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17古诗三首望洞庭》优课导学案11_第1页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17古诗三首望洞庭》优课导学案11_第2页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17古诗三首望洞庭》优课导学案11_第3页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17古诗三首望洞庭》优课导学案11_第4页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17古诗三首望洞庭》优课导学案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7、望洞庭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2会背诵古诗。3用自己的话谈谈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觉洞庭湖的美。教课重、难点:背诵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感悟诗的境界,使学生从中遇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阅读资料【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琳琅满目,今日老师带着你们一同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请看(出示图片)我们的祖国真美呀,无数的文人墨客写下了对于祖国山川的诗歌,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对于祖国河山的诗歌。(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庐山瀑布)同学们累积的古诗可真多,今日,我

2、们一同来学习一首新诗刘禹锡的望洞庭。(板书:望洞庭)5.释题,检查预习。师:齐读诗题,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生: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介绍洞庭与诗人)师:课前已经然大家回去预习了,你能介绍一下诗人(洞庭)吗?(出示课件:刘禹锡、洞庭湖)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邻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一线,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生:洞庭湖古称云梦泽,邻近有岳阳楼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在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的秋季,刘禹锡再次远赴异乡,到和州上任,经过洞庭湖时,看到了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不由诗兴

3、大发,写下了这一首千古歌颂的佳作。(出示)下边我们来读一读。1二、学习古诗,品读诗文。(一)、初读感知,怀疑顺句。1.自读全诗,找出生字。2.学习生字,提示多音字“和、磨”。3.师范读,划节奏。4.按节奏进行多种形式朗诵。5.齐读全诗。6.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师:同学们都能把这首诗的字音读准、读通了,还读出了诗歌的节奏,真是太厉害!下边就请你们小组合作,利用以下的学习方法,学习这首古诗。7.全班沟通:在方才的学习中你读懂了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学生报告自学状况)(1)读懂字词相:相互。和:和睦、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能够看出时间是秋季的夜晚。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铜

4、镜,比喻洞庭湖水面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眺望:眺望2)理解诗句意思。师:字词已经读懂了,那大家能够谈谈诗句的意思吗?生:第一句的意思是:秋季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二者交融在一同,显得特别和睦。生:第二句的诗意是: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模糊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生:三四句的意思是:眺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模糊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引人喜欢。3)读懂古诗粗心。师:太厉害了,掌声送给他们。此刻我们也来读读全诗的意思,一同走近诗人。(出示)(男女读,全班读)秋夜,洞庭湖水清亮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安静、和睦;湖上无风,

5、迷迷茫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同样。在皓月银辉下,翠绿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水乳交融,眺望好像银盘里放了一颗娇小玲珑的青螺,十分引人喜欢。28)师小结:经过同学们这一朗诵,老师的脑海里已经涌现出一幅洞庭秋月图,下边让我们一同走进洞庭,感觉这无边的美景吧。(出示美景图)(二)、细读全诗,领会诗境。师:看着这恍若仙境的洞庭湖,你会用哪句诗来形容它?(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1.联合图片学习一二句。1)师:你忧如看到了什么?生:湖光、秋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板书:湖光、秋月)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2)师:你感觉到了什么?(美)3)商讨“镜未磨”。a.师:你从哪里看出它的美?你能

6、用一些词语形容一下吗?生:月光如水,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茫蒙、朦模糊胧、安静和睦。b.你从哪个词感觉到朦模糊胧?(镜未磨)师:铜镜频频摩擦后就会光明照人,能够观面貌、正衣冠。没有打磨过的铜镜会如何呢?(出示铜镜)(朦模糊胧、朦模糊胧、朦模糊胧、若有若无。)4)出示课件,感觉美。5)指导读。师:你能读出美的感觉吗?指引学生想象:作者察看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茫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当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2.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1)师:在这朦模糊胧的夜色中,诗人眺望洞庭看到了什么?(出示三四句,读)(出示图片:白银盘和一个青螺):此刻你看到了什

7、么?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娇小玲珑的青螺,十分引人喜欢。(出示图片)师:请你把这两幅画对照一下,像吗?能完好的说一说吗?生:洞庭湖中的君山像是白银盘中的一个青螺。(板书:青螺)2)指导读。师:你能把这类感觉读出来吗?3、想象境界,意会诗情。(出示洞庭月夜的图片)指导学生察看图片,发挥想象,勇敢陈述。3(1)师:你能认真察看图片,用一段话来描述吗?生:(月亮高悬在乌黑的夜空,向湖面洒下了银色的光芒,把湖面都照亮了,水天一色。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明月。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水和月亮已经交融在一同了。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闲步在洞庭湖畔,那轻柔的月色和湖水交融在一同

8、,整个湖面像笼盖着一层薄纱。模糊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风景沉醉了。2)你感觉诗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这幅画面?(板书:和)师:洞庭湖的水面上,浮动着漂亮的君山,山川相依,是那样的(和睦)。师:多美的洞庭湖,湖光和秋月相互辉映,这不就是(引读)“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师:安静的夜晚,作者眺望洞庭湖面,湖光秋月,山光水色相互映托,多么安静和睦,刘禹锡在不由自主地轻轻吟诵【师读】【生读】师:那广阔无垠的水面在月光下朦模糊胧,而眺望洞庭的山川,多么像白银盘里托着一颗精良的青螺,于是,我们又一次轻轻地吟诵师:多么漂亮的洞庭秋月啊!刘禹锡登上岳阳楼,眺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

