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的影 响和国际经验:从遍地新城到大都市化_第1页
长三角一体化的影 响和国际经验:从遍地新城到大都市化_第2页
长三角一体化的影 响和国际经验:从遍地新城到大都市化_第3页
长三角一体化的影 响和国际经验:从遍地新城到大都市化_第4页
长三角一体化的影 响和国际经验:从遍地新城到大都市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容目录 HYPERLINK l _bookmark0 1、为何要进行都市化设?. - 3- HYPERLINK l _bookmark6 4 HYPERLINK l _bookmark13 7图表目录 HYPERLINK l _bookmark1 图表 13 - HYPERLINK l _bookmark2 图表 2:人口超过 100 万城市的人口占比(%)4 - HYPERLINK l _bookmark3 图表 3(%) 4 - HYPERLINK l _bookmark4 图表 4:美国各州 占比与人口占比(%)4 - HYPERLINK l _bookmark5 图表 5:我国各省

2、占比与人口占比(%)4 - HYPERLINK l _bookmark7 图表 65 - HYPERLINK l _bookmark8 图表 7(%)6 - HYPERLINK l _bookmark9 图表 8:1999 6 -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图表 9(%)6 -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图表 106 - HYPERLINK l _bookmark12 图表 (%). - 7 - HYPERLINK l _bookmark14 图表 12:长三角城市群区位图 7 - HYPERLINK l _bookmark15 图表 13:长三角一

3、核五圈四带空间格局8 - HYPERLINK l _bookmark16 图表 9 - HYPERLINK l _bookmark17 图表 159 - HYPERLINK l _bookmark18 16比重(%)10 HYPERLINK l _bookmark19 图表 17:2016 10 - HYPERLINK l _bookmark20 182610 HYPERLINK l _bookmark21 19:三省一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10 - HYPERLINK l _bookmark22 图表 20:长三角人口分布. - - HYPERLINK l _bookmark23 图表

4、21:2014 年主要城市不同口径城镇化率. - - HYPERLINK l _bookmark24 图表 22: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速放缓. - HYPERLINK l _bookmark25 HYPERLINK l _bookmark26 24GDP增速 HYPERLINK l _bookmark27 图表 25. - HYPERLINK l _bookmark28 图表 26: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 12 -2018 1、为何要进行大都市化建设?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决定城市最优边界。城市发展存在两个相反的效agmerion econgsion efec来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吸引人口流入而产生集

5、聚效应。但人口集聚还会带来生活成本的升高和人均公共服务水平的下降,从而降低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而产生拥挤效应。人口流动使得两个效用此消彼长,当两个效用相互平衡时,城市规模达到最优边界。图表 1: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决定城市的最优边界要素流动集聚应拥挤应生产本低生活本规模济公共务足城市张城市小城市最优边界来源:资料整理,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口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是各国城镇化普遍遵循的规律。例如,当前美国绝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东、西沿海地带的都市圈,而中部平原地带人烟稀少;日本一半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三大都市圈;韩国一半以上人口集中在首尔的大都市圈。从大城市人口占比来看,发达国家超过百万人口城

6、市的人口占比普遍在40%以上。日韩在五六十年代实现经济起飞过程中,大城市人口占比持续提高。过去这些年,我国大城市人口占比尽管有所提升,但和其他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图表2:人口超过100万城市的人口占比(%)图表3:第一大城市的口占比(%)32.2223.70 22.2820.15 20.1316.2411.45 9.847.02 5.543.09中国日本韩国32.2223.70 22.2820.15 20.1316.2411.45 9.847.02 5.543.09703060255020401530102051001960196319661960196319661969197219

7、75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2017来源:World Bank,来源:WorldBank,GDP GDP 图表 4:美国各州 GDP 占比与人口占比(%)图表 5:我国各省 GDP 占比与人口占比(%)14.00% GDP占比( )y = 0.8717x + 0.002612.00%R0.9589加利福尼亚10.00%州德克萨斯州8.00%6.00%佛罗里达州纽约州4.00%2.00%人口占0.00%比()0.00% 2.00% 4.00% 6.00% 8.00% 10.00%12.00%14.00%16.00%1

