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北京应借鉴西方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_第1页
试析北京应借鉴西方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_第2页
试析北京应借鉴西方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_第3页
试析北京应借鉴西方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_第4页
试析北京应借鉴西方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试析北京应借鉴西方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的经历论文关键词:城市保护历史文化古建筑论文摘要:西方名城对历史文化保护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特别是经历了二战后大规模改造的教训,才焕发出时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国际上兴起一股历史文化保护的新潮流。为保护历史文化和缓解旧城压力,西方名城普遍采取了防止向旧城聚焦、在旧城之外建新城或新区的规划方法,以便做到保护与开展两不误,同时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优势,使旧城复兴。西方名城历史文化保护的经历,值得北京借鉴.1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认识走过的曲折历程城市的开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很长时间里,西方城市的开展一直比拟缓慢。到了19

2、世纪,由于工业革命在西欧的普遍开展,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才引起西欧城市急剧的开展变化。城市出现拥挤不堪、交通堵塞和居住条件恶化等问题,即所谓的“城市脖。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急迫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尽快解决“城市脖,而极少考虑如何保护历史文化。许多建筑师和规划师就解决“城市脖问题进展了理论和理论上的探究、其中奥斯曼的“巴黎改建在当时被誉为欧洲城市建立的经典,而后人却挖苦他为“拆房大师。19世纪中叶,以近代建筑大师柯布西埃为代表的国际现代建筑学派应运而生。该学派试图以金钱和技术的力量以及规划师的技巧,通过对城市的大拆、大改、大建,解决“城市脖问题,实现建立宏伟城市的理想该学派反对当时建筑上的复古主义和

3、形式主义,蔑视因袭传统。这在当时虽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采取的虚无主义态度,却助长了轻率破坏历史文物的风气,以致造成严重后果。二战后,西方国家面对满目疮痰的城市,都雄心勃勃地制定了重建城市的宏伟规划,似乎在城市建立上大干一场的时机已经降临。国际现代建筑学派的规划思想正好适应了这一需要。于是,从二战后至60年代,西方城市普遍进展了一场以大拆、大改、大建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改造运动。政府官员和建筑师们都沉浸在建立宏伟城市的狂热中,极少考虑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结果,这场大规模改造使不少城市损失了一批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也破坏了城市独特的历史风貌。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西

4、方城市的大规模改造运动遭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学者的剧烈批判与否认,政府官员和建筑师们才从大拆大建的狂热中猛醒,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对一批历史建筑的拆毁有了“切肤之痛,开场从心底焕发出一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在这种背景下,60年代末至70年代,国际上兴起了一股历史文化保护的新潮流,相应的国际文件频频出台。1964年5月,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国际会议,通过了?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简称?威尼斯宪章?。宪章认为,文物建筑是历史文化传统的物证,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必须予以保护。它还指出,文物古迹的概念,不仅包括单个的建筑物,还包括与之有联络的历史地段、城市或乡村的

5、环境。1972年,欧洲各国外长会议决定把1975年作为欧洲建筑遗产年。1972年11月,结合国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天然遗产公约?,并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到2022年,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已达754处。1975年9月,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欧洲理事会部长会议上通过了?欧洲建筑遗产宪章?。该宪章确认了在当代欧洲历史文化保护的深远意义,意味着欧洲各国政府承当起保护历史文化的责任。1976年11月,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罗毕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简称?内罗毕建议?。该文件肯定了历史街区的保护价值,要求对历史街区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1976年,欧洲议会在西柏

6、林召开了题为?欧洲大城市及其变化它的旧城区的将来?的会议。该会议正式否认了大规模改造运动,肯定了19世纪的旧城区旧建筑的历史价值。1978年10月,召开了全美洲“保存艺术遗产讨论会。这次会议提出要保存民间建筑和半农村的村镇。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简称?华盛顿宪章?。该宪章阐述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的意义、原那么、目的和方法,强调保护工作应作为城镇社会开展的政策和各项方案的组成局部。可以看出,这时国际上对历史文化保护有了格外的关切和热情。人们对历史文化保护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即从开场不认识到仅认识到保护可供人们欣赏的建筑艺术品,继

7、而保护各种能作为社会、经济开展的见证物,再进而保护与人们当前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街区以致整个城市。当然,西方国家为认识到这一步已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城,迟至20世纪90年代,却居然轰轰烈烈地掀起一场以大拆、大建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改造运动,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是北京消息闭塞,不理解7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这股历史文化保护的潮流呢,还是对这股国际潮流不屑一顾?或许有人认为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太多了,毁掉一些何必大呼小叫北京的这种作法只能被西方国家视为愚昧无知。2防止向旧城聚焦,采取保护与开展两不误的规划措施围绕城市中心聚集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即“向心性,几乎是一切城市开展的普遍规律

8、。因此,城市拥挤不堪和居住环境恶化就成为城市开展的普遍问题。二战后,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西方城市一方面错误地使用大规模改造手段大拆大建,以图使城市旧貌换新颜;另一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疏散城市人口、缓解城市中心压力的战略性规划和措施。理论证明,这些战略性规划和措施为保护旧城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的可持续开展开拓了道路。这里略举几例。二战后,英国首都伦敦根本执行了英国著名规划师艾伯格隆比于1944年主持制定的“大伦敦规划。该规划提出了“控制中心区,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中心城市压力的形式规划在伦敦城外圈建立8个新的卫星城,并扩建原有的20多座旧城镇,用于疏散内城的工业企业和过剩人口。从内城向外圈

