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焊接时减少飞溅的办法_第1页
二氧化碳焊接时减少飞溅的办法_第2页
二氧化碳焊接时减少飞溅的办法_第3页
二氧化碳焊接时减少飞溅的办法_第4页
二氧化碳焊接时减少飞溅的办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02焊焊接中气孔及飞溅原因及预防一、焊缝金属产生气孔是熔池金属中的气体在冷凝过程中来不及逸出。由于CO2气体保护焊的时,熔池表面没有 熔渣覆盖,且CO2气流对焊缝能起一定的冷却作用,故熔池金属冷凝较快,增加了产生气 孔的可能性。CO2电弧焊时,溶池表面没有溶渣覆盖,CO2气流又有冷却作用,因而溶池凝固比较快, 容易在焊缝中产生气孔。可能产生的气孔主要有三种:一氧化碳气孔、氢气孔、氮气孔。(一)一氧化碳气孔 焊丝中脱氧元素含量不足:当焊丝金属中脱氧元素不足,焊接过程中就会较多的 熔于熔池 金属中。随后在熔池冷凝时溶池中的FeO和C会进行发生如下的化学反应:(1)当熔池金属冷凝过快时,生成的 气

2、体来不完全熔池逸出从而成为 气孔。通常这类气孔长出 现焊缝根部与表面,且呈针尖状。(二)氮气孔气体保作用不良:在CO2气体保护过程中如果因工艺参数选择不当等原因而保护作用变坏, 或者CO2气体纯度不高,在电弧高温下空气中的氮会熔到熔池金属中。当熔冷凝时,随着 温度的降低,氮在液态金属中溶解度降低,尤其是在结晶过程的时,溶解度将急剧下降。这 时从金属中析出的氮若来不及外逸,常会在焊缝表面出现蜂窝状气孔,或者以弥散形式的微 气孔分布于焊缝金属中。这些气孔往往在抛光后检验或水压试验时才能发现。(三)氢气孔焊缝金属溶解了过量的氮:CO2气体保护焊时,如果焊丝及焊件表面有铁锈油污与水分, 或者CO2气体

3、中含有水分CO2,则在电弧高温作用下这些物质会分解并产生氢,氢在高温 下也易熔于熔池金属中,随后,当熔池冷凝结晶时,氢在金属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若析出的氢来不及从熔池中逸出,就引起焊缝金属产生氢气孔。不过,由于CO2气体具有 氧化性,氢和氧会化合,故出现氢气孔的可能性较小,所以CO2气体保护焊是一种公认的 低氢焊接方法。减少气孔的措施一氧化碳气孔 如果焊丝中含有足够的脱氧元素Si和Mn避免焊接过程中被大量氧化, 以及限制焊丝中的焊碳量,就可以拟制前面提到的氧化反应,有效防止CO气孔。氮气孔 要避免产生氮气孔最主要的是应增强气体的保护效果,防止空气入侵,焊接过 程中保证保护气层稳定、可靠,是防止

4、焊缝中气孔的关键,且选用的气体纯度要高。另外, 选用含有固氮元素(如 和 )的焊丝也有助于防止产生氮气孔。3氢气孔 为了防止氢气孔,在焊前应对焊件及焊丝进行清理,去处他们表面上的铁锈, 油污,水分等。对C02气体中的水份也是需要进行干燥的C02气体保护焊过程中金属飞 溅损失约占焊丝熔金属的 10%左右,严重的可达 3040%在最佳情况下,飞溅损可控制在 2 4%范围内。二、飞溅损失 飞溅损失增大,会降低焊丝的熔敷系数,从而增加焊丝及电能的消耗,降低焊接生产率和焊 接成本。在CO2焊中,大部分焊丝熔化金属可过渡到熔池,有一部分焊丝熔化金属飞向 熔池之外,飞到熔池之外的金属称为飞溅。特别是粗焊丝C

5、O2气体保护焊大参数焊接时, 飞溅更为严重,飞溅率可达20%以上,这时就不可能进行正常焊接工作了。飞溅是有害的, 它不但降低焊接生产率,影响焊接质量,而且使劳动条件变差。由于焊接参数的不同,CO2焊具有不同的熔滴过渡形式,从而导致不同性质的飞溅。其中, 可分为熔滴自由过渡时的飞溅和短路过渡时的飞溅。熔滴自由过渡时的飞溅 熔滴自由过渡时的飞溅主要形式,在CO2气氛下,熔滴在 斑点压力的作用下上挠,易形成大滴状飞溅。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较大电流焊接时,如用直 径1.6mm焊丝、电流为300350A,当电弧电压较高时就会产生。如果再增加电流,将产 生细颗粒过渡,这时飞溅减小,主要产生在熔滴与焊丝之间的

