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区育才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区育才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区育才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区育才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通州区育才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氯化氢气体遇到氨气,会产生浓浓的白烟。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反应过程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性质相同C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氮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D该反应没有单质参加2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

2、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D铁杵磨成针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运动的是()A糖在水中自然溶解 B湿衣服晾干C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 D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4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摄入三价铬对人体有益,但六价铬对人体是有害的。下列化合物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的是( )AK2Cr2O7BCr(OH)2CCr2(SO4)3DCr2O35下图中的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的是()A炒菜时闻到香味B 压缩空气C 干冰升华D 湿衣服晾干6下图 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ABBCCDD72017年5月,中科院、国家语委和全国科技名词委正式定名117号元素为“

3、石田”,其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钿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TsB相对原子质量为117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7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降低着火点来灭火B汽油着火燃烧时,可以用水浇灭C化学爆炸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但一定是氧化反应D易燃易爆物品要紧密堆放在一起,防止发生氧化9祖国七十华诞,国庆阅兵中展示的国之重器(下图所示),为共和国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和平盾牌。“东风快递,使命必达”也成为今年最流行的用语。下列研究属于化学范畴是( )A火箭固体燃料的选择B最大射程的计算C飞行模式的选择D投弹精准度的测算10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

4、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1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C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表示的是_(填“分子”或“原子”)。(2)请根据图2回答下列问题:三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_不同。氧和硫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_相同。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钾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周期,

5、与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2)如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3)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4)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其中二氧化锰起_作用。(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序号,下同),选用的收集装置为C或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6)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氧气的体积,用10L量筒接收排出的水时,液面如图所示,该液体的体积是_L,从而收集

6、到_L氧气。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1)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填化学符号)。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_。(填字母)。(2)从变化角度: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装置内压强从反应开始到打开止水夹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_。(填字母)(3)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步骤I中发生的是_(填“物理”

7、或“化学”)变化。写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个。下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是_(填字母)。A 易溶于水B 熔点高C 受热易分解(4)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填字母)。A 及时清理和妥善处置工业、生活和建筑废渣,减少地面扬尘B 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C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14金属钴(Co)在国防工业中有重要应用。某矿石中含钻的氧化物(CoO、Co2O3)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用硫酸酸浸的方法提取钴元素,并探究最佳提取条件。(1)写出下列化合物中Co元素的化合价:CoO_,Co2O3_。(2)酸浸

8、时钴的氧化物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I CoO+H2SO4=CoSO4+H2O 反应 2Co2O3+4H2SO4=4CoSO4+O2+4H2O 反应 Co2O3+2H2SO4+Na2SO3=2CoSO4+2H2O+Na2SO4反应后溶液中含钴元素的微粒是_ (填化学符号)已知反应前矿石中CoO的质量为ag,Co2O3的质量为bg,则理论上可以生成CoSO4_g(用含a、b的式子表示)(3)为探究最佳提取条件,将矿石在一定条件下酸浸4小时,测量钴元素的浸出率部分数据如下:编号矿石用量(g)硫酸用量(g)Na2SO3用量(g)温度()钻元素浸出率(%)185.7112.6208556.39285.71

9、6.3108549.98385.716.3106543.33485.716.310.436573.95585.716.310.866574.77本实验研究了哪些因素对钴元素浸出率的影响_;根据上表数据,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钴元素的浸出率_;工业生产中采用实验_(填编号)的提取条件更合理。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将适量的铁粉放入由CuSO4和稀H2SO4组成混合溶液中,铁粉恰好完全溶解,过滤得沉淀物,经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物的质量与所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求混合溶液中所含CuSO4与H2SO4的质量比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6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溶液作

10、消毒剂,请根据酒精(C2H5OH)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酒精由_种元素组成,其中C、H、O元素质量比为_。(2)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0.1%)。(3)酒精的摩尔质量为_。(4)2molC2H5OH分子种约含有_个碳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5)含有3mol氢原子的酒精质量_g。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A、由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氨气和氯化氢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氮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不符合题意;D

11、、该反应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故都不是单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分子的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2、A【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物质燃烧的过程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刻舟求剑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司马光砸缸只是将水缸砸破,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铁杵磨成针是将其磨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3、D【解析】A. 糖在水中自然溶解,是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去了,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不符

