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进取与超越:《短歌行》《归园田居》(学案)(学生版)-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读及课前预习学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08 进取与超越:《短歌行》《归园田居》(学案)(学生版)-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读及课前预习学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08 进取与超越:《短歌行》《归园田居》(学案)(学生版)-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读及课前预习学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08 进取与超越:《短歌行》《归园田居》(学案)(学生版)-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读及课前预习学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4页
08 进取与超越:《短歌行》《归园田居》(学案)(学生版)-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读及课前预习学案(统编版必修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专题一进取与超脱一两种人生取向导入:回顾初中学习过的曹操的龟虽寿和陶渊明的饮酒,并说明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任务一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1、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 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 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写下了这首诗短歌行。2、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出生庶族寒门,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陶渊明很 早死了父亲,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年少时候生活贫苦;受儒家

2、、道家两种不同思想的影响,少年时代曾有 “大济苍生”的壮志。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 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写作背景:东晋政治黑暗,权势斗争特别厉害,庶族寒门出生的人很难突破门阀制度的垄断,进入上层。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时辞官归田,结束了十三年的仕宦生活,从此再也没有出仕。任务二解释字词,理解文本大意3、短歌行的典故比拟多。运用典故来表情达意,是占诗词很常见的艺术手法。典故分为两种:事典和 语典。事典,即把历史故事提炼成诗句用在诗词中,以此来影射时事或表达思想,抒发感情。语典即引用 前人的现成诗句入诗。本诗多处句子用典,区

3、分其不同的类别,并说说其表达作用及效果。1、对酒当歌()青青于衿()食野之芋()娄理谈燕()人生以停()您您我心()何时可举()乌鹊曲飞()去日苦多()俘为君故()忧从中来()绕树三县()件解忧()近吩至今()在用相存()2、少无歧传()第( )守拙( )归园田榆柳西()后檐桃李冬()堂前吸唆()远人村廖害()有余困()用典的句子出自类型表达的含义及情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任务三反复吟咏,把握作品情感(1)、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一篇诗 词的主旨所在。你认为短歌行的诗眼是什么?

4、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情 感?层次内容思想情感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归园田居的诗服是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情感?(3)、“性本爱丘山,守拙归园田”,既然“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当初为何还要出仕? “守拙”怎么理解?层次内容

5、思想情感第一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 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 田。第二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 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颠。第三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 然。为什么要守拙?任务四知人论世,感悟人生志趣1、思考:(1)、阅读以下材料,你读出了什么?既然如此,陶渊明为什么还要辞官?材料一:“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材料二:“余家贫,耕植缺乏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归去来兮 辞材料三:“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

6、辞。”乞食(2)、这是不是人生的一种逃避?是不是说明陶渊明没有为黎民百姓谋福祉的责任心?2、讨论:进取与超脱,曹操与陶渊明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你更欣赏哪一种?说说埋由。【课后演练】一、填空(12分)1、短歌行中,把贤才比喻为明月,表达对贤才的渴望的句子是2、短歌行中诗人因思念贤才而一直低声吟诵到今天的诗句是:3、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诗句是:4、归园田居中透过,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 有很多空闲时间。5、都市里尝尽冷暖、历经喧嚣,回归田园,过恬淡安静的日子。此时,可以吟咏 “,”来抒发回归自然的欣喜之情。6、中华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文明的开展

7、需要包容,“, ”,唯有包容才能 百川汇海,唯有包容才能不断壮大。二、选择题(12分)7、对短歌行一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首诗流露出对于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一味陷在消沉的情绪中,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 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B.起首“对酒当歌”,可见这是一场盛大的筵席。然而,乐极悲来,诗人油然生出人生苦短的感叹而无法 自拔。C.诗人由人生无常带来的深沉忧思和他要招揽贤才、统一天下的壮志豪情相混杂,情绪或低落或高昂,到 诗歌的结尾处,才让读者体会到诗人已用对理想、对事业的不懈追求驱散了此前萦绕在心头的忧思愁绪。D.结语作者借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像

8、周公一样热切殷勒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 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读整首诗,让人由衷赞叹曹操的心胸肝胆。.以下对短歌行中的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呦呦鹿吗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 盛况和宾主之间的和乐。“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 “海” 说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 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以下对归园田居(

9、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开头四句先说本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和的性格,为全诗定卜.了基调,同 时又是一个伏笔,暗示了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的原因。“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科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四句,由上文转接而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表 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勾勒,以此来显示诗人生活的简朴。但是,诗人的草屋虽然不是雕梁画 栋,却有榆树柳树遍植于屋后,桃花李花竞施于堂前,绿树红花,相映成趣。“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中,“尘杂”是指灰尘和杂物,“虚室”是指空着的屋子,这两句写出了 诗

10、人生活环境的整洁清幽。.以下对归园田居(其一)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开头两句中的“俗”指世俗,就读书来说,也就是读书做官的一套。“韵”指人们的气质、情致的素养。“丘山”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中“羁鸟”“池鱼”喻指诗人自己。“旧林”“故渊”即篇末的“自 然”,指大自然的广阔天地一一农村田园。“开荒南野际”,是指诗人回乡之后立即投入垦荒劳动。“守拙”是和官场权谋的“取巧”相对而言的, 是一种鄙视功名利禄,洁自身好的清高品质。“樊笼”即诗中所说的“尘网”,指当时束缚本性的俗世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一12题。(9分)归园田居(其五)陶渊明怅恨独策还,崎呕历模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巳复至天旭。注棒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句意。漉:过滤。近局:近邻。.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本诗以诗人完成一天的耕作后,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诗人回归园出后的具体生 活。B. “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