8、2.00%GDP占比()江苏广东10.00%山东8.00%y = 1.0756x - 0.00246.00%浙江R=0.7174河南上海 福建4.00%北京湖北四湖南河北2.00% 天津安徽人口占0.00%比()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来源:BEA,来源:WIND,2、东京湾区的国际经验要说国际经验,日本的东京湾区也做过明显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规划和管理,与我国推行的模式有些类似。1956 埼玉边七县为腹地的湾区都市圈。之后日本政府又陆续出台了建设规划,而建设规划的制定需要经由特定的委员会审议通过,委员

9、由区域内各地行政长官以及企事业单位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名额构成。2 图表 6设文件梳理时间文件或会议核心内容1956年首都圈整备法从东京都心向外延伸 100-120 公里,包括东京、神奈川、埼玉、千叶四县的全域以及山梨、群马、枥木、茨城四县的部分地区,形成首都圈。这是东京湾区的雏形。1958年第一次首都圈基本规划限制东京的无序蔓延,提出外围地区建立工业卫星城市的构想。1965年首都圈整备法改正将首都圈地域范围扩大到关东地区全域和山梨县,以在更加广泛的区域范围内疏解东京的人口和功能。一都七县的地域范围划定标准沿用至今。1968年第二次首都圈基本规划提出构建多核地域结构,完善卫星城功能,将城市中心职能

10、有选择性向卫星城分散。1976年第三次首都圈基本规划提出多核多圈域“空间概念,建立除东京都以外多中心城市的构想,形成都市群。1986年第四次首都圈基本规划进一步推进“多核多圈域“建设,应对国际化提出强化中心城的国际竞争力,包括国际金融职能和高层次中枢管理功能。1999年第五次首都圈基本规划提出“分散型网络结构“设想。由以往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的放射状格局,向以据点城市为中心、彼此相对独立并能方便交流联系的网络型区域结构过度。(随着东京湾区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该区域内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完成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东京湾区建设初期,神奈川、东京、埼玉制造业占比较高,伴随着湾区建设的进行,制造业向外围县市转

11、移,东京第三产业占比稳步提升。到 1999 年,东京作为核心城市,第三产业占比远高于东京湾其他地区,其他腹地区域例如茨城、群马、枥木则保持着相当比例的制造业。图表7:制造业产值占产值(%)图表8:1999年东京湾各地产业结构和收差异茨城、群马、枥木全国、千叶、山梨、埼玉、神奈川茨城、群马、枥木全国、千叶、山梨、埼玉、神奈川5045403530252015195519571955195719591961196319651967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全国埼玉千叶东京神奈茨城枥木群马山梨第二产业

12、(%)第三产业人均万日元,右轴)9080706050403020100东京 全国 群马 枥木 茨城 山梨 神奈川 千叶 埼玉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来源:日内府日统局来源:日内府日统局1976 1990 GDP35%以上,与此同时人口不断积聚。图表 9:东京湾区成为日本经济增长引擎(%)图表 10:东京湾区人口持续流入1.20.1410.10.80.60.060.40.040.200-0.02-0.2东京湾占比(左轴)其他占比(左轴总量同比东京湾同比其他同比3573062552041531025100东京湾区人口/全国人口(%)东京湾区净流入人口/东京湾区人口(右轴,

13、%)来源:日本内阁府、日本统计局,来源:日本内阁府、日本统计局,60.1%1989 平均提高至东京的 70.5%到 77.5%之间,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图表 11:东京湾各地人均收入占东京都的比例(%)1195519571955195719591961196319651967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全国埼玉県千葉県神奈川茨城県栃木県群馬県山梨県来源:日本内阁府、日本统计局,3、长三角一体化的优势和挑战层次的经济发展,并以建成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的发展战略。2016 长江三角洲城

