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南山集团东海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南山集团东海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南山集团东海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南山集团东海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南山集团东海外国语学校2023学年物理八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5m/sB10m/sC1

2、5m/sD20m/s2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A他的质量大约是55kgB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D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2min3如图所示,中国国界碑,如同矗立在边界线的卫士,守护着国家的边境。请你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中国国界碑(包括基座)的高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2 cmB20 cmC2 mD20 m4下列关于纳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很小的材料就是纳米材料B纳米材料就是“纳米”物质做成的材料C纳米材料只是近几年才开始被人们利用的,不存在天然的纳米材料D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很小5如图所示的电路,

3、电源电压均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最大阻值已知的滑动变阻器,利用下列电路图能够测出待测电阻Rx阻值的是ABCD6下列单位不是时间单位的是()A小时B分钟C秒D光年7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A温度B体积C密度D质量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竹笛的笛声主要是由于竹笛本身振动产生的B开会时把手机调成静音是防止噪声的产生C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D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是因为两者的响度不同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地震时,利用仪器接收超声波来确定地震的位置B水中倒

4、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声C从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歌曲一定不是噪声D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ABCD11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A与路程成正比B与时间成正比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12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的像比原来亮多了。关于此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变亮B有光照射,更便于观

5、察,所以觉得像变亮了C光穿透镜面照射到镜后的像上,所以像会比原来亮D光照在镜面上,并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所以像也变亮13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下列对发生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凝华,吸热B凝华,放热C升华,吸热D升华,放热14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5.4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15如图所示,下列电器设备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

6、化为内能的是A电视机B洗衣机C电风扇D电热水壶1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B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C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D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172018年11月,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对国际单位制进行了修订。新定义将影响7个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的4个: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其中千克是()A速度的单位B密度的单位C质量的单位D力的单位18使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时,若指针偏右,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向右盘中加砝码B在右盘中减砝码C向右移动游码D向左调节平衡螺母19周末阳光明媚,小红和妈妈一同来到梁子湖边散步,看到湖中柳影摇曳,鱼儿戏

7、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看到的柳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20如图所示电路中,要使电阻R1、R2并联,甲、乙应该接入的是( )A闭合开关s,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B闭合开关s,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C断开开关s,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D断开开关s,甲、乙都接电流表21某钢瓶中装有氧气,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则钢瓶内剩余的氧气( )A质量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B质量和密度都只有原来的一半C密度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D质量、密度和体积都只有原来的一半22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A黄、绿、蓝B红、黄、

8、蓝C红、黄、绿D红、绿、蓝23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08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烟”,这些“白烟”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24如图所示,用一个带负电的橡胶棒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也带上负电,则()A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金属箔上,瞬时电流方向为从橡胶棒到金属箔B金属箔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瞬时电流方向为从金属箔到橡胶棒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瞬时电流方向为从橡胶棒到金属箔D橡胶

9、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瞬时电流方向为从金属箔到橡胶棒25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关闭合前,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B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R的功率变大D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26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

10、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27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很快的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是113.7,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A浸入开水中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至于常温下的空气中2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29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乌

11、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D要研究老鹰的运动状态,只能选择乌鸦为参照物30关于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科学不断发展,减小误差的方法会越来越多,但都不能绝对避免误差B采用精密的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错误D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的误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说话声、鸟语、琴声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而产生的:我们上课时,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习惯于关闭门窗,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在_中减弱噪声。32北方的冬天,家里靠近_的玻璃上出现“冰花”

12、(选填“室内”或“室外”),“冰花”是水蒸气发生了_形成的33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是_(选填“甲”或“乙”),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34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照进黑暗的房间,在线和线之间会出现不同颜色的光,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_线外侧(选填“”或“”),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比较明显,因为_具有热效应,将绿色的布蒙在光屏前,会看到_。35某旅游船在湖面上航行,小红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如果以岸上的树木为参照物,游船是_的;如果说小红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

13、物是_。36同学们上音乐课时,音乐老师优美的歌声是声带_而产生的,悠扬的歌声传得很远是通过_传播的。37我们看到红玫瑰的花瓣呈红色,是因为红玫瑰花瓣_红光;在夜晚用蓝光照射一朵白玫瑰,我们看到它的花瓣是_色;若夜晚用蓝光照射红玫瑰我们看到它的花瓣是_色。38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灯丝中的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是从_(选填“A到B”或“B到A”)。39在庆祝建国70周年的文艺汇演中,小明表演了小提琴独奏“我和我的祖国”,小提琴的声音是靠琴弦_产生的,在演奏过程中,小明经常需要将手指按在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

14、声音的_。40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振动频率是300Hz,人类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蝴蝶飞过时我们听不见声音,蚊子靠近时却可以听见是因为蚊子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蝴蝶要_(高或低);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_。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将纸板垂直镜面放置,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由此可知:反射角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2)为了使(1)得出的结论更可靠,我们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选填“A”或“B”)。A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B沿ON

