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及其运行中的监管探析_第1页
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及其运行中的监管探析_第2页
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及其运行中的监管探析_第3页
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及其运行中的监管探析_第4页
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及其运行中的监管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及其监管谢灵心孙启明通信地址谢灵心(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摘要:本文通过比较网络虚拟货币和法定货币的差异及分析网络虚拟货币的货币属性, 得出了网络虚拟货币是具有准货币职能的网络商品,同时具有商品属性不断弱化、货币属性 不断强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取决于网络虚拟货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管理层的渐次认同、 加强监管并使其不断标准化的统一发行。同时本文以大家点网的拍点和腾讯网的Q币为例, 揭示了网络虚拟货币由于本质定位的动态模糊性引发的系统性的问题并从监管的角度提出 相应对策建议。关键词:虚拟货币本质 监管The Essence and Regulation of Netwo

2、rk Virtual CurrencyXie Lingxin Sun QimingAbstract: This study, by comparing network virtual currency and legal tender and analyzing monetary attribute of the former, concludes that virtual currency is an online merchant with functions as quasi currency. Nowadays, the commodity attribute of network v

3、irtual currency is weakening, yet the monetary attribute of it is strengthening. This tendency depends on extended range of application, gradual identity of management level, and uniform currency issue by supervision and standardization. Using examples of Da Jia Dian and Tencent, this study also exp

4、osures the systemic problem of network virtual currency, causing by its dynamic fuzzy essence. Finally, this paper gives some regulation advices against each problem.Key words: Virtual Currency, Essence, Regulation网络虚拟货币目前仅仅表现为网络企业发行的用于购买网络虚拟商品的电子处置与支 付工具,由于其只用于网络,也称为网络货币。由于网上银行的兴起,电子货币可以在网上 进行流通,似乎

5、也可以称其为虚拟货币。也有人把逐渐广泛使用的公交一卡通等有限用途储 值卡上的储值也称为电子货币。“电子”一词有网络、虚拟性的含义,而“虚拟”即处于网 络中的无实体状态。正是由于电子、网络、虚拟含义的互相交叠,学术界对虚拟货币、电子 货币、网络货币的定义及引用纷纭不一。一、虚拟货币的分类目前对虚拟货币、电子货币及其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虚拟货币等 同于电子货币(李翀2003)。他认为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是指在磁条、电子线路或 互联网中的无形的货币,如电子支票、电子现金和网络货币等。而虚拟货币(virtual money) 即指电子货币,即没有实物形态的以电

6、子数字形式存在的货币。第二种观点认为虚拟货币是 电子货币的一种(李爱君2006)。他认为电子货币基本特征有二:一是信用货币。是在信用 货币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货币形式;二是约定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电子货币都不是由法 定货币发行机关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发行的,它们本身都不是法定货币,而是法定货币之外 的衍生货币,或者法定货币之外的约定货币。电子货币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电子货币是 非证券货币、电子化货币、网络化货币、多主体货币、连带性货币、非储藏货币和非法偿货 币。第三种观点认为虚拟货币不属于电子货币,两者是完全独立的两种支付工具(付竹 2007)。现在主流的看法趋向第三种观点,认为虚拟货币与电子

7、货币的本质不同,是两种独 立的支付工具。根据发行主体和流通范围虚拟货币主要分可为两类:一是狭义虚拟货币,指网络服务运 营商发行的能够在互联网上存在的,购买发行主体服务商或者签约服务商所提供的虚拟商品 或服务的一种电子数据或者符号,如现在广泛使用的Q币,人大论坛币,即网络虚拟货币。 二是广义虚拟货币,除包含狭义虚拟货币外,还指由一定的发行主体以公用信息网(Internet 等)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网络或有关电子设备 中,并通过网络系统以数据传输方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网上等价物,即无实体的货币。 电子货币是广义虚拟货币中的一种,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的电

