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恐怖常见病原体课件_第1页
生物恐怖常见病原体课件_第2页
生物恐怖常见病原体课件_第3页
生物恐怖常见病原体课件_第4页
生物恐怖常见病原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恐怖中涉及的病原微生物 I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张 菁生物恐怖 生物恐怖是指利用各种手段故意释放病原微生物或生物毒素,造成人、畜、农作物及环境危害,引起社会的广泛恐慌或威胁社会安定以达到政治或信仰目的的行为。生物恐怖与生物战使用的都是生物武器。历史回顾与现状最早的生物战 1346年蒙古人久攻Kaffa,将死于鼠疫的人尸扔进城内,kaffa不攻自破。可怕的鼠疫随战败逃亡的意大利人蔓延欧洲,2000多万人死于非命,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3。现代生物战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使用了副溶血弧菌和鼠疫杆菌;侵华战争期间日本731部队至少在11个城镇施放生物武器致死10000多人朝鲜战争中

2、美国在朝鲜北部试用生物武器3000多次使许多平民身亡。生物武器的选择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很多,为了达到快速恐吓敌人的目的,生物武器最钟情于那些传染力强、致死迅速的微生物。主要病原的特征毒性强,对人员伤亡率高传染性强,常为气溶胶状态的吸入性传播抵抗力强,易于制备与播散第一章细菌类生物武器细菌概述细菌属于原核细胞类微生物:细胞核分化较低,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细胞器不完善;DNA和RNA同时存在。这类微生物众多,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的一般特征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大小:微米 为计量单位 光学显微镜的油镜可观察 大小首菌龄环境因素影响 coccusbacill

3、usSpiral bacterium1.1 鼠疫耶氏菌 (Y. pestis)生物学特性形态与染色G-短杆菌、两端浓染、有荚膜可呈多形性培养特性兼性厌氧,在含血液或组织液的培养基中生长,30-37,pH6.9-7.2浑浊 24h 沉淀 48h 菌膜(从菌膜向管底生长出垂状菌丝,呈“钟乳石”状)鼠疫的传染源感染鼠疫的人;带菌动物:尤其是龋齿类动物, 如家鼠、黄胸鼠、旱獭等。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呼吸、咳嗽、打喷嚏接触传播:带菌尸体、带菌分泌物和排泄物直接接触经皮肤伤口、粘膜媒介昆虫传播:疫蚤的叮咬。蜱虫、虱等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所致疾病 腺鼠疫能在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主

4、侵犯的淋巴结多在腹股沟引起肿胀、化脓和坏死 肺鼠疫呼吸道吸入感染或其他类型继发肺炎或脑膜炎症状多因呼吸困难或多器官衰竭死亡死者皮肤常呈黑紫色,故名“黑死病”“黑死病”致病性疾病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肺鼠疫引起荚膜、鼠毒素、内毒素等鼠疫,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一般先有鼠类的发病和流行鼠、病人鼠蚤、人蚤、呼吸道 鼠-蚤-人人-人物质传染源途 径免疫性 病后获得牢固免疫力,再感染罕见 主要产生针对F1抗原,V/W抗原的抗体 抗体具有调理促吞噬、凝聚细菌、中和 毒素等作用微生物学检查直接涂片镜检血琼脂平板、麦康基琼脂平板或0.025%的亚硫酸钠琼脂平板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凝聚实验等鉴定PCR技术检测

5、核酸血清学试验测抗体防治原则对疫区隔离封锁,做好监测工作,密切注意动物鼠疫的流行动态,防止人鼠疫的发生。灭鼠灭蚤,彻底消毒尸体及现场,加强国境、海关检疫接种EV无毒株活菌疫苗,免疫力可维持8-10个月,对肺炎型鼠疫无效肺鼠疫疫苗研发中接触了肺炎型鼠疫者或在生物武器攻击范围内应连续7天服用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应立即用抗生素治疗1.2 炭疽芽孢杆菌 (B. anthracis)概 述引起人类及动物炭疽病的病原体,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原菌。1979-4,前苏联炭疽杆菌气溶胶意外泄漏,造成严重的吸入性炭疽爆发,累及方圆50公里内的动物1993,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作出评

6、估,华盛顿特区用飞机顺风释放100kg炭疽杆菌气溶胶可导致13-300万人死亡,后果超过一枚氢弹爆炸生物学特性形态与染色致病菌中最大的G+粗大杆菌 ,两端平切、排列呈竹节状有荚膜,无鞭毛有氧条件下形成椭圆形芽孢,位于菌体中央 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30-35,营养要求不高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可形成灰白色粗糙型菌落,边缘不整齐,在低倍镜下观察边缘呈卷发状血琼脂培养基上不溶血明胶培养基上37培养24h可使培养基表面液化呈漏斗状,细菌沿穿刺线扩散而成为倒松树状抗原结构炭疽毒素复合物: 荚膜多糖抗原: 抗吞噬,毒力相关芽孢抗原:菌体多糖抗原: 与毒力无关 耐热,Ascoli热沉淀反应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7、抵抗力在干燥土壤或皮毛中可存活20余年芽孢对化学试剂抵抗力强,但对碘及氧化物敏感, 1:2500碘液10min或0.5%过氧乙酸10min可杀死高压蒸汽灭菌法121、15min可杀死芽孢致病物质荚膜 抗吞噬作用,有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繁殖与扩散炭疽毒素复合物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而导致水肿、休克和DIC,是致病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的致病物质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患病食草动物及其制品或被污染物途径:接触:接触患病动物或毛皮,皮肤、小伤口消化道:食未煮熟的病畜肉、奶或被污染食物呼吸道:含病菌芽孢的尘埃所致疾病皮肤炭疽肠炭疽肺炭疽 皮肤炭疽接触患病动物或受染毛发由颜面或四肢小伤口侵入感染后1d左

8、右局部出现小疖,继而周围出现水疱、脓疮、坏死并形成特有的黑色焦痂,故名炭疽抗生素无效20%可致败血症肠炭疽:因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类、奶或被污染食物而引起肠炭疽。症状为连续性呕吐、肠麻痹及血便,但以全身中毒为主,23d死于毒血症。肺炭疽:因吸入含有大量病菌芽孢的尘埃而致肺炭疽。首先出现呼吸道症状,继而很快出现全身中毒症状而死亡。肺内可以淤血及出血,痰内可见大量炭疽杆菌;脾脏常肿大,有时可发生脑转移。致 病 性疾病皮肤炭疽(95%)肠炭疽肺炭疽引起荚膜、炭疽毒素复合物引起食草动物炭疽,多方式传播,引起人类感染接触、消化道、呼吸道 物质途 径炭疽性脑膜炎传染源免疫性 感染后获得持久免疫力,再感染罕见 针对炭疽毒素保护性抗原的抗体 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微生物学检查标本的采集皮肤炭疽早期采水疱、脓疱内容物,晚期取血液肺炭疽取痰、病灶渗出液、血液等肠炭疽取粪便、血液、病畜肉等注意个人防护动物尸体解剖应注意芽孢对环境的污染,并无菌割取耳尖或舌尖组织送检微生物学监测直接涂片镜检血琼脂平板或碳酸氢钠琼脂平板分离培养,观察菌落(灰白色,R型,非溶血性)青霉素串珠实验、噬菌体裂解实验等进行鉴定PCR技术检测核酸ELISA实验测抗体动物实验防治原则 特异性预防减毒活疫苗,免疫力可持续1年炭疽吸附疫苗(美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