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地理个人教学教案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人口再生产概念、类型及其转变 2.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状况 教学重点: 1.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比拟两种“低自然增长率”的本质区分。 2.培育学生绘图技能,让学生对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有进一步的熟悉。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读图、表,分析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要求,这一单元内容属于“人口地理学”的根本内容,大纲中要求的“人口进展”的内容,实际指的就是“人口再生产”。严格地说,人口再生产虽然是人口进展的根本内容,却并不能等同于“人口进展”。两者的内涵并不完全一样。 人口进展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
2、素养的提高和人口构造的转变, 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肯定数量的变化及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人口素养反映的是人口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人口构造可包括自然构造、社会经济构造、地域构造等,在社会进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口构造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本单元我们从人口再生产谈起。 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1.人口再生产概念:狭义的概念,即教材中提出的:人口内部老一代间续死亡新一代不断诞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不断连续下去。实际上,人口是在肯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的集合体,其构成是错综简单的。他们的年龄、性别、民族、文化水平、职业、宗教信仰等等方面并不完全一样。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不仅人口数量在变化,
3、总人口中的年龄、性别构造、社会经济构造、地域构造及人口的素养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种意义上的人口再生产是广义的人口再生产。 2.人口再生产的类型 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人口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所打算。从数量上看,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诞生率减去死亡率,因此,人口再生产类型实际最终取决于诞生率和死亡率。在不同的历史进展阶段,表现有几种不同的人口再生产类型。 人类社会进展初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口增长速度极低,表现为“原始型它以极高的死亡率、很高的诞生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为特征。 农业的消失带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生产力大进展,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这一期人口再生产类型称为“传统型”,以高诞生率、高
4、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为特征,即“高凹凸”型。 产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的其次次生产力大进展,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医卫生事业进步。这一时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凹凸高”的“过渡型”,即以高诞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为特征,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特殊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化等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进展阶段,表现为“三低”的“现代型”,以低诞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为特征。这一时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构造呈老年型。 对于人口再生产类型及转变,要正确指导学生读图1.1,仔细分析人口再生产类型各阶段的特点,了解其转变
5、过程。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从世界各地区的状况看,目前兴旺国家或地区已完成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表现为 “三低”的“现代型”;进展中国家或地区,诞生率较高,人口再生产类型表现为“凹凸高”的“过渡型”。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由于生产力进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的差异,并不具有同步性,也存在着各自的一些特点: 1.兴旺国家的人口再生产均已处于“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消失负增长。如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已连续多年为负增长。 2.进展中国家的人口再生产总体上处于“过渡型”,但不同国家和地区仍有差异: 非洲国家是进展中国家高诞生率、高自然增长率的典型代
6、表。 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再生产也处于高诞生、高增长阶段,但有些国家已进入或正进入“现代型”。如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等国。我国目前已接近“现代型”。 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其余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均表现为高诞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本课小结: 要求学生了解人口再生产类型及转变并能运用图表进展分析,再让学生了解其地区分布。 高中地理个人教学教案篇2 教学课题: 山地的形成 所用教材: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其次节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作为典型案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通过褶皱山、断块山等实例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熟悉褶皱山和断层
7、山的形成及根本形态特征,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根据“标准”的要求主要是通过实例了解内外力对地表形态影响,因此在教学中肯定要严密围围着课文内容中所列举出来的一些实例,如褶皱山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案例,从而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内外力以及所学学问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在前一节课的内容当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内力和外力作用,但是对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形成地表形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是知之甚少,对于板块构造学说在初中时学生知道有六大板块的根底。大多数学生外出旅游的时机并不多,许多地质构造没有亲眼见过,或者见过但是不知道其名称以及形成的缘
8、由,本节课应当多培育学生探究地理原理的特点。 设计思想 本节课涉及到比拟多的地质构造和地理原理,难度比拟大,所以应当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和山地的形成过程的演示过程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学问点。还可以通过试验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觉和总结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思索、分析问题的力量。 教学目标 通过褶皱山和断块学问的学习,让学生把握褶皱和断层的概念,熟悉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根本形态,并能够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推断褶皱的根本类型。让通过读图、试验和探究活动培育学生思索和分析地理现象的力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忱。 5、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1.山地的类型的推断。 难点:1.正确
