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课程的问题与评价价值取向的改进_第1页
高校公共课程的问题与评价价值取向的改进_第2页
高校公共课程的问题与评价价值取向的改进_第3页
高校公共课程的问题与评价价值取向的改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校公共课程的问题与评价价值取向的改良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公共课程存在的问题包括:片面强调社会取向,难以满足德育的要求,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不够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变公共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强化为了学生的理念,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等。关键词公共课程;课程评价;价值取向一、高校公共课程中存在的问题1社会开展取向过重,学生开展取向不够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所表达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外在价值论或社会本位论,主要以社会开展的需求为取向。受其影响,高校公共课程也主要定位于满足社会开展的需求,对于学生个体的生活和开展需要关注不够。在公共课程中,以社会开展的需要为直接价值取向的包括:马克

2、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法律基储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势与政策等。这些课程的学时占总学时的10左右,占公共课程学时的40左右,这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比例。相比而言,直接以学生个体开展为取向,以满足学生个体需要为目的的课程在数量上就少了很多,其科目主要是体育和艺术。其中,体育占总学时的5左右,艺术占总学时的1左右。单独看,体育、艺术课程的学时与学分不算少,但问题在于,一方面,高校公共课程以学生生活、开展为直接取向的课程主要就是体育、艺术,这类课程在数量、比例上远远低于以社会需要为取向的课程。另一方面,包括学生本人在内的各方对于体育、艺术

3、课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无视,大多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形式化的色彩很浓,这远离了大多数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因此显得枯燥与形式,学生也就感觉无趣。外语和计算机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效劳面向相对多元,既为社会,也为个人;既是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也是工作的必需。当前,在公共课程中,外语所占比重不小,其学时占总学时的10左右,计算机的学时占总学时的3左右。从横向比照看,外语学时、学分的比重明显偏高,但这主要不是因为学生有这样的内在需要,而是社会开展有这样的要求。实际上,不少学生对于外语课程的这种安排存有抱怨。2公共课程难以满足德育的需求高校教育,德育为首。高校德育主要借助公共课程而开展,但现有公共课程在事实

4、上难以满足德育的要求。这是因为:一方面,德育课程简化为政治类课程,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法律基储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势与政策。这样,在中国语境下属于德育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心理教育等在公共课程上得不到应有表达。另一方面,政治课程内容陈旧、滞后。马克思主义是开展的,在长期的开展中,马克思主义所论及的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相对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阐述有了很大的开展。而现实中,不少马克思主义课程固守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详细观点或表述,没有及时表达马克思主义当代开展的成果。如政治经济学课程所讲述的内容不少观点与当前主流的经

5、济观点不符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实中所应用的经济学理论更是差异很大。这样的课程自然容易与理论脱节,让学生对政治课程产生“不可信、“不得意、“不可用的感觉,从而大大降低其实效性,出现“老师讲废话,学生念旧书的现象。在高校德育中,公共课程需要满足政治的需要,但这种满足需要注意: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是“指导,不能由此将其“取代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所需要的课程等。其次,公共课程表达政治的需要不能仅仅表达在学时、教材和学分等形式上,重要的是表达在课程的施行与评价中。第三,公共课程中对于政治需要的满足,不能仅仅局限于政治认知,更为重要的是政治理性、政治理想、政治情感以及参与

6、民主政治的意识与才能。事实上,当前的高校公共课程理论在这些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或偏向。3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重视不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我国高校公共课程理论明显地表现出了汉民族文化的失意,民族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一方面,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极大制约。现有公共课程体系中,缺乏专门、系统讲解民族文化的课程。从功能上讲,大学语文除了可以进步大学生汉语程度和运用才能外,还可以传承传统文化精华,提升精神文明。但在理论中,大学语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既缺乏政治思想课的权威性,也没有外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一些优秀老师纷纷远离大学语文的讲台。与此同时,大学生

