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用体温计测定病人甲的体温,示数为38.5,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体温一定等于乙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C甲的体温一定高于乙的体温D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2、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B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城市街道两旁多植树3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某市中考,要求体温小于37.3的考生在常规考场考试,体温大于等于37.3的考生在备用考场考试。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检测该考生应该在常规考场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为04平面镜中“花”的大小取决于A平面镜的大小 B花本身的大小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5有甲乙两个量筒,用它们来测量等质量煤油
3、的体积,如图所示。某同学的读数分别是13.8cm3和13.9cm3 ,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cm3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煤油体积不同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响误差大小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确度更高6如图是战国时期的编钟,用同一个钟锤敲击某一个钟,当力度不同时,钟发出声音明显不同的是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7下列四个速度的数值中,速度最快的是()A600m/minB54km/hC10m/sD400cm/s8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A0.02千克B0.2千克C2千克D5千克9小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则这次测量结
4、果应记为()ABCD10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11崇左市江州区12月份的日平均气温约为A-10B5C20D3012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沾绿叶C深秋,大雾弥漫 D冬天,霜染枝头13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无论是冬天还
5、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1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吸热C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该过程放热D冬天,家里的窗户玻璃常常变模糊,
6、这主要是屋外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所致16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C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像及水的其它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A温度等于4C时,水的密度最大B在04C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C、3C、2C、1C、0C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1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反映了两辆小车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以下对甲、乙两辆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甲做变速运动,小车乙做匀速运动B小车甲做匀速运动,小车乙做变速
7、运动C小车甲、乙都做匀速运动D小车甲、乙都做变速运动18有密度分别为和的液体质量各,只用这两种液体最多可配成密度为的溶液的质量为(已知,且不计混合后体积变化)()ABCD19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20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日食和月食B用潜望镜观看海面上的船只C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D平静的水面能形成岸上景物清晰的像21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镜是目镜BB镜是物镜C由于没有光屏,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
8、D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2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课桌的高度为8mB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为37C一位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D人步行的速度为6m/s23人们营用绿色植物清除新房中的有害气体。由于新房的采光好,温度较高,为防止植物放在干燥的新房中因缺水而枯死,爸爸将花盆放在装有水的盆中,并用塑料薄膜把叶子以下的部位连同水盆一起罩住。半个月后,小亮再次来到新房,惊喜地发现植物长得很好,盆里还剩有一些水,而且可以看到塑料薄膜的内壁上有很多细小的水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白光,只由红黄蓝三色光混合而成B水珠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C在盆上罩塑料薄膜的
9、好处是减慢水的蒸发D随着水越来越少,盆里剩下的水的密度会减小24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BCD25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2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位置有关B体积越大,物质密度越小C质量越大,物质密度越大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7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
10、到空中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28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正确的说法是A质量是物质所含物体的多少B同种物质的密度总是相同的,与其它因素都没有关系C向篮球充气时,篮球内气体质量和密度都增大D从月球上带回的岩石样本,质量和密度均变小29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30如图所示,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
11、察a和b的像重叠在一起的情形,其眼睛应放在()A通过a、b的直线上B通过a、b像的直线上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照进黑暗的房间,在线和线之间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光,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_线外侧(选填“”或“”),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比较明显,因为_具有热效应,将绿色的布蒙在光屏前,会看到_。32刚刚过去的建国70周年大阅兵中,首次亮相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最远射程可达到14000km,如图所示。若我国某导弹基地距设定攻击目标1.08104km,东风-41导弹以2.7104km/h的平均速度飞
12、行,则从基地到达该目标需要_h。导弹的平均速度2.7104km/h=_m/s。332017年1月12日凌晨,赴南海执行跨海区训练和实验的辽宁舰编队通过台湾海峡歼-15航母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是_的,以舰载机上挂载的导弹为参照物,舰载机是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34计算速度的公式是_,其中s表示_,t表示_,v表示_。35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此时的声源是_(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瓶中的空气柱越短,振动得越_,频率越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36学校
13、运动会百米赛跑项目中,小迪起跑后2s末速度为6m/s,终点冲刺时速度达到9.8m/s,在冲刺阶段小迪超越了小杰同学,领先到达终点,最终以12.50s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并打破学校纪录。小迪比赛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m/s。37音乐课上,老师教我们认识音乐简谱:“1(do)2(re)3(mi)4(fa)5(so)6(la)7(si)”,某钢琴的中因C调“1(do)”的频率是262Hz,“7(si)”的频率是494Hz,这就是说“1(do)”比“7(si)”的_低。用钢琴和小提琴同时演奏C调“1(do)”,它们发出的声音_不同。382019 年 12 月 26 日发生了罕见的“日偏食”,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
14、观察到这种现象 (1) “日食”的产生可用光的_来解释 (2)利用在水里滴黑墨水观测日食可以保护眼睛,此时太阳倒影的大小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中太阳的大小39如图是一支体温计,它是利用了水银的_原理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_。40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_ ;(2) _。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1)如图乙所示,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2)此时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
