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阅读_第1页
创新思维与阅读_第2页
创新思维与阅读_第3页
创新思维与阅读_第4页
创新思维与阅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创新思维与阅读”授课提纲发布者:曾一鸣发布时间:2013-11-1910:24:13关于联想(1)理解“联想”所谓联想,即是由此一事物、概念、方法、形象想到彼一事物、概念、方法和形象的心 理活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联想是十分丰富的,很典型的例子就可看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 那一段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的文字,实际上表现的就是诗人随着乐曲内容情绪、旋律节奏 而产生的一系列联想活动:他忽而联想到急雨,忽而联想到私语,忽而又联想到莺语,接着 又是想到泉声。即便是音乐暂时休止的时候,他也联想到其中有着一种幽愁暗恨、胜过有声 的境界。借助联想,白居易体味到琵琶女弹奏的美妙,得到了精采的艺术享受。诗人写诗常 常

2、要借助联想,而我们读诗,要很好地阅读理解、品味鉴赏当然也是离不开联想的。好诗是 一定能够引发唤起读者的联想,所以,我们进行古诗阅读时,应当积极地展开联想,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才能真正体会欣赏古诗的精妙意趣。(2)结合“联想”概念理解,完成以下练习:说说下列诗句所运用的联想类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联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相似联想)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相似联想)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比联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似联想)坑灰未冷山东乱,项羽原来不读书。(相关联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因果联想)好雨知

3、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果联想)试一试,由下列的抽象的词语,你能够分别联想到多少具体可感的形象:欢乐爱苦恼温柔乡愁希望通过练习,我们可以体会到联想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古诗阅读中的联想生发借助联想体味诗作词语重点是动词、形容词、活用的名词我们先来看看相关的古诗句子(1)古诗中的“瘦”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红肥绿瘦。(李清照如梦令)西风落叶时候,人共青山都瘦。(辛弃疾)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姜夔)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李贺)红影湿幽窗,瘦尽春光。雨余花外却斜阳。(纳

4、兰性德)诗中的“瘦”有作形容词,如;也有作动词,如。我们对生活中人“瘦”的情形是比较熟悉的,借助这样的生活积累,我们可以展开相似 相关或相反的联想。那就会联想到什么情景(字眼)呢?诸如:不丰满、不肥润、单薄、纤长、细少、凋零、憔悴等等运用“瘦”字,体现了拟人化的手法,增强形象的可感性,富有意味。(2)古诗中的“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空”字可以让我们生发联想:空明、广阔、清净、无限、空洞、独自等等。在这些联想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较好的体味诗中“空”字的意味。借助联想领悟诗作意象所谓“意象”,我们可以这样解释:“

5、意”指的是主观的情思怀绪,“象”则指的是客 观的物象。带有诗人主观情绪的客观物象(山川景物),就是我们常说的诗作的“意象”。读过好些古诗后,我们可以发现,古诗中有的意象其表现的内涵特征常常是相似的,看 看下面的诗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烽火城西百尺搂,黄昏独坐海风秋。(王昌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寄声虽有雁,会面难同酒。无计偶,萧萧暮雨黄昏后。(李之仪)为什么诗人们都把相关的情景设置在“黄昏”这样的背景?生活里“黄昏”的情景所具 有的色调特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惆怅”、“凄美”、“愁思” “苍凉”

6、等等。不约而同的 联想生发体现了相同的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特性,也似乎由此造成了某种意象的约定俗成的文 化内涵。仔细想想,中国古典诗词中许多常见的“意象”不正因为这样的联想从而形成了某 种“传统的”“固有的”意蕴特征?比如,“月亮”让人联想到团圆,想到夜中的嫦娥,这 又能引发乡情愁思,于是很自然地古诗中有了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再如浩荡的“江水”, 它最容易引起长情似水的联想,于是诗人们常常借“水”来写情,李白有诗:“请君试问东 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抒的是依依友情。秦观有唱“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诉的是绵绵思情。李昱有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 水长

7、东”,说的是深深国恨。“杜鹃”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声声叫唤,代表了一种 悲苦氛围。“竹” “菊” “兰”也是诗中常见的意象,古人用它们来表现高洁的志向和刚直 的气节。凡此种种,都让我们感受到联想在形成古诗意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而我 们要很好的领悟诗作意象,既要凭借知识积累,更要借助联想。要懂得借助联想来理解、把 握一系列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内涵,有了这样的积累,才有利于在古诗阅读中达到更好更深的 领悟理解。结合讲课内容,编发“古诗常见意象集释”资料给学生,便于他们积累学习。3借助联想把握诗作主旨注意诗中的意象特征,注意诗中景与景或景与情的对比关系,以此为联想点,可以帮助 我们打开品读

