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都匀市第六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

2、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葡萄酿酒C工业制氧D西瓜榨汁2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后一段时间,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种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甲同学使用红磷的量太少,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B甲同学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甲同学未等到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D甲同学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如下5步:检

3、查装置气密性;按要求装配好仪器;向漏斗中注入稀盐酸;向锥形瓶中加几小块大理石;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CD4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变化、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和B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C该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分子D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碳氧气二氧化碳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时,15g 甲、乙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均得到饱和溶液B20含水100g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40,要想使溶液饱和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C40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

4、的质量甲小于乙D20时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40,甲、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6下列方法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吸附 B消毒 C煮沸 D沉降7下列各项中属于对物质化学性质进行描述是(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氧气无色无味C氧气能助燃 D酒精能挥发8关于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的认识错误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Na+的最外层是稳定结构CNa比Na+少一个电子D它们属于同种元素9如图表示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氧化反应D复分解反应10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C红磷在

5、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煤气燃烧C金桂飘香D尘土飞扬12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市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医疗救助人员打算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些关于饮用水处理的建议,以下建议不合理的是()A用明矾使悬浮颗粒沉降下来B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C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放心饮用D饮用前加热煮沸13春天,公园里百花盛开,香远益清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花香四溢的原因是( )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体积极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是可分的1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有变化B示意图中的各物质都属于

6、化合物C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液体加热C称量10.05g固体D量取9.5mL液体-100mL量筒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很多,装置C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2)你认为装置B与A相比的优点是_。(3)为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右侧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活塞(忽略摩擦力),实验过程中,首先,向玻璃管中充入空气,使右侧活塞移至刻度5处,检查装置气密性,在密闭的玻璃管内铺上足量红磷(右侧活塞依然在刻度5处),点燃酒精灯

7、,观察到红磷燃烧后熄灭酒精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活塞拉至刻度6处,放手后,若观察到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能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的实验现象是_。实验过程中,活塞先向_(选填“左“或者“右”)移动,原因是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 (1)蛋白质是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它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其化学式为C3H7O2N)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成年人每天需摄取6070g,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需要量更大。丙氨酸由_种元素组成,其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

8、简 整数比)。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_g(结果精确到0.1)(2)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铝,反应原理2Al2O34Al+3O2,现要制取216t的金属铝,需要电解_t的氧化铝?(写出计算过程。)18(8分)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某学习小组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1、t2、 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t1t2t3t4剩余固体质量/g2.482.342.042.04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产生

9、氧气_g(2)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蚊香是夏日驱除蚊虫的常用物品丙烯菊酯(化学式:C19H26O3)是蚊香中常含有的高效低毒杀虫剂(第5小题要有算式)(1)点燃蚊香能闻到气味,这与构成物质的分子_有密切的联系(2)丙烯菊酯由_种元素组成,一个该分子中共含有_个原子(3)丙烯菊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4)求C19H26O3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_(5)求每60.4克C19H26O3中,碳元素质量为_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矿石粉碎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B、葡萄酿酒生成新物质酒精,属于

10、化学变化,B正确。C、工业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D、西瓜榨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故选:B。2、D【解析】A、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不足,会使装置内氧气不能被全部消耗,所以使得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体积的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B、若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则会使实验装置漏气,那么外界空气就会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C、甲同学未等到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所以使得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体积的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D、甲同学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

11、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故D解释不合理;故选D。点睛:根据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可以知道: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装置是否漏气;(2)红磷的用量是否充足;(3)瓶内的氧气是否耗尽;(4)装置是否冷却到室温。3、B【解析】根据实验步骤中要先连接装置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加药品时先固体后液体,再收集气体,则顺序为,选B。4、B【解析】A、上述变化、和中,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和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A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表示的是混合

12、物,B、C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都是纯净物,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故C错误;D、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B。【点睛】由同种分子构成是纯净物,由不同分子在构成是混合物。5、C【解析】A、20时,甲、乙的溶解度为30g,故将15克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50g水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B、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而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且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40时,要想使溶液饱和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选项正确;C、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而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且20时甲乙

13、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40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故选项错误;D、20时,甲、乙的溶解度为30g,此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升温至40,甲、乙的溶解度都增大,溶液中都没有晶体析出,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都没有变,故选项正确。故选C。6、C【解析】降低水的硬度关键是减少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详解】A、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会吸附可溶性杂质,故A错误;B、消毒并不能除去钙镁离子,故B错误;C、当硬水被加热后,可溶性的钙镁离子被转化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使钙镁离子从水中沉淀下来,降低水的硬度,故C正确;D、硬水中的钙镁离子是溶于水的,是溶液,是均一的

14、,静置后钙镁离子不会沉淀,故D错误。故选C。【点睛】过滤是分离不溶性的物质与可溶性的物质,而蒸馏是分离液态混合物。7、C【解析】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 B. 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C. 氧气能助燃 ,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化学性质; D. 酒精能挥发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选C8、C【解析】钠离子是由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质子数不变。【详解】A、因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不变,故A正确;B、因Na+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是一种稳定结构

15、,故B正确;C、Na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Na+的核外有10个电子,Na比Na+多一个电子,故C不正确;D、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质子数都是11,都属于钠元素,故D正确。故选C。【点睛】原子得失电子,元素的种类不变。9、A【解析】试题分析:从图示看:反应物有两种,而产生的物质只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A考点:反应的类型10、B【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

16、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1、B【解析】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煤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金桂飘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尘土飞扬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12、C【解析】A、用明矾可以使悬浮颗粒沉降下来。正确;B、可以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杀菌。正确;C、无色透明的水不一定符合饮用水标准,例如含有汞离子、铅离子的水也是无色透明的,其中的汞离子、

17、铅离子对人体有害。错误;D、饮用前加热煮沸既可以杀菌消毒,又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正确。故选C。13、C【解析】春天,公园里百花盛开,香远益清 是因为构成花香的分子不断运动到人的鼻孔,刺激人的嗅觉细胞使人闻到香味。故选C。【点睛】分子都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运动。14、B【解析】A、反应前后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能同种物质的分子,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有变化,故A正确;B、图示的反应中,反应物为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反应,因此各物质都属于化合物的分析不正确,故B错误;C、反应是由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D、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

18、数不变,只是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同,因此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故D正确。故选B。15、B【解析】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液体加热、天平使用、量筒使用进行分析。【详解】A、点燃酒精灯用火柴,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这样会引起火灾,不符合题意;B、液体加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天平只能精确称量0.1g,不能称量10.05g固体,不符合题意;D、量取9.5mL液体用10mL量筒,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冷却后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且不污染环境 活塞回到刻度5处 红磷+氧气五

19、氧化二磷 化合反应 最终活塞停在刻度4处 右 红磷燃烧放热,导致装置内气体膨胀 【解析】(1)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装置C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碳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故填: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完全冷却后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水不会进入集气瓶;(2)B与A相比装置的优点是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且不污染环境;故填:反应始终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且不污染环境;(3)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活塞拉至刻度 6 处,放手后,若观察到活塞回到刻度5处,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故填:活塞回到刻度5处。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填: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化合反应;能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现象是最终活塞停在刻度4处,这是因为活塞停在刻度4处,说明消耗氧气的体积约是五分之一。故填:最终活塞停在刻度4处。活塞先向右移动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装置内气体膨胀。故填:右;红磷燃烧放热,导致装置内气体膨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