8、子信息形式,可以广 泛的被除发行者之外的地方接受。虚拟货币不属于电子货币。虚拟货币本身并不是货币,只 是一种支付工具,具有货币的支付功能属性,同时也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并不具有储藏价值、 流通手段。在类似公交卡、商联卡(仅用于特定商场购物的储值卡)中的电子货币,虽然储 存的是电子化的法定货币,但由于其不能进行广泛的支付活动,因此不能称之为电子货币,本文定义这类货币为有限用途电子储值。二、网络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的本质区别电子货币是法定货币的电子表现形式。它之所以要与网络虚拟货币的概念严格区分开来,是因为网络虚拟货币和法定货币在本质上完全不同。与法定货币相比,网络虚拟货币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本质区别。

9、一是发行主体不同。现实法定货币的唯一发行者是“央行”即中国人民银行,它作为国家金融管理和货币发行的机构,既是管理金融的国家机关又是全面经营银行业务的国家银行,而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主体是网络服务商,如Q币的发行者是腾讯公司,百度币的发行者是百度公司。发行网络虚拟货币的权利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和非权威性。二是发行目的不同。法定货币是政府强制流通的货币,是众多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具有普适性的一般等价物特征,可以为全部商品交易提供统一的价值,是降低商品交易费用的工具。网络虚拟货币是网络运行商为了降低用户购买网络产品及服务的交易费用,刺激用户购买网络虚拟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开发的新型支付工具。通过便捷用户购买

10、和支付的途径,达到提高自身营业利润的目的。不具有普适性的一般等价物特征。三是获取方式不同。现实法定货币可以同任何其他商品进行交换的特殊性源于其内在价值可以体现被交换商品的价值,这是因为货币同被交换商品包含了等价的抽象劳动。因此现实法定等量货币的获取都是与等量劳动挂钩的。然而网络虚拟货币的获取则不同,它是由用户向发行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商用现实货币购买获得,与劳动价值无关。四是法律关系不同。合法持有的法定货币即享有对该法定货币的物权和所有权。一旦发生纠纷,可以适用物权法。而网络虚拟货币只享有对该发行公司的债权,属于合同关系。一旦发生纠纷,只适用合同法,不能适用物权法。五是交换机制不同。现实法定货币

11、可以实现商品和货币的双向流通,即货币可以购买商品,卖出商品可以换回货币。这样的关系协调了货币需求量与货币供给量,是宏观调控的基本条件。然而购买网络虚拟货币不能进行双向交易,没有退出机制。即用户一旦购买了网络虚拟货币,没有官方渠道可以卖出或退回网络虚拟货币,无法回兑为法定货币。六是发行限制不同。一个国家的法定货币供给量取决其基础货币供给及相应货币乘数,中央银行应根据中央政府债权净额、对国内外金融机构债权、对外金融资产净额等确定基础货币供给量,并根据不同货币层次流通速度及货币乘数最终决定货币供给。法定货币供给应服从一国宏观政策调控目标。而网络虚拟货币供给则分别由不同网络服务提供商,其虚拟货币发行数

12、量则完全根据其经营状况决定的,服从利润目标。七是使用风险不同。网络货币的风险大于法定传统货币。传统法定货币是以中央银行和国家信誉为担保的货币,而网络货币则由于是不同机构自行开发设计,其担保要依赖于各个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和资产。与现实法定货币相比较,目前的网络虚拟货币无需应对提现,实行完全零准备金制度,再加上互联网提供的便捷支付加快网络虚拟货币流通速度,这就使得网络虚拟货币在理论上具备无限扩张能力。一旦这样就会造成网络虚拟货币和其它虚拟物品不断贬值,给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通过表1归纳的网络虚拟货币与现实法定货币的比较可以得出,无论从发行和流通机制 还是法律地位,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与法定货币完全

