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_第4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 五班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借助图片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意思。并积累写花的四字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理解 “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通过想象练笔将“花团锦簇”等词语的具体意思写出来,感受德国景色之奇丽。 3、了解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通过想象练笔将“花团锦簇”等词语的具体意思写出来,感受德国景色之奇丽。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国学大师季羡林走进那美得像童话一样的地方德国。 2、齐读课题。抓住“自己”、“别人”读好课题。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中有一句能全面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那就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出示句子) 4、板书:奇丽 奇特 从字面理解,奇丽和奇特各是什么意思呢?(非常美丽;与众不同)那在这篇课文中奇丽和奇特各是什么意思呢?(不着急) 二、品味“奇丽” 1、找出描写景色奇丽的句子,圈出句中体现景色奇丽词语并在旁边写写批注。 2、沟通,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

3、条街,应接不暇。齐读 3、同学们,你们都划了哪些能体现景色奇丽的词语呢? 4、预设1: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多么美的两个词啊,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怎样的景象?师板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1)理解“花团锦簇”:让学生说说所想到的画面?(许多花儿成团成簇地紧拥在一起,非常的华丽。)借助图片形象化理解花团锦簇。它侧重写花的形。 (2)姹紫嫣红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结合图片理解。这里侧重写花的色彩。 (3)这样的画面,你还想用什么词语去形容呢?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五彩斑斓、繁花似锦、 (4)你还从哪些词语体会到景色奇丽?从“花的海洋”和“应接不暇”这两个词看出花不仅美而且

4、还很多。(是啊,这里从数量上去写花的美丽)的用词是多么准确呀!课件(红字出示:花的海洋应接不暇)。在这指什么?花多得眼睛看不过来,在这里它还包含着观花者一种怎样的情感?谁体会到了? 观花的人舍得错过哪怕一处景物吗?(生:一下子把所有美丽的花都看完,但唯恐眼睛看的东西有限,看不过来(不仅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读懂文字背后的情感) 5、还有其他词语吗?任何一条街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应接不暇) 6、同学们,让我们追随的脚步,走进德国的大街小巷一起来观赏这奇丽的花景。(多媒体出示图片)师配乐讲述:现在的我们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赏着花景,望着家家户户的窗外,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同学们这是一种

5、怎样的享受?谁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指名读,学生评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读得再轻一点,慢一点) 三、随文练笔 刚刚我们抓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的海洋”等词语,从形态、颜色、数量上感受到花的美、多,此刻,让我们将这几个简练的词语化为具体的内容,写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你仿佛看到了_ 四、感受“奇特”。 1、刚刚通过想象练笔,让我们感受到了,德国那奇丽的景色,难怪会说:“多么奇丽的景色!”那这与奇特的民族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2、找出描写民族奇特的句子,说说让人感到奇特的理由。 3、(出示)1。“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

6、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别人看到的是花的海洋,在自己屋里看到的是什么?(花的脊梁。) (2)理解“脊梁”(花叶、花茎。) (3)联系养花实际,谈谈养花目的 (为了好看/为了净化空气是啊,咱们养花是为了看美丽的花朵) 4、 德国人为什么要看花的脊梁呢?如果是,刚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养花,你的感受是什么?(奇怪、不理解)好,就把你的这份惊奇读出来吧。 5、 (课件出示第二段对话: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正是这样) (1)读对话。” (2)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看来怎么样?生答:很正常。 (3)是如此的平常。你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了

7、?“莞尔一笑”。(红字出示) 莞尔一笑,怎样笑?同桌互相莞尔一笑。对,微微一笑。 这样莞尔一笑笑出了房东的什么?“善良”,你说,“淳朴”。说得多好! 6、在德国是不是只有这位女房东是这样的奇特?你还从哪得知,大家都这样。 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1)师:是啊,正是这样。正是怎样? (2)分析境界 过渡:师:正是这样,生齐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7、文中,用了一句更精辟的话来表达这个意思,是哪句话呢?(生答: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出示课文字并板书) (

8、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耐人寻味,什么意思?(值得仔细琢磨体会) (2)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慨叹中你寻味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德国人乐于助人;很高尚!) (3)正是因为德国民众具有这种“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所以才有了这令人感动的“人人为我”的和谐景象。 8、小结:此情此景,深深地打动了季老先生,难怪他会由衷地赞叹道(生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五、挖掘“美丽、奇特”的深层意义 1、过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转眼间四十五年过去了,这样的奇丽的景色,这样高尚的境界,会长期保持吗?从哪能看出? 2、出示: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

