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本文通过对单亲家庭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观察法、谈话法等进行总体分析,发现其 心理发展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在学校生活中,在与老师同学的接触交往中,性格比较孤僻、 内向,攻击性强,做事的持久性差,而且容易产生情绪,与同学间交往也比较少等等特征表 现明显,并建议用创设班级亲情氛围、个别心理疏导等措施进行行为矫正。关键词:心理健康 单亲家庭学生攻击性持久性 情绪 交往心理健康自20世纪初以来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概念。迄今为止,心理健康仍然是一个发 展的、动态的概念。那么,怎样才能算是心理健康呢? 一般来说,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心 理健康的标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基本的自我认
2、识能力;基本的人格协调能力;基本的自主与独立性;5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6.基本的生活适应能力;7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等。本人对萧山十中,萧山一中20032004学年度学生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近4000名学 生中,单亲学生有486名,占学生总数的12.2%,有的班级竟咼达22.1%。进一步的调查表 明,我校违规违纪的学生大都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应该说,部分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内、外部 的原因,能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表现还是不错的,约占8%左右,但相当部分的单亲家庭 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心理障碍或不良行为。初、高中时代是青春期的主要阶段,在人生中可谓身心发育最为显著的时期之一。由 于人体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3、,心理容易变得不稳定,容易产生烦恼,而单亲家庭学生由于缺乏 父爱或母爱,内心焦躁加上外在调节不利,比双亲家庭学生更容易迸发不良情绪,产生不良 行为习惯。通过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观察法、个别谈话法等进行个案分析,并将其与 双亲家庭学生对比,发现其心理发育有较明显的差异性。有相关数据表明单亲家庭学生由于 经历家庭破损的全过程,他们在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变态情绪,行为上表现得相当强烈或比 较强烈的百分比如下:1、消极情绪占12.44%2、恐惧占13.25%3、愤怒占7.61%4、羞愧占12.83%5、烦躁、焦虑占12.81%6、对成人敌意占10.25%7、对朋友攻击占9.81%8、出现问
4、题行为者占21%通过本人对萧山十中,十一中的单亲家庭学生或所在班级的同学的调查、分析、研究,单亲 家庭学生在系统规律的课堂生活、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中单亲家庭学生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行 为特征,按其表现,可粗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忧郁类:多数单亲家庭学生和与重组家庭成员无法沟通的学生属于这一类型。由于自 卑,感到抬不起头,喜欢独处,不愿意和同学交往,少言寡语,胆小怕事,整天生活在一个 孤独的城堡里。学习成绩往往中等偏下。第二、散漫类:处于无教育和监管能力家庭的单亲家庭学生容易表现为这一类型。行为表现 为无组织、无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自控能力差,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 对老师的批评不予
5、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学习成绩较差。第三、多疑类:为数不少的单亲家庭学生和重组家庭的学生属于这一类型。由于多疑,对任 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常为一些小事和同学 争吵,个别的甚至大打出手。学习凭兴趣,成绩时好时坏,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麻木不仁, 缺乏集体荣誉感。第四、霸道类:由祖辈哺养,或溺爱,或缺乏监管、教育能力,择友不良且沾染社会不良习 气的单亲家庭学生容易属于这一类型。由于缺少管教,从小养成骄横的习气,事事处理以自 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老师、同学,法纪观念淡薄。个别的由于择友不良,沾染不良 习气,容易走上违法乱纪的道理。上述四类是单亲
6、家庭的学生经常出现的几种表现,根据以上几点,我把单亲家庭学生概括 为以下几点的具体的基本心理特征,作一些参考。攻击性强社会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37岁),母爱对子女的发育有至关重大的作用,如果失掉 母亲,就会使子女的情绪波动大和不安宁。在少年时期(1217岁),由于子女的社会性有 所发展,与父亲的关系也显得十分重要,在此时间,子女若失去父母的任何一方,越轨行 为的比率都较大。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破裂家庭往往是其子女 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事实上,绝大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青少年在自己个性发展中, 常常感到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感情冲动好斗,常常产生不正当的行为,危害
7、社会。 在调查中,有70%的单亲家庭学生曾经怀疑过老师和同学不喜欢自己。这主要是由于家庭 的破损使学生心中变得敏感甚至压抑,产生对周围事物的怀疑。因为这一点,他们的知心朋 友少,与老师的相处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合作,甚至反感,导致行为上对老师和学生的攻击性 比较强。学生李某,小学时父亲因意外事故身亡,母亲担心其承受不住,谎称其父在外工作, 导致该生心事重重,上课时精神恍惚。在家较尊敬母亲,在校却受不了老师的批评。有一次, 李某早晨来校未完成作业,老师发现其抄同学作业,没收其作业本并予以批评。李某拒不承 认,并顶撞老师,即使班主任、家长作思想工作也不肯低头。这与其性格孤僻、心灵压抑所 导致的逆反心理
