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12高清视频的封装格式详解封装就是打包,将画面视频文件和音轨文件打包在一起,并按照一定规则建立排序和索引,便于播放器或播放软件来索引播放。TS封装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封装形式,蓝光原盘中,就采用了S封装。TS封装支持几乎所有编码的高清视频和音轨文件。视频编码有E、EG4AVC、VC1,音频则种类D、TrueHD、DTS、DTD等. S的全程是Tansport em,在打包视频和音频时,能提供时间戳,在整个打包视频的任何时段开始播放,都能顺利解码并保持音画同步。 AI封装是微软在90年代初创立的封装标准,是当时为对抗qictm格式而推出的,因为当时还没有流式播放需要,AVI的将索引布置在打包文
2、件的尾部,这就使得AVI封装不能做到流式播放,在用电脑播放VI封装的高清视频时,会发现,当拨动时间指针后,图像开始播放后若干秒后,才能发出同步声音。AVI封装只能支持有限的几种视频音频编码形式,尤其是音频编码,只能支持AC和TS编码.而且AI不能支持音频的VBR动态比特率编码,只能支持固定CBR恒定比特率编码的声音文件。MKV封装则是一个发展很快的多媒体封装形式。可称为万能封装器,连多条字幕文件都可以封装进去。有良好的兼容和跨平台性、纠错性。但MKV没有商业背景,几乎只活跃在PC平台上,尽管功能丰富,但在商业应用中则毫无建树。M多见于quiktme网站上的电影预告片.OV类似于RMVB,过于封
3、闭自守,民间制作组没有人会用这个不方便的形式。 封装形式不同,对于我们欣赏高清视频,其实并没有太多影响,但这涉及到播放时,有时需要手动选择最合适的分离器,分离器是把封装文件中的视频、音频文件分离出来的工具.针对不同的封装,应该灵活选取分离器,才能顺畅播放,欣赏到最完美的效果. 各种音轨的传输解码方式 首先大致介绍下新规格音轨的特性: 多声道PC:无损音轨原始存在格式,概念上等效于ave文件,并不需要运算解码,可直接输入功放进行D转换,LC音轨由于码率和体积较大,在V时代通常用在两声道音乐碟的音轨,到了蓝光影碟上,传输速率和容量都大幅增加,给了多声道LPC音轨表现的机会。描述PM音轨规格,包括采
4、样频率、采样精度和声道数,采样频率包含48hz、 96Kz和19Khz,频率越高,还原高频信号和丰富谐波的能力就越强,采样精度包括1bi和24bit,精度越高保真和信噪比度越高,动态范围也更宽。不过,像62bit 7.1声道的LP码率约为恒定bs,会大大挤占视频传输带宽,所以高规格无损音轨仍然需要无损压缩编码的帮助. 光纤和同轴接口只能传输2声道CM,多声道CPM需要HDMI接口传输,即便HDMI 1.0版本也支持,因此有不少第一代HI接口功放可以接收多声道PCM音轨信号。 杜比RU HD是杜比专为高清影碟开发的无损压缩音轨格式,最高可支持多达八个分离的24t/6 Hz全频带声道,在蓝光影碟中
5、的码率最高为8Mp。杜比宣称TRUE HD为100%无损音频,因此除了比同规格CPM更节省带宽外,还可以加入对白和整体音量控制,实现比如夜间影院功能,它的内核还带有一条640K码率的A3 5.1音轨数据,即便整部影片只有TRUEHD音轨,对老功放通过光纤传输也可以实现。1音效。其实从结构上分析,TRUE HD就是ML音轨数据与AC的合体,MP正是DV-Aui的音轨编码格式。DS HD中的DS HD Maser di才是无损压缩音轨,DTS宣称它是“itr b”的完整再现录音母带效果,也是完全无损压缩,在蓝光影碟中最高码率可达2。5Mbs。D D内核也带有.5Mbs码率的TS。1音轨数据,因此也
6、可以实现通过PIF传输到老功放实现.1音频。除了最高规格的无损音轨,这两家公司还同时推出了有损压缩音轨,dolb dgita pl和DTSHD High Resoluin uio,前者可简称为D+或者Eac3,在蓝光影碟中最高码率为1.7Mbps,后者可简称为DTD ,在蓝光影碟中最高码率为6Mbps,两者均可实现7。1声道环绕音效。DD似乎是为HD DVD而生,因为它在H V中最高码率也可达到6Mps,DTS HD H正相反,最高为3bs,随着H DVD的消亡,DD+基本上在蓝光影碟中看不到,只有杜比自己做的演示碟。而DT D HR也不太多,因为相对DTS D节省的带宽和空间似乎还没多少(违
7、禁词语已隐藏)力,发行商似乎更不愿意因为使用有损压缩音轨而失去顾客。这两种有损压缩音轨也带有A3或者DTS核心数据,同样具备向下兼容性.以上这4种新音频规格都需要DMI3以上接口才可以进行源码bittream传输。 除去两种有损压缩音轨不谈,LPCM、TRED和TS D谁更好呢?既然大家都宣称是无损音轨,压缩与否就不对音质产生影响,靠看码率大小判断已经失灵了,因为这些新压缩音轨都是可变码率压缩,同为 bit48Khz采样的51声道,PCM码率为4.M,而RUHD和H时常在1.52。5M之间,就大多数蓝光影碟而言,也更愿意使用压缩音轨,毕竟可以节省传输带宽,以提高画质,也可以在相同条件下使用24