15、向后转动右侧的纸板(3)保持两侧纸板在同一平面内,将它们如图乙所示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发现纸板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42小刚家准备建一栋新房,爸爸买了一堆材料相同的石子,小刚选取一块石子在实验室测它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石子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_;_(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_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_cm3 ,

16、此石子的密度是_kg/m3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研究发现:司机接打电话,应急反应时间会变长,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打着电话的小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行人正从路边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小明的反应时间为1.2s,刹车后汽车做减速运动,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2)若行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17、(提示:该车的宽度为1.8m)(3)请为司机或行人提出一条文明交通的警示语。44爸爸和小明驾车到无锡东站,然后乘高铁去济南旅游。10:4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线边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刻小明通过铁路12306网站查询列车的时刻表,如图乙所示:(1)父子俩最快能赶上哪趟列车?(2)该趟列车运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该趟列车长200m,中途以20m/s的速度,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座大桥需要多长时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详解】已知汽车的速度和行驶时间,根据公式S=Vt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汽车行驶的距离等于450m与自行车行驶距离之和,从而求出自行车

18、30s运动的距离,再利用公式V=求出自行车的速度72km/h=20m/s;汽车运动的距离S汽=V汽t=20m/s30s=600m;自行车运动的距离S=600m-450m=150m;自行车的速度V=5m/s故选A2、D【详解】A男生的质量大约是55kg,故A符合实际;B正常体温大约是37,故B符合实际;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故C符合实际;D人正常脉搏1min约70次,所以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50s左右,故D不合理。故选D。3、C【详解】成年人的身高在1.7m左右,由图知国界碑的高度略大于成年人,其高度在2m左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4、D【详解】A“纳米”是一

19、种度量单位,不是物质,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纳米结构通常是指尺寸在100纳米以下的微小结构,而不是笼统的认为很小的材料就是纳米材料,故AB错误;C1982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以后,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长度为研究对象的技术-纳米技术,D物质加工到100纳米以下尺寸时,由纳米粒子构成的材料,往往产生既不同于微观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物质的超常规特性。如不导电的物质出现了导电性,非磁性物质出现了磁性,不透明的物质变成透明物质,脆性材料物质变成有弹性的物质等。这些现象被学术界定义为 “纳米效应”。具有这种特性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故D正确。5、D【分析】要测量电阻阻值,需要测出电阻两端

20、电压与通过电阻的电流,然后应用欧姆定律求出电阻阻值;分析图示电路图,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详解】A、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压表能测出电路中的电压值,且始终为电源电压,但无法求出通过未知电阻的电流,无法求出电阻,故A错误;B、由于无法知道R0的电流,故无法求出待测电阻的电流和电压,无法求出电阻,故B错误;C、根据图可知,利用电流表无法求出电压,故无法求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无法求出电阻,故C错误;D、由电路图可知,先把滑片移到最左端,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串联,测出电路电流I,则电源电压UI(R0+RX);再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右端,时RP0,即只有

21、RX接入电路,由电流表测出电路电流I,则电源电压UIRX,由联合可以求出RX,故D正确故选D6、D【详解】A小时是时间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B分钟是时间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C秒是时间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D光年是距离的单位,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故D符合题意。故选D。7、D【详解】A“水银液面升高”是由于水银吸热,温度上升,发生“热胀冷缩”现象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银液面升高”说明水银柱的长度增大,而温度计内径几乎不变,即水银的体积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C水银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因此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密度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D水银柱被密封在温度计内,在“水银液面

22、升高”的过程中,水银的量没有发生变化,即质量不变,故D符合题意;故选D。8、B【详解】A吹奏竹笛时,笛声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故A错误;B把手机调成静音,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正确;C用超声波清洗戒指,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C错误;D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9、B【详解】A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故A错误;B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表演时,能听到岸上优美的音乐声,说明水也能传播声音,故B正确;C从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歌曲如果影响了人们的工作、

23、学习和休息,同样可以成为噪声,故C错误;D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10、A【详解】设刻度尺的每小格尺寸为s和曝光时间为t,下面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速度:v=;上面木块在相等时间内的路程差是恒量,由此可知上面木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此可知t3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3=;t4时刻上面木块的速度:v4=,则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故A正确,B、C、D错误11、D【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它可以通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来计算,但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

24、关,故选D考点:匀速直线运动12、D【详解】不是镜子比原来亮,像也变亮,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反射光线会射向物体,物体反射出去的光线增多,因此物体会变亮,所以它的像也变亮,故选D。13、C【详解】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能干,是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此过程吸热。故选C。14、C【详解】A前5s内的路程未知,所以不能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前5s内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B后5s内的路程未知,所以不能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后5s内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CD百米赛跑的路程是100m,时间是10s,所以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5、D【解析