15、不能”)成完整的蜡烛的像。(3)实验中,凸透镜向下滑动了一些,则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4)重新调整后,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光屏上_(有/没有)烛焰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此时,像成在_(光屏/蜡烛)一侧。(5)小明用LED灯做成字母“F”替换蜡烛,将它放在透镜前15.0cm处,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明在毛玻璃光屏后面观察物和屏上的像,他直接看到的物为“F”,则他看到屏上像的形状为_;移去光屏,在光屏处,看到像的形状为_.42盐城盛产陶瓷,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使天平平衡(2)用调
16、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_g (1)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1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_cm1(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为_g/cm1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_(选填“偏大”或“偏小”)(6)这里测量瓷片的体积用到了_法(选填字母序号)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累积法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
17、题,20分)43图所示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设计师将飞机的某些钢制零件改为铝锂合金等新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耐腐蚀、密度小等优点。假设某钢制零件的质量为79kg,改成铝锂合金材料后,求:(=7.9103kg/m3,铝锂合金的密度=2.4103kg/m3)(1)该零件的质量;(2)该零件减少的质量。44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l2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B【详解】甲的体温是38.5,用完后没有甩,因为体温计
18、的特殊构造体温计的下部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缩口离开人体后,水银就在狭窄的缩口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定病人乙的体温,不难看出,如果乙的体温等于或低于38.5时,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是38.5如果乙的体温高于38.5,则该体温计的示数也会高于38.5即乙的实际体温低于或等于甲的体温,故只有B正确故选B2、A【详解】A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以防止大气污染,减小温室效应,不是减弱噪声的途径,故符合题意;B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C排气管上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D街道两旁多植树可以在噪声的
19、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3、C【详解】A体温计测量的范围是35 42,故A错误;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故B错误;C图示温度计的示数为37.1,即考生体温为37.1,因此应该在常规考场,故C正确;D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故D错误。故选C。4、B【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与平面镜的大小、物距的大小、平面镜放置的高低等因素无关,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花本身的大小。故选B。5、D【详解】A由图可知,甲量筒的最小格表示的是2cm3
20、,故A错误;B两次读数不同是因为量筒的分度值不同,故B错误;C两量筒的分度值不同,分度值越小,误差越小,故C错误;D由图可知,乙量筒的一个最小格为1cm3,分度值越小,误差越小,精确度更高,故D正确;故选D。6、C【详解】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敲击同一个钟,则同一个钟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则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选C。7、B【详解】将速度单位均化为米每秒,可得 所以,四个选项的大小关系是54km/h 600m/min=10m/s400cm/s故选B。8、B【详解】5本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质量约为一千克,1本课本的质量约为0.2kg,B符合题意。故选B。9、A【详解】由数据可知,2.65c
21、m与其它数据的偏差较大属于错误数据,应排除掉。各测量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物体的长度为各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结果保留到最小分度值的后一位,即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0、C【详解】A所谓漫反射,只是说反射面不是光滑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由无数个很小的平面镜组成的,当光线照过来时,这些很小的平面镜在反射光,每一次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A正确B木工师傅观察木板的平整,就是利用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B正确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所以C错误,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属于典型的光的折射,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靠近棱镜顶角
22、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所以D正确11、C【详解】崇左市江州区距离省会南宁110km,平均气温约为22,12月份偏低,约为20,故选C。12、D【解析】A. 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C.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D.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要知道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要根据物质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判断是否属于凝华现象13、D【解析】炎热的夏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窗户玻璃比室外温度低,所以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
23、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窗户玻璃比室内温度低,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故D正确为答案14、D【详解】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介质不同,速度不同。故A错误;B人的声音是靠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C若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就不会听到声音。如:宇航员在真空中交流需要借助无线电设备。故C错误;D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故D正确。故选D。15、C【详解】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A错误;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
24、华放热,故B错误;C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水滴,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D冬天,家里的窗户玻璃常常变模糊,这主要是屋内的水蒸气液化或凝华所致,故D错误。故选C。16、C【详解】A由图甲水的密度-温度图像可知,水在4C时的密度最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甲水的密度-温度图像可知,在04C范围内,密度是逐渐增大的,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可知,体积逐渐变小,所以水在04C范围内,水具有反膨胀的特点,即热缩冷胀的性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当湖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湖水的温度即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故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是逐渐变大,应该是0
25、C、1C、2C、3C、4C,故C错误,符合题意;D因为水的反膨胀,使得较深湖底的水有可能保持4C,水底的生物能够度过冬天,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7、B【详解】小车甲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一直不变,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小车乙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越来越大,故做的是变速运动;所以小车甲做匀速运动,小车乙做变速运动。故选B。18、D【详解】混合液的密度 当两液体等质量m混合时,溶液的密度 当两液体等体积V混合时,溶液的密度 综上可知,要配成密度为 的溶液,两液体应等体积混合;因12且两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液体密度为2的体积较大,要使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密度为1的液体全部用完,密度为2的液体有剩
26、余,则两液体配制成混合密度为混= 混合液的最大质量m总=m+m=m+2V2=m+2V1=m+2=(1+)m故选D。19、B【详解】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蝙蝠的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故D不符合题意;20、A【详解】A日食的形成是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月食的形成原理与日食相同,故A符合题意;B潜望镜由平面镜组成,用潜望镜观
