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年度国内外荧光增白剂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_第1页
X年度国内外荧光增白剂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_第2页
X年度国内外荧光增白剂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_第3页
X年度国内外荧光增白剂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_第4页
X年度国内外荧光增白剂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8年度荧光增白剂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北京理德斯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贰零零捌年拾壹月前言本报告是关于国内外荧光增白剂市场供需状况和发展前景的分析及预测报告。本报告全面系统地对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的行业发展环境、行业运行状况、市场供需状况、贸易状况、重点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及研发与技术发展动向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及预测。对国内荧光增白剂产业的发展与生产企业的经营提出了策略性建议。可作为国内荧光增白剂生产企业(包括目前拟建或在建的荧光增白剂生产项目)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的客观依据。一、报告重点内容分述:1、国内外荧光增白剂行业环境分析与评价具体内容包括:行业外部发展环境(PEST)分析和行业竞争

2、态势(SWOT)分析;2、国内外荧光增白剂行业状况分析及预测具体内容包括:国内荧光增白剂行业现状及运行情况分析、该行业的产业链、价值链、发展周期、行业集中度以及行业内竞争格局的分析预测和国外荧光增白剂行业运行现状概述以及国内外比较分析;3、国内荧光增白剂市场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具体内容包括:荧光增白剂供给现状分析及预测、需求及应用现状分析及预测、供需综合分析、产品标准分析、价格分析及预测、营销分析及预测、竞争产品(替代产品)分析及预测、消费者及消费行业分析及预测;4、国内荧光增白剂贸易状况分析及预测具体内容包括:包括进出口分析进出口相关政策分析;5、国外荧光增白剂市场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6、国内外

3、荧光增白剂重点生产商剖析7、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研发与技术发展动向分析及预测具体内容包括:荧光增白剂国内外专利分析、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分析、生产主流技术分析、行业技术法规。二、本报告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资料的来源,采用了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收集。一手资料来源:包括对国内荧光增白剂生产企业和用户的调查,也包括对政府主管机构、有关行业管理机构(协会、学会)、专家、学者等进行的深度访谈,以及产品的个案调查。二手资料来源:主要是通过对国内外荧光增白剂公开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检索、收集,其内容涉及了荧光增白剂的产品、技术与市场等广泛领域。三、本报告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对收集的数据资料与信息资料进

4、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关分析和专家论证,在此基础上撰成2008年度荧光增白剂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四、项目责任人:本报告由北京理德斯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产业研究部荧光增白剂部负责,项目组长由北京理德斯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调查咨询顾问、北京市科技咨询业协会注册咨询师李红女士担任。本公司已经连续十年对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的相关市场、行业发展态势、贸易状况、专利技术等进行全面、系统、长期的跟踪调查和研究,并建立了动态数据库。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相关产品的行业及企业动态,产业投资动态,产品的市场供需动态,产品贸易状况动态,产品及技术研究开发动态,专利技术动态,企业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等。同时对数

5、据库和已经发表的研究报告数据和内容随时进行更新,可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咨询服务。北京理德斯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贰零零捌年拾壹月目 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13754735 第一章 荧光增白剂概述 PAGEREF _Toc213754735 h 6 HYPERLINK l _Toc213754736 第一节 荧光增白剂定义及分类 PAGEREF _Toc213754736 h 6 HYPERLINK l _Toc213754737 第二节 荧光增白剂应用领域介绍 PAGEREF _Toc213754737 h 10 HYPERLINK

6、 l _Toc213754738 第二章 国内外荧光增白剂行业环境分析与评价 PAGEREF _Toc213754738 h 11 HYPERLINK l _Toc213754739 第一节 国内外荧光增白剂行业外部发展环境(PEST)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39 h 11 HYPERLINK l _Toc213754740 第二节 国内外荧光增白剂行业竞争态势(SWOT)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40 h 12 HYPERLINK l _Toc213754741 第三章 国内外染料行业状况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41 h 14

7、HYPERLINK l _Toc213754742 第一节 国内染料品种及分类 PAGEREF _Toc213754742 h 14 HYPERLINK l _Toc213754743 第二节 国内染料行业现状及运行情况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43 h 15 HYPERLINK l _Toc213754744 第三节 国外染料行业状况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44 h 16 HYPERLINK l _Toc213754745 第四章 国内外荧光增白剂行业状况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45 h 18 HYPERLINK l _T

8、oc213754746 第一节 国内荧光增白剂行业现状及运行情况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46 h 18 HYPERLINK l _Toc213754747 第二节 国内荧光增白剂产业链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47 h 19 HYPERLINK l _Toc213754748 第三节 国内荧光增白剂价值链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48 h 20 HYPERLINK l _Toc213754749 第四节 国内荧光增白剂发展周期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49 h 21 HYPERLINK l _Toc21

