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_第1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_第2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_第3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_第4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新课导入 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见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见月亮像个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自己却不容易看见。站在地球的表面,我们无法看见地球的整体面貌。那么古代人是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哪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新课讲授地球的形状: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球体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因为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在远古时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题。我们的祖先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并且把天空看作是倒扣着的一个巨大的锅。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地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天圆地方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于是就有了“地球”的概念。太阳和月亮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20世,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海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船身,最后才看不见船的桅杆。北极星高度角的变化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

3、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看谁算得快!1.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算算看,地球的表面积是我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提示:我国的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2.飞机是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之一,算算看时速800千米的飞机多长时间才能绕赤道一周。拓展延伸北极南极地心极半径极半径是指地心到极点的距离。北极南极地心赤道半径赤道半径是指地心到赤道的距离。北极南极地心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从极半径和赤道半径所呈现的数据中,你得出来什么结论? 极半径约6357千米,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可以知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约21千米,从而可以看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

4、、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作的地球模型。便于人们间接的去了解和认识地球。地球仪的构成地轴拨动地球仪,可以看见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代表地轴。注意:地轴是真实存在的吗?地轴北极南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方向的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易错警示地球和地球仪的区别:1.地球仪上有一些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线,如经线和纬线。2.地球仪上存在地轴,地球上实际不存在地轴。3.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当地球按照比例缩小到地球仪大小时,各部分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于是地球仪就成了一个真正的球体。

5、赤 道地 轴地心北极星地轴的空间指向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认为是不变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想一想:地轴的空间指向具有什么特点?拓展延伸请你填一填。1. 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地球的表面积 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千米;极半径 千米;赤道半径 千米;最大周长约 千米。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 把它缩小,制成了地球的 地球仪。麦哲伦5.1亿6371635763784万比例模型课堂小结1我们站在海边看远来的船只,最先看到的应该是()A船头 B船舷 C船帆 D船尾2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同的,如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天圆地方。人类对地球形状

6、的认识过程是()ABCDCB随堂演练3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海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太阳是圆的月球是圆的人越往山上爬,看到地平圈越大ABCD416世纪,首次带领船队完成环球旅行的航海家是()A哥伦布B麦哲伦C郑和D毛泽东DB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课前回顾 地球并非正圆球,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一、纬线和纬度新课讲授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的纬度为0。长度:各条纬线长度不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为一点。南北半球

7、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自成闭合的圆圈,也称为纬线圈。关系: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N纬线的特点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北 纬 N 南 纬 S015N30N45N60N90N60S45S30S15S90S75N75S纬度的划分书写方法: 北纬40(或40N)纬度的分布规律010102020303090赤道(北纬)(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重要的纬线及纬度023.5N66.5N90N23.5S66.5S90S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全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

8、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在地球仪上找出赤道,并结合上图,说明赤道是一条很重要的纬线。想一想小 结重要纬线:0赤道 30,60,90低、中、高纬的划分界线起点: 0纬线即赤道划分:以0纬线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90纬线。0纬线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S)。规律:北纬度数越往北越大,南纬度数越往南越大纬 度二、经线和经度新课讲授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赤道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的特点长度:所有经线等长形状:半圆,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关系:相交于南北两极指示方向:指示南北方向经度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是经度

9、的起始线。由向东和向西各为180,称为东经和西经,分别用“E”和“W”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把它叫做180经线。经度的划分书写方法: 东经60(或60E)0101020203030180180本初子午线(西经)(东经)越往西度数越大越往东度数越大经度的分布规律东西半球的判读东西半球是按照20W与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划分的。1.若已知地点为东经,则用该度数与160作比较,若小于160,为东半球;若大于160,为西半球。2.若已知地点为西经,则用该度数与20作比较,若小于20,为东半球;若大于20,为西半球。3.0经线位于东半球,180经线位于西半球。易错警示半球的划分: 由于南

10、、北纬度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都是赤道,因此南纬都属于南半球,北纬都属于北半球;由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和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不一样,因此东经不一定属于东半球,西经不一定属于西半球。小 结起点: 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划分: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分180经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西经(W), 180经线以西为东经(E),以东为西经(W)。 规律:东经度越往东越大,西经度越往东越小经 度重要经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 180国际日期变更线20W和160E20W 160E为东半球, 160E 20W为西半球三、利用经纬网定位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

11、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利用经纬网定位0151530304545030153015045ABC45A: 30N、15W B: 15S、30EC: 30N、30E课堂小结经度纬度度数起止点度数划分代号半球划分变化规律北纬度数越往北越大,南纬度数越往南越大东经度越往东越大,西经度越往东越小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 0纬线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向南、向北各分作90东经(E)、西经(W)南纬(S)、北纬(N)西经20W、东经160E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1纬线指示的方向()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东北西南方向 D西北东南方向2下列纬度属于北半球和中纬度的是()A20N B40N C20S D70S3.下面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经线是最长的经线 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C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D所有的经线都是平行的BB随堂演练C4.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相关问题。(1)关于图中所见部分不同纬线的长度,叙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