27、看海面上的船只,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了,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现象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 平静的水面能形成岸上景物清晰的像,水面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1、D【分析】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详解】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物体的是物镜,故AB错误;物镜的作用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正确故选D.22、C【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一般在1.6m左右,课桌的高度约为人高度的一半,在80cm左右
28、,故A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为37,而感觉舒适的气温为25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一般成年人体重在60kg左右,中学生比成年人略轻,质量约为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达不到6m/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23、C【详解】A太阳光是白光,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故A错误;B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在盆上罩塑料薄膜这样做可以减慢水上方空气的流速,减慢蒸发,故C正确;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随着水越来越少,盆里剩下的水的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C。24、C【详解】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
29、于入射角;光的折射归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向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选C。25、A【详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A正确;B“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白气”的形成都包含液化现象,B错误;C雾是极小的水滴悬浮在空气中,所以雾散去是水滴变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C错误;D冰花的形成是凝华现
30、象,除此之外,还有霜、雪等,D错误。故选A。【点睛】26、D【详解】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决定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大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都无关,故A错误;B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大的密度小,故B错误;C体积相等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故C错误;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所处的状态有关,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D正确。故选D。27、C【解析】试题分析: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从液态成为气态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高空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珠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故B正确;冬天,水蒸气在寒冷
31、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故C错误;雪花是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故D正确;故应选C【考点定位】水的三态变化28、C【解析】A.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故A错;B.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有关,故B错;C向篮球充气时,由于篮球的体积不变,则篮球内气体质量和密度都增大,故C正确;D从月球上带回的岩石样本,质量和密度均不变,故D错误。故选C。29、D【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4)地
32、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详解】A、响度是由物体的振幅决定的,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声音,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C错误;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正确故选D30、B【详解】当a、b两大头针反射的光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它们在平面镜中的像点也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人眼应在以ba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方向观察大头针,如下图所示所以眼睛应在通过a、b像的直线上观察大头针故选B.点睛: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主要分为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三种光现象在平面镜成像过程中,物体
33、的像点在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B 红外线 布上有绿色和黑色 【详解】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到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2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很快,因此应将温度计放在点外侧。3绿布只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会看到布上有绿色和黑色。【点评】熟记光的色散实验中,阳光被分成的七种色光,红光外侧看不到的光叫红外线;紫光外侧看不到的光线叫紫外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2、0.4 7.5103 【详解】1由v=可得,从基地到达该目标需要时间:t=0.4h;2导弹的平均速度
34、:2.7104km/h=2.7104m/s=7.5103 m/s。33、运动 静止 【详解】12由题意知,歼-15航母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的位置改变,因此如果以航母为参照物,舰载机是运动的;以舰载机上挂载的导弹为参照物,舰载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舰载机是静止的。34、 路程 时间 速度 【详解】1计算速度的公式是。234其中s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t表示通过路程对应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通过对应路程的速度。35、空气柱 快 高 高 【详解】1用嘴吹瓶口发出的声音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所以此时的声源是空气柱。23发声体一秒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当瓶中空气柱越短时,空气柱振动得越快,频率就越高。4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时音调越高。36、8【详解】小迪百米比赛时的平均速度v=8m/s37、音调 音色 【详解】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即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Hz,D调“7(si)”的频率是494Hz,故C调“1(do)”的音调低;2用钢琴和小提琴同时演奏C调“1(do)”,材料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是不同的。38、直线传播 等于 【详解】1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 2将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观测日食,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此时太阳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门窗行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合同3篇
- 2025年度模板木枋出口业务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版借贷房屋买卖合同解除与终止合同4篇
- 美容院美容培训学校二零二五年度师资引进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口罩生产设备居间引进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疫情防控物资采购与配送服务合同规范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插画版权转让及衍生品开发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外汇贷款贷前调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图片版权交易下载服务协议
- 2025年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合同履行中的变更与补充协议2篇
- 2025-2030年中国草莓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单元备课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华为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介绍
- 奕成玻璃基板先进封装中试线项目环评报告表
- 广西壮族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招标文件范本(2020年版)修订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含答案)
- 2024新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大培训
- GB/T 44304-2024精细陶瓷室温断裂阻力试验方法压痕(IF)法
- 年度董事会工作计划
- 《退休不褪色余热亦生辉》学校退休教师欢送会
- 02R112拱顶油罐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