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三站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三站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三站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三站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三站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反应中,已知4.8gA完全分解生成0.9gC和2.2gD,又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4B17C32D342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O3分子 B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C分子

2、中有9种元素 D相对分子质量为52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相关信息叙述正确的是()A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0lgB铝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一定为13C碳、铝、硅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D铝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相关说法解释A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盐酸、稀硫酸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B浓盐酸敞口放置浓度变稀浓盐酸有吸水性,水分子不断运动到浓盐酸中CFeSO4溶液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阳离子种类不同D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带负电的电子AABBCCDD5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他们跟通常说的电子和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

3、,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一一反物质. 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十分可观.根据以上信息,作出相应的预测,其中一定正确的是A氧原子呈电中性,反氧原子带电B氧气能支持燃烧,反氧气不能支持燃烧C氧气能供给呼吸,反氧气不能供给呼吸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反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166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四种物质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做润滑剂D这四种物质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7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B

4、GO(化学式为Bi4Ge3O12),其中锗(Ge)元素为+4价,则铋(Bi)元素化合价为()A+1价 B+2价 C+3价 D+4价82014年5月7日在南京丢失的放射源铱192,于5月10日安全回收。铱192是高危放射源,会危害人体健康、据如图判断,有关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铱的元素符号是IrB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C铱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9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运动的是()A糖在水中自然溶解 B湿衣服晾干C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 D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10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A白砂糖B豆奶粉C甜面酱D花生油11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

5、应生成丙和X,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及生成丙的质量比为甲:乙:丙=23:17: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丙属于单质B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C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D甲这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1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书档案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李明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 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

6、燃着时: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最高。用干冷的烧杯罩于火焰上方,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熄灭后:吹灭蜡烛, 观察到一缕白烟。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和_。提出问题:燃着的蜡烛在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李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提出了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白烟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实验验证(1)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是_; (填序

7、号, 下同), 此实验 能否得出正确结论? _;原因是_;(2)熄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发现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_。(3)熄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伸到白烟处(不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点燃,这说明白烟可燃,为假设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_,因为_。14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1)试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2)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试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

8、物质是_。(4)试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过滤液中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试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5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明确实验目的;收集有关资料;设计合理方案;进行科学实验。请你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明确实验目的:用过氧化氢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收集有关资料 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在二氧化锰的催化

9、作用下,迅速分解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 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选用_。进行科学实验(2)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明确实验目的:_。收集有关资料:氯酸钾是白色的固体,二氧化锰是黑色的固体。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_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_,若选用D收集装置收集氧气,你验证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操作,现象,结论)_。16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

10、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_,该气体_(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2)下列操作中,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内气体1/5的是_,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内气体1/5的是_。A红磷的量不足B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的速度太慢C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弹簧夹没有夹紧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2克碳在足量氧气中完全

11、燃烧,可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1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 列出求解该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 的比例式_;(3) 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_;(4) 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5) 用这种石灰石125t 制取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为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气体压力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气压变化,并以数字、曲线等多种形式显示出来图1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连接好实验装置,将压力传感器接入电脑并打开,点燃燃烧匙内的

12、足量红磷伸入集气瓶并立即塞紧橡皮塞集气瓶内气压一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1)图1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2)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生成B的质量为:4.8g-0.9g-2.2g=1.7g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x=17故选B。2、B【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而不是O3分子,故A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过氧乙酸(C2H4O3)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4:3,故B正确;C、分子是由

13、原子构成的,不是由元素组成的,故C 错误;D、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4+16376,故D错误。故选B。3、D【解析】A、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0l,单位不是“g”;故选项错误;B、铝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一定为13,不是中子数;故选项错误;C、碳、铝、硅三种元素中,铝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D、铝元素和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一行,属于同一周期;故选项正确;故选:D。4、C【解析】A、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大量氢离子,不是因为含有氢元素,故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分子,所以浓盐酸敞口放置浓度变稀,故B错误;C、FeSO4溶液