13、不同。网络虚拟货币无法取代法定货币, 也不是法定货币的电子表现形式。表1网络虚拟货币与现实法定货币的本质区别总结发行主体发行目的获取方式法律关系交换机制发行限制使用风险法定货币中央人民银 行购买商品服从宏观调控通过劳动获 取所有权、物权货币、商品双向交易法定货币仅由中央 银行发行;其发行数 量取决于基础货币 量和货币乘数国家信誉担保,有准备金,风险低网络虚拟 货币网络企业方便购买网 络虚拟产品 及服务用户向发行公司购买债权与法定货币以 一定比例兑换; 发行者与持有 者间单向流通由网络企业发行,发 行数量及方式无限 制发行者个体 信用担保,无 准备金,风险 高三、从货币职能看网络虚拟货币的性质实

14、体货币一般指黄金,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应该具备五大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纸币是实体货币的符号,除本身不具有 实体价值外,因为有国家信誉保证能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而网络虚拟货币显然并不完全满 足这些条件,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着货币的部分职能。从价值尺度来看,货币的价值尺度 职能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目前,很多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 增值服务和商品都是由该运营商发行的网络虚拟货币来标价,从表面上看,网络虚拟货币是 以一定的比例兑换顾客需要的商品,但实际上,这种兑换关系不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而 是运营商定价策略的变形,是分别对

15、商品和网络虚拟货币二次定价的一次体现。也就是说, 通过“商品价值一一货币”、“网络虚拟货币一一货币”这样的两个等价关系,使商品价值与 网络虚拟货币在量上相挂钩的。商品中包含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并不直接决定了虚拟货币的 兑换量,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仍然是货币,而不是网络虚拟货币。从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来看,商品的交换过程是买卖两个过程的统一:销售者把商品卖 出换回货币,消费者则用货币换取所需要的商品,一个消费者的买就是另一个销售者的卖, 买卖构成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商品流通。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就是流通手段 的体现。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用虚拟货币直接购买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以 “

16、大家点”网中的“拍点”为例,在大家点的网站里,“拍点”可以换取拍卖权或者兑换商 品。但是只有“大家点”网站的运营商能够充当销售者的角色,用户只能在网站内用“拍点” 购买商品或服务,而没有合法渠道将商品售出换回“拍点”。由此可见,目前网络虚拟货币 只支持单向流通,“商品-网络虚拟货币-商品”的流通机制尚不完善。而且虚拟货币的 流通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一般是某个网络运营商提供的虚拟货币就只能相应地在虚拟世界里 购买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至多是几个网络运营商结成商业联盟,共享虚拟货币的业务,流 通的自由性完全被商业边界限制。支付手段职能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发生赊购赊销, 即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

17、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网络虚拟货币也 是具备部分支付手段的功能,但是由于其使用范围的限制,网络虚拟货币无法购买非发行公 司提供的商品服务。从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角度来看,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 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加以贮藏的职能。但是目前我国的网络虚拟货币缺乏信用支持和法律 保障,持币者不仅要面临网络虚拟货币不断贬值的风险,而且还要承担网络运营商的经营风 险,一旦网络运营商发生问题,破产倒闭,持币者是否能得到清偿,目前法律上对此还没有 明确规定。因此,虚拟货币不能作为财富的代表而储存起来,也就不具备贮藏手段这一功能。 虚拟网络货币由于其发行和使用范围有限

18、,并不构成一般等价物,且由于网络虚拟货币自身 并不具备内在价值,因而只能是价值相对性的表现形式,是对相对价值进行表示的符号,仅 仅发挥部分流通手段职能而已。根本谈不上世界货币的职能了。网络虚拟货币仅在有限范围内具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如表2)从本质看,网络虚 拟货币在虚拟世界这一特定领域内充当一般等价物,在现实世界不能流通。在现实中,网络 虚拟货币只是企业发行的所谓的“货币商品”,因此网络虚拟货币并不是货币,其仅具有部 分货币职能。更多的是一种功能和属性相对特殊的商品。表2网络虚拟货币的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网络虚拟货币无有限的流通有限的支付无无本文认同目前网络虚拟