9、3754750 第五节 国内荧光增白剂行业集中度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50 h 22 HYPERLINK l _Toc213754751 第六节 国内荧光增白剂竞争格局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51 h 23 HYPERLINK l _Toc213754752 第七节 国外荧光增白剂行业状况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52 h 24 HYPERLINK l _Toc213754753 第五章 国内荧光增白剂市场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53 h 26 HYPERLINK l _Toc213

10、754754 第一节 荧光增白剂供给现状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54 h 26 HYPERLINK l _Toc213754755 1.1 供给量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55 h 26 HYPERLINK l _Toc213754756 1.2 供给因素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56 h 28 HYPERLINK l _Toc213754757 1.3 潜在供应能力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57 h 28 HYPERLINK l _Toc213754758 第二节 荧光增白剂需求分析及预测 PAGER

11、EF _Toc213754758 h 30 HYPERLINK l _Toc213754759 2.1 需求量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59 h 30 HYPERLINK l _Toc213754760 2.2 需求及应用领域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60 h 30 HYPERLINK l _Toc213754761 2.3 需求因素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61 h 31 HYPERLINK l _Toc213754762 第三节 荧光增白剂供需综合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62 h 32 HYP

12、ERLINK l _Toc213754763 第四节 荧光增白剂产品标准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63 h 32 HYPERLINK l _Toc213754764 第五节 荧光增白剂价格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64 h 33 HYPERLINK l _Toc213754765 5.1 影响市场价格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65 h 33 HYPERLINK l _Toc213754766 5.2 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66 h 33 HYPERLINK l _Toc213754767 第六节

13、荧光增白剂营销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67 h 33 HYPERLINK l _Toc213754768 第六章 国内用作荧光增白剂有机合成产品贸易状况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68 h 34 HYPERLINK l _Toc213754769 第一节 国内用作荧光增白剂的有机合成产品进出口量值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69 h 34 HYPERLINK l _Toc213754770 第二节 2007年1-12月份国内用作荧光增白剂的有机合成产品进出口量值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70 h 35 HY

14、PERLINK l _Toc213754771 第三节 荧光增白剂贸易相关政策 PAGEREF _Toc213754771 h 35 HYPERLINK l _Toc213754772 第七章 国外荧光增白剂市场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72 h 36 HYPERLINK l _Toc213754773 第一节 国外荧光增白剂供需现状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73 h 36 HYPERLINK l _Toc213754774 第二节 荧光增白剂产品区域或国别市场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74 h 36 HYPERL

15、INK l _Toc213754775 第八章 国内外荧光增白剂重点生产商剖析 PAGEREF _Toc213754775 h 37 HYPERLINK l _Toc213754776 第一节 国内荧光增白剂重点生产商剖析 PAGEREF _Toc213754776 h 37 HYPERLINK l _Toc213754777 第二节 国外荧光增白剂重点生产商剖析 PAGEREF _Toc213754777 h 46 HYPERLINK l _Toc213754778 第九章 国内外荧光增白剂研发与技术发展动向分析及预测 PAGEREF _Toc213754778 h 47 HYPERLINK

16、 l _Toc213754779 第一节 荧光增白剂国内外专利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79 h 47 HYPERLINK l _Toc213754780 第二节 荧光增白剂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80 h 48 HYPERLINK l _Toc213754781 第三节 荧光增白剂生产主流技术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81 h 52 HYPERLINK l _Toc213754782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PAGEREF _Toc213754782 h 53 HYPERLINK l _Toc213754783 第一节 荧

17、光增白剂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83 h 53 HYPERLINK l _Toc213754784 3.1 投资机会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84 h 53 HYPERLINK l _Toc213754785 3.2 投资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213754785 h 53 HYPERLINK l _Toc213754786 第二节 荧光增白剂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 PAGEREF _Toc213754786 h 53 HYPERLINK l _Toc213754787 2.1 国内生产研究趋势 PAGEREF _Toc21375478

18、7 h 53 HYPERLINK l _Toc213754788 2.2 行业发展前景 PAGEREF _Toc213754788 h 54 HYPERLINK l _Toc213754789 2.3 行业建议 PAGEREF _Toc213754789 h 54表目录TOC h z t 标题 8 c 图表 HYPERLINK l _Toc213754844 表1-1-1 荧光增白剂具备条件表 PAGEREF _Toc213754844 h 7 HYPERLINK l _Toc213754845 表1-1-2 部分国外著名公司荧光增白剂的商品牌号和商品名称 PAGEREF _Toc213754

19、845 h 8 HYPERLINK l _Toc213754846 表1-1-3 国产荧光增白剂命名方法表 PAGEREF _Toc213754846 h 9 HYPERLINK l _Toc213754847 表1-1-4 荧光增白剂按用途分类表 PAGEREF _Toc213754847 h 9 HYPERLINK l _Toc213754848 表1-1-5 荧光增白剂按结构分类表 PAGEREF _Toc213754848 h 9 HYPERLINK l _Toc213754849 表1-1-6 荧光增白剂按使用方式分类表 PAGEREF _Toc213754849 h 10 HYPE