14、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是因为阳离子种类不同,故C正确;D、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故D错误。故选C。5、D【解析】A、氧原子呈电中性,反氧原子也呈电中性,故A不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反氧气不能确定是否支持燃烧,故B不正确;C、氧气能供给呼吸,反氧气不能确定是否供给呼吸,故C不正确;D、电子和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反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16,故D正确。故选D。6、B【解析】A、由图可知,四种物质的结构不同,所以,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符合题意;C、这四种

15、物质中只有石墨很软,可做润滑剂,因为石墨的结构是层状结构,故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四种物质的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故不符合题意。7、D【解析】解:在材料BGO中,Bi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该化合物中Ge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学式及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3)4+x3+(-2)12=0, x=+4。故选D。8、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看:铱的元素符号是Ir;铱原子的原子序数为77;铱元素是金属元素;铱元素的相对原子量为192.2。故选考点:原子构成 元素周期表9、D【解析】A. 糖在水中自然溶解,是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

16、去了,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湿衣服晾干是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是具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而闻到香味,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沙尘暴属于外力作用下的宏观现象,不能说明微粒的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10、A【解析】A、白砂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B、豆奶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够形成悬浊液,故选项错误;C、甜面酱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够形成悬浊液,故选项错误;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

17、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能够形成乳浊液,故选项错误。故选A。11、B【解析】根据提供的信息可知,甲是钠,乙是氨气,钠和氨气反应生成氢气和X,X中至少含有钠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化合物。根据“该反应中甲、乙、丙的质量比为23:17:1”,当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时,消耗钠、氨气的质量分别是46份、34份,则X中钠元素质量为46份,氮元素质量为34份100%=28份,氢元素的质量为:46份+34份2份46份28份=4份,则X中钠元素、氮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6份:28份:4份=23:14:2,故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则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H2+2NaNH2,故该反应方程式中乙与丙的化学计

18、量数之比为2:1。A、丙是氢气,属于单质,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正确;D、甲是钠,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故选B。12、D【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分析【详解】A、图书档案或精密仪器着火不能用水或干粉灭火器灭火,否则容易二次受损,应该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符合题意;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不符合题意;C、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但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或开灯检查,以免点燃燃气,不符合题意;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应用湿抹布来灭火,符合

19、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浮于水面,难溶于水 a 水珠 水 二氧化碳 否 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 白烟不是水蒸气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故填:浮于水面,难溶于水;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故填:a;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故填:水雾。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水;二氧化碳;实验验证:(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

20、水变浑浊,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但由于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熄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故答案为:白烟不是水蒸气;(3)熄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就证明了假设的正确性;又因为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同时证明了假设是不正确的实验验证答案:(1);否;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还未完全散去;(2)白烟不是水蒸气;(3);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4、BD GH Ca(OH)

21、2+2HCl=CaCl2+2H2O NaOH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解析】(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BD,因为B中是铁和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D中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G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H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BD;GH;(2)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是F,发生的是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即:Ca(OH)2+2HCl=CaCl2+2H2O(3)试管A中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盐酸变成红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蓝色,故答案为NaOH溶液;紫色石蕊溶液(4)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

22、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结合(1)只有G,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出现是因为稀盐酸先和生成的氢氧化钠反应,反应完再和碳酸钠反应。故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试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只有DF,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只有D。故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5、2H2O2MnO22H2O+O2 B C或D 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催化 2KClO32KCl+3O2 A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满【解析】(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实验室用

2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以发生装置选用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用C或D;(2)该实验的目的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用A,氧气有助燃性,所以验证集气瓶中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集满。16、 氮气 不支持 AC BD 【解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详解】(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

24、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红磷熄灭后,氧气消耗完,空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该气体不支持燃烧。(2)A、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不完,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B、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的速度太慢会使集气瓶中的空气受热逸出集气瓶,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容积;C、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温度较高,气体膨胀,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D、弹簧夹没有夹紧,瓶中空气受热膨胀,一部分空气通过导管放入水中,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容积。故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1/5的是AC,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容积1/5的是B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