8、密切相关。由此而造成了听不进批评,本能地敌意,为一点小事而情不自禁 发脾气,最后发展为冲突、顶撞甚至产生攻击的偏激行为。单亲家庭学生肖某、张某等在调 查问卷中曾说过,如果有人对自己有不利的言行,将马上反击,朋友与别人发生矛盾,也是 马上帮助朋友反击。班上几位单亲家庭的男生均好打斗,攻击性比普通学生要强。持久性差心理学理论指出“如果一个学生感到心情愉快,无忧无虑,就能调动他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易于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也易于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和使原有的暂时神经联系 复活,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学生若在烦恼、焦虑、担心、忧虑等情绪下学习,就会 压抑他的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感知
9、、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认知机能受到 压抑和阻碍。”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在家庭破损过程中受到过一定的心理伤害,又由于家庭教 育的残缺,容易造成不良学习习惯。单亲家庭学生普遍反映不能长时间做一件比较枯燥无味 的事情。周末的学习任务比较的重,周末往往被另一方接去,随监护人同吃同住,宠爱有加, 胡吃乱逛,以为是情感的补偿,对于子女的学习也只是问而不过,待到发生假日综合症,不 良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方恨晚矣。而单亲家庭学生长久的学习注意力不能保证学习的质量, 却明显地表现出持久性不足。学生李某,畏难情绪明显。初三以来,中午一点教师就进教室 将练习或组织学生作练习,而他总在操场上、楼道里磨蹭,不愿进教室,
10、对于教师的争分夺 秒极为反感。学校组织的培训班,若不是他的寡母苦口婆心求他,他也准备临阵脱逃。就连 正规课堂,他也是说话、看课外书或心不在焉。紧张的中考面前,他们的心理却脆弱得不能 承受丝毫压力,认为上学没意思,对于学业不能持之以恒,甚至产生过要赶紧找个工作的想 法。3.消极情绪明显单亲家庭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缺陷。据调查表明,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 学校中的双差生,由于不良的物质生活环境,他们的智力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 的是,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 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尤其对青少年来说,随着青春期发育,他们
11、在心理上 和情绪上都难以经受得起父母离婚所带来的痛苦、挫折和失望。少年心理学指出:人一进入 青春期,自我意识便会增强。单亲家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已经对自我主体性产生了自觉意 识,一方面他们试图采取自主独立的行动倾向,另一方面也会动辄就想到自己家庭的不健全, 感到自卑苦恼。学生肖某家庭破裂,母亲有了外遇,弃父子而去,肖某就特别憎恨母亲,觉 得生活没意思,对学习也是无精打采,除了喜欢上体育、历史两科,其余课睡觉时间比听课 时间多。而上文提到的李某,在北京市提前招生简章还未正式发放之前,就急匆匆地要请假 去某所民办旅游学校面试。告之这样的机会很多,他却说出自己成绩差怕哪也不要的担忧, 表现出明显的自
12、信心不足,而害怕去拼搏。其实,他在班上原属于中等生,后来由于消极情 绪而终于落后的。一些单亲家庭学生都早早地提前招生走了。他们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找工作, 既然提前招生能教给自己一技之长,又何苦去受中考的那份罪了。单亲家庭学生的这种青春 期消极心理不仅无益于当前的选择,对于今后人生的不良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专家提示,家庭离异受伤害最深的是孩子,虽然独自带孩子的单亲父母异常要较完整家庭的 父母付出更多的艰辛,但抚养孩子的一方一定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单亲父母要教育好 子女,首先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以一种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去引导孩子,才能变不利 为有利,才能培养出独立、坚强、自信、自尊的孩子。在
13、一些单亲家庭的父母子女间交往日 益减少,必然导致父母得不到孩子足够的信任,特别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或者进入毕业阶段 时更是如此,父母非常想了解子女每阶段的真实想法与内心的渴望,因此当孩子神秘兮兮地 写些什么,他们便满怀担心与焦虑。要知道一个没有隐私权的孩子从发展角度看是很难形成 自己独立人格的,况且父母的,窥视一旦被孩子发现,往往会产生信任危机。使孩子不愿意 与人交流,产生孤的心理。为此建议父母注意如下几点:(一)经常与孩子交流思想。父母子女间加强思想上的交流不仅可以让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 想法与真正动机,也可使孩子体谅父母的疾苦,逐步学会为父母分忧解难,学会承担一部分 家庭责任。(二)学会观察子
14、女。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言为心声孩子的语态动作或多或少 都可以反映出孩子一定的思想;同时子女的课本、作业本、听课笔记本上的涂涂划划也是他 们心灵的独白,父母可以从中了解到不少信息。更重要的是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观察孩子经常 交往的朋友。(三)扩大信息来源。经常到学校去走走,向班主任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怎样,与同 学相处怎样,能不能接受老师的教育等等,这些信息通常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孩子的思想状 况.针对学校心理教育的任务,我们对单亲家庭的学生应当采取一些措施,以弥补他们在思想上 的压力。我认为目前学校心理教育主要可创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实践机会,要为他们精心设计 和组织好各类活动,提供各种心理