9、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模糊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引人喜爱。他不由吟诵道:眺望洞庭山川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师:浩大的夜空,洁白的明月,沉静的湖面,这安静和睦的风景,让诗人忘掉了凡间的烦嚣,心灵获取了安慰,他不由信口开河:(比美读,个读、小组读)师:你感觉诗中除了湖光秋月,洞庭山川的和睦,还有哪一种“和”?(诗人内心与眼前光景的和睦)诗人回归内心的沉静,面对这洞庭秋月,才能感觉此中的和睦安静,此时此刻,诗人已与眼前的光景融为一体。他被洞庭的美景深深地吸引着。听,刘禹锡又一次把酒临风,冷静地吟诵【生读】三、熟读全诗,感悟诗情。1、假如此时赶路的你经过洞庭湖,展此刻你的眼前是(美若仙境

10、的洞庭湖)你会(被这美景沉醉了)请你带着沉醉之情读:望洞庭(读出沉醉美(配乐朗读)。2、看着安静和睦的洞庭秋月,你的身心都被感染,不由吟诵道:望洞庭(读出和睦安静之感)1、是啊,浩大的夜空,洁白的明月,沉静的湖面,恍若仙境!你舍得走开这里吗?想把它带走吗?美美地再读读吧,把它刻在内心。44、背诵古诗。(检查背诵)5、写作特点师:同学们,你们感觉到了诗人如何的感情?生:感觉到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欢,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叹之情。师:在诗中,诗人是如何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呢?生:诗人在诗中采纳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潭面无风镜未磨,白银盘里一青螺。生:诗人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生:诗人

11、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说话:出示练习沉静的洞庭湖像没有打磨过的铜镜。秋月下的洞庭湖像一个白银盘。洞庭湖中的君山像是白银盘中的一个青螺。说话:像。四、拓展迁徙,累积运用。(一)小结学法师:同学们,我们今日学习了刘禹锡的望洞庭,让我们获取了美的享受,我们回首一下,在学习望洞庭这首古诗时,都用了哪些方法?(多读古诗、联合说明、查阅资料)(二)拓展运用师: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很多出名的诗人都慕名而去,写下了许多经典名篇,今日老师还带来的两首对于洞庭的古诗,大家读一读,感觉一下美在哪里。(出示)题君山唐雍陶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

12、水仙梳妆处,一螺青黛镜中心。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唐李白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51、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2、学生读,读出美的感觉。3、你读懂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五、讲堂总结,激发热忱。同学们,位于湖南的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参观旅行的人好多,你们未来有时机必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会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六、部署作业,课后延长。自然,我们的祖国除了洞庭湖,还有好多的名胜遗迹,文人墨客旅行后留下的诗也有好多,课后我们能够采集一下相关祖国壮丽河山的古诗,同学间能够进行沟通,我相信你必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作业:1、熟

13、读这首诗,并且背诵给家人听。2、采集对于祖国壮丽河山的古诗。板书设计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赞叹秋月和潭面青螺热爱6望洞庭教课假想望洞庭是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诗。这篇课文是描绘秋夜风景的七言古诗。是唐朝诗人刘禹锡上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眺望的角度,经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述了一幅安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轻柔秀美。全诗纯然写景,既有仔细的描绘,又有生动的比喻,诗人极富想象力的描绘,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开生面地再现于纸上,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叹。教课这一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设计的:(一)创建情境,导入课题。上课一开始我就利用学

14、祖国山川漂亮风景图引入,这样引入既新奇又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热忱,而后让学生背诵学过的对于祖国山川的古诗,这样创造了古诗文学习的氛围,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作用。(二)初读感知,怀疑顺句。一进入古诗文的学习,我第一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学,经过说明,联合插图,利用工具书,让学生先读懂字词,再读懂句子。从而读懂这首诗的主要意思。(三)细读全诗,领会诗境。学生充分地、频频地朗读,设身处境地进入诗的境地,仔细感觉其诗句的美,才能深入地领会中间的诗情,从而获取美的享受。在教课这一环节中,我着重创建境界,让学生感觉洞庭湖的模糊之美,和睦之美。(四)熟读全诗,感悟诗情。在教课中我把诗人的感情作用于学生的感情,从

15、而产生共识,从而获取美的享受。在教课这一环节中,我创建一个又一个的情境让学生假定自己就身临洞庭,受祖国山川之美,大自然之美,一次又一次地获取升华。(五)拓展迁徙,累积运用。在本环节中,我选了两首对于洞庭湖的诗歌进行拓展,一是让学生迁徙学诗的方法。二是领会不一样诗人从不一样角度写洞庭的山水之美。三是激发朗读经典兴趣。7望洞庭教课反省望洞庭是唐朝有名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山川诗,在诗中,作者以轻盈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图。诗歌短小,却感情深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频频指引学生朗诵,在让学生听完老师的泛读以后,我就指引学生自由地读诗歌,读的过程中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留。接着指名几位学生朗诵,而后再齐声朗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我第一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学,经过说明,联合插图,利用工具书,让学生先读懂字词,再读懂句子,从而读懂这首诗的主要意思。从字词过渡到诗句再到全诗,并且将画面和朗诵联合在一同,边看图边谈谈画面的风景,让学生在感觉风景以后再经过朗诵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做到领会诗境,感悟诗情。这首诗中最大的写作特点是采纳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平常,我们往常说湖面沉静得像一面镜子,这样的比喻学生就见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