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秋天落叶纷飞B气体容易被压缩C百合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D把瓶子中的水倒
2、入杯中2、关于实验室常用测量仪器使用,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 测量物体长度 B 测量液体温度C 测量液体体积 D 测量物体质量3、如图是一年四季中出现的情景,其中是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汽水瓶流汗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雪花飞舞4、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毛巾摊开晾B谷子放在阳光下晒C湿头发用电吹风吹D水果装袋后放冰箱冷藏5、下列关于物质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深秋的早晨,窗户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吃的冰棒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从冰箱取出可乐罐放在桌面,一会儿后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D用久了的白炽灯的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
3、丝先汽化后再凝华的结果6、下列事实能够说明相关物体是晶体的是()A冰加热到0时才熔化B铁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C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会变小D铜可以锻造成各种规则的几何形状7、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规律解释的是()A还未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B还未看见花儿,先嗅到花儿的香气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D火车呼啸着从站台驶过8、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A河水解冻B糖水凝结成的“糖画”C寒冬,堆在户外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D夏天,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9、关于物态变化,下列正确的是()A北方的冬天,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听出“白气”汽化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
4、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凝华10、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A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B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升华吸热C烧水时,壶嘴处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蚌埠最近很冷,在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窗花”,窗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是海波和松香的熔化曲线图,据此判断海波是_,松香是_.(选填“晶体”“非晶体”),晶体_(选填“有”“没有”)固定的熔点。2、根据表格中数据判断:在寒冷的北方应该用_(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
5、为_;把酒精和水分别装在两只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中的酒精_沸腾,试管中的水_沸腾(填“会”或“不会”)。标准大气压物质熔点/C物质沸点/C固态水银-39水银357固态酒精-117酒精783、如图所示,往细玻璃管内先注入一半的清水,再缓缓注入适量染成红色的酒精,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观察到混合液的液面降低了,该实验说明_。以下事实也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_。将两块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会结合在一起;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对厚壁钢瓶内的油施加高压后,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4、如下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1)
6、锡的熔点是_;(2)在DE段,锡处于_态;(3)凝固时间是_分钟,整个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有_个阶段。5、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为_;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_min;在A、B中点时处于_态。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一支内径、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当把它的玻璃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为4,当用它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4若现在它的读数为30,则这只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为多少?这时所测物体的实际温度应该是多少?如果在这只温度计上还存在一个刻度刚好等于实际温度,那么这个刻度是多少?(
7、简要写出计算过程)_2、把汽油装在滴定管内,适当调节阀门,记录到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cm3,把其中一个油滴滴在水面上形成最大的油膜面积为3m2,试估算汽油分子的直径3、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小刚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设计了一种方案.他依据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设想可用凝固的方法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的电冰箱冷冻室做了如下的实验: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液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得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说明:所用冰箱的冷冻室的最低温度是一8.(1)请你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小刚同学是否能把水和酒精从混
8、合液中分离出来?(2)在水中增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什么影响?(3)这个结论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4)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把水和酒精分离开来呢?4、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8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21,试求:(1)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多少?(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T=t+273,求教室的热力学温度是多少?5、有一支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但标度不准确,当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104。求:(1)当它指示的气温为27时,气
9、温的实际值是多少?(2)此温度计在什么温度时,可作为正确的温度计使用?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在标准大气压下,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1)如图甲所示的温度计读数为_。(2)该物质在第5分钟时,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冰在熔化过程中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冰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冰和蜡烛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