9、1)美丽指什么?认为美丽的东西很多,除了花以外,“美丽”还指什么?“美丽”还指德国人的心灵很美。“美丽”还指他们那种无私境界的美,这种奇特的美。 (2)谈得好,在美丽的花背后,还隐藏着更多美丽的东西。 (3)回读中心句: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3、读课题,深化情感 这奇特的民族他们养花的目的很奇特,一代又一代传承这种养花的思想境界也很奇特。同学们记住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度,一读课题;同学们让我们记住一种伟大的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二读课题。 六、作业布置:推荐阅读 1、想要对德国有更多的理解吗?那我们就要翻启这样一本书德国印象。此书为季羡林的回忆录,那里有动荡的岁月,沧桑的世事,难忘

10、的师恩,诚挚的友情,质朴的语言,灵动的智慧。 2、重返哥廷根,在那里你还能找到这篇课文背后的故事,相信读完之后,就会对他的思乡梦有更深的了解。 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 奇特 花团锦簇(形态) 人人为我 姹紫嫣红(色彩) 花的海洋(数量) 我为人人 五班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2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 教学难点:学习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感悟,一种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的阅读学习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读、思、画、

11、议等手段,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的构造特点,领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力图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路,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威尼斯、小艇、船艄、船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 3、领悟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国外走走。看,这是意大利东北部美丽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板书)。她的周围被海洋环绕,有401座桥梁横跨在117 条纵横交叉的河道上,连接118个岛屿,有

12、水城、桥城、百岛城之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也慕名前往,游览之后,他写下了威尼斯小艇(板书)这篇佳作。今天就让我们借着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一睹威尼斯独特的风光。 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课文了,课文中的词语都认识吗?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生读:艄sho 师:哎,请你再读一遍(船艄sho) 师:一起读。 生:船艄 意图:关注学生易错的字音。 师:继续读(指名)纵横交叉(ch) 师:同学们有不同读音吗?(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多音字) ch(交叉) ch(劈叉) 生叉ch 师:叉是多音字,叉这个字还有两个不常用的读音课下查一下字典。 意图:这个字有四个读音,老师只关注了

13、常用的两个,留下了两个让学生查字典,意在培育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师:唉,同学们,从字面上也能知道词语的意思。这里有两个四字词,谁想猜猜它们的意思。 生猜:纵横交叉 操纵自如 意图:根据字面猜想词语的意思,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有助于高班级学生积累方法,为推想词句的意思打下基础。 师: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吧。(齐读) 三、整体感知 师: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了,那下面就让我们再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哪些内容。(说说课文能容) 生:小艇的样子 船夫的驾驶技术 小艇与人们的关系 (师随机板书) 意图:梳理课文内容 四、重点段落品悟。 1、品读第二自然段,了解小艇的构造特点。 师:在众多事物中

14、选择了小艇来写,那是一只怎样的小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请大家仔细读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艇特点的句子。(初步认识小艇) 师:谁来说一下。 生:像、像。 师:对,像独木舟,像 师:再仔细读一读描写小艇的句子,想一想小艇的_特点像独木舟。 生:长、深、窄。板书,特点。 师:像独木舟多有趣的样子,你再来读读吧。 生:读。 师:二三十英尺长,1英尺=0.3048米,二三十英尺相当于10多米长呢,比我们的教室还长。(感受小艇的长) 师: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读出自己对小艇长的感受) 师:这小艇可真长。(师评价朗读) 师:那什么特点像新月? 生:(翘)像 师:多美的形状啊,你再来读一读。(生读)(感受小艇的

15、外表美) 师:小艇在你的朗读中更美了。 师:同学们看老师换种写法也能写出小艇的特点。 师:出示句子,与原文比较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 生:读后沟通。(体会比方句的作用) 师小结:是呀,正是这几句比方的运用,文字更生动了。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构造独特的小艇。 师:让我们再美美的读一读吧。(带着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感受到小艇的美,比方句的妙用) 意图:1.通过重点词句的品悟,了解课文写了小艇什么特点,是怎样比方的。这是学生“得意”的过程;2.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比方的作用,感受文字的美。这是学生“得言”的过程。3.在品读中逐步

