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中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1页
四川巴中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2页
四川巴中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3页
四川巴中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4页
四川巴中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巴中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臣本布衣,躬新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储候。先帝不以臣卑劣,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逐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 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 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 益,进尽忠言,那么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

2、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 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假设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 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 之如父。(节选自先主托孤)注释股肱(gOng):用以比喻辅佐的大臣。敕:告诫,嘱咐。2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23、以下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先帝不以臣卑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遂诳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诳C.属以后事良田美池桑竹之展D.召亮王成都臣之客欲有求王臣24、以下对句子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3、)A.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翻译:(我)在兵败危难的时候接受任命,担当重任。理解:这句话写出了诸葛亮在国家危难之时被委以重任。B.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翻译:(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理解:这句话表现了诸葛亮消极避世、自命清高。C.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翻译:如果他不成才,你可以取代他。理解:这句话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充满信任和对蜀国前途命运的担忧。D.汝与承相从事,事之如父。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圣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设,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

4、于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于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 等三百人,己待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17、解释以下加点字。(4分)(1)然胡不己乎(2)公输盘为我为云梯(3)子墨子九距之(4)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18翻译以下司子。(4分)(1)胡不见我于王? (2)虽杀臣,不能绝也。19请用“ / 给下面句子划朗读停顿。前后句各划一处。(2分)杀所缺乏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20选择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2分AA说公输盘不说B义吾义固不杀人C然然胡不已乎D之宋之地方五百里A说公输盘不说B

5、A说公输盘不说B义吾义固不杀人C然然胡不已乎D之宋之地方五百里请说之不辨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21请概括公输盘的性格特点。(至少两个方面)21请概括公输盘的性格特点。(至少两个方面)(421请概括公输盘的性格特点。(至少两个方面)(422请就公输盘的辩论技巧任找一点,说说对我们有何启示。(4分)【参考答案】17、(4分,每空1分)(1)停止 (2)给、替 (3)通“拒”(4)入侵18 (4 分)(1)为什么不向大王引见我/引见我见大王? (2)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 抗者19 (2分)杀所缺乏/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2 分 D(4分)随机应变

6、、足智多谋、临危不惧、爱好和平、能言善辩、智勇双全等。(4分)其技巧有:分清对象;逻辑性强;语言富有表现力;善设圈套。(答出任意 一点,给2分,有阐述给2分)【参考译文】公输盘替楚国造云梯这种器械,制造成功后,准备会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先生听到这个 消息后,从鲁国出发,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见到了公输盘。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呢? ”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希望借助你的力量去杀了他。”公输盘很不高兴。墨子先生说:“请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从来不无故杀人。”墨子先生起身,两次行拜礼,说:“请允许我解说这件事。我在北方听说你在制造云梯, 将要用它来攻打宋

7、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富余却在人口方面不够。损失不 足的人民而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叫明智的行为。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叫做仁爱。 明白道理却不向楚王进谏,不能叫做忠诚。谆谏却没有到达目的,不能叫做坚强。你崇尚仁 义不愿意帮我杀死一个人却愿意帮楚国攻打宋国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公输盘被说服了。墨子先生说:“但是为什么不停止呢?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向楚王说了这件事了。”墨子先生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公输盘说:“好吧。”墨子先生拜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自己装饰华美的车,邻居有破 车,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华美的衣服,邻居有件粗布的短衣,

8、却想要去偷;舍弃自己的好 饭好菜,邻居只有粗劣饭食,却想要去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楚王回答说:“这一定是患了偷窃病的人。”墨子先生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像装饰华美的 车子与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鳄 鱼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连野鸡、兔子、小鱼都没有,这就像拿美食佳肴与糠糟相比。楚国 有巨松、梓树、黄根木、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这像华丽的衣服与 粗布短衣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进攻宋国,是和这个患偷窃病的人的行为是一样的J楚王说:“好啊!虽然如此,公输盘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能攻取宋国。”于是楚王召

9、见公输盘,墨子先生解下衣带,用衣带当做城墙,用木片当做守城器械。公 输盘屡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先生墨子屡次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尽了,墨子先生 的抵御器械还有富余。公输盘屈服了,却说:“我知道用来抵御你的方法,可我不说。”墨子先生也说:“我知道你要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楚王问其中的缘故。墨子先生说:“公输先生的意思,不过是要杀掉我。杀了我,宋国不能守城,就可以攻 取了。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来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入侵 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御者啊。”楚王说:“好,我不会攻打宋国了。”(2013四川巴中)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

10、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酒也。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彳区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

11、肴野萩,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6、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节奏。(每句只划分一处)(2分)(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17、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4分)(1)醉翁之意不在酒 (2)杂然而前陈者 (3)颓然乎其间者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8、翻