10、(b)中不是对试管直接加热,而是将装有蜡烛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填“均匀”或“不均匀”);(2)图(c)是小明在某个时刻所观察到的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所测的温度是_;(3)实验中用秒表测量时间,图(d)是某一时刻秒表表示的时间,则秒表的读数是_s;(4)小华根据所测数据画了一个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假设在加热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像可知这种物质是_(填“冰”或“蜡烛”);(5)在CD段时,此物质处于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6)实验时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填序号)。得到可靠的结论减小实验误差3、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
11、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实验装置和数据记录如下所示。(1)他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2)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_的原理制成的;(3)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水的沸点不到100主要原因是:该地大气压比标准气压_(低或高)。若想提高水的沸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t/min01234567T/8084889296969696(4)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详解】A秋天落叶纷飞,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
12、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百合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是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分子热运动,故C符合题意;D把瓶子中的水倒入杯中,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AC【详解】A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物体的起始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度线对齐,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视线要正对刻度尺,故A正确;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底,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故B错误;C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和量筒中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C正确;D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该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
13、天平平衡,不能移动平衡螺母,故D错误。故选AC。3、B【详解】A春天,冰雪消融,固态的冰吸热熔化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汽水瓶流汗,汽水瓶从冰箱中拿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冰的汽水瓶液化成液态的水附在汽水瓶上流下来,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D秋天,霜打枝头、冬天,雪花飞舞,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固态的冰的现象,是凝华现象,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详解】A毛巾摊开晾通过增大表面积来加快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谷子放在阳光下晒,既提高了温度,又增大表面积,从而加快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湿头发用电吹风吹是提高温度,又加快了空气流速,从而加快了蒸发,故C不符合题
14、意;D水果装袋后放冰箱冷藏通过降温,减慢了蒸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D。5、C【详解】A深秋的早晨,窗户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B夏天,我们吃的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从冰箱取出可乐罐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罐体,放热液化,所以一会儿后表面会有水珠,故C正确;D用久了的白炽灯的灯泡内表面发黑,是因为钨丝工作时在高温下先升华为钨蒸气,然后停止工作时,又放热凝华为固态钨附在灯泡内表面上,故D错误。故选C。6、A【详解】A冰加热到0时才熔化,说明冰熔化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即熔点,是晶体的熔化特征,能够说明冰
15、是晶体,故A符合题意;B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吸收热量,铁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不能说明铁是晶体,故B不符合题意;C晶体有一定的熔点,与熔化有关,箱子里的卫生球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不能说明它是晶体,故C不符合题意;D铜可以锻造成各种规则的几何形状,说明铜的延展性好,不能说明它是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B【详解】A还未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B还未看见花儿,先嗅到花儿的香气,是因为有花香的“原子”飘到我们鼻子里,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符合题意;C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载人飞船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载人飞船受到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
16、题意; D以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看到火车呼啸着从站台驶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B【详解】A河水解冻,河里的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发生了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糖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糖画”,发生了凝固现象,故B符合题意;C冬天堆在户外的“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是由于“雪人”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衣服上的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D【详解】A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B错误;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故C错误;D