8、的思路,跳出一般的字面理解,从而较好地把握诗作的内蕴。先看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再看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两首都是送别诗。古人写这类的诗,通常是以“景”起笔,借此营造氛围,为下面的 抒“情”做好铺垫。就思路看,这两首符合古诗中那种常见的“前景后情”格式。但仔细读 来,就可感觉到它们所写之景的色调很有些不同。王诗不免有些沉暗,李诗则显得清朗明快, 为什么?联系后面的抒“情”之句,再联系诗作的背景,展开联想,或许就会有所领悟了。 王诗的

9、头两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黎明时分,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渐行渐远, 只见一片楚山孤影。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按通常作法, 后两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像李白所写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句中化用了诗 经车攻“萧萧马鸣”的诗句,“班马”指的是离群的马。诗人与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 频致意,那两匹马似乎也解人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于是不禁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马犹如此,人何以堪!我们可以联想到李白这是以马写人,借此烘托出缱绻而真诚的情谊。 而王诗的末两句,牵出的却是这样的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说的 意思应该是请友人转告洛阳亲友,自己现

10、在如何如何。“冰心玉壶”是比喻,而“冰心” “玉 壶”的形象很能让人联想到“冰清玉洁”这样的特性。事实上,古人诗作就多有用“清如玉 冰壶”来比喻咼洁清白的品格。“冰壶”的意象包含了晶亮纯洁、光明磊落的意蕴。王昌龄 当时因事受贬,处于一种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联想到这些,就可以明白诗人正是拿“冰心 置于玉壶”以自喻,这个意象又与前面的孤峙楚山形成某种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 傲岸、表里澄澈的品格形象。诗人送别友人,虽未直接表白惜别之情,却以冰心玉壶寄意, 可以想见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有着真正的了解和信任,捧出一颗冰心,这比任何相思的言 辞更能表达他对亲朋好友的深情。如果说李诗的特点是色彩明丽,

11、新鲜活泼,豁达乐观的话, 王诗的独特就体现在其高远的意境融化着深婉的用意,可谓天然浑成,含蓄蕴藉。我们再看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八句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也是“前景后情”。吟咏之下,可以发现四句的写景 中体现了对比,不说“近景”与“远景”的对比,而是看其笔下江岸细草江中孤舟的渺小伶 仃与平野广阔大江浩荡星月灿烂的雄浑阔大的对比,两者之间的反差让人联想到什么呢?这 样对比性的写景中又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感情心怀?杜甫是胸怀经世大志的人,一心想要走的 是“达则兼善天下”的道路,但在当时君主日渐昏庸、臣属相继弄

12、权的社会里,他注定是受 压抑而才华不得施展。“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声名因文章而响,实在不是他的心愿, 做官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了,也非主因,他的休官,更多的是因为被排挤。包含自嘲意味的 话语透露了他心中的深深失意不满。尽管曾有朋友相助,尽管也有家人相伴,但在狂妄腐败 的政治强权面前,在千疮百孔的社会环境中,在流亡颠沛漂泊困顿的生活里,杜甫还是感到 了不可言喻的无奈和难以排遣的孤寂。如此,自己不正像那江岸细草一样的渺小,像那江中 孤舟一样的寂寞?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作相关联想,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人悲苦的心境和漂泊 孤寂的根本原因。他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这些“怡人”的景象,正是突

13、现他自己孤苦伶仃形象的一种反衬,也就是所谓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再看诗的最后一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照应了前面的“独”,把自己比作浩淼天地间的小小 水鸟,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再次以景抒怀,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诗 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如果缺乏有意识的积极联想,或许我们读此诗就会止于诗作的字词 层面理解,那不免会失于肤浅。上面说的是阅读借景抒情类诗作的联想生发,如果读“托物言志(情)”类的作品,更 需要讲求运用联想。所谓“托物言志”,其实就是一种“象征”手法,诗人赋予笔下之物以 人格化,咏物即是咏人,以达到物我一境。所以就要注意扣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借助联 想来把握此“物”之性质,进而把握诗作的象征意蕴。古人常用花来隐喻人格,我们就先来看黄巢的两首菊花诗。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作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有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