12、译以下句子。(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19、以下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或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而朝而往(选文)*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选文)B、其醉能同其乐(选文)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选文)C、之名之者谁(选文)四时之景不同(选文)D、于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选文)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2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o (3分) A、开头先概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然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珊山、酿泉和醉翁亭。B、第段描写的景象是山间朝暮及四季景色的变化。C、第段一共为我们展现了三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依

13、次为“太守宴”、“众宾欢”和 “太守醉”。D、本文使用子一些骈句,如“朝而往,暮而归”,“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 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21、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相应问题。(3分)【链接材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文与链接材料的作者在当时均是被贬之人,却都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乐”,试 比拟两人之“乐”的相同点。【参考答案】16、(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

14、分)17、(1)情趣 (2)摆放 (3)醉醺醺的样子(4)以为乐 (各1分,共4分)18、(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分)(2)为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2分)19、B (3 分) 20、C (3 分)21、都是与百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不受个人得失的影响。(3分)(2012四川巴中)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日: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 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 而君以五十里之

15、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 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假设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 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 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 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J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 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 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衩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假设土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天下编素,今日是也。”挺剑而

16、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 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J.结合文章,解释以下加点的词。(4分)(1)请广于君(2)故不错意也(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4)秦王色挠.以下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秦王/怫然怒B.大王尝闻天子/之怒乎C.与臣/而将四矣D.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A.B.C.D.而君逆寡人者(选文)今吾以十倍之地(选文)否,非假设A.B.C.D.而君逆寡人者(选文)今吾以十倍之地(选文)否,非假设是也(选文)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选文)长跪而谢之日(选文)夫专诸之刺王僚也(选文)假设为佣耕(陈涉世家

17、)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翻译以下句子(4分)(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与秦王的斗争可用一个什么成语来概括?(2分).请列举两位我国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他们的主要 事迹。(2分).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2分).唐雎举了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的事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参考答案】.扩充 通“措”(3)交换(4)屈服. B. D. (1)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2)平民生气,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布衣之怒.例如: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

18、辱,保全了自己和齐国的尊严。蔺相如。不负赵王所托,以勇气和胆识智斗秦王,保住了和氏璧。.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吞并安陵。.在三人行刺前分别有征兆:慧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这是一种铺陈渲 染,增强对秦王心理打击的力量,以到达下文有效威胁秦王的目的。(2011四川巴中)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

19、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泗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 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解释以下加点词语。(4分) (2)(2)悉如外人(4)便要还家(2)悉如外人(4)便要还家( T

20、OC o 1-5 h z (1)渔人甚异之(2)悉如外人(4)便要还家(3)阡陌交通() 23.以下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B.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选文)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选文)缺乏为外人道也(选文) D.虽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 *.翻译句子。(4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所选文段出自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东晋人。B.文章是以渔人进出桃花

21、源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C.桃源中人与渔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生活是不一样的。D.太守遣人随渔人去寻找桃花源,说明太守也想到桃源中去过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4分).请就文中所描绘的桃源生活,谈谈你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共4分,每空1分)(1)对感到惊讶 (2)都,全 (3)交错相通(4)通“邀”,邀请. D (2 分). (1)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和晋两个朝代了。(2分)(重点词“乃”、“无论”,如翻译错误,酌情扣分)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一类的东西。(2分,重点词“俨然”、“属”,如

22、翻译错误,酌情扣分). D (3 分).成语是:世外桃源;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生活得幸福、愉快的社会理想。(4分,每一文2分).这个理想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它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3分,能言之有理即可)(2010四川巴中)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 象万千。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那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 于此

2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假设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那么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至假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那么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那么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24、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解释加点词(4分)百废具兴()去国怀乡() 春和景明()不以物喜() .翻译句子。(4分)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微斯人,吾谁与归?.用原文填空。(4分)“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 o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o.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文章第一段叙事,目的在于歌颂滕子京的功绩。B.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文章第三、四段的最后一句,描写了登楼者睹物生情悲喜不同的两种心情。D.与“进亦忧”照应的语句是“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3分).