16、形成对小艇形象的完善。学生脑海中的小艇,是通过内化文字一步步形成的,也许不如画面美,也许比画面更美。但这是学生个人感悟,是学生品文析句,思维想象的结果。 师:同学们这么奇特的小艇想不想坐上去? 那就坐上去吧,轻轻地闭上眼睛。 师配乐朗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小艇的美观舒适。 2、品读第四自然段,了解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这么美观、舒适的小艇要想行动自如,还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仔细读一读第4段,看看哪个词最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通过关键词来说明船夫的驾驶技术) 生:操纵自如。 预设:(找不到,提醒最能体现的) 师:有几个动词体现了操纵自如,你发现了吗? 生:挤、穿过、急转弯(随

17、机板书)(抓住动词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 师:挤字用的特别好,你再来读一读。 师:不管多窄,他总能用尽办法挤过去,一个挤字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 生:想象说。 师:说得多好哇。 师:谁能像他一样再说说一个穿过,仿佛也让你看到了? 生:答。 师:多了不起的船夫,你再来读读这句话。(在感悟中读出情) 师:来往船只非常多,速度特别快,河道十分狭窄,可船夫却能平稳的穿过,真是技术高超的船夫啊!我们怎能不佩服呢?谁再来读读。 指名读。(训练有感情的读) 合作读:这么多人想读,那我们合作来读一读,把这六句话分4层来读,|(分层次来读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 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动词,想象画面,

18、体会船夫的“操纵自如”,在品读中表达对船夫的敬佩之情;体会用词的精妙及构段的形式。 3、速读最后两段,概括两段内容。 师:船夫的技术真了不起,看人们都来坐小艇了,快速默读最后两段,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读) 师:你来说。 生: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 师:所以说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联系到课文开头说明小艇的重要作用) 师:在第一段中就告诉了我们小艇是主要交通工具=大街上的汽车。(板书) 五、回顾全文,了解课文结构特点。 师: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板书提示) (学习课文的结构形式) 生:(总分) 师:你真会读书,是呀,下面的部分都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这就是总分的关系。在写文

19、章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式使文章条理、脉络清晰。(了解总分的作用) 师:同学们游览了威尼斯,观赏了小艇,你有什么收获? 生(谈) 师: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回顾本课的写作特点) 1.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比方。 2.动静结合。 意图: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回归整体。 六、作业:写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家乡的景物,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写出特点。 五班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 14 个生字,正确认读“湛蓝、充沛、硕大、火炬、巨蟒、渗透、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繁花似锦、含情脉脉、大饱眼福”等词语,并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

20、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非洲的风情特色,学习是如何写出非洲的风情特点的。 4.引导学生练习用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以丰富对非洲的认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非洲的风情特色,学习是如何写出非洲的风情特点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知识,自学课文内容,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离开了万象之国 泰国,我们仍深深地陶醉在与象共舞的欢乐气氛中。今天我们要走进辽阔的非洲,去欣赏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老师板书课题:28 彩色的非洲) 2.齐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二、自主学文 1.认读课文中的生

21、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课文中边读边作批注。) 3.对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三、全班沟通 “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 1.理解“色彩斑斓”的意思。 2.朗读句子。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非洲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的? 4.课堂沟通,引导学生概括。 (1)非洲的蓝天、骄阳是彩色的: (2)非洲的植物世界是彩色的; (3)非洲的动物世界是彩色的; (4)非洲人的日常生活是彩色的; (5)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 5.课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找出这些句子。思考:这

22、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深化阅读,体验“非洲的彩色” 1.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再仔细地朗读课文,画一画: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 2.自由沟通,随机指导。 (1)重点沟通课文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写出了花之多,花之艳? 出示句子:“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 “高擎”和“绽开”两个词妙在哪里?“一棵似一团火,一排似一片霞”写出了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出示句子:“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望去,树上像是开满

23、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 花树的“妙不可言”妙在哪里?这样的树你看到过吗?你仿佛听到这位“含情脉脉的少女”在对你说些什么,此时,你会做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2)分小组沟通非洲其他方面的“多彩”。 (3)小结:写非洲,紧紧抓住非洲的特点“多彩”展开笔墨,从天空、植物、动物、非洲人的生活、艺术五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写出了非洲特有的风情特色。 五、总结非洲风情 1.导语:这激情洋溢的舞蹈,来自舞者的心灵。它诉说着非洲的原始与神秘,诉说着非洲的热烈与奔放,难怪

24、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2.学生朗读这两个感叹句:“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3.老师点题:是啊!说非洲是彩色的在于它的色彩斑斓,更在于它的多姿多彩!让我们再一次赞叹这彩色的非洲吧! 学生再次感情朗读这两个感叹句。 4.学生自找答案:回到课前学生的质疑,如:为什么说非洲是彩色的?为什么课文要以“彩色的非洲”为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答案。 六、拓展、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前搜集到的非洲相关资料,谈谈你对非洲的印象。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如,画一幅画,写一段话,写一首小诗等。 2.全班沟通。 七、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