17、霜是水蒸气直接变为了固体,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D。10、C【详解】A寒冷的冬季,向积雪撒盐,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参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熔化,故A错误;B炎热的夏天,在教室内洒水,水蒸发有致冷作用,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故B错误;C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D窗花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1、晶体 非晶体 有 【详解】1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晶体;若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
18、非晶体。根据海波和松香的熔化曲线图,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据此判断海波是晶体。2松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故松香是非晶体。3晶体熔化过程中固定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有固定的熔点。2、酒精 酒精的凝固点低 会 不会 【详解】12在北方寒冷的地区,温度会达到零下39C以下,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银温度计内的水银会发生凝固而无法使用,酒精得凝固点很低,不会发生凝固,故酒精温度计在寒冷的北方可以正常使用。34在沸腾的水上方会不断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的试管发生液化并发出热量,两试管内的酒精和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标准大气压下,当试管中的酒精温度达到78C时,酒精仍能从100C的水蒸气中吸收热
19、量,故试管中的酒精会沸腾;当另一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100C时,由于试管中的水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故试管中的水不会发生沸腾。3、分子间有间隙 【详解】1酒精和水充分混合,观察到混合液的液面降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2将两块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不符合题意;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说明黄豆和芝麻颗粒间有空隙,故不符合题意;对厚壁钢瓶内的油施加高压后,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符合题意。故选。4、230 液 2 3 【详解】(1)1由图可知锡在230时开始熔化,且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熔点为:230。(2)2在DE
20、段,锡处于降温过程中,但是还没到达凝固点,所以处于液态。(3)3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凝固过程,共持续了2分钟。4AB段固态锡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C段吸收热量锡开始熔化温度不变,CD段液态锡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所以共有3个阶段吸收热量。5、晶体 80 15 固液共存 【详解】1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可知该物质为晶体。2由图可知,物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80,则熔点为80。3由图可知,该物质熔化持续时间为t=25min-10min=15min4由图可知,在该物质A、B中点时处于固液共存态。三、计算题1、(1) (2)28.9 (3)40【详解】解:(1)温
21、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温度计显示温度为30时,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304)+028.9(2)设外界的实际温度为t,则: (t4)+0=t,解得t=40答:这只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为 ;这时所测物体的实际温度应该是28.9;如果在这只温度计上还存在一个刻度刚好等于实际温度,那么这个刻度是40 ; 点睛:根据温度计的刻度均匀得出其线性关系的表达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在代入数据时,明确数据的内容,搞清数据间的关系,是本题的易错点2、3.31010m.【分析】根据“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cm3”可计算得出一滴汽油的体积,又知道一滴汽油所形成的面积,可计算汽油分子的
22、直径【详解】把汽油分子大致看作球形,油膜的厚度就是油分子的直径根据“汽油滴了400滴时,管内汽油少了0.4cm3”可得,一滴汽油的体积:,知道油膜的面积为S=3m2,则汽油分子的直径为:3、 (1)不能.(2)在水中添加酒精后, 凝固点降低.(3)在冬天,向作为汽车冷却液的水中, 添加一些酒精,降低水的凝固点, 以免水结冰【解析】解答:(1)从表格中知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从4-8.还没凝固,故不能把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2)在水中添加酒精后, 凝固点降低.(3)在冬天,向作为汽车冷却液的水中, 添加一些酒精,降低水的凝固点, 以免水结冰.4、 (1)20;(2)293K【分析】对于温度计不
23、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摄氏温度t与热力学温度T中的每一度是相同的,它们的关系为T=t+273,热力学温度T的单位为K。【详解】(1)摄氏温度的规定是: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点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而该温度计的80个小格表示100,设温度计示数为21时的实际温度为t,则解得(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T=t+273,则教室的热力学温度是T=t+273=(20+273)K=293K答:(1)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20;(2)教室的热力学温度是293K。5、(1)30;(
24、2)60【详解】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用它测得气温为27时,实际温度为(2)设当温度为t时,可作为正确的温度计使用,则解得t60故当温度为60时,可作为正确的温度计使用。答:(1)当它指示的气温为27时,气温的实际值是30。(2)此温度计在60时,可作为正确的温度计使用。四、实验探究1、-4 固液共存 吸收 晶体 【详解】(1)1由图甲知道,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以下第四格,所以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2)2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熔化过程,由晶体的熔化特点知道,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3晶体熔化过程中需要持续吸热才能继续熔化下去,否则熔化过程将停止。(4)4由图乙知道,该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图线中,有一段与横轴重合的线段,这就表明在38min,该物质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的熔化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愚人节搞笑文案3篇
- 开展世界地球日的活动总结
- 岗前培训方案(17篇)
- 建材开业致辞7篇
- 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二零二五版影视作品摄像授权合同范本3篇
- 暴力抗议事件应急预案
- 二零二五年个人股权继承协议范本4篇
- 提升医院管理的关键策略
- 二零二五版中小学食堂炊事员劳动合同范本(含工作环境改善)3篇
- 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查房内科
- 浅谈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策略
- 药品储存养护知识大全
- 新版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大全
- 增值税专用发票样本
-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无锡万象城
- 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就诊指南
- 离婚协议书电子版下载
- 相似三角形判定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mydreamjob作文教学
- 巴基斯坦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