6、缩颈处,该处的电流密度较大 使金属过热而爆断,形成颗粒细小的飞溅。在细颗粒过渡焊接过程中,可能由熔滴或熔池内 抛出的小滴飞溅。这是由于焊丝或工件清理不当或焊丝含碳量较高,在熔化金属内部大量生 成 CO 等气体,这些气体聚积到一定体积,压力增加而从液体金属中析出,造成小滴飞溅。 大滴过渡时,如果熔滴在焊丝端头停留时间较长,加热温度很高,熔滴内部发生强烈的冶金 反应或蒸发,同时猛烈地析出气体,使熔滴爆炸而生成飞溅。另外,在大滴状过渡时,偶尔 还能出现飞溅,因为熔滴从焊丝脱落进入电弧中,在熔滴上出现串联电弧,在电弧力的作用 下,熔滴有时落入熔池,也可能被抛出熔池而形成飞溅。熔滴短路过渡时的飞溅 短路

7、过渡时的飞溅形式很多。飞溅总是发生在短路小桥破断 的瞬时。飞溅的大小决定于焊接条件,它常常在很大范围内改变。产生飞溅的原因目前有两 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飞溅是由于短路小桥电爆炸的结果。当熔滴与熔池接触时,熔滴成为 焊丝与熔池的连接桥梁,所以称为液体小桥,并通过该小桥使电路短路。短路之后电流逐渐 增加,小桥处的液体金属在电磁收缩力的作用下急剧收缩,形成很细的缩颈。随着电流的增 加和缩颈的减小,小桥处的电流密度很快增加,对小桥急剧加热,造成过剩能量的积聚,最 后导致小桥发生气化爆炸,同时引起金属飞溅。另一种看法认为短路飞溅是因为小桥爆断后, 重新引燃电弧时,由于CO2气体被加热引起气体分解和体积膨

8、胀,而产生强烈的气动冲击 作用,该力作用在熔池和焊丝端头的熔滴上,它们在气动冲击作用下被抛出而产生飞溅。试 验表明,前一种看法比较正确。飞溅多少与电爆炸能量有关,此能量主要是在小桥完全破坏 之前的100150ps时间内积聚起来的,主要是由这时的短路电流(即短路峰值电流)和小 桥直径所决定。小电流时,飞溅率通常在5%以下。限制短路峰值电流为最佳值时,飞溅率可降低到1 %左 右。在电流较大时,缩颈的位置对飞溅影响极大。所谓缩颈的位置是指缩颈出现在焊丝与熔 滴之间,还是出现在熔池与熔滴之间。如果是前者,小桥的爆炸力推动熔滴向熔池过渡,而 后者正相反,小桥爆炸力排斥熔滴过渡,并形成大量飞溅,最高可达2

9、5%以上。冷态引弧 时或在焊接参数不合适的情况下(如送丝速度过快而电弧电压过低,焊丝伸出长度过大或焊 接回路电感过大等)常常发生固体短路。这时固体焊丝可以直接被抛出,同时熔池金属也被 抛出。在大电流射滴过渡时,偶尔发生短路,由于短路电流很大。所以将引起十分强烈的飞 溅。根据不同熔滴过渡形式下飞溅的不同成因,应采用不同的降低飞溅的不同成因,应采用不同 的降低飞溅的方法:1)在熔滴自由过渡时,应选择合理的焊接电流与焊接电压参数,避免使用大滴排斥过渡形式;同时,应选用优质焊接材料,如选用含C量低、具有脱氧元素Mn和Si的焊丝H08M n2SiA等,避免由于焊接材料的冶金反应导致气体析出或膨胀引起的飞

10、溅。2)在短路过渡时,可以采用(Ar+CO2)混合气体代替CO2以减少飞溅。如加入Q (Ar) =20%30%的Ar。这是由于随着含氩量的增加,电弧形态和熔滴过渡特点发生了改变。燃 弧时电弧的弧根扩展,熔滴的轴向性增强。这一方面使得熔滴容易与熔池会合,短路小桥出 现在焊丝和熔池之间。另一方面熔滴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得到较均匀的短路过渡过程,短路 峰值电流也不太高,有利于减少飞溅率。在纯CO2气氛下,通常通过焊接电流波形控制法,降低短路初期电流以及短路小桥破断瞬 间的电流,减少小桥电爆炸能量,达到降低飞溅的目的。通过改进送丝系统,采用脉冲送丝代替常规的等速送丝,使熔滴在脉动送进的情况下与熔池 发生