8、bit96z这样的高精度。 我们欣赏到影碟的环绕音效,需要从播放端分离出音轨数据、解码传输(传输/解码)、DA转换、功率放大这几个步骤,通常播放设备与功放并不在一起,所以这些环节都会影响到最终的听音质量,共有以下4种方式: 播放机(PC)解码、D转换,模拟音频线传输,功放(直接)放大(或先AD转换DSP调整再转换):这种方式需要播放机(PC)具备解码能力,影碟机各个机型不一而同,C上由播放软件解码,声卡完成DA转换,再由数根音频线连接到功放放大,解码能力完全由软件决定,这也是现有PC用户最容易实现的方式,但效果是最差的,原因在于大多数C声卡的动态和信噪比很不好。当然,对于选择高端蓝光播放机或配
9、合纯后级功放的发烧友而言,这也是不错的思路。解码能力:只要软件允许,多声道LCM、DS HDMA、TruH、D+、DTS HHR以及C等诸多音频格式都可以实现。 通过SPIF(光纤或同轴)传输,功放解码放大 这是S和时代最标准的使用模式,但只能传输两声道LM、DTS HD和TEHD等音轨的核心部分,完全无法欣赏到新规格音轨的魅力,声道数也被*在6.解码能力:DTS、AC3、2声道LPCM 3 播放机(P)解码,通过HDM 传输多声道CM数字音频到功放进行DA转换和放大 由于多声道LPM在HI设计之初就已经具备,不少早期的影碟机或者带有HMI接口的功放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传输,前提是播放机具备解码能
10、力,比如 PS3在230版本固件之后就可以对全部无损音轨解码并通过HD传输到功放,新版功放同样可以这样连接,所能达到效果接近源码输出,但受播放端的解码效果影响比较大,尤其是C上的MCP78s/G3587这些板卡的输出效果还受indow音频管理的影响以及播放软件的*,效果距离源码输出还是有差距。解码能力:受播放机影响较大,可以解码传输所有音轨格式,数字LPC传输效果也较有保证。4 播放机输出音轨源码btstr,由功放完成解码、DA转换和放大。 这种模式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需要播放机支持源码输出以及配备HMI 1.3输入接口且具备新音轨解码单元的功放,功放收到的是原封不动的音轨数据,因而可以在电平
11、、信噪比、动态范围等方面做到最佳化处理,也可以实现更多音场效果. 解码能力:D全系列、杜比全系列、多声道LPC。(取决于功放解码能力)关于播放器 ,解码包 ,媒体管理器 ,媒体转换器 之间的一些联系与区别:播放器:通常我们用来播放特定格式的媒体的工具,应该不难理解,比如WM,RealPlayr,QuickTie Plyr, M,KM等等等.再说得详细点就是两步,第一步就是分离,把封装里面的视频,音频,也许还有字幕等等分离开,第二部就是解码,对不同格式的编码方式分别应用不同的,最后输出,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解码包:国内流行的完美解码和终极解码即属于此类.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解码包不具备任何播放能
12、力,他只是让别的 播放器或 系统具有播放某些媒体文件的能力。不过是完美解码和终极解码为了大家使用方便,而附带了几款播放器。媒体管理器:或者称为媒体库,有点类似与 WINDOWSEDIACENTER 的功能,为了方便统一管理计算机内的所有媒体文件,并且易于使用遥控器来控制“浏览,“打开”,“关闭”,“前进”,“后退”等等一些功能,以取代鼠标。还有一个功能是用媒体管理器易于理解,对于一个不懂计算机来说的人,用遥控器比用鼠标还是容易太多,毕竟 TC 又越来越普及之势。媒体转换器:他做的工作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重编码,一是封装。对于刚接触他们的人来说可能容易混淆。关于封装可以参考2楼。举例来说(可能例
13、子不太恰当),把一布袋面粉,变成一纸盒蛋糕的工作就是媒体转换器的工作。布袋和纸盒就是封装,面粉和蛋糕就是编码方式。本人觉得用“格式”这个词来称呼现今的一些多媒体文件并不贴切:比如我们说 WMP 支持 a 格式,但是确切的说只是WMP 支持 avi 格式的分离而已,至于这个文件打包的一些编码方式,M 并不支持,比如说 D,所以经常我们回发现播放一个avi的时候只有声音,没有图像或只有图像没有声音的情况。关于 硬解码 与 软解码: 由于高清视频的分辨率远远高于一般格式视频,使得高清视频的码率非常高。再加上VC1和H264编码的压缩率很高,解码运算的运算量很大.因此常规地直接用CPU解码(即常说的“
