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1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 、2.36cm 、2.5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 cmC2.35 cmD2.41 cm2下列家庭用电的做法正确的是A导线直接接入插座B手拿测电笔金属杆

2、C湿手拔插头D用电器外壳接地3蜡烛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移动,则( )A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像B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C透过透镜能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光屏上没有清晰像,需要调节光屏位置才能得到清晰像4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热D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5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熔化D凝固6一只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气体密度为0,用去质量的氧气后,瓶内氧气的密度为( )A0B0

3、C0D207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还能说明光发生了折射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8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正中刻度线的右方,这时应把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B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C把游码向右移D换用小一些的砝码二、多选题9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

4、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10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分别为 f1、f2 的甲、乙两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先将点燃的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标出);再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B图中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Cf1f2Df1f2三、填空题11 “花香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

5、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第一句说明了扩散的快慢与_有关。12冰雪天气,停在室外的汽车在刚使用车上的空调时常易形成“雾气”,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司机视线,这是一种_现象,此时打开雨刷器_(选填“能”或“不能”)消除“雾气”。13小斌、小瑛同学去世纪公园拍摄照片,他们用一架焦距为10厘米的照相机照相时,要拍到清晰的照片,被拍摄的景物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小斌同学在为小瑛同学拍了一张半身照后,再为她拍一张全身照,这时小斌同学应_照相机与小瑛同学的距离。(选填“增大”或“减小”)14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将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电流表A2的示

6、数将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15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是_cm,其分度值是_c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cm。16如图,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两个与音叉接触的乒乓球都将会弹起。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还能说明声波传递_;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不能弹起的是_(选填“甲”或“乙”)装置的乒乓球。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_)18如图所示,两束光射向凸透镜,F 点为焦点,PO=2f,请在图中画出射出凸透镜的对应光线。 (_)19(10分)如图所示是“探究

7、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作为平面镜M的是_,实验还要用到两只_的蜡烛、火柴和刻度尺。实验时,要求从玻璃板前不同位置看去,蜡烛B都能与蜡烛A的像_。五、计算题20(6分)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1)20km指_;40指_。(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24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_)(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上桥最快需要用几分钟?(_)21(6分)一位同学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3.5千米,他骑车的速度是4米/秒,他骑车从家到学校需要多少时间?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8、A【详解】在四次测量的数据中,2.57cm记录的数与其他三次差别太大,故2.57cm记录错误,故应去掉;物体的长度为L=2.36cm。故选A。2、D【详解】A.导线直接接入插座,导线裸露在外面,容易触电,故A错误;B. 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金属杆,但要接触笔尾金属体,故B错误;C.生活用水是导体湿手拔插头,容易引发触电,故C错误;D. 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这样可防止因电器漏电而触电,故D正确3、B【详解】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

9、以外,会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B4、C【解析】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发生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A错误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B错误C霜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C正确D云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D错误答案为C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分清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正确认识物态变化的类型5、C【详解】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由固态变化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选C。6、C【详解】氧气瓶的容积是一定的,当氧气的质量减少时,体积不变,所以用去 1/3质量的氧气后,还剩下2/3的质量,故密

10、度为原来的2/3。故选C7、C【详解】A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故B错误;C白光通过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通过玻璃时偏折的角度不同,所以,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折射,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C正确;D平面镜成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不会发出光线,故D错误。故选C。8、D【详解】A. B. 都是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这在称量过程中是不允许的两选项均错误;C. 指针指向右边,本身右盘中的砝码已偏大,如果再把游码向右移,指针会向右边偏转的角度更大此选项错误; D. 当指针

11、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时,说明右盘中的砝码的质量较大,应换较小质量的砝码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应把天平调节平衡,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的;当天平平衡后,开始称量的过程中,就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砝码,如果砝码过大,则换为小砝码,最后游码直至天平平衡二、多选题9、ABD【解析】树荫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故B正确“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错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故D正

12、确答案为ABD10、BD【详解】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故所成的实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选项B是正确的;用透镜乙替换透镜甲,且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即物距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说明现在像距变小,则相对于以前物距变大了,故f1f2,故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BD。三、填空题11、温度【详解】“花气袭人”是一种扩散现象,春晴天暖,气温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说明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12、液化 不能 【详解】12在冬天,车玻璃的温度较低,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发生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雨刷器在玻璃外侧,打开

13、雨刷器不能消除“雾气”。13、大于20厘米 增大 【详解】1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因此被拍摄的景物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大于20cm;2拍了一张半身照后,再拍一张全身照,即像的大小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小斌同学应增大照相机与小瑛同学的距离。14、不变 变大 【详解】1由题意知,开关S闭合前,电路是只有R1的简单电路,电压为电源电压,电流表A1、A2的示数相同,当开关S闭合后,R1与R2并联,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R1所在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因R1两端电压不变,电阻不变,故电流表A1示数不变。2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电流值是R1

14、与R2两条支路电流之和,故电流表A2示数变大。15、010 0.1 7.50 【详解】123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量程为0-10.00cm,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物体左侧与刻度线1.00cm对齐,右侧与刻度线8.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16、振动 能量 甲 【详解】12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3倘若在月球上进行这个实验,因为月球上是真空,声音无法传播,我们听不到声音,甲乒乓球不能弹起。四、作图、

15、实验探究题17、【详解】过平面镜的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90-30=60,则入射角也为60,根据入射角等于60在法线右侧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18、【详解】根据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再根据物体在2倍焦点处成等大的实像可知,过2倍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经过2倍焦点,分别画出两条折射光线,如图所示:19、玻璃板 完全相同 重合 【详解】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2为探究物与像的大小关系,实验应用到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3平面镜成等大的像,因此实验时,求从玻璃板前不同位置看去,蜡烛 B 都能与蜡烛 A 的像重合。五、计算题20、此地距离上桥还有20km 此路段限速40km/h 50km/h 30min 【详解】(1) 20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