20、RLINK l _Toc213754850 表1-1-7 荧光增白剂按系列分类表 PAGEREF _Toc213754850 h 10 HYPERLINK l _Toc213754851 表1-1-8 荧光增白剂通常剂型表 PAGEREF _Toc213754851 h 10 HYPERLINK l _Toc213754852 表1-2-1 荧光增白剂应用领域表 PAGEREF _Toc213754852 h 11 HYPERLINK l _Toc213754853 表3-1-1 染料按应用性能分类表 PAGEREF _Toc213754853 h 15 HYPERLINK l _Toc213

21、754854 表5-1-1 国内荧光增白剂产量分析及预测表 PAGEREF _Toc213754854 h 27 HYPERLINK l _Toc213754855 表5-1-2 目前我国荧光增白剂的主要生产厂及部分品种 PAGEREF _Toc213754855 h 28 HYPERLINK l _Toc213754856 表5-1-3 2007-2008年荧光增白剂拟在建项目列表 PAGEREF _Toc213754856 h 29 HYPERLINK l _Toc213754857 表5-2-1 国内荧光增白剂需求量预测表 PAGEREF _Toc213754857 h 31 HYPER

22、LINK l _Toc213754858 表5-4-1 荧光增白剂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表 PAGEREF _Toc213754858 h 33 HYPERLINK l _Toc213754859 表5-5-1 市场部分产品价格表 PAGEREF _Toc213754859 h 34 HYPERLINK l _Toc213754860 表6-1-1 2002-2008年9月荧光增白剂有机合成产品进出口量值及金额表 PAGEREF _Toc213754860 h 35 HYPERLINK l _Toc213754861 表6-2-1 2007年1-12月国内用作荧光增白剂的有机合成产品进出口量值

23、表 PAGEREF _Toc213754861 h 36 HYPERLINK l _Toc213754862 表6-2-2 2008年1-9月国内用作荧光增白剂的有机合成产品进出口量值表 PAGEREF _Toc213754862 h 36 HYPERLINK l _Toc213754863 表6-3-1 荧光增白剂税率表 PAGEREF _Toc213754863 h 36 HYPERLINK l _Toc213754864 表7-1-1 近几年国外主要的商品牌号、品种数、生产公司和出产国 PAGEREF _Toc213754864 h 37 HYPERLINK l _Toc21375486

24、5 表7-1-2 国内外开发生产的不同结构的荧光增白剂品种数 PAGEREF _Toc213754865 h 37 HYPERLINK l _Toc213754866 表7-2-1 世界荧光增白剂应用情况表 PAGEREF _Toc213754866 h 37图目录TOC h z t 标题 9 c HYPERLINK l _Toc213754899 图2-2-1 荧光增白剂行业SWOT分析图 PAGEREF _Toc213754899 h 13 HYPERLINK l _Toc213754900 图4-2-1 荧光增白剂产业链图 PAGEREF _Toc213754900 h 20 HYPER

25、LINK l _Toc213754901 图4-3-1 荧光增白剂产业价值链 PAGEREF _Toc213754901 h 21 HYPERLINK l _Toc213754902 图4-4-1 荧光增白剂发展周期图 PAGEREF _Toc213754902 h 22 HYPERLINK l _Toc213754903 图4-5-1 国内荧光增白剂行业集中度图 PAGEREF _Toc213754903 h 23 HYPERLINK l _Toc213754904 图4-6-1 荧光增白剂行业竞争力模型图 PAGEREF _Toc213754904 h 24 HYPERLINK l _To

26、c213754905 图5-1-1 国内荧光增白剂产量分析及预测图 PAGEREF _Toc213754905 h 28 HYPERLINK l _Toc213754906 图5-1-2 荧光增白剂供给因素分析图 PAGEREF _Toc213754906 h 29 HYPERLINK l _Toc213754907 图5-2-1 国内荧光增白剂需求领域份额图 PAGEREF _Toc213754907 h 31 HYPERLINK l _Toc213754908 图5-3-1 国内荧光增白剂供需缺口图 PAGEREF _Toc213754908 h 33 HYPERLINK l _Toc21

27、3754909 图6-1-1 国内荧光增白剂的有机合成产品进出口量值图 PAGEREF _Toc213754909 h 35 HYPERLINK l _Toc213754910 图9-1-1 中国专利局荧光增白剂专利申请图 PAGEREF _Toc213754910 h 48 HYPERLINK l _Toc213754911 图9-1-2 荧光增白剂专利申请地区分布图 PAGEREF _Toc213754911 h 48 HYPERLINK l _Toc213754912 图9-1-3 申请专利年份分布图 PAGEREF _Toc213754912 h 49附件目录附件一:2008年度国内外

