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2015基础知识练习_第1页
内科学2015基础知识练习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种考试课件购买联系QQ:2939831027 其他联系的均为倒卖第三单元血液缺铁性贫血铁代谢(一)铁的来源1.来自食物,正常人每天从食物中吸收的铁量约1.01.5mg。2.内源性铁主要来自衰老和破坏的红细胞,每天制造红细胞所需铁约2025mg。(二)铁的吸收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食物中铁以三价铁为主,必须在酸性环境中或有还原剂如维生素C存在下还原成二价铁才便于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肠黏膜是吸收铁的主要部位。铁的吸收量由体内贮备铁情况来调节。(三)铁的转运借助于铁转蛋白,生理状态下铁转蛋白仅33%35%与铁结合。血浆中转铁蛋白能与铁结合的总量成为总铁结合力,未被结合的转铁蛋

2、白与铁结合的量成为未饱和铁结合力。血浆铁除以总铁结合力即为转铁蛋白饱和度。(四)铁的分布正常成年人体内含铁量男性为5055mg/kg,女性为3540mg/kg。血红蛋白铁约占67%,肌红蛋白铁约占3.5%,贮存铁占29.2%,组织铁、含铁酶则含量甚低。(五)铁的贮存有两种形式: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前者能溶于水,主要在细胞浆中;后者不溶于水,可能是变形的铁蛋白。体内铁主要贮存在肝、脾、骨髓等处。(六)铁的排泄主要由胆汁或经粪便排出,尿液、出汗、皮肤细胞代谢亦排出少量铁。正常男性每天排铁0.51.0mg,女性1.01.5mg。病因和发病机制(一)摄入不足而需要量增加主要见于小儿生长发育期及妊娠和哺

3、乳妇女。(二)丢失过多多种原因引起慢性失血是最常见原因,主要见于月经过多、反复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痔出血、血红蛋白尿等。 (三)吸收不良胃及十二指肠切除、慢性胃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急性白血病FAB分型ALL分为三个亚型(1)L1型:以小细胞为主,大小一致。(2)L2型: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3)L3型:以大细胞为主,大小均一,胞浆内有许多空泡。ANLL分为八个亚型(1)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2)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3)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4)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以多颗粒的早幼粒细胞为主,30%。(5)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4、):骨髓原始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30%,各阶段粒细胞占30%80%,单核细胞20%。(6)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各阶段单核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80%,原单核细胞80%为M5a,80%为M5b。(7)M6(急性红白血病):骨髓中非红系细胞中原始细胞30%,幼红细胞50%。(8)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中原始巨核细30%。MICM分型细胞形态学(M)、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分子遗传学(M)相结合的分型。1.M,即FAB分型2.I,根据白血病细胞表面免疫学标志进行的分型3.C,白血病常伴有染色体改变4.M,染色体改变引起基因特异变化类型染色体改变基因改变M2t(8;21)(

5、q22;q22)AML1/ETOM3t(15;17)(q22;q21)PML/RARaM4EOInv/del(16)(q22)CBF/MYH11M5T/del(11)(q23)MLL/ENLL3(B-ALL)t(8;14)(q24;q32)MYC与IgH并列ALL(5%20%)t(9;22)(q34;q11)Bcr/abl,m-bcr/abl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和发病机制(一)感染和免疫因素急性型多认为是病毒感染引起,其机制可能是:病毒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与血小板膜的受体结合,促进血小板破坏;病毒结合血小板后改变了血小板结构,使其抗原性发生改变,导致自身抗体形成。慢性型多认为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其机制为:血小板抗原结构改变,导致自身抗体产生,与抗体或补体相结合的血小板易破坏而缩短寿命;免疫调节障碍:ITP患者体内抑制性T细胞功能减退,使活化的B细胞产生抗体增多;自身抗体导致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功能受到损害。(二)脾的作用ITP时脾对血小板的清除作用加强。已证明脾脏是血小板抗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