12、合题意;B. 湿衣服晾干是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是具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而闻到香味,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沙尘暴属于外力作用下的宏观现象,不能说明微粒的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4、A【解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据此解题。【详解】A、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铬元素的化合价+6价,故符合题意;B、氢氧根显-1价,则铬元素的化合价+2价,故不符合题意;C、硫酸根显-2价,则铬元素的化合价+3价,故不符合题意;D、氧元素显-2价,则铬元素的化合价+3价,故不

13、符合题意。故选A5、B【解析】A闻到香味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空气能被压缩,是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的缘故,此选项符合题意;C、干冰升华是分子间隙变大的缘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湿衣服晾干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根据分子的微粒性进行分析解答此题。6、A【解析】保持氨气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氨气分子,一个氨气分子是由3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构成的,所以选择A。故选A。7、A【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Ts。A正确;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

14、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B错误;C、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7。C错误;D、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7。D错误。故选A。【点睛】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8、C【解析】A、可以将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来达到灭火的目的,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能降低,不符合题意;B、汽油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因为汽油的密度小于水,汽油浮在水表面继续燃烧

15、,水具有流动性,反而会扩大汽油的燃烧面积,不符合题意;C、化学爆炸中,爆炸物之间的反应多种多样,绝大多数不是化合反应,但是爆炸需具备可燃物、氧化剂和火源这三个基本因素,是剧烈的氧化反应,符合题意;D、易燃易爆物不能紧密的堆放在一起,不然一旦着火,非常危险,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灭火的原理: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9、A【解析】A、火箭固体燃料的选择需根据燃料的性质,属于化学范畴,符合题意;B、最大射程的计算需根据数学知识,不属于化学范畴,不符合题意;C、飞行模式的选择需根据物理知识,不属于化学范畴;D、投弹精准度的测算需根据物理知识,不属于

16、化学范畴,不符合题意。故选A。10、D【解析】A、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一氧化碳和氧气两种物质,生成物为二氧化碳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故不符合题意;B、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故不符合题意;C、通过反应将有毒的CO转化为无毒的CO1,降低了对大气的污染, 故不符合题意;D、因为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故符合题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分子 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得到 四 【解析】解:(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根据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可知,三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

17、的质子数不同;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由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钾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钾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电子,在化合物中显+1价,所以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长颈漏斗 水槽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伸至瓶口,木条复燃则收集满。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催化 B E 过氧化氢水+氧气 7.0 7.0 【解析】(1)长颈漏斗;水槽(2)A装置是固体加热装置,且

18、试管口有棉花,所以是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C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用带火星木条伸至瓶口,木条复燃则收集满;(4)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原理: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能加速反应,有催化作用;(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选择固液发生装置B,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氧气,故选E;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水+氧气;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7.0mL;量筒内液体体积等于收集氧气的体积,氧气体积也是7.0mL;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N2 C B 物理 NH3+O2NO+H2O

19、3 AC AC 【解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用“”可表示的微粒是氮分子;故填:N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所以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4:1,所以图中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C,故填:C;(2)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且消耗氧气,集气瓶内压强先增大后减小,且反应后的压强减小约反应前压强的五分之一,故填:B;(3)步骤I中,利用空气中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把各种成分分离开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步骤中,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发生反应的符号方程式为:NH3+O2NO+H2O。上述化学反应中,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一氧化氮和氧气、水反应生

20、成硝酸,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都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都属于化合反应。故填:3。酸铵应密封保存并且防潮,说明硝酸铵易溶于水,应该防晒隔热,说明硝酸铵受热易分解。故填:AC。(4)A及时清理和妥善处置工业、生活和建筑废渣,减少地面扬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B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不会从根本上改善空气质量;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填:AC。14、+2 +3 Co2+ 155(a/75 + b/83) 硫酸用量、亚硫酸钠用量、温度 增大 4 【解析】 (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oO中Co为+2价,Co2O3中Co为+3价;(2) 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后钴元素以CoSO4存在于溶液中,所以溶液中含钴元素的微粒是Co2+;设CoO生成CoSO4的质量为x,Co2O3生成CoSO4的质量为y,CoO+H2SO4=CoSO4+H2O75 155ag x 75/ag=166/x x=155ag752Co2O3+4H2SO4=4CoSO4+O2+4H2O332 1554bg y 332/bg= 1554/y y= 1554bg332 则理论上可以生成CoSO4的质量为:155(a/75 + b/83);(3) 由表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