燕子过海的艰辛和困难,懂得要爱惜益鸟燕子。 2、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

12、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课文中描写燕子过海时特别辛苦、困难的句子。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燕子吗?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好吗? (燕子是益鸟。燕子是留鸟。燕子的羽毛是黑色的,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你们说得真不错,谁能告知我,燕子也许有多大?(学生用手比划)那么,谁见过海?海有多大?(海很大,天连水,水连天,望也望不到边。) 谁能用一个词说说“天连水,水连天”的意思?(一望无边、一望无际、无边无际)谁能用手比划一下海有多大? 的确比不出,这么小的燕子,要过天连水,水连天,一望无际的大海可真了不起!你们观察过燕子过海吗?有一艘军舰上的

13、海军战士观察了过海的燕子,于是他们给我们写下了这篇文章燕子过海。 教师范读 (二)学生质疑。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呢? (燕子为什么要过海?为什么它要不分昼夜地飞?为什么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三)理解课文。 燕子为什么要过海?课文的其次段有一句话已经答复了,请你找出来。(它们要从严寒的北方回到暖和的南方。) 这句话中有三组反义词,你能圈下来吗?(暖和严寒、南方北方、昼夜) 那么,燕子是怎么过海的呢?(燕子是不分昼夜地飞呀飞)教师请学生们学着燕子飞呀飞。(学生说手很酸。)你们才飞了一分钟,可燕子是不分昼夜地飞,所以他们是很疲乏了。”“疲乏”是什么意思? 你们看看下面这句话是一样的吗? 燕子

14、不分昼夜地飞,肯定是疲乏了。 燕子不分昼夜地飞,肯定是太疲乏了。 (其次句加了个“太”字,说明已经是特别特别疲乏了。) 学生感情朗读。 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是写燕子的疲乏。燕子为什么像雨点一样落下来?(全班争论) 请同学们接着往下看,有一个动作是写“燕子太疲乏”了,你能把这个动作做出来吗?可怜的小燕子,你们为什么伏着啊? 还有写燕子疲乏的句子吗?那我们该怎么读?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展翅起飞的燕子的顽强。 (四)作业。 摘录文中描写燕子过海困难、辛苦的句子。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4 一字诗 教学目标 1、学习4个生字,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并背诵。 2、了解古诗所描绘的风光,感受诗的意境美

15、。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及对祖国悠久诗词文化的喜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4个生字,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并背诵。 2、了解古诗所描绘的风光,感受诗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及对祖国悠久诗词文化的喜爱。 教学媒体 录音、生字卡片 课前学生预备 听录音,读古诗,认读生字。 教学流程 一、出示图画,说话引入 1、出示图画,谁能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描绘看到的图片? 2、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一字诗。(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要求:(1)留意“一”字在不同位置的发音。 (2)圈诞生字,反复朗读。 2、齐读古诗。 3、分组学习生字,沟通争论快速识字方法。

16、 三、理解古诗,指导朗读 1、小组学习:借助插图理解诗意,沟通所见所思。 2、全班沟通补充: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风光?(重点体会:一俯一仰的意思) 3、教师指导朗读: (1)首先让学生运用以往所学的古诗朗读学问,自己练习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集体评价,教师赐予相应指导。 (3)齐读,感受本诗的重叠之美,想像古诗描绘的漂亮风光。 4、师生共同完成诗配画:先让学生说,然后在黑板上画出。 四、课外拓展 在同学们背过的古诗、成语里面,有哪些带有数字呢?(指名学生背诵) 教师总结:我们祖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像这样优秀的诗词还有许多许多,盼望同学们以后能连续学习,把这绚烂的诗词文化继承并发挥光大

17、。 北师大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5 秋浦歌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解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这首古诗的也许意思。 2、咀嚼和体悟同类诗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心情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比照参读中,初步感受李白与杜甫写作风格的区分。 4、能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并能默写。 【学习重难点】 感悟诗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我们在校本课程“名人名诗”中学了近二十首李白的诗。李白成了我们跨时空的朋友。出示李白图片,对这朋友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秋浦歌。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

18、一,李白被权贵排挤出长安后十年,漫游到此,写了一组诗,共十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五首。这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知人论诗、整体观照,实为古诗学习之重要门径。本案设计,巧在开课伊始,即利用学生以前的积存,穿越时空,一千多年前的李白仿佛就是近在身边的朋友。 二、初读,了解诗意 1、谁先来跟李白打了招呼,字正腔圆地念一念这首秋浦歌。指名读齐读丈、长、霜是押韵的韵脚,后鼻音读准才有味道。 2、诗读准了,读通了,接下来要了解诗意,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多读,借助教材中的解释、图片,结合课内外的资料,争取自己读懂这首诗。 3、课本中有哪几个字的解释?缘,由于,由于。现在我们使用的原因、缘由都有这个意思。谁先来沟通

19、一下自己的理解? 你能读一读这首诗吗? 4、我的白发有三千丈,由于我的愁怨也是这样长。我竟不知道明镜里映出的白发,是从哪里来的? 是啊,我们仿佛观察李白对镜自怜、自悲、自叹,最终竟背转身不忍再看了。你看。 5、播放动画。 立足于学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沟通。之后,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播放此首诗的动画,起到理解与感悟的升华。 三、探究,体悟诗情 1、这首诗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感,诗中用了哪个字? 2、朋友之间贵在知心。你们知道李白愁什么,以至白发三千丈吗?以你对李白的了解,静下心想想,假设你就是镜子前的李白,见到自己满头的白发,你会想到些什么? 沟通、朗读 3、师激情:往事的种种都涌上心头,自

20、己空怀远大的理想,但屡遭挫折。如今,满头白发,日趋年轻。莫非我的一生就要这样过去吗?我的抱负莫非永久不能实现了吗?他不禁高声吟出:齐读。 4、自从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这份愁思经常追随着他,他的很多诗都表达了这份浓浓的愁,你能背一首吗? (1)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时李白刚被皇帝“赐金放还”,只觉前路茫茫,自己毕竟要往哪里去呀!苦闷忧愁尽于言表。 齐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2)将进

21、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首,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孤独,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仆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千古愁。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如今真的是齐读秋浦歌。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行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

22、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国家朝政日趋腐 败,个人遭受愈趋困惑,功业未成,人日渐年轻,经常感觉心烦意乱,忧愤郁结。齐读“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行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这呀,这愁是那么深重,如影如随,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乃至“白发三千丈”。齐读秋浦歌。 该诗的解读,紧扣一个“愁”字。李白空怀满腹经纶,却抱国无门,如今,壮志未酬,人已年轻,怎能不倍加苦痛!其实自从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这份愁思经常追随着他,他的很多诗都表达了这份浓浓的愁,这些长诗,描述更详细形象。教学中整合校本课中所学,使诗的意境不断扩大、饱满,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也。又因诗文可意会但难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