14、软解”)会极大地消耗CU的运算能力,一些较老的CPU软解H。64时CPU占用率往往高达90%以上,“更老的可能就放不动了,呵呵”. “硬解是硬件解码的简称。简单而言,硬件解码就是通过显卡的视频加速功能对高清视频进行解码。因此硬解能够将CP从繁重的视频解码运算中释放出来,使电脑具备流畅播放高清视频的能力。显卡的PUPU要比U更适合这类大数据量的、低难度的重复工作.视频解码工作从处理器那里分离出来,交给显卡去做,这就叫做“硬解码”,例如NVIA的ueio、AM的UVD技术等等;与之对应的,以前那种纯粹依靠CP来的方式则是“软解码”。不过受到技术条件的*,纯粹的“硬解码在现阶段是不存在的,CU依然在
15、发挥一部分作用,只不过硬解码时PU/VU已经成为运算的主力。 谁更“好”? 软解码是在显卡本身不支持、或者部分不支持硬件解码的前提下,将解压高清编码的任务交给了CPU,这是基于硬件配置本身达不到硬解压要求的前提下,属于一个折中的无奈之举.那这么说是不是软解压就一无是处了呢?不,这要是情况而定。对于一个不看、或者不经常看高清的用户而言,如果专门为很少用到的功能进行过多支出,那无疑是一种浪费;而在保证正常应用的前提下,还能在偶尔看一下高清的时候自己的电脑配置不至于播放不了,或者播放不流畅,那么这时候一颗性能不算太次的PU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好在现在早已是双核,甚至多核CPU的时代,这个已经不是问题。
16、总结软解码的好处,就是成本低廉,几乎不用二次投入,就可以享受高清带来的乐趣和震撼。 硬解压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一款支持VC1、H。26和MEG-2格式硬件加速的显卡或者集成显卡主板是高清爱好者的上佳选择.由于解压缩的任务基本全部交给了显示芯片,CU就可以如释重负,轻松上阵,承担更多的其他任务,这尤其对于经常需要多任务运行的用户更为重要,如果让他们使用CU负担解压任务的同时,再运行个Q、2个UC,运行BT、迅雷等一大堆任务,这将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如果换成硬解压方案,这又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看看吧,差别就是这么大。不过硬解压也并不都是优点,它也有缺憾的,比如硬件的支出,其余配置基本相同的前
17、提下,就会比软解压方案多一些,这对于配置预算很有限的用户来说更是一个摆在面前的实际问题。另外,多了一块*显卡,就会增加功耗,尤其是像X 280、HD487之类的高端显卡,动不动就是上百瓦,另外还要牵扯到电源的功率是否可以应付、机箱的散热是否能达到要求等等,这些都更增加了用户的整体预算。 列举了软解压和硬解压两者的优、劣,最终还是不好确定哪个好哪个坏,还是那句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配机预算有限,只是偶尔欣赏一下高清的用户,使用软解压方案即可;而对于高清爱好者,同时兼顾大型3D游戏的用户,一款支持多种高清格式的主流显卡或者性能不算很弱的集成主板是他们的最终选择。 谁的播放效果更好? 由于硬件
18、解码尤其是全程解码是新推出的技术,所以在大部分人心目中硬件解码要比软件解码先进,因此在自己显卡支持硬件解码的情况下会千方百计地开启硬件解码设置。其实硬解解码并不是必须的,因为硬件解码的出现是当CPU性能不足以应付视频解码需求时的一种解决方案,主要作用是降低CPU占用率,如果在CPU能流畅播放高清视频硬解的作用也就不明显了。这里有人可能会说降低CPU占有率可以降低能耗,硬解确实可以降低CU功耗,但是显卡的功耗是会增加的,而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显卡的功耗已经大幅超过CP了,所以靠硬解来降低系统能耗是不太可能的。也有很多人而觉得让CU处于空闲比较好,但是CPU占有率高就是电脑的使用率高,不然买这么贵的
19、P就没有必要了。 从使用角度来讲的硬件解码则有大缺点,一是画面质量比不上软件解码,根据测试表明,软解码画面质量明显优于早期显卡的硬件解码,与最新最强显卡硬件解码播放高清相比也略占上风;二是硬件解码需要播放软件中设置,且对字幕等支持不好;三是早期支持硬解码的显卡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小毛病。当然随着技术进步这些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但是到时CU的性能也就更高了,软解高清的能力也许就像现在软解DVD一样了。比如现在的900GT除了新增的“动态对比度增强”和“色彩增强”这两项视频优化技术之外,NDA还提供了“去交织”、“反锯齿”和“降噪”等高清视频最重要的画面后期处理技术,并且支持双视频流解码性能超强,但