28、荧光增白剂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之附件国内供应商介绍附件二:2008年度国内外荧光增白剂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之附件专利分析列表附件三:2008年度国内外荧光增白剂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之附件国内科研院所介绍附件四:2008年度国内外荧光增白剂产品市场分析及预测报告之附件国内拟在建项目介绍第一章 荧光增白剂概述第一节 荧光增白剂定义及分类1.1 荧光增白剂定义荧光增白剂在国家标准GB/T 6687-1986中的定义是:荧光增白剂是一种无色的荧光染料,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激发出蓝、紫光,与基质上的黄光互补而具有增白效果。因为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是光学上的补色作用,利用其处理过的白色或浅色基质可增白、

29、增亮或增艳,所以荧光增白剂又称为光学增白剂,还有的称其为上光剂、光亮剂、白色的荧光染料等。荧光增白剂常用的英文名称为: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缩写为FWA;Fluorescent Brightener,缩写为FB;Optical Brightening Agent(光学增白剂),缩写为OBA;Fluorescent Brightening Agent,缩写为FBA。荧光增白剂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白色染料,所以在国外将其列入染料类别之中,在染料索引(英文名称为Colour Index,以下简称为C.I.)上也有它的类称,称为Fluorescent Brightene

30、r。在我国将荧光增白剂列入印染助剂类别中,称为“增白剂”或“荧光增白剂”;在日本将荧光增白剂称为“荧光染料”。荧光是一种光致发光现象,许多能吸收光的物质并不一定能发出荧光;能发出荧光的化学物也不一定能作为荧光增白剂使用。一个化合物能成为荧光增白剂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表1-1-1 荧光增白剂具备条件表序号条件(1)化合物本身接近无色,通常略带黄色;(2)要求化合物发出的荧光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有一定的荧光波长范围(400500nm的可见荧光);(3)具有普通染料的特性,即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或分散性,对被增白的基质具有足够好的亲和力或可染性,具有一定的耐洗、耐晒、耐熨烫等染色牢度;(4)合成纤维和

31、塑料用的荧光增白剂要有较好的耐溶剂性、热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性。目前使用的荧光增白剂几乎都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1.2 荧光增白剂增白原理1.2.1 增白原理大量的有机材料,天然的或人造的纺织品或其他的物质,如纸、塑料等,看起来并不白,通常它们吸收的蓝紫光(400480nm)比黄光药多些,所以它们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微黄色。荧光增白剂通过某种方法上染到有一定白度的基质(如纺织品、塑料、纸张、洗涤剂等)上,这种基质在日光(或含有足够紫外光的光源)的照射下,反射可见光,同时基质上荧光增白剂的分子吸收了日光中和它所具有的特征频率相一致的肉眼看不见的紫外光(约340380nm)的能量,然后在蓝紫色(约410

32、460nm)的可见光区以极明亮、艳丽的荧光形式发射出来。这种蓝紫色荧光与基质上的微黄色光混合(黄为蓝紫色的补色)得到白光,而具有增白效果。由于被荧光增白剂增白的基质反射可见光的能力增强,因而基质的白度和亮度增加了,使被增白的基质看上去具有洁白、悦目、明亮的感觉。由此也可知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是光学上的补色增亮。由于荧光增白剂荧光的产生因紫外光而来,所以照射光源的紫外光含量对荧光增白剂的荧光强度和增白效果就有影响,如果照射光中紫外光含量高,其增白效果就特备显著;而在紫外光含量低或没有紫外光的光源下,增白效果很小或根本看不出增白作用。1.2.2 增白方式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织物经过精炼以后,绝大部分天然

33、或人为的杂质已经去除,纺织品的白度已能满足一般的加工要求,但仍带有微黄色。要消除这一微黄色,满足某种更高的白度要求,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化学漂白、上蓝加白和荧光增白剂增白。1.3 荧光增白剂命名及分类1.3.1 荧光增白剂命名同染料一样,荧光增白剂也有化学名称和商品名称之分。荧光增白剂的化学名称遵循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颁布的有机化学命名法命名。按照有机化学命名法以母体名作为主体名称,用介词连缀上取代基和官能团的名称,并按照排码法注出取代基和官能团的位置、次序,由此组成荧光增白剂的化学名称。但是由于荧光增白剂分子结构往往很复杂,同时又含有多个取代基和官能团,这样荧光增白剂的

34、化学名称会很长,不便于记忆,应用起来也不方便,所以常常不适宜于作为荧光增白剂商品的名称。商品荧光增白剂全部使用商品名,而商品名目前尚没有国际统一的命名方法,所以,现在市场上的每一种荧光增白剂的商品名是不统一的,而且是经常变化的。通常荧光增白剂的商品名称不像染料那样给出应用类别,商品名后面的字母也不能说明每种荧光增白剂的特性。表1-1-2 部分国外著名公司荧光增白剂的商品牌号和商品名称公司商品牌号商品名称汽巴精化公司(CIBA)UvitexUvitex CF 200%汽巴精化公司(CIBA)TinopalTinopal ABP Liq.德司达公司(DyStar)BlankophorBlankop