9、推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同学们肯定见过和听说过很多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太行山、华山、日本的富士山等,不知大家是否留意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山脉的形成缘由是什么?他们的形成缘由是否一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 【板书】其次节山地的形成 【板书】一、褶皱山 【板书】=1GB3MERGEFORMAT褶皱 【引导】什么叫褶皱呢? (在讲课时可利用顺手教具-书本、纸张进展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 【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我们下面先来了解一下褶皱山
10、的有关学问。 【板书】背斜和向斜 【提问】同学们认真观看,从外部形态上看褶皱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答复】从外部形态看,有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有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教师讲解】我们将岩层向上拱起的称作背斜,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称作向斜。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这只是一般状况,还有特别状况。 (教师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局部,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局部,变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态。) 【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为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答复】略 【板书】=3GB3MERGEFORMAT正地形(“背斜
11、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教师讲解】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拟疏松,若暴露在地表很简单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拟坚硬不简单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留意到它的特别性。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在山区、矿山等地带是可以看到的。所以我们不能简洁地从形态上来推断背斜或向斜。 【引导】那要怎么推断是背斜还是向斜呢?大家请看PPT。 【教师讲解】背斜中心局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局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无论
12、岩层怎样变形,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推断都是牢靠的。 【板书】背斜与向斜的比拟: 高中地理个人教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内力作用形成山岳的三种类型。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分析,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过程与方法 1.分析法、争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背斜、向斜的推断。 3.利用直观的录像、景观图片等进展展现,使学生理解山岳地貌的成因与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火山的危害和好处的分析使学生树立辩证法的思想;通过山岳对交通的影响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人类的活动应和自然和谐统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山岳的三种类型
13、。 2.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学难点 背斜、向斜的推断依据 教学过程 【活动】推断背斜和向斜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推断背斜和向斜? 从形态上可以区分它们,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表现为山岭;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表现为谷地。 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推断背斜、向斜的重要依据。背斜的中心局部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而向斜中心局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练习】褶皱构造推断及成因 1.推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 2.甲乙两处何处是山岭?何处是山谷? 3.解释甲地形成山岭,乙地形成山谷的缘由?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疏松、破裂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
14、被外力所侵蚀,而保存下来形成山岭。 【讲授】板块学说的根本观点 1.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且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 2.板块位于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交界处活泼,碰撞的位置多火山地震 4.板块的相对运动形成了地表的根本面貌 【活动】板块构造学说应用 1.为什么亚洲多火山地震? 亚洲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2.为什么太平洋沿岸多火山地震,而大西洋沿岸火山地震相对要少? 太平洋沿岸多板块交界处,印度洋沿岸较少 3.新西兰地震的形成缘由?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 【活动】褶皱构造与矿产 1.为什么背斜多能成为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油、
15、气密度小,上浮,因而分布在背斜。 2.为什么“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简单找”? 水的密度大,由高处往低处渗流,因而分布在向斜。 【讲授】探究分析:背斜、向斜的实践意义。 背斜:石油、自然气埋藏区 隧道的良好选址 顶部地带相宜建采石场 向斜:地下水贮存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讲授】火山活动的影响 有利影响: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壤;带来硫磺、建材、能源(地热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利用火山景观进展旅游(温泉);有利于火山讨论(或火山科研考察)。 不利影响: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当地冰雪溶化,形成洪水;空气中的悬浮物增多,污染大气;火山灰漂移在空中,影响航空和旅游业;还会使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削减,引起地面
16、温度下降;火山喷发的有毒气体会影响到人的安康。 高中地理个人教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一、学问要求: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初步把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 2.使学生了解各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 二、力量要求: 1.使学生了解讨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方法,从而熟悉人类对未知事物所进展的探究实践,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 2.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熟悉全球的整风光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3.通过归纳、总结、比照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对学生进展综合归纳等思维力量的培育和训练。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对学生进展喜爱自然、喜爱科学的训练,鼓
17、舞学生献身于科学训练事业。 【教学重点】 1.地震波的波速及传播特点,区分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殊是地壳的特点。 3.岩石圈概念,软流层学问。 4.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 1.“地幔”的有关学问。 2.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设计】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投影片(或多媒体、图片)。 【教具设计】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谈天”是为了“说地”,“谈天”中已知地球的外形球体,但它既不同于篮球空心,也不同于铅球均质体,而是从里向