20、是即将发布的 Inte Core 性能也令人咋舌,可以在没有任何缓存或预处理措施的情况下即时处理总容量达到200G,合计像素数为24万亿的RAW格式照片,估计播放DV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当然,硬件解码对CPU性能较差的人来说还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并不是有硬件解码的显卡就一定要用的,在ore Do下使用Maye CoAV播放高清时即使开启反交错等滤镜也可以流畅播放。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并不需要硬解。是否需要使用硬解应该视情况而定,不需要一味求新,因为这些新的概念多数是硬件厂商的营销策略。 其实,画质孰好孰坏个人觉得还是审美角度的差异。还是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不管看电影还是电视,看的是情
21、节,是内容而不是画质(当然画质音质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谁也不会在面前摆两台,一台硬解,一台软解,然后比较谁更好(专业人士除外),我们看电影是为了娱乐,而不是让电视来娱乐你。关于一些接口:复合视频端子复合视频端子也叫A端子或者Vide端子,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视频接口,几乎所有的电视机、影碟机类产品都有这个接口。它是声、画分离的视频端子,一般由三个*的C插头(又叫梅花接口RCA端子)组成的,其中的V接口连接混合视频信号,为插口;接口连接左声道声音信号,为白色插口;R接口连接右声道声音信号,为红色插口。它是一种混合视频信号,没有经过F射频信号那些调制、放大、检波、解调等过程,信号保真度相对较好。图像
22、品质影响受使用的线材影响大,分辨率一般可达3550线,不过由于它是模拟接口,当用于数字显示设备时,需要一个模拟转数字的过程,会损失不少信噪比,所以一般数字显示设备不建议使用. 端子端子也是非常常见的端子,其全称是Sr Vie,也称为SPER VIDEO。S-ide连接规格是由日本人开发的一种规格,指的是“EAT(分离)”,它将亮度和色度分离输出,避免了混合视讯讯号输出时亮度和色度的相互干扰.S端子实际上是一种五芯接口,由两路视亮度信号、两路视频色度信号和一路公共屏蔽地线共五条芯线组成. 同AV接口相比,由于它不再进行Y/混合传输,因此也就无需再进行亮色分离和解码工作,而且使用各自*的传输通道在
23、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视频设备内信号串扰而产生的图像失真,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但S-Video仍要将两路色差信号(CrCb)混合为一路色度信号,进行传输然后再在显示设备内解码为Cb和进行处理,这样多少仍会带来一定信号损失而产生失真(这种失真很小但在严格的广播级视频设备下进行测试时仍能发现) .而且由于rb的混合导致色度信号的带宽也有一定的*,所以SVdo虽然已经比较优秀,但离完美还相去甚远。Sideo虽不是最好的,但考虑到目前的市场状况和综合成本等其它因素,它还是应用最普遍的视频接口之一. 色差端子色差端子是在端子的基础上,把色度()信号里的蓝色差(b)、红色差(r)分开发送,其分辨率可达到6
24、0线以上。它通常采用YPbr和b两种标识,前者表示逐行扫描色差输出,后者表示隔行扫描色差输出。现在很多电视类产品都是靠色差输入来提高输入讯号品质,而且透过色差端子,可以输入多种等级讯号,从最基本的40到倍频扫描的80,甚至720p、180i等等,都是要通过色差输入才有办法将信号传送到电视当中。 由电视信号关系可知,我们只需知道Y、Cr、b的值就能够得到G(绿色)的值,所以在视频输出和颜色处理过程中就统一忽略绿色差g而只保留YCr Cb,这便是色差输出的基本定义。作为Video的进阶产品,色差输出将S-Vi传输的色度信号C分解为色差Cr和b,这样就避免了两路色差混合译码并再次分离的过程,也保持了