35、hor DRS Lip. 200%德司达公司(DyStar)UltraphorUltraphor RN德司达公司(DyStar)HostaluxHostalux KCB伊斯曼公司(Eastman)EastobriteEastobrite OB-1日本化药(KYK)KayaphorKayaphor BR日本化药(KYK)KayalightKayalight O日本住友化学(NSK)WhitexWhitex BB日本化成品工业协会(KKK)HakkolHakkol 8542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公司(MDW)MikephorMikephor BP波兰(POL)HelioforHeliofor 2BC科莱

36、恩公司(Clariant)LeukophorLeukophor DK帝国化学公司(ICI)FluoliteFluolite CO目前,荧光增白剂商品在我国也没有正规的、系统的命名方法。在我国几十个荧光增白剂产品中,除了荧光增白剂VBL、CXT、DCB、ER30%、OB-1、DT、CF-127、CF-351、造纸荧光增白剂220九个产品有国家或行业标准,有统一的名称。从目前国产荧光增白剂的命名情况看,主要采用在“荧光增白剂”之后加上“尾称”的方法来命名,加尾称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表1-1-3 国产荧光增白剂命名方法表序号方法举例(1)以国外同类产品的尾称作尾称如C.I.荧光增白剂134,国外商品名

37、称为Rylux PRS,我国商品名称为荧光增白剂PRS。这种命名法用得较为普遍。(2)以荧光增白剂生产厂家所在地名称汉语拼音第一个大写字母作为尾称,再加一个阿拉伯数字。如C.I.荧光增白剂199,生产厂在金华,商品名荧光增白剂JH-1;若生产厂在南通,商品名荧光增白剂NT-1。这种命名方法时有出现。(3)以荧光增白剂生产厂家自己的想法和意图为尾称,用字母表示出来。如荧光增白剂PS-1、荧光增白剂BC-100等。这种命名方法出现的频率也相当高。1.3.2 荧光增白剂的分类人们在发现、研究、应用和生产荧光增白剂的过程中,知道了哪些结构的荧光增白剂适用于哪些基质,而不适于另一些基质。随着荧光增白剂类

38、型、品种的不断增多,人们经归纳总结,从不同着眼点出发,对其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按荧光增白剂的用途分类一般商品荧光增白剂大都根据用途进行分类。它是根据荧光增白剂在不同基质上应用性能和应用方法的共性逐步总结而形成的,见下表:表1-1-4 荧光增白剂按用途分类表序号分类按适用织物或应用领域(1)纺织品用荧光增白剂棉用荧光增白剂、蛋白质纤维用荧光增白剂、涤纶用荧光增白剂、锦纶用荧光增白剂、粘胶纤维用荧光增白剂、维纶用荧光增白剂、醋酯纤维用荧光增白剂、腈纶用荧光增白剂、印花用荧光增白剂等;(2)非纺织用荧光增白剂造纸用荧光增白剂、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塑料用荧光增白剂、涂料(油漆)用荧光

39、增白剂、制革用荧光增白剂、防伪技术用荧光增白剂、粉体增白用荧光增白剂、农药用荧光增白剂、其他领域用荧光增白剂等。 按荧光增白剂的结构分类根据荧光增白剂的基本结构类型或基团而形成的分类方法。因人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在不同的资料中其结构分类也不同,常常分为如下几类:表1-1-5 荧光增白剂按结构分类表序号分类内容(1)DSD酸类荧光增白剂又有DSD酸双三嗪类荧光增白剂、DSD酸酰胺类荧光增白剂、DSD酸三氮唑类荧光增白剂等;(2)二苯乙烯类荧光增白剂又分为二苯乙烯联苯类荧光增白剂、二苯乙烯苯类荧光增白剂、二苯乙烯单三唑类荧光增白剂等;(3)苯并噁唑类荧光增白剂分为不对称型苯并噁唑类荧光增白剂和对

40、称型苯并噁唑类荧光增白剂;(4)苯并咪唑类荧光增白剂-(5)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分为3-苯基(杂环基)-7-取代氨基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4-甲基-7-取代氨基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3-羧酸酯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阳离子型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6)萘酰亚胺类荧光增白剂-(7)吡唑啉类荧光增白剂-(8)聚合性荧光增白剂-(9)其他类型荧光增白剂- 按荧光增白剂的离子类型分类如果从荧光增白剂的离子类型来分,可分为具有磺酸基等水溶性集团的阴离子型荧光增白剂、具有季铵基等水溶性基团的阳离子型荧光增白剂和难溶于水的非离子型荧光增白剂三类。 按荧光增白剂是否具有水溶性分类如果按照荧光增白剂是否具有水溶性来分类,则