18、外划分为若干个球形的层次圈层(出示“地球的圈层构造”示意图)。地球有六大圈层:内部三个,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态的地表。六大圈层中,与人类关系最亲密的有四个(“立足之地”地壳、“空气”大气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日我们这节课就主要叙述这几大圈层, 【板书】第四节:地球的圈层构造 【过渡】首先我们学习地球的内部圈层: 【引发思索】地球内部因地壳的阻挡,对人类来说始终是神密的,我们怎么会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地壳、地幔、地核组成的呢? 【争论】学生争论人类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 【学生答复】略。 【讲解】钻探取样分析,火山喷发带来的地球内部信息;地震波带来地球内部信息等。 【提问】哪种方式能将
19、地心的信息也传递出来呢? 【学生答复】地震波。 【争论】你知道其机理吗? 【学生答复】略。 【归纳讲解】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剧烈冲击,产生弹性震惊,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种机械波。同学们总结机械波特点,进一步归纳地震波特点。人类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讨论,将地球内部划分了三层。 【板书】 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讨论地震波特点 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团体传播 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过渡】虽然人类限于岩石图阻挡,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仅是皮毛,但人类的熟悉潜力是无限的,人类会日益深
20、入地熟悉地球的真实面貌,从而和谐地与之共存。人类熟悉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了解宏观构造到逐步深入分析微观构造。对地球内部熟悉就是如此,首先通过讨论地震波变化曲线了解其构造。 【板书】 二、地球内部圈层构造 读投影片“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分析: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的物质性质而变化。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状况的讨论,人们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构造。 分析P、S波的波速变化状况,由波速的突然变化引入不连续面的存在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分出P、S波(依据:同一物质中P波速较S波快) 总结P、S波速变化状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 定义不连续界面:
21、霍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 高中地理个人教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难(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难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备地质灾难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难方面的科学讨论的进展。 二、力量目标 1.培育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力量,能正确评价地质灾难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加学生面临地质灾难时的应变力量; 3.读图猎取信息力量。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爱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备】将学生分
22、组,使搜集与地质灾难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教师引导】刚刚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觉,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特别剧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经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逼,我们称为地质灾难。请同学们思索,你所了解的地质灾难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答复】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难名目 【观看录像】地震根底学问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答复】(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缘由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缘由,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现“世界地震分布图”
23、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快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学生分组争论后答复】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简单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经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沉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刚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根本上是全都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根底学问。 【播放录像】“火山的根底学问” 【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学问,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
24、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白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索答复】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白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准确了解这方面的学问,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讨论。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缘由是什么? 【学生答复】略 【课件演示】展现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争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难,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难应当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难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特别大的地质灾难。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表达,而另外两种地质灾难同样不容无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索后面的问题。 【学生答复】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难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当乐观的防备,尽量削减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宽阔,地形简单,地质灾难的发生也非常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规则外墙保温施工方案
- 7米道路防护棚施工方案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产评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信息图表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现代物流装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电子商务实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材料》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完整版
- 化学专业论文范文
- 定制合同范例 博客
- 2024年技术授权与股权互换协议
- 2024-2030年中国激光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油套管行业产销现状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职业教育教师聘用制度
-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三)(期中)地理 含答案
- 部编小语六上《爱的教育》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 工余安健环知识培训
-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综合复习课件
- 2024年中级司泵工职业鉴定考试题库(精练500题)
- GB/T 19963.2-2024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第2部分:海上风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