25、】解答:在常见的家用电器中,电风扇、洗衣机主要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电视机主要是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化成内能故选D.16、D【详解】A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属于升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17、C【详解】A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故A不符合题意;B密度的单位是kg/m3,故B不符合题意;C质量的单位是千克,故C符合题意;D力的单位是牛顿,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B【详解】用托盘天平测一小铁

26、块的质量,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平衡后指针稍微偏右,说明天平的右端稍微下沉一些,向左移动游码或者在右盘中减砝码。故选B。19、D【详解】我们看到湖中的鱼儿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看到湖中的柳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BC错误,D正确20、D【详解】要使电阻R1、R2并联,需要断开开关s,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后分流,一条支路经过电阻R1,另外一条支路经过甲后经过电阻R2后汇合经过乙,故甲乙都接电流表,才能满足两电阻并联,故D选项正确。故选D。21、B【详解】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指的是用去了质量的一半,钢瓶的体积不变,氧气会充满整个钢瓶,氧

27、气的体积还是不变,根据可知,密度也减小一半,即质量和密度都只有原来的一半,故选B。22、D【详解】在各种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红、绿、蓝故选D23、B【详解】A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080;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沸点超过了酒精温度计的量程,所以他不可以选用量程为080的酒精温度计;故A错误;B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所以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故B项正确;C“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不是水蒸气,故C项错误;D水沸腾的条件是达

28、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故D项错误。24、D【详解】当橡胶棒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橡胶棒上多余的电子会转移到验电器上,使金属箔也带上负电;又因为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瞬时电流方向为从金属箔到橡胶棒。故选D。25、B【详解】由电路图知道,开关闭合前,电路处于开路状态,所以电流表没有示数;但由于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通过变阻器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通,所以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即电压表有示数,故A错误;开关闭合后,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A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由I= 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29、;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B正确;由于开关闭合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电路中电流减小了,由P=UI知道,R的功率变小,故C错误;由欧姆定律知道,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定值电阻的阻值,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D错误26、D【详解】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都是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再通过它们各自的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它们分别都经过一次倒立的像,再经过一次正立的像,两次成像的结果,使人们最终观察到的都是倒立的像。但是通过显微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像,通过天文望远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像,故D正确。故选D。27、A【详解】AB、酒精

30、灯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碘容易发生熔化和沸腾现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用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是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所以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可以确保碘不会熔化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D、将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故C、D不符合题意28、D【详解】A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错;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C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C错;D声音可以传信息和能量,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小石头”,说

31、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应选D29、A【详解】A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故A正确;B老鹰托着乌鸦飞翔,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故B错误;C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故C错误;D要研究老鹰的运动状态,也可以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故D错误。故选A。30、A【分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详解】A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无法避免的,所以科学不断发展,减小误差的方法会越来越多,但都不能绝对避免误差,故A正确;B采用精密的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但无法避免误差,故

32、B错误;C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可以避免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采用错误的方法等造成的,故C错误;D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的错误,而不是误差,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振动 传播过程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说话声、鸟语、琴声等等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然后通过空气等介质传到我们耳朵里。2控制噪声的方法有: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32、室内 凝华 【解析】12北方的冬天,室外气温很低,使得窗玻璃温度也很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

33、低的玻璃在室内侧凝华成冰花。33、甲 凹 【详解】1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2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34、B 红外线 布上有绿色和黑色 【详解】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到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2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很快,因此应将温度计放在点外侧。3绿布只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所以会看到布上有绿色和黑色。【点评】熟记光的色散实验中,阳光被分成的七种色光,红光外侧看不到的光叫红外线;紫光外侧看不到的光线叫

34、紫外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5、运动 座位 【详解】1旅游船在湖面上航行,旅游船上与岸上的树木之间有位置变化,故以岸上的树木为参照物,旅游船是运动的;2小红是坐在旅游船的座位上,游船与小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以游船(座位)为参照物小红静止的。36、振动 空气 【详解】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能传播声音。所以,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到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即空气振动传到很远的地方。37、反射 蓝 黑 【详解】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光线的颜色决定的,所以,红玫瑰的花瓣呈红色,是因为红玫瑰花瓣反射红光。2白色反射所有的色光,用蓝光照射一朵白玫瑰,我们看到它的花瓣是蓝色。3红玫

35、瑰只能反射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若只用蓝光照射红玫瑰,红玫瑰会把蓝光吸收,所以我们看到红玫瑰的颜色为黑色。38、失去 A到B 【详解】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失去了电子,丝绸得到了电子会带负电。2因为电流的方向是由B到A,自由电子带负电,所以灯丝中的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是从A到B。39、振动 音调 【详解】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表演小提琴独奏时,优美的琴声是由于琴弦的振动产生的。2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40、能 高 超声波 【详解】1人类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是,昆虫的翅膀振动频率是300Hz,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人耳能听得见。2蝴蝶飞过时我们听不见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太慢,振动频率低于20Hz,所以人耳听不见,蚊子翅膀振动的频率大于20Hz小于20000Hz,所以人耳能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