15、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和塑造。(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人头档案,加强对他们 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把每个单亲家庭学生分 配到班主任、科任老师、年级团总支书记头上,由他们负责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 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2)切实组织好各类团队活动。 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竞赛评比活动要以团队为主,以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团队活动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学会互相尊重,同学们和老 师对班里的单亲家庭的学生要特别的关心他们,并且要鼓励他们参加活动,同学之间处理好 人际关系
16、,学会自我控制,正确看待成败得失。(3)加强班集体建设,营造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老师 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 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同时,要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 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 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 的友谊。对能力弱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4)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戒免。 为单亲家庭的
17、学生组织开展战胜自我主题班 会,尽量找出他的闪光点,使他在同学的面前也开始闪闪发光。同时指导学生写成长的日记, 开设知心姐姐信箱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把一些同学在学习、家庭上的压力释放,同时调整 心理,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5)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和个别辅导。全体教师都要做有心人,要善于发现确以存在的少 数学生的心理问题,认真研究诱发原因,有针对性进行辅导、矫正。对于一些单亲家庭的学 生需要帮助时,要尽全力的帮助他们。(6)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单亲家庭的学生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也更多地采用 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打游戏机,泡网吧,看武侠小说,忘记自己的作业,甚至逃学。 班主任要对他们进
18、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并且一事一教 育一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 还可以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7)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 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倡导和参加社区教育活动,把 单亲家庭学生(包括其他学生)在社会上的情况也掌握起来,只有把社区教育与学校、家庭 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才能使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成 效落到实处。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纠正孩子的缺点与错误,孩子的玩伴、同学都可以是了解的对象, 必要时还可和孩子朋友们的家长建立经常联系,这样就不愁不了解孩子的思想与行为了。这 样可比较好地让孩子拥有他的隐私权,让他的人格更健康的发展。八十年代时候流行说:“没妈的孩子早当家。”可见过去的单亲家庭学生逆境出人才,普遍自 立、自理、自强。而九十年代、甚至跨世纪这批新人中,自强不息的单亲家庭学生仅数少数。 追溯原因,既与社会大环境有关,单亲家庭的养育方式也难逃其咎。现在的社会,一对夫妇 只生一个孩子,从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这些 小皇帝、小公主从小被呵护、关爱得无微不至。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极差,耐挫折能力就 更不用提了。而家庭一旦发生危机,就有了情况的急转直下。由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访合同范本
- 单位采购柜子合同范本
- 出售餐饮椅子合同范本
- 单位同意入职合同范本
- 出租转让吊车合同范本
- 个人购买黄金合同范本
- 信息咨询合作合同范本
- 农资商店用工合同范本
- 单位用人聘用合同范本
- 单位买社保合同范本
- 运维国企招聘笔试题库
- 2024年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挖掘机操作收藏手册
- 教育家精神专题讲座课件
- 了解绿化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 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5篇】
- EPC项目投标人承包人工程经济的合理性分析、评价
- 项目投标BIM方案(投标专用)
- 2024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 专题10 截长补短模型综合应用(知识解读)
- 专利分析评议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