11、短路,使短路过渡频率与脉动送丝的频率基本一致,每个短路周期的电参数的重复性好, 短路峰值电流也均匀一致,其数值也不高,从而降低了飞溅。如果在脉动送丝的基础上,再配合电流波形控制,其效果更佳。采用不同控制方法时,焊接 飞溅率与焊接电流之间的关系。飞溅金属粘着到导电嘴端面和喷嘴内壁上,会使送丝不畅而影响电弧稳定性,降低保护气的 保护作用,恶化焊缝成形质量。此外,飞溅金属粘着到导电嘴,喷嘴,焊缝及焊件表面上, 尚需在焊后进行清理,这就增加了焊接的辅助工时。焊接过程中飞溅出的金属,还容易烧坏焊工的工作服,甚至烫伤皮肤,恶化劳动条件。由于金属飞溅引起上述问题,故如何防止和减小金属飞溅,一直是使用CO2气

12、体保护焊时 必须给予重视的问题。CO2气体保护焊金属飞溅问题之所以突出,是和这种焊接方法的冶金特性及工艺特性有关:由冶金反应引起的飞溅:主要是由于焊接过程中熔滴和熔池中碳被氧化生成了 CO气体, 随着温度的升高,CO气体体积膨胀,若从熔滴或熔池中的外逸受到阻碍,就可能在局部范 围爆破,从而产生大量的细颗粒飞溅金属。作用在焊丝电极斑点上的压力过大而引起飞溅:如用直流正极性长弧焊时,由于焊丝是 阴极,受到的电极斑点压力较大,故焊丝容易产生粗大的熔滴和被顶偏而产生非轴向过渡, 从而出现大颗粒的飞溅金属。由于熔滴过渡不正常而引起的飞溅:这类情况在短路过渡或大熔滴过渡时都会遇到。如 短路过渡时,由于焊接

13、电源的动特性选择与调节不当,而增大了飞溅金属。在长弧焊的时, 由于弧根面积小,焊丝末端熔滴受到斑点压力,电磁力等作用被顶偏,除了产生非轴向大滴 过渡外,往往还带有细颗粒的飞溅金属。由于焊接规范参数选择不当而引起飞溅:CO2气体保护焊过程中, 随着电弧电压的升高,飞溅金属要增大这是因为电弧电压升高,弧长变长,易引起焊丝未端 的熔滴长大。在长弧焊(用大电流)时,熔滴易在焊丝未端产生无规则的晃动;而短弧焊(用 小电流)时,将造成粗大的液体金属过桥,这些均引起飞溅增大。一般在长弧焊时,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过渡熔滴的尺寸变细,能减小飞溅,焊接电流增大, 焊丝的熔敷率提高了,表明金属飞溅减少了。从上面的分

14、析可知,引起金属飞溅的因素很多,故要减小飞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般说来,有下列一些措施可供考虑:(一)正确选择工艺参数1焊接电流和电压在CO2电弧中,对于每种直径的焊丝,其飞溅率和焊接电流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规律。在小电流区域(短路过度区域)飞溅率较小,进入大电流区域后(细颗粒过度区域)飞溅率也较小,而中间区的飞溅率最大,电流小于150A或大于300A飞溅率都较 小,介于两者之间的飞溅率较大。在选择焊接电流时,应尽可能避开飞溅率高的电流区域。电流确定后在匹配适当的电压,以确保飞溅率最小,2焊枪角度 焊枪垂直时飞溅量最小,倾斜角度最大,飞溅越多。焊枪前倾或后倾

15、最好不 要超过20 度。3焊丝伸出长度 焊丝伸出长度对飞溅也有影响。焊丝长度尽可能缩短。(二)选用合适的焊丝材料,保护气成分。例如:尽可能选用焊碳量低的钢焊丝,以减小焊接过程中生成的CO气体。实践表明,当焊丝 中焊碳量降低到 0.04%时,可大大减小飞溅;采用管状焊丝进行焊接。由于管状焊丝的药芯中含有脱氧剂稳弧剂等造成气-渣联合保 护,使焊接过程中非常稳定,飞溅可明显减小;(三)在长弧焊的时采用CO2的混合气作保护气。虽然通过合理选择规范参数以及采用潜弧方法等可降低飞溅率,但飞溅量仍然较大。在C02气体中加入一定数量的Ar气,是减少颗粒过度焊金属飞溅最有效的方法。在C02气体中加入Ar气后,改变了纯二氧化碳气体的上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随着Ar 气比例增大,飞溅逐渐减少C02+Ar混合气体除可克服飞溅外,也改善了焊缝成型,对焊 缝溶深、焊缝高度及余高都有影响。当含 60%时可明显的使过渡熔滴的尺寸变细,甚至得到喷射过渡,改善了熔滴过渡特性, 减小金属飞溅。(三)短路过度焊接时限制金属液桥爆断能量 短路过度焊接时,会引起金属飞溅,在短路过度的最后阶段,由于短路电流的急剧增大,使 桥液金属迅速地加热,造成了热量的凝聚,最后导致桥爆裂而产生飞溅。减少此种飞溅的方法: 在短路过渡焊接时,合理选择焊接电源特性并匹配合适的可调电流, 以便当采用不同直径的焊丝焊接时均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