14、市群发展规划出台后,跨省市之间的区域协调机制正式建立,“一体化”战略实施进一步落到实处。市在内的 26 2016 26 21.17 12.67 1.5 。图表 12:长三角城市群区位图来源: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按照 2016 图表 13:长三角一核五圈四带空间格局来源: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218 12%图表14:长三角主要海货物吞吐量图表15:长三角主要机吞吐量0港口货物吞吐量/沿海货物吞吐量合计( ) 货物吞吐量2018年增速(右轴, )宁波-舟山上海连云港嘉兴温州台0.150.10.050-0.05-0.1-0.150/合计机场旅客吞吐量/合计机场货邮吞吐量0.250.20.150.1

15、0.05上海/上海/上海/杭州/南京/宁波/温州/合肥/无锡/常州/扬州/盐城/台州/路桥来源:WIND,来源:WIND,第二,产业体系完备,区域经济互补性强,创新潜力较大。上海第三产业发达,金融业以及批发零售行业占比高,浙江依托信息经济优势,金融业、批发零售业独具特色,江苏、安徽制造业占比较高,其中江苏高技术制造业具有明显优势。图表 16:各行业增加值占省内 GDP 比重(%)图表 17:2016 年长三角三省一市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状况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40.00%30.00%20.00%10.00%0.00%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从

16、业人员/全国从业人员主营业务收入/全国主营业务收出口交货值/全国出口交货值25.00%20.00%15.00%10.00%5.00%0.00%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来源:国家统计局,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从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角度来看,上海遥遥领先,江苏作为大省,研发投入多,专利也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苏州的专利申请数异常高,甚至比南京都多。各省市科技成果可能来源于科研投入的差别,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人均科研经费的角度来看,上海领先其他地区,安徽相对落后。图表18:长三角26市利情况图表19:三省一市规模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80000600004000020000上海市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嘉兴

17、市金华市湖州市台州市舟山市合肥市芜湖市滁州市马鞍山市安庆市宣城市池州市铜陵市苏州市南京市南通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盐城市0上海市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嘉兴市金华市湖州市台州市舟山市合肥市芜湖市滁州市马鞍山市安庆市宣城市池州市铜陵市苏州市南京市南通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盐城市专利申请受理量(件)专利申请授权量(件)2000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规模及以上企业研发开支(亿元)规模及以上企业研发人员人均开支(右轴,万元)50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来源:省计鉴,来源: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6 图表20:长三角人口

18、分布图表21:2014年主要城市不同口径城镇化率25002000150010005000常住人口(万人)口(右轴,%)上海市上海市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32.521.510.50上海市合肥市安庆市滁州市芜湖市宣城市马鞍山市铜陵市池州市苏州市杭州市宁波市台州市金华市绍兴市嘉兴市湖州市舟山市南京市南通市盐城市无锡市常州市泰州市扬州市镇江市-0.5上海市合肥市安庆市滁州市芜湖市宣城市马鞍山市铜陵市池州市苏州市杭州市宁波市台州市金华市绍兴市嘉兴市湖州市舟山市南京市南通市盐城市无锡市常州市泰州市扬州市镇江市1009080706050403020100户籍城镇人口/常住总人口(%)常住城镇人口/常住总人口(%

19、)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来源:省计鉴,来源:WIND、三城群展,GDP 2014 GDP 4831513737 图表22:长三角区域经增速放缓图表23:主要城市群比较上海:GDP:累计同比累计同比浙江:GDP:累计同比累计同比 GDP:不变价:累计同比161412108642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千万人人均GDP(右轴,美元/人)30252015105080000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来源:WIND,来源:长角市发规划,GDP 图表 24:长三角人均 GDP 与 GDP 增速图表 25:长三角经济结构及经济质量160000800006000

20、040000200000人均元/人)增速(右轴,%)上海市浙江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80157010605054003020上海市杭州市宁波市舟山市绍兴市嘉兴市湖州市台州市金华市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宣城市池州市滁州市安庆市苏州市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南通市泰州市盐城市-510上海市杭州市宁波市舟山市绍兴市嘉兴市湖州市台州市金华市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宣城市池州市滁州市安庆市苏州市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南通市泰州市盐城市0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财政收入/GDP(右轴,%)上海市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252015105上海市杭州市舟山市金华市台州市湖州市绍兴市宁波市嘉兴市合肥市池州市宣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