41、荧光增白剂可分为两大类:水溶性荧光增白剂和水不溶性荧光增白剂。 按荧光增白剂的使用方式分类按荧光增白剂的使用方式分为直接型荧光增白剂和分散型荧光增白剂。表1-1-6 荧光增白剂按使用方式分类表序号分类内容(1)直接型荧光增白剂是指一些水溶性的荧光增白剂,其使用方式类似于直接染料;(2)分散型荧光增白剂是指一些不溶于水的荧光增白剂,其使用方式类似于分散染料。 按系列分类按照GB/T 6686-1986染料分类的原则,染料的分类是以染料的应用方法和性能分类。荧光增白剂作为一种白色染料,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塑料等行业,下分A、C、D、W系列。表1-1-7 荧光增白剂按系列分类表系列内容A系列指在水溶

42、液中可以解离生成阳离子的荧光增白剂,适用于腈纶的增白;C系列荧光增白剂适用于纤维素纤维的增白;D系列指在分散剂存在下,分散于染浴中的一类荧光增白剂,适用于涤纶及其他疏水纤维的增白;W系列指适用于蛋白质纤维和锦纶的荧光增白剂。虽然荧光增白剂可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但每种都不是很严格,也只是简单的归纳和整理,各类别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分类是对荧光增白剂生产发展过程的不断总结,随着各种纤维基质的发展,了解荧光增白剂发展的过程和现状以及荧光增白剂和纤维等基质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总结经验和规律,改进生产工艺和荧光增白剂的性能,发展新型荧光增白剂起着积极的作用。1.4 荧光增白剂剂型介绍为了充分发挥荧光

43、增白剂特殊的功能,便于运输、使用,并考虑到产品贮存的稳定性和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根据不同结构荧光增白剂的性质和用途,常常将其制成适当的或不同的剂型。通常荧光增白剂的剂型分类如下:表1-1-8 荧光增白剂通常剂型表序号剂型说明(1)粉状荧光增白剂滤饼经加工得到的粉状商品荧光增白剂剂型;(2)颗粒状荧光增白剂是指将原染料经不同的造粒加工得到的各种形状的颗粒状商品荧光增白剂剂型;(3)液状荧光增白剂是经一定的加工处理,以溶解状态(溶液)或稳定分散液状态存在的商品荧光增白剂剂型。这种剂型的产品粘度低。(4)浆状荧光增白剂滤饼不经干燥直接使用的商品荧光增白剂剂型。亦称膏状荧光增白剂。这种

44、剂型的荧光增白剂均匀地分散在溶剂中,但粘度要比分散液大得多。可以认为是高粘度的液状剂型。现在市场上有些所谓液状荧光增白剂实际上是粘度较大的浆状(膏状)产品。(5)微胶囊荧光增白剂利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凝聚原理制得的商品荧光增白剂剂型。颗粒一般在1030m,由囊衣和内芯构成,荧光增白剂含在内芯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囊衣破开,荧光增白剂才可以上染纤维。目前产品以粉状、颗粒状和液状三种基本剂型为主,其他兼有为辅。第二节 荧光增白剂应用领域介绍荧光增白剂可用于纺织、造纸、洗涤剂、塑料、涂料等很多行业,但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为最早,目前仍保持着较高的使用比例。表1-2-1 荧光增白剂应用领域表序号应用领域内容(1

45、)纺织行业应用可以在棉织物、胶粘纤维织物、醋酯纤维织物、蛋白质纤维织物、涤纶织物、锦纶织物、腈纶织物、维纶织物上使用(2)造纸行业应用可以用于纸浆增白、表面涂层增白、表面施胶增白等(3)塑料行业应用干法增白、湿法增白及色母粒法增白(4)合成洗涤剂和肥皂行业应用能够增白被洗涤衣物、提高洗衣粉粉体和肥皂皂体白度等(5)其他行业领域应用在涂料油漆中的应用对硫酸钠、淀粉等粉体物质的外观增白;在皮革中的应用;在工业探伤中的应用;在防伪、标识油墨中的应用;在农药行业中的应用在医学上的应用;改进工业液体外观、用作文具、紫外吸收剂、织物熨烫剂、珍珠增白等。第二章 国内外荧光增白剂行业环境分析与评价第一节 国内

46、外荧光增白剂行业外部发展环境(PEST)分析本章是关于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环境对荧光增白剂行业的影响。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个领域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人类对于环境等安全意识逐渐提高,为了自身健康的需要必将提高各个领域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投入,因此发展环保型荧光增白剂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要求。科技发展进步推动荧光增白剂行业更加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使企业之间通过整合、并购,促进荧光增白剂行业集中程度增加,生产力提高。1.1 政治环境影响在印染行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颁布后,未来我国处于重要未来五年,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面对新的形势,必须抓住和利用好机遇,积极应对