25、岳阳楼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之一,请根据文章内容为岳阳楼写一那么简介。(3分) (2009四川巴中)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那么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26、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假设 神人;余那么瑞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假设此。.解释加点词。(4分) 录毕,走送之()同舍生皆被绮绣()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0.以下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C.腰/白玉之环.D、门人弟子/填其室21 .加点词意乂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27、)A.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略无慕艳意 *C.足肤皴裂而不知D、四支僵劲不能动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B.略无慕艳意 *C.足肤皴裂而不知D、四支僵劲不能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人物略不相睹国险而民附.t出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选文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 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3分)答:.翻译以下句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3分)答:.“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4分)答:【参考答案】4分。(1)跑 (2)同“披”(3)年已二十(二十岁)(4)担忧3 分。B3 分

28、。B3分。每项1分。扣问之难,路途之艰困苦,生活之苦。(符合大意即可)3分。因此人们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博览群书。重点词是“以是”、 “以”、“假”,如翻译错误,酌情扣分。24. 4分。开放题,言之成理,表达流畅,观点明确即可。(2008四川巴中)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

29、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20、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1、下面各组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A、臣之妻私臣A、臣之妻私臣B、皆以美于徐公C、虽欲言,无可进者 *D、时时而间进22、翻译下面的句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3、文中邹忌先从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拟,因此得出了的结论

30、;齐威王纳谏后采取相应措施,最终在诸国中取得 了的地位。(4分)24、汉语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上文第二段的 就是这样的成语。(2分)(4分)25(4分)(2007四川巴中)翻译:你和承相一起治理国家,对待他要像对待父亲一样。理解:这句话表现了刘备对刘禅的谆谆告诫,父子之情和君臣之情跃然纸上。25、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甲】文中诸葛亮屡次提到“先帝”,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拳拳之 心,溢于言表。B.【乙】文中直接表达诸葛亮效忠刘备父子的句子是“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 继之以死!C.【甲】文中诸葛亮回顾往事,一方面表达自己对先帝的感激

31、以及对蜀汉的忠诚;另一 方面激励刘禅以先帝为典范,励精图治。D.【乙】文中“先主托孤”的史实在【甲】文中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来概括,此事距诸葛亮出山已有二十一年了。26、阅读了【甲】|乙两文后,有人为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忠诚点赞,也有人认为诸葛 亮对刘氏父子是愚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2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23、 A 24、 B 25、 D26、开放型题,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译文】【乙】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于是)把诸葛亮召到成都, 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要高于曹丕十倍,必能安定国家,

32、最终 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 亮哭着说道:“我一定尽我所能,精忠卫国,死而后已! ”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说:“你 和丞相一起做事,侍奉他就如同侍奉我一样。”(2021四川巴中)【甲】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箸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 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那么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 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棱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 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 左足,各微侧,

3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 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诂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珠可历历数也。舟 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假设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居人视端容寂,假设听茶声然。(节选魏学海核舟记)【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 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 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

34、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节选林嗣环口技).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1)其两膝相比者(2)如有所语*(3)两股战战A.启窗而观B.佛印绝类弥勒C.中轩敞者为舱A.启窗而观B.佛印绝类弥勒C.中轩敞者为舱D.高可二泰许群响毕绝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珠可历历数也.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1)其人视端容寂,假设听茶声然。(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甲】文为了清楚而有条理地介绍核舟“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采用了 说明顺序;【乙】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通过刻画“宾客”的神态、动等细节,运用描写烘托了

35、口技表演者技艺的“善”。.甲X乙两文分别表现了民间艺人微雕和口技技艺的高超。这样有着独特魅力 的中华文化遗产,正逐渐消失。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来保护或传承它们1呢? (写出两条合理建议) 【参考答案】(1).靠近 (2).说话 (3),大腿C(1)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2)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1).空间 (2).侧面(间接)例如:宣传倡导,全民参与。开展技艺表演进校园(社区)活动。(或:建议 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学习技艺)【参考译文】【乙】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

36、声呼叫。 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 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 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 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但凡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 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 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 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 大腿哆嗦打抖,几

37、乎想要抢先跑掉。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 子、一块醒木罢了。(2018四川巴中)【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拂士, 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日:“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 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38、 ”魏征日:“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上日:“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 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生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 公慎之。”(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忽: 不注意,不重视。15,请用标示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只标示一处)。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6.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TOC o 1-5 h z 舜发于吠亩之中发*人那么无法家拂土拂*创业与守成孰难孰.选出.选出以下加点词意义、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傅说举

39、于版筑之间C.国恒亡D.征与吾共安天下.翻译文中划线语句。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选出.选出以下加点词意义、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C.国恒亡D.征与吾共安天下.翻译文中划线语句。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用法相同的一组故知守成之难 *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今亡亦死 *安求其能千里也.【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 要分析。【参考答案】.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起,指任用通“弼”,辅佐谁. A.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发奋。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唐太宗和孟子都认为

40、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 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参考译文】【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 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 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 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 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发奋;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 知道。一个国家,如

41、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 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 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乙】唐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 ”房玄龄:“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 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 ”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 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 ”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 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忧富贵而导致骄奢,忘 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 正应当

