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背景分析_第1页
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背景分析_第2页
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背景分析_第3页
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背景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莫扎特音乐创作的背景分析内容摘要:文章先在18世纪欧洲的时代背景中寻找莫扎特音乐古典风格的源头;再以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为背景剖析莫扎特音乐的本质和灵魂;最后从疾并死亡、自由人的“烦着手,分析莫扎特音乐创作的生理和心理背景。关键词: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典风格启蒙运动慢乐章奥地利音乐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lfgangAadeuszart,17561791,三岁弹琴,四岁识谱,五岁开场作曲,小小年纪就名满京都,轰动全欧。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满脑子是音乐,被誉为“音乐的上帝。上帝创造了万物,莫扎特那么以纯粹的心态,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在他短暂的生命中,以其旺盛的创作精力,向世

2、人奉献了大量充满灵性的音乐作品,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空前的。音乐艺术绝不是原野上一朵单独开放、孤芳自赏的野玫瑰。为了更深地理解、把握莫扎特的音乐,我们有必要提醒莫扎特音乐创作的种种背景。一、时代背景莫扎特生活在18世纪的欧洲,正是非洲奴隶贸易最猖獗的时期。因为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数量有限,且由于杀戮已濒于被灭绝的地步,所以那里的甘蔗、烟草、棉花、咖啡和香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迫切需要大量的、廉价的奴隶劳动,为的是向欧洲提供更多的原料。所以奴隶贸易的规模直接影响到欧洲国家的兴衰。欧洲几乎所有在海上从事贸易活动的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普鲁士、丹麦、瑞典都在非洲大陆参加了奴隶的贩运这项“贩

3、卖人类血肉的罪恶勾当。其残忍性,不亚于20世纪的奥斯威辛集中营。18世纪中叶欧洲国家之间的七年战争17561763年爆发那年,莫扎特刚好出生。开战的原因是普奥争雄与英法争霸。童年莫扎特巡回演出开场于1762年,正是欧洲战争此起彼伏的混乱时期。18世纪的欧洲,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面纱再度被揭开,特别是在被埋没多年的庞贝及赫库兰姆两座古城的重新发现和挖掘,掀起一股埋没和遗失已久的古典思潮,形成了一股新古典主义浪潮,这股新浪潮深入地影响着艺术创作的风格。莫扎特正好生逢“开通专制的盛世,开通的君主约瑟夫二世17411790,于1765年继任“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皇帝推崇伏尔泰等启蒙学者的学说,

4、推行改革,在奥地利历史上开场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商品消费。生活在政治上一个比拟宽松、比拟自由的时期,莫扎特才得以创作了大量古典风格的音乐,激发了18世纪欧洲对古典风格的热烈崇拜。莫扎特音乐艺术的根,正如近代欧洲文明的根一样,必须到古希腊、罗马去寻找。莫扎特音乐艺术的古典风格源自新古典主义浪潮的影响,犹如古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风格一样,不仅崇高、庄严、静穆,且华贵、典雅。莫扎特在乐曲中营造出一种心旷神怡的优美气氛,靠直觉来表述自己内心对阳光、月光和星光下的世界人生的种种印象,具有对称美和稳定的和谐美。二、思想文化背景18世纪的欧洲,同时也是启蒙运动时期。启蒙运动,是一种将思想与信仰根植于对古希腊、

5、罗马文明研究的运动;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及其支持者们相信理性及对知识的追求,将带着人性进入真正快乐的源头。在这种启蒙运动精神的推动下在这个运动中,对任何问题都鼓励质疑和提出问题,欧洲开场尝试完成全球地图。在莫扎特的年代,短暂且卓越的探险热潮,正是18世纪启蒙运动下的产物。詹姆斯库克船长沿东澳大利亚征服南太平洋的探险航行,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来最大一次扩展了欧洲的地理知识体系,奠定了填补航海图上最后一大块土地的基矗而一个18世纪的浪子贾科莫卡萨诺瓦轻涪放纵的一生恰恰是与18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对立的最正确写照。他从18岁起1743年,一直到1784年退休,都在欧洲骗吃骗喝,专门喜欢与国王、贵