25、色度信道的最大带宽,只需要经过反矩阵译码电路就可以还原为RB三原色信号而成像,这就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视频源到显示器成像之间的视频信号信道,避免了因繁琐的传输过程所带来的影像失真,所以色差输出的接口方式是目前模拟的各种视频输出接口中最好的一种之一。VGA端子 G端子也叫DSub接口。VGA接口是一种D型接口,上面共有1针,分成三排,每排五个。VA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接口类型,绝大多数的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迷你音响或者家庭影院拥有VGA接口就可以方便的和计算机的显示器连接,用计算机的显示器显示图像。VGA接口传输的仍然是模拟信号,对于以数字方式生成的显示图像信息,通过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
26、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信号通过电缆传输到显示设备中。对于模拟显示设备,如模拟CRT显示器,信号被直接送到相应的处理电路,驱动控制显像管生成图像。而对于LCD、DP等数字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中需配置相应的(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在经过A和A/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图像细节的损失。VG接口应用于CR显示器无可厚非,但用于数字电视之类的显示设备,则转换过程的图像损失会使显示效果略微下降。 DVI端子 I全称为Diial isual Itec,它是99年由Slico Ie、In(英特尔)、oma(康柏)、IBM、P(惠普)、NC、Futs(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
27、G(Dital play Workin Grou,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它是以Siin Imge公司的aalLik接术为基础,基于*S(TrnitnMinmizediffretial ignalin,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S是一种微分信号机制,可以将象素数据编码,并通过串行连接传递。显卡产生的数字信号由发送器按照*S协议编码后通过*S通道发送给接收器,经过解码送给数字显示设备。一个DVI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传送器和一个接收器.传送器是信号的来源,可以内建在显卡芯片中,也可以以附加芯片的形式出现在显卡PCB上;而接收器则是显示器上的一块电路,它可以接受数字信号,将其
28、解码并传递到数字显示电路中,通过这两者,显卡发出的信号成为显示器上的图象。 目前的DI接口分为两种,一个是DV-D接口,只能接收数字信号,接口上只有排列共24个针脚,其中右上角的一个针脚为空。不兼容模拟信号。 另外一种则是I接口,可同时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兼容模拟幸好并不意味着模拟信号的接口Du接口可以连接在VI-接口上,而是必须通过一个转换接头才能使用,一般采用这种接口的显卡都会带有相关的转换接头。 显示设备采用DVI接口具有主要有以下两大优点: 一、速度快 DI传输的是数字信号,数字图像信息不需经过任何转换,就会直接被传送到显示设备上,因此减少了数字模拟数字繁琐的转换过程,大大节省了时间,
29、因此它的速度更快,有效消除拖影现象,而且使用DVI进行数据传输,信号没有衰减,色彩更纯净,更逼真。二、画面清晰 计算机内部传输的是二进制的数字信号,使用VA接口连接液晶显示器的话就需要先把信号通过显卡中的D/A(数字/模拟)转换器转变为R、G、B三原色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这些信号通过模拟信号线传输到液晶内部还需要相应的AD(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信号再一次转变成数字信号才能在液晶上显示出图像来。在上述的DA、AD转换和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信号的损失和受到干扰,导致图像出现失真甚至显示错误,而DI接口无需进行这些转换,避免了信号的损失,使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表现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HD