19、货币的商品属性是本质属性,而其类似货币的属性是衍生属性的 观点(李乐2008)。因为用虚拟货币购买网络商品和服务很类似于物物交换而不是真正购买。 目前的网络虚拟货币的真实属性是网络运营商针对其各种相关服务为用户提供的一种商业 性支付手段,而非金融类支付手段,实际上只是某系统内部使用的具有价值尺度的一种的有 限支付手段,即类似于用学校食堂的饭卡或者提货凭证等特殊商品进行支付。因此本文结论 性的认为:网络虚拟货币是具有准货币职能的网络商品,同时具有商品属性不断弱化、货 币属性不断强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取决于网络虚拟货币使用范围的不扩大和管理层的渐次 认同、加强监管并使其不断标准化的统一发行。四、我国

20、网络虚拟货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系统风险由于网络虚拟货币使用便捷、安全,逐渐成为网民进行网络支付的最佳选择,而且随着 科技的进步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虚拟货币的使用规模也会随之不断扩大。然而现实 中虚拟货币的支付体系是不完善的。随着新型网络虚拟货币的不断产生,网络虚拟货币的管 理面临更多的挑战。比如在“大家点”的电子产品拍卖网站上,欲参加竞拍的用户需先购买 “拍点”,然后再选欲拍产品出价。每个用户每次出价会消耗一个“拍点商品成交价也会 随每次出价而微幅上涨。当竞拍倒计时归0时,最后出价的用户便赢得该竞拍,获得以当时 的成交价购买该产品的权利。一个“拍点”的价值是两元人民币,购买拍点后无法再兑

21、换回 人民币,但未使用的“拍点”和在竞拍过程中消耗的“拍点”可以在网站内部换购现实商品。 尽管在文化部、商务部下发的关于加强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网络 游戏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兑换发行企业自身所提供的虚拟服务,不得用以支付、购买 实物产品或兑换其它企业的任何产品和服务”,但并未规定除了游戏运营商之外的网络运营 商开发的网络虚拟货币是否可以与现实商品发生交易。这就可能引发“黑市交易”。随着此 类网络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网络虚拟货币系统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单向流通引发市场混乱。随着网币使用功能的延伸和使用基础的扩大,网民手中 多余的虚拟货币,一般只能闲置不用或者通

22、过各类交易平台出售或交换多余的虚拟货币。网 络虚拟货币逐渐在官方的单向兑换市场之外,又形成了一个非官方的双向流通市场。网络虚 拟货币地下交易市场又处于无序运行的状态,网络虚拟货币使用范围有可能被任意扩大,与 人民币之间实现双向兑换,这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破坏货币流通秩序。另外,一些交易商甚 至通过地下交易市场低价收购再加价出售而牟取暴利。网络上甚至出现了虚拟货币的“倒 爷”、“钱庄”。因此,回兑机制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虚拟货币市场的混乱。(2)操作简单导致安全问题。网络虚拟货币在使用高效率的同时引发了安全问题,过 于简单的操作容易产生漏洞,使得虚拟货币极易被盗。同时由于盗取虚拟货币有利可图,一

23、 些不法人员便乘虚而入,实施网上盗窃。以Q币为例,在371安全网上提供的与QQ盗号相 关的软件达932个,且随着QQ软件的更新与升级,盗号软件也在不断更新。黑客盗取QQ 账号后在网游中用充值游戏币的方式完成Q币的“转账”过程,之后再到二级市场上低价 卖出游戏币。目前这种情形呈愈演愈烈之势,急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制止。(3)虚拟财产维权问题。尽管网络虚拟货币系统的使用面临严重的安全问题,但由于 目前对虚拟货币管理缺位,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一是由于网络运营商的 经营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一旦企业出现问题关门或倒闭,持有该公司发行虚拟货币的网民就 会有承担相应损失的风险,将有可能承担相