47、各种挑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升印染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使印染行业的发展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向前迈进。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0715号文),提出了十个方面45条具体工作安排。节能减排是指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它关系到包括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印染、造纸等在内的多种行业。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印染行业是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水耗、能耗较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因此印染行业实施节能减排势在必行。1.2

48、 经济环境影响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纺织、造纸、塑料等需求加大,国外此领域也对荧光增白剂有着更大的需求,因此对行业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3 社会影响我国人口由1978年的96259万人到2006年的131400万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鉴于人口的发展使人们对各种消耗品如洗涤剂、布、纸等需求量增加,从而对荧光增白剂的需求量增加。1.4 科技影响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行业内部对于工艺、研发等方面的重视,使得我国荧光增白剂新品种的开发速度明显加快,新品种不断涌现。国外部分已生产的荧光增白剂,在我国也投入了工业化生产。与此同时,荧光增白剂的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不

49、少荧光增白剂的质量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获得国内外用户的认可和赞誉。第二节 国内外荧光增白剂行业竞争态势(SWOT)分析优势优势人工优势:加工制造业人工费用低廉进入优势:行业壁垒不是很高,可以迅速切入。产品优势:产品的特性决定产品优势客户群体:形成了一批忠实使用客户。威胁荧光增白剂存在经营竞争风险、资金风险、资源风险、环保风险、技术风险等多种风险。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国内外染料行业的市场需求萎缩。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不稳定,并且有上涨趋势。世界染料巨头加快全球化发展。全球经济危机机会十一五规划,除了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外,政策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支持

50、有实力企业直接投资办厂。劣势人才紧缺:工资水平低,人才及技术人员流失严重。研发能力较弱:公司目前还处在加工阶段。资金比较紧张。生产方面存在生产瓶颈。企业文化建设较为薄弱。图2-2-1 荧光增白剂行业SWOT分析图优势机会(SO)分析:确定水机主业,抓住机遇成为行业标准制订者和市场领跑者尽量利用已有的内外的优势资源和能力,抓住目前国家鼓励基础发展时机,尽量扩大自己市场份额,并利用强大的设备加工优势,在一定领域内成为行业标准,最终在行业细分市场中成为领跑者!优势威胁(ST)分析:充分利用现有各种优势资源,将行业威胁在一定程度方面转化成为企业机会巩固已有的与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上游供应

51、商的合作,利用已有的储运设施,消弱由于原材料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变动以及染料行业快速发展中所带来的技术风险;积极关注荧光增白剂行业市场的变化,不断地寻找新的市场突破口,在特定市场择机进入;积极开拓我国西部市场和国外市场。做好公司的知识产权的维护工作,通过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防止公司核心技术的外流,避免因此而产生的行业竞争;加强对国内外竞争对手的研究,随时关注竞争对手的发展和有关举措,力争在产品技术、质量和公司的管理体制等方面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劣势机会(WO)分析:努力改善自身劣势,对人才培养、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真正抓住市场机会具有一些较明显的劣势,这些劣势对今后机会的把握将构成内部

52、威胁,必须抓紧时间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培养人才,在现有的产品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全国性品牌乃至国际品牌,力争产品实现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战略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可能的机会真正成为发展的推动力。劣势威胁(WT)分析:完善内部运营管理体制,积极应对各种威胁通过内部运营的改善使自身的劣势得以扭转,然后充分利用已有优势对各种威胁因素进行规避;对威胁进行仔细研究,对公司业务经营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最终将部分威胁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成为机会。SWOT分析结论:利用自身已有的技术优势,快速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对相关行业市场进行研发、拓展,力争在已有客户基础上拓宽源头企业数量、并积极将发展成为新产品源头的代表者;第三

53、章 国内外染料行业状况分析及预测第一节 国内染料品种及分类染料是指在一定介质中,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牢固着色的化合物。我们介绍的染料和颜料只限于有机化合物。古代染料取自动植物。1856年Perkin发明第一个合成染料马尾紫,使有机化学分出了一门新学科染料化学。20世纪50年代。Pattee和Stephen发现含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染料在碱性条件下与纤维上的羟基发生键合,标志着染料使纤维着色从物理过程发展到化学过程,开创了活性染料的合成应用时期。目前,染料已不只限于纺织物的染色和印花,它在油漆、塑料、纸张、皮革、光电通讯、食品等许多部门得以应用。1.1 染料的分类染料的分类方法有三种:按来源划分(天然