30、I端子 DMI的英文全称是“H Definition ,中文的意思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接口可以提供高达5Gps的数据传输带宽,可以传送无压缩的音频信号及高分辨率视频信号。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可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传送。应用HDM的好处是:只需要一条DMI线,便可以同时传送影音信号,而不像现在需要多条线材来连接;同时,由于无线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能取得更高的音频和视频传输质量。对消费者而言,HD技术不仅能提供清晰的画质,而且由于音频/视频采用同一电缆,大大简化了家庭影院系统的安装.2002年的4月,日立、松下、飞利浦、Silicon Imae、索尼、
31、汤姆逊、东芝共家公司成立了HDMI组织开始制定新的专用于数字视频/音频传输标准。22年岁末,高清晰数字多媒体接口(ighefiitionDgita Ine*c)DMI 1。0标准颁布。HDMI在针脚上和DVI兼容,只是采用了不同的封装。与DI相比,HDMI可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并增加了对HDCP的支持,同时提供了更好的DD可选功能。HD支持5Gps的数据传输率,最远可传输15米,足以应付一个1的视频和一个8声道的音频信号。而因为一个08p的视频和一个声道的音频信号需求少于4B/s,因此HDMI还有很大余量。这允许它可以用一个电缆分别连接D播放器,接收器和R。此外HDMI支持EI、D2B,因此具
32、有DMI的设备具有“即插即用的特点,信号源和显示设备之间会自动进行“协商,自动选择最合适的视频音频格式。 RGBHD输入输出: 这是用五根线来传输视频信号的传输方式。其中3路用来分别传输R、G、B三种色彩信号,另外两路用于传输辅助信号。RGBHD传输的清晰度相当高,可以达到00线以上。 DISPLAYPRT:Displpt接口标准是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所制定的一个数据传输接口标准,目前最新的版本为DayPrt 1。1.作为VI的继任者,Dsplayort将在传输视频信号的同时加入对高清音频信号传输的支持,同时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 与HMI不同,Dispypor接口采用微封包传输架构
33、,DipayPr1.最大支持10.8Gb/S的传输带宽.由于带宽非常高,因此绝对不至于其在传输过程中出现“掉包”的现象。而且微封包架构的弹性大,isplaPrt可以轻松实现分屏显示功能(一条iplyPort连接线最高可支持6条1080i或3条180视频流.),iplayort可以在同一组ane/Lik(通道/连线)内传输多组视频.而得益于高带宽的优势,Displayprt可支持XG+(56160)、XGA(281536)等分辨率及6i(每原色1/2)的色深,19201200分辨率的色彩支持到了12/24Bi,超高的带宽和分辨率完全足以适应显示设备的发展。BNC端口:通常用于工作站和同轴电缆连接
34、的连接器,标准专业视频设备输入、输出端口。BN电缆有5个连接头用于接收红、绿、蓝、水平同步和垂直同步信号。BNC接头有别于普通5针DSUB标准接头的特殊显示器接口.由、B三原色信号及行同步、场同步五个*信号接头组成。主要用于连接工作站等对扫描频率要求很高的系统.BNC接头可以隔绝视频输入信号,使信号相互间干扰减少,且信号频宽较普通U大,可达到最佳信号响应效果。(DVI+VG) 与 (HDMI+Disay Por) 的一些讨论:有一点要注意的是 HDMI 的存在不是为了取代 DI 或 VG的, 而是为家电设计的一个通用接口,不适合用作计算机与显示器之间的连接。而 DisplayPrt 才是为计算
35、机设计的下一代接口,用来取代 DVI 和 VGA。也有望取代HD,因为相对来说他比HDM先进。当然各位在业内混这么久都知道,技术不代表一切,习惯,标准,钱途等等等非技术壁垒的影响也很重要。一些“格式在此我们只讨论和本站有关的一些格式,其他的已经脱离此贴的主题.格式,一般来说包括两种,一种是编码格式,也就是”瓜瓤和瓜子“,还有一种就是封装格式,也就是”瓜皮“。2楼已经详述了各种封装格式,3楼则包括了大部分常用的音频编码格式,所以这里只讲一些视频编码格式. 高清视频最常用的编码格式是MPGT、WMV、。6和VC1这四种算法,其中MPEG2由于压缩比例较小,视频所占空间太大,目前已经基本被淘汰。而以