24、应损失;二是目前国内法律对于个人网络虚拟财 产保护缺乏相应的管理规定,用户的失窃被盗,报案后执法机关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4)利用虚拟货币进行赌博、洗钱等犯罪行为。正是由于网络交易很难监管、取证和 处罚,网络虚拟货币能够进行远距离转移且具有很强匿名性,因此很容易被利用到犯罪活动 中去。在一般性的网络增值业务中,网币使用后即消失。然而在带有赌博性质的网络游戏中, 网币作为虚拟的筹码会通过玩家的输赢而产生相应的增减,而增值的部分又可进一步兑换回 人民币,这其实就是利用网络游戏进行赌博。另外,利用网络虚拟货币洗钱的例子也时有发 生,其洗钱成本要低于很多其他的洗钱方式,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洗钱。(5

25、)对现实金融秩序可能的冲击。有些学者认为,网络虚拟货币发行和使用规范的缺 乏可能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使国家利用货币政策来保持币值稳定、防止通货膨胀, 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落空(杨丽2009)。其实目前虚拟货币还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承担 交易媒介的货币职能,但并不会对人民币的法定地位和现行金融制度产生影响。但是随着大 额储值的网络虚拟货币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就难免对现实金融秩序造成可能的冲击。只有 通过明确网络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和加强网络虚拟货币体系的监管,取缔其二级交易市场,使虚拟货币将只存在于虚拟世界,就不会对现实造成影响。五、对策与建议尽管现阶段使用网络虚拟货币暴露出诸多缺点,但网络

26、虚拟货币仍是方便快捷的小额支 付工具。网络虚拟货币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应当为网络虚拟货币的发展建立安全 健康的生存环境。为了顺应网络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解决网络虚拟货币支付面临的系统问题, 本文建议如下:(1)明确网络虚拟货币法律地位并建立相关法规。目前网络虚拟货币交易的合法性和 规范性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执法部门难以监管网络虚拟网络货币及其交易行为。因此,国 家应尽快制定规范虚拟货币的相关法规。明确网络虚拟货币主管部门及监管机制,规范网络 虚拟货币的发行、回兑、使用及充值资金的管理,确立个人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规范网络 运营商系统设置标准和安全防范措施,明确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明确违法

27、犯罪行为的法律 责任等(2)对发行主体实行准入制和准备金制度。目前虚拟货币的发行主体形式多样,信用 无法保证,货币发行数量由发行主体自行决定,回兑机制不完善,容易造成虚拟货币持有者 的财产损失。所以应建立虚拟货币的发行准入机制。首先,对发行主体实行市场准入制。主 管部门根据申请发行主体的资本规模、经营状况、资信等级、内部管理制度等因素决定是否 批准其发行虚拟货币。其次,对发行对象和方式作出严格规范。发行对象应仅限于个人和网 络运营商等特定的用户,发行方式可以统一采取委托金融机构发行的方式,对一次性购买最 高金额应作出相应限制等。第三,对充值资金的来源进行严格控制,除网络运营商等特定用 户外,只

28、能使用个人资金进行购买和充值。第四,由银监会成立统一的发行机构,并对各使 用人实行准备金制度。(3)限制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量。在市场机制下,商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供需力量的 对比。应该说,网络虚拟货币这种商品存在的价格风险理应由发行主体与用户共同承担。然 而,网络虚拟货币不是一般的商品,它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它的虚拟性,更重要的是,在虚拟 世界逐渐起到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如果在网络世界中,发行主体为了谋利而发行远远超过 需求的货币,则会发生通货膨胀。当一个发行主体的虚拟货币不断贬值时可能引起恶性竞争 导致其他发行主体贬值货币。一旦发行主体破产,虚拟货币使用者的财产将无法保证。为了 8确保虚拟世界的稳定发展,网络虚拟货币的主管部门也应起到“网络中央银行”的作用,来 对网络虚拟货币发行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就目前而言,由于网币还未实现“一统天下”网 上一般等价物的功能还无法实现,网络虚拟货币尚无“通货膨胀”的远虑。但对于业已出现 的价格风险之近忧,应引起重视,主管部门应对网络虚拟货币的发行量予以关注并加以限制。(4)严格控制使用范围。为防范虚拟货币被不法贩子利用甚至对实体货币造成影响, 应对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