54、和合成染料)、按应用性能划分、按化学结构划分。常用后两种分类方法。1.1.1 染料按应用性能分为以下几类:表3-1-1 染料按应用性能分类表序号名称内容(1)直接染料该类染料与纤维分子之间以范德化力和氢键相结合,分子中含有磺酸基、羧基而溶于水,在水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可使纤维直接染色。(2)酸性染料在酸性介质中,染料分子内所含的磺酸基、羧基与蛋白纤维分子中的氨基以离子键相合,主要用于蛋白纤维(羊毛、蚕丝、皮革)的染色。(3)分散染料该类染料水溶性小,染色时借助分散剂呈分散状态而使疏水性纤维(涤纶、锦纶等)染色。(4)活性染料染料分子中存在能与纤维分子的羟基、氨基发生化学反应的基团。通过与纤维成

55、共价键而使纤维着色。又称反应染料。主要用于棉、麻、合成纤维的染色,也可用于蛋白纤维的着色。(5)还原染料有不溶和可溶于水两种。不溶性染料在碱性溶液中还原成可溶性,染色再经过氧化使其在纤维上恢复其不溶性而使纤维着色。可溶性则省去还原一步。该类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6)阳离子染料因在水中呈阳离子状态而得名。用于晴纶纤维的染色,常并入碱性染料类。(7)冰染染料为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时需在冷冻条件(0-5)下进行,由重氮和偶分组分直接在纤维上反应形成沉淀而染色。(8)缩聚染料该类染料染色时脱去水溶性基团缩合成大分子不溶性染料附着在纤维上,称为缩聚染色。(9)其他此外还有氧化染料、硫化染

56、料等。1.1.2 染料按化学结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主要是根据染料所含共轭体系的结构来分)。可分为:偶氮、酞菁、蒽醌、菁类、靛族、芳甲烷、硝基和亚硝基等染料。在有的大类别中又可分为若干小类。实际上,现在有些染料很难仅以其结构和使用性能来分类,上述两种分类方法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1.2 染料的命名染料分子结构复杂。厂商为了各自的利益,常使一个染料有多个商品名称。系统命名和商品名对于染料都比较繁杂。各国均对染料有自己的统一的命名办法。我国对染料的命名法,简单地讲,染料命名可由三段组成。第一段为冠称,有31种,表示染色方法和性能。第二段为色称,有30个色泽名称,表示染料的基本颜色。第三段为词尾,以拉

57、丁字母或符号表示染料的色光、形态及特殊性能和用途。例如,活性艳红X-3B染料:“活性”即为冠称,“艳红”即为色称,X-3B是词尾;X表示高浓度,3B为较2B稍深的蓝色。表明该染料为带蓝光的高浓度艳红染料。1.3 商品化染料合成的染料原药一般不直接用于染色,经过混合、研磨,加入一定量的填充剂和助剂加工成商品染料,这一标准化过程称染料商品化。染料的品种不同,其外观、细度、水分、pH、强度、色光、坚牢度、溶解度、扩散性能等指标的要求不同,其商品化过程也不一样。染料的颗粒大小和均匀程度,对染色性能有一定影响。为保证印染质量,对有些染料要进行砂磨,在研磨时加入分散剂和润湿剂,以达到一定的分散度。色光是染

58、料的重要品质,加工时采取拼混法,以消除各批原料色光上的差异,得到稳定色泽的染料。染料的用量常取决于其强度。染料强度高,染色力高,得色浓;相反,染色力低,得色浅。要得到同一色泽,强度高的染料用量相对要少。染料的商品化是经过加工处理,使染料的染色达到一定的效果。常在染料中加入一定的助剂,如稀释剂、润湿剂、扩散剂、稳定剂、助溶剂、软水剂等。第二节 国内染料行业现状及运行情况分析染料行业是传统的精细化学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印染行业。近几年来,我国染料产量迅速增长,染料品种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迄今为止,我国可生产的染料品种已逾1200个,经常生产的染料品种也在600700个,超过100个品种的染料有分散染

59、料、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近几年染料新品种的开发速度明显加快,国外所有已生产的染料类别我国均已投入工业化生产。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染料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2001-2003年我国染料产量以年均20.87的速度增长,出口贸易也以年均3.64的速度稳定发展,促进了染料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上升。其中销售收入以年均24.39的速度增长,利润以年均44.2的速度上升。2003年我国的染料产量增长迅速,已占到世界产量的55,2003年销售收入达到了8.85亿元,利税之和以年均31.9的速度发展,达到了14.0亿元。我国的染料生产经营和出口创汇连年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呈现出极其显著的新动向和新特点。2007年,

60、全国染料行业生产增速有所回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根据协会等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染料产量为75.37万吨,各种染料产量都有所增长,其中分散染料产量34.1万吨,活性染料产量18.1万吨,硫化染料产量8.5万吨,其它类染料合计产量14.7万吨。有机染料产量为19.95万吨。2007年,全国染料进出口总量35.14万吨,与上年比增长了10.09%;进出口总额14.46亿美元,与上年比增长了20.3%。2007年,染料行业工业总产值(现价)增长速度与上年比提高了10.8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全国染料生产量与去年同期比虽然保持了一定增长,但增长速度下降了1.3个百分点。根据协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