7、对中文的驾驭才能、对文学的品鉴程度却不容乐观。作为高校根底公共课程的大学语文,面临着为难的境地1)。大学语文课程的为难表达着高校公共课程中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民族文化的失落。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潮流中,高校公共课程表现出了对于英语文化的臣服,这主要表达在英语在高校课程中的“霸权地位上。英语课程的“霸权地位不仅仅表达在学时和学分的较高比例上,更为关键的还在于,在多种压力下,大学生对于英语给予了超乎寻常的重视,不少学生将绝大多数课余时间都用于外语课程上,甚至将专业学习时间挤用为英语学习。长期在英语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对于英语所承载的各种文化多少有了盲目的崇拜。二、高校公共课程评价价值取向的改良1强化为

8、了学生开展的取向在价值取向上,高等教育开展必须坚持个体与社会开展的有机统一。不能因为强调为个体开展效劳而不顾社会开展的根底和需要,也不能因为强调为社会开展效劳而忽略个体的开展。极端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都注定要受到理论的否认和理论的抛弃。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开展的根本趋势是改变极端的社会本位论取向,强调学生开展在教育开展中的地位。为了学生开展逐渐成为教育评价的时代潮流,与根底教育评价相比,高等教育理论与理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取向确实认显得比拟缓慢,甚至迟钝。从本质上讲,为了学生的理念在高等教育与根底教育之间不存在差异,为了学生的理念应该在高等教育中得到确认和强化。当前,高校公共课程评价要坚持为了

9、学生的价值取向,在理论中需要注意:首先,加强对于学生就业的帮助与指导。目前,社会职业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思想、价值观念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容易在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方面出现迷失。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大学生需要在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等方面得到引导,在职业素养上得到提升,在求职信息、技巧等方面得到帮助。第二,优化体育、艺术课程。人人的生活都需要运动、艺术,承受科学的、系统的体育训练、艺术熏陶是每个大学生的潜在需要。第三、转贴于论文联盟.ll.加强心理安康教育。在社会急剧转型、价值日益多元的背景下,大学消费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是正常的,当前也是普遍的,这需要高校给予一定的心理安康教育。2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先

10、进性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课程内容。为了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功能,高校公共课程评价需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第一,公共课程内容需要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批判性、理论性、开放性。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批判性、理论性、开放性的理论品质。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遵循实事求是的认识原那么,强调从客观实际出发。作为一种批判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外在的对象,而且指向自身。作为一种理论的理论,不断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的生命力的源泉。作为一种开放的思想体系,为保持其先进性,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借鉴和吸收这些新的文明成果。当前,在高校公共课程理论中

11、,马克思主义作为课程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僵化、教条化、封闭与滞后等问题,不顾经济学、哲学以及科学共产主义的最新开展,拘泥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详细观点与表述,课程施行缺少批判性思维。为此,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批判性、理论性、开放性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强高校公共课程针对性、实效性的现实需求。第二,用开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公共课程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开展的、开放的、活的科学体系,要在历史开展的长河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指导公共课程的马克思主义应该是开展的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品质和永续生命力所决定的。为此,高校公共课程评

12、价需要有助于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开展成果、在中国的详细化经历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课程中来。第三,公共课程理论应该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尝观点与方法。当前,在高校马克思主义课程理论中,不同程度地由“知性所主导。在课程内容上,以知识取代根本的立尝观点与方法。在课程施行时,仅仅局限于枯燥的知识说教,对于学生的需要和根底照顾得不够。在进展课程评价时,也仅仅以课程知识为根据和标准,无视政治理性、政治立场的真实考核。这极大地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课程中的功能发挥。在课程内容上,高校公共课程理论应该注重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详细观点或阐述,而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东西,即根本立尝根本观点与方法。根本立场就

13、是根本价值标准,它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也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要是工人、农民和其别人民的根本利益。最根本的观点是世界观,最根本的方法是世界观的应用,即思想道路。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不是渲染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把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作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严密结合,着眼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学生民族精神主要表如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等方面。在国家意识中,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平安和国家自强等是重点;在文化认同中,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等是重点。要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高校公共课程评价需要注意:第一,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一轮建立,抓好课程构造的调整,在现有课程中挖掘民族精神的内涵,强化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