9、疏散人口的规划是否能获得成功,关键在于卫星城是否有吸引力。为此,194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镇法。该法规定,新城镇应为它的居民提供商店、学校、娱乐场所和公共交通等一切必要设施,还要提供相当数量的就业时机,保证新镇居民就地生活和就地工作。到70年代,英国的新城运动获得极大成功,一些大城市甚至出现了内城荒废现象。法国首都巴黎采用了保尔德鲁弗里于1965年主持制定的“巴黎区域指导性规划,它提出“保护旧城区,建立副中心,开展新城镇,保护自然村的方针,以建立副中心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矛盾,改变原来聚焦式向心开展的城市形式。详细作法是,沿旧城区外围圆周切线方向构建两条由东南向西北平行的开展轴,在开展轴上建立

10、5个新城用以疏散旧城人口和经济活动。新城是巴黎本身的一局部,用高速公路和地铁把旧城与新城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位于巴黎西部的拉德方斯作为巴黎的一个副中心已于70年代建成。这里摩天大楼林立,成为国内外大型企业、财团、跨国公司、托拉斯的集中办公区。世界上100家最大企业中已有1/5在这里设立了办事处。法国人把拉德方斯称为“巴黎的曼哈顿。转贴于论文联盟.ll.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采用了1971年制定的莫斯科总体规划,改革传统的单一中心的城市构造,选择了“多中心八大片的规划构造(7l(Naz)。每一片都要求做到居注工作、休息三方面平衡,自成体系,相对独立。以克里姆林宫为中心的老城区为核心区,是重点

11、保护的历史文化区,其余7个片区环绕在核心区四周,呈“星光放射状的多中心体系。通过主要干道和地铁将八大片区连接为一体。交通网的兴旺,使莫斯科人到达市内任何一点的交通时间不超过40分钟。日本首都东京也是典型的单核中心构造。为缓解城市中心的压力,逐步施行1960年丹下健三工作小组制定的“东京规划一1960。该规划提出了类似动物脊椎的平行放射的.“城市轴构造、叫。城市轴以如今的城市中心为起点,东南方向从东京湾延伸到梗津市,在西北方向到达大宫、朝霞方面。城市轴上构建链状交通系统,以环为根本单元,类似脊椎的环,每一环的交通可自成体系,环环相连构成城市轴上的交通大动脉。这样在城市轴沿线都可开展新的居民点和经

12、济区,使城市保持着向多种方向开展的可能,是一个开放型的城市构造。罗马是意大利的首都,古代罗马帝国的起源地,又是中世纪教皇的辖地,文物古迹比比皆是。几乎任何一项大规模工程建立,都会碰到是否要拆毁古迹的问题。经过一番痛苦的思索和争论,罗马人终于决定,新的经济建立必须避开罗马古城。二战后,罗马人开场在罗马古城的南郊进展新城建立。这使得罗马古城这座“露天博物馆得到很好的保护。魁北克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首府,是法国人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殖民点,是一座具有法兰西情调的城市,也是北美洲独一无二拥有城墙的城市。为了保护古城,他们在古城的“上城西南建立了新城。新城拥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古城那么保存着17世纪的风貌,

13、马车与汽车并行。总之,“在城市总体规划上,划分新旧地区,各以不同方式进展规划,这已是较为普遍的作法。世界上许多城市为了保护旧城和解决“城市脖问题,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点就是,防止向旧城聚焦,在旧城以外建立卫星城或新区,使保护与开展两不误。这样,旧城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新城的规划又能为所欲为。像北京今天这样非要在城内“挖金不可,为建新就大肆拆旧,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3对旧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在经历了大规模改造的教训以后,越来越多的西方人认识到,新建筑再宏伟,也替代不了那些蕴涵着历史文化魅力的老建筑。因此,西方人普遍焕发出一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西方名城在对

14、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面也有许多作法值得北京学习。3.1在旧城历史中心区增添新建筑极懊,且注意新老建筑的协调西方名城如今一般都制止在历史中心区大动干戈。假如新建筑属于非建不可之列,也极其注意新老建筑的协调,以老建筑的基调为主设计新建筑。卢浮宫地处巴黎市中心,是法国建筑艺术的珍品,始建于12世纪。它原来是王宫,1793年成为博物馆随着藏品和游人的增多,卢浮宫日益不能适应现代博物馆的需要,馆内缺乏必要的效劳设施。卢浮宫的整治与扩建势在必行,但卢浮宫是法国人眼中的国宝,神圣不可进犯。如何既保持卢浮宫原貌又到达扩建呢?这个难题被美籍华人设计师贝幸铭先生解决了。他将休息室、图书馆、电影厅、咖啡馆等所

15、有的效劳设施都建在地下,在卢浮宫前的广场中央地面上建了一座高20米、80%透明的大玻璃金字塔。它既是地下设施的出人口,也是通向卢浮宫各展馆的“交通枢纽。又在广场的东、南、北三面各建一座高5米的小玻璃金字塔,分别通往主要展馆。1989年扩建工程完工。原来卢浮宫每年接待280万人参观已是不堪重负,如今它每年能接纳600万游人。古老的卢浮宫与玻璃金字塔交相辉映,成为新老建筑完美结合的优秀范例。德国本斯贝格市政府大楼建在中世纪一座古城堡旁边。大楼建筑摹仿古城堡的塔楼,弯弯曲曲,层次有高有低,给人以崎岖峻峭之感,楼内有现代化的办公室、会议室、礼堂等。大楼外表与古城堡的风格极其协调。卡斯鲁厄是德国西南部建于18世纪初的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