6、族、名人等高层次人士往来,还赢得世纪最伟大情圣之一的名声,这也是18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真实生活的生动写照。莫扎特音乐的本质和灵魂也是启蒙。简单易懂的莫扎特音乐语言开展,亦与18世纪启蒙运动的思想亲密联络。莫扎特应用简单易懂的音乐语言符号,采用奏鸣曲曲式,运用不同主调之间对立与平衡的全新表现技巧,在短短的29个春秋寒暑一共创作了626首曲子。这是上帝专门派来赐给人类的如珠似玉的旋律。三、生理和心理背景1.对疾病的沉思莫扎特自六岁起,直到临终,他都是一个疾病缠身的人。也许,没有疾病的痛苦,就不会有深沉的音乐产生。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生涯都是在疾病缠身的煎熬和拼搏中度过的。假设从医学角度看,他的不少乐曲在

7、某种程度上实在是一位患者主诉病历的档案。当然,莫扎特很少公开抱怨自己的恶劣安康状况,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忍受着。疾病所造成的痛苦并没有把他推向颓废的泥潭,走向厌世和悲观主义,相反倒促使、刺激他跑到音乐艺术世界去寻找出路,用旋律、节奏以及和声的语言诉说其生存状态,描绘其人生的根本处境,从而得到解脱。转贴于论文联盟.ll.在?D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作品第175号中,活泼、开朗,有朝气的第一乐章是他对生命的一首赞歌,而在慢乐章的展开部出现了沉思的段落,这是他祈求上帝使他正确对待疾病的一段内心独白。该曲创作于1773年,莫扎特17岁,正好抱着有病的身子走向自己的青年时代。如此孱弱的躯体,却有如此旺盛的艺

8、术创造力!真是不可思议。2对死亡的默念对死亡的默念,有一种乡愁伴随,这是莫扎特的许多慢乐章的主题。他把死亡看成是生命的最后归宿,正是死亡刺激了他去紧迫地、频繁地考虑生的意义。在人对生的渴望和死亡之间,存在着永久的冲突。莫扎特用作曲,用钢琴和小提琴做武器,同死的绝望感进展抗挣。他的最后三首弦乐四重奏便是莫扎特晚期同死的绝望感进展抗挣的“战利品:?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第575号,创作年代是1789年夏天;?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第589号,创作年代是1790年冬;?F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第590号,创作年代是1790年冬。联想起贝多芬的?a小调弦乐四重奏?,它的主题思想正是贝多芬对“恒久的孤独

9、生存的有力对抗和报复。这两位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在行将就木的日子都用了弦乐四重奏来抗击心中的死的绝望感,真是意味深长。艺术就是有这样一种神奇的魅力:即使是痛苦、悲哀和绝望,一旦经过艺术处理,也会升华为审美对象。做一个自由作曲家的“烦身为一名音乐神童,莫扎特曾与欧洲贵族交往亲密,他认为自己与任何贵族是平等的正如他在歌剧中所表达的。但莫扎特仍隶属于萨尔兹堡的统治者施拉腾巴哈大主教及他的继承人科洛里多伯爵。他在这样的附属地位上,常感到局促不安;他容忍不了主仆关系中雇主科洛里多的专横和压制,在经过几次意见纷争以后,终于在1781年25岁挣脱了依附关系而走上自由作曲家的道路。他为了摆脱经济上的困境,总在

10、为找寻宫廷里的一个职位而劳碌奔波。不幸的是,当时的观念是贵族赞助者均视作曲家为仆役,莫扎特历经坎坷,仍负债累累;英年早逝,劳生一梦。莫扎特性格中有内向的一面,他擅长把同世界的矛盾、冲突掩盖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将做一个自由人的种种“烦转化为旋律。他的四首圆号协奏曲是他对“烦的狠狠报复,因为他觉得用圆号来“笑劳生一梦是很过瘾、很解恨的一件事,他企图通过圆号那响彻云霄的号声来缓解其内心的“烦,宣泄出同世界抗争的愤懑。莫扎特的音乐越往后,越到他的晚期,他对抗世界、自我挣扎的成分越多,乐曲境界就越高,震撼人心灵的力量也越大。到了临死前的三四年,莫扎特的乐曲中透出的人同世界相抗争的“力就越大。人类的精神和文明只有开展到了欧洲的18世纪,才能孕育出莫扎特音乐语言符号系统。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一种语言符号系统,使18世纪的欧洲为之发狂,那么是莫扎特的伟大功绩。参考文献:1侯康为从古典的角度思虑自然莫扎特自然主义与人文思想的来源齐鲁艺苑19991P45-492金予湘关于莫扎特的音乐风格及其作品演奏技巧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P74-763戴起源对悲剧性艺术风格作品的演绎探寻兼谈莫扎特?小调梦想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