36、微软主推的W-HD目前已经渐渐被这种新标准所取代,在最新的高清片源中也很少有采用这种算法的视频。所以,目前最流行的只有H.264与VC这两种编码方式.64 H.264是由IT-T视频编码专家组(VCEG)和SO/I运动图像专家组(PEG)联合组成的联合视频组(V,Jint ido Tem)提出的高度压缩数字视频编*标准。TU的H26标准和ISOIEMPE第10部分(正式名称是IS/IEC14960)在编解码技术上是相同的,这种编解码技术也被称为AV,即高级视频编码(Avane Vido Coin)。 .6是ITUT以H。26系列为名称命名的标准之一,同时AVC是ISO/IC MPEG一方的称呼
37、.这个标准通常被称之为H。24/AVC (或者 AVC/.26或者H。6/MPEG-4 AC r MPG/H26 AVC)而明确的说明它两方面的开发者。该标准最早来自于TU-的称之为.6的项目的开发。H.6L这个名称虽然不太常见,但是一直被使用着.有时候该标准也被称之为T 编*,这是由于该标准是由VT组织并开发的(作为两个机构合作开发同一个标准的事情并非空前,之前的视频编码标准MPEG-2也是由MPEG和TU-T两方合作开发的因此PEG-2在ITUT的命名规范中被称之为H。62)。一般来说,H。264格式以“。v”、“.mk以及“.”封装比较常见. VC1 直到去年年初,活动图像和电视工程师协
38、会(MPTE)才正式颁布了由微软提出并开发的V-1视频编码标准,为该格式在下一代DVD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VC-被颁布为标准后,SPTE仍会收取授权费,微软则可从专利中获取一定的版税。 微软是在2003年月递交VC1编码格式(开发代号Corona)的,目前已经得到了Movie、Modeo等不少公司的采纳,同时也包含在D D和蓝光中,包括华纳和环球等影业公司也有采用这种格式的意向。VC基于微软Widows Meia Vie 9(WMV)格式,而WMV格式现在已经成为VC1标准的实际执行部分。 V是最后被认可的高清编码格式,不过因为有微软的后台,所以这种编码格式不能小窥。相对于MPEG,VC1的压
39、缩比更高,但相对于H。24而言,编码解码的计算则要稍小一些,目前来看,C1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平衡,辅以微软的支持,应该是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一般来说,VC多为“wmv”后缀,但这都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后缀还得根据具体封装。 总的来说,从压缩比上来看,H.2的压缩比率更高一些,也就是同样的视频,通过H.264编码算法压出来的视频容量要比C-1的更小,但是C-格式的视频在解码计算方面则更小一些,一般通过高性能的CPU就可以很流畅的观看高清视频.相信这也是目前NIAGefore8系列显卡不能完全解码VC1视频的主要原因。DLP、CD、CT三大投影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液
40、晶显示器的可视面积,转而研发可以显示更大面积的投影技术。投影技术发展至今,一共衍生出了三种常用技术,它们分别是:LP投影技术、投影技术和C投影技术。下面笔者就来带各位认识下这些投影技术的成像原理。数字光学处理(DLP?)是投影和显示信息的一个性的新方法。基于Texs仪器公司开发的数字微反射镜器件(DD?),DL完成了显示数字可视信息的最终环节.数字光学处理(DLP?)技术在消费者、商业和投影显示工业的专业领域方面被作为子系统或“发动机”提供给市场主管。正如在音频领域的一样,DP将在视频投影方面带来*。 数字光学处理(LP?):如何工作? 正如中央处理单元(PU)是计算机的核心一样,D是DLP的
41、基础。单片、双片以及多片DLP系统被设计出来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一个LP为基础的投影系统包括内存及信号处理功能来支持全数字方法。DL投影机的其它元素包括一个光源、一个颜色滤波系统、一个冷却系统、照明及投影光学元件。一个DMD可被简单描述成为一个半导体光开关。成千上万个微小的方形6x16um镜片,被建造在静态随机存取内存(SRAM)上方的铰链结构上而组成 MD(图1).每一个镜片可以通断一个象素的光。铰链结构允许镜片在两个状态之间倾斜,+10度为“开。10度为“关”,当镜片不工作时,它们处于 0度“停泊”状态。 根据应用的需要,一个DLP系统可以接收数字或模拟信号.模拟信号可在LP的或原设备生