42、与诸位慎重对待。”玄龄等人行礼道:“陛下说这一番话,是国家百姓的福气呀! ”(2017四川巴中)【甲】小石潭记柳宗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垠,为屿,为嵋,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

43、奉壹。【乙】游大林寺序(有删改)白居易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 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是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 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假设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 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 李补阙渤三人姓名诗句。因叹曰此乃匡庐(庐山)第一景也,然由驿路至此,无半日程。 自萧、魏、李游,迄今二十年,寂寞无继来者。嗟呼,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15.解释以下句了中的加点词语。(每空1分,共

44、4分)(1)其岸势犬牙差互()(2)不可久居() (3)以其境过清()(4)既而周览屋壁() 16.以下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如鸣佩环 A.如鸣佩环 *B.心乐之 C.乃记之而去D.潭中鱼可百许头如至人间仙境 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此乃匡庐第一景也 不可知其源17.请用“/”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只划一处)。(2分)皆假设空游无所依(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2)大林穷远,人迹罕到。译文:.【甲】【乙】两文作者同为游览山水,柳宗元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白居 易感叹“名利之诱人也如此!”他们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3分)答:【参考译文】【乙】我和河南

45、人元集虚、范阳人张允中在大林寺住宿。大林寺路远又荒凉,(所 以)人们很少到这里。寺院的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寺中仅有木板屋与木器,寺僧都是海东人。因山高地深,所以节气来得很迟。当时已是初夏四月,(而这里)还像正月、二月的天气, 山上的桃树刚开花,涧中水草还很短小;人物风俗气候与平地村落都不相同。刚来十分惊讶, 如同到了另一个世界。因而随口赋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 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然后遍览寺壁,看到郎中萧存、魏弘简,补阙李渤三人的姓名 与文句。于是对元集虚等感叹道:此地的风景实在是庐山第一境。由驿路到山门,也不到半 天的路

46、程,但是自从萧存、魏弘简、李渤游览后,到今天将近二十年,寂寞得竟无人问津。 唉!可见名利诱惑人到了何等程度啊!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2016四川巴中)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日:“吾与徐公孰美? ”客日:“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47、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请用为下面这个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只划一处。(2分) 今齐地方千里.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词语。(每空1分,共5分

48、)(1)邹忌讽齐王纳谏(2)邹忌修八尺有余 (3)吾妻之美我者(4)时时而间进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6.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的解说,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代词,指代徐公) *B.乃下令(连词,可译为“于是”) C.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转折连词,可译为“但是、去) *D.欲有求于我也(介词,可译为“对、对于”) .翻译下面的语句。(每句3分,共6分)(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邹忌将家事、国事进行类比,得出“,(用文中原句回答)的结 论。齐王虚心纳谏,在治理国家上取得了“”(用文中原句回答)的成果、

49、对于这样的成果,作者称之为“战胜于朝廷”。(2分)【参考答案】(2分)今齐地/方千里【解析】此句的意思是“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学生要注意“地方”一词是古 今异义词,在句子中译为,地:土地,方:方圆,两个词语,掌握它在句子中的含义断句相 对容易。(5分)(1)接受(2)身高(3)认为美(以为美)(4)间或、偶 然 (5)当面指责【解析】第(1)题的“纳”是“接受”的意思;第(2)题的“修”在文中的意思是“身 高;第(3)题中的“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翻译为“认为美;第(4)题的“间” 读“ jidn”,间或、偶然”的意思;第(5)题的“面刺”是两个词语,“面”是名词作 状语,译为“当面

50、“刺”是古今异义字,译为“指责”。在平时的学习中考生要注意积 累。(3分)C【解析】此题考查虚词的用法,C项句子的意思是“邹忌身高八尺有余, 仪容很漂亮”,句中的“而”字在这里表递进;其他三项均正确。(6分)(1)你美得多,徐公怎么比得上你呢? (3分)(2)命令刚刚公布时,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里热闹得就像集市一样。(3分)【解析】翻译(1)句时要注意“甚(得多)”“及(比得上)”等实词的意思, (2)句要注意“下(公布)”“假设(像一样)”“市(集市)”等实词的意思。答题 应在落实以上“得分点”的基础上,将省略的局部补足,做到译文通顺流畅。(2分)王之蔽甚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解

51、析】在文章中邹忌一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这里邹忌以家事喻国事,用以小见 大的方法让齐王认识到自身的缺陷“王之蔽甚矣”。齐王善于纳谏,听从了邹忌的建议,广 开言路,取得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成果,不动一兵一卒,在内政上震慑 了其他国家。(2015四川巴中)【甲】陈涉世家司马迁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假设为佣耕,何富贵也?”陈 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 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 侯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 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靳。比 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 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