42、产厂家(EM)的前端处理中转换为数字信号,任何隔行视频信号通过内插处理被转换成一个全图形帧视频信号。从此,信号通过D视频处理变成先进的红、绿、蓝(RB)数据,先进的GB数据然后格式化为全部二进制数据的平面. 一旦视频或图形信号在一种数字格式下,就被送入DM.信息的每一个象素按照1:1的比例被直接映射在它自己的镜片上,提供精确的数字控制,如果信号是640480象素,器件中央的640480镜片采取动作。这一区域处的其它镜片将简单的被置于“关”的位置. LCD投影机有两种:成像器件为液晶板,是被动式的投影方式。利用外光源金属卤素灯或UHP(冷光源). 按照液晶板的片数,LC投影机分为三片机和单片机。
43、 三片CD板投影机原理是光学系统把强光通过分光镜形成RB三束光,分别透射过GB三色液晶板;信号源经过AD转换,调制加到液晶板上,通过控制液晶单元的开启、闭合,从而控制光路的通断,RB光最后在棱镜中汇聚,由投影镜头投射在屏幕上形成彩(违禁词语已隐藏)像。目前,三片板投影机是液晶板投影机的主要机种.LCD单板投影机机体积小,重量轻,*作、携带极其方便,价格比较低廉.但其光源寿命短,色彩不够均匀,分辨率较低。目前单板投影机的机型已经很少。液晶光阀投影机 采用T管和液晶光阀作为成像器件,是R投影机与液晶与光阀相结合的产物。为了解决图像分辨率与亮度间的矛盾,它采用外光源,也叫被动式投影方式。一般的光阀主
44、要由三部分组成:光电转换器、镜子、光调制器,它是一种可控开关。通过CR输出的光信号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将光信号转换为持续变化的电信号;外光源产生一束强光,投射到光光阀上,由内部的镜子反射,能过光调制器,改变其光学特性,紧随光阀的偏振滤光片,将滤去其它方向的光,而只允许与其光学缝隙方向一致的光通过,这个光与信号相复合,投射到屏幕上。它是目前为止亮度、分辨率最高的投影机,亮度可达600ANI流明,分辨率为 2002000,适用于环境光较强,观众较多的场合,如超大规模的指挥中心、会议中心及大型娱乐场所,但其价格高,体积大,光阀不易维修。对追求高分辨率、高亮度、大画面的用户,液晶光阀投影机是他们的首选。 CRT(Cahoe Ray Tube)是*极射线管。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技术.CRT投影机把输入的信号源分解到R(红)、G(绿)B(蓝)三个CT管的荧光屏上,在高压作用下发光信号放大、会聚、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彩(违禁词语已隐藏)像。光学系统与CRT管组成投影管,通常所说的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合作协议书模板3篇
- 绿色农业科技与生态旅游融合
- 科技发展对现代安保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及应对策略
- 2025年度个人房屋抵押贷款利率调整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豪华度假村客房预订与销售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个人汽车转让及二手车鉴定评估及维修服务合同3篇
- 远程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安全保障措施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捐赠服务赠与合同(公益车辆捐赠)3篇
- 2025版智慧小区物业服务与社区养老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钢材进出口贸易代理合同2篇
- 物流服务项目的投标书
- 地铁车站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
- C语言程序设计(慕课版 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行业会计比较(第三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值机业务与行李运输实务(第3版)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专项训练(含解析)
- 42式太极剑剑谱及动作说明(吴阿敏)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课件
- 巨鹿二中骨干教师个人工作业绩材料
- 《美的历程》导读课件
- 心电图 (史上最完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