25、中你认为优美的语句。 五班级下册语文的公开课教案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四字词语感受大象的勇猛、温和、聪慧而有灵气。 2、了解泰国独特的风情与文化,感受泰国人与大象和谐相处的境界。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着写一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段落。 教学重点: 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感受人象之间的和谐融洽。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初识泰象 1、显示大象图片,这是什么动物?板书象,你在哪里看到过它们?看到它,你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庞然大物,巨大无比,力大无穷等) 2、板书与象共舞,谁与象共舞?一看到这四个字时,你有什么感觉? 可

26、是,真的就有这样的事情,它就发生在我国南面的泰国。 3、简介泰国。问:你对泰国了解多少? 师补充:泰国是一个风光美丽、文化独特的国家。它素有“万象之国”的美称!腿粗如柱,身似城墙的庞然大象,在泰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象征。每年11月的第三个周末,都要在产象最多的素辇市举行盛大的象节。今天,让我们跟随一起走进泰国,“与象共舞”! 二、词语引路,初步感知 1、以课件展示如下词语 (1)朗读这些词语。 (2)读了这些词语你们发现了什么? (3)咱们给这些词语归归类? 大象勇猛的词语:冲锋陷阵、攻城守垒、以一当十、以一抵百; 大象神态的词语:熟视无睹、 不慌不忙、悠闲沉着、 晶莹温和; 大象动作的词语

27、:小心翼翼、悠然而去、屈膝点头、彬彬有礼、 翩翩起舞、舞之蹈之、摇头晃脑、踮脚抬腿; 词语朗读指导。第一组:读出大象的勇猛来。指读,齐读。 第二组:这样的大象你还害怕吗?读出大象的种种神态,仿佛大象就在眼前。 第三组:读到这些词语,你的眼前就会出现出怎样的画面?词语里面隐含着一幅幅画面,一边读词语,一边想象画面,你就会读出词语含着的意思与感情,现在我们试试,一边想象画面,一边读。 现在叫你用几个词语来形容大象,你脑中积累的词语是否比刚才更多了。 2、读了这些词语,大家又读了五遍书,说说你对泰国的大象留下什么印象? 3、老师有个问题:在泰国,人和大象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这也是导读中的问题。板书:

28、人 象 (和谐,亲密) 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吗?你有什么理由来证明? 三、整体研读,感受和谐 1、默读课文,在每段中找到能说明人象和谐亲密关系的句子,画上波浪线。等下把理由说给同学和老师听。 2、沟通句子。 预设 大象对人群已经熟视无睹。板书:熟视无睹 点拨:(熟视无睹)什么意思?熟视无睹到何种程度?为什么这样熟视无睹。(不再害怕,戒备,而是对人产生了信任的感情) 象是泰国的国宝。 点拨: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为什么不奇怪?大象为这个国家,为人民做了哪些事情?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象是泰国的国宝从国宝这个词,就可以知道泰国人对大象的喜欢,尊重。 板书:国宝 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

29、有距离。 点拨:没有距离到何种程度?这个人包括哪些人? 泰国人对于大象是 板书:平静坦然 大象为游客表演,最有意思的是大象为人作按摩,(信任大象。) 有趣的是,它偶尔也会和人开开玩笑。(多么可爱顽皮的大象,给游客带来多大的快乐呀,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人和大象是多么亲密和谐) 板书:(表演、按摩、开玩笑) 表演的尾声,也是最_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四、重点研读,“与象共舞” 1、课文写了这么多内容,为什么题目单单叫做“与象共舞”?(因为与象共舞最能体现人和象的和谐与亲密关系。)在板书中做上箭头。 2、好,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一段。课件出示这一段句子:最使人难以忘怀的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象群翩翩起舞如果

30、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 3、哪一句最能体现人和象之间的亲密,和谐?(指一生朗读,用黄色字样标出) 说说你的感受。(随即点拨) 人群和象群,这个人群包括哪些人?为什么大家都要上去和象一起跳舞? (被欢乐的气氛感染,看到翩翩起舞的大象,产生对大象由衷的喜爱,情不自禁想亲近大象,远远看着不过瘾,只有和它一起跳舞才能充分表达对它的喜爱) 此时,在游客的眼中,一只只大象就像( ) 4、指导朗读: 把你的感受带进去,再读这个句子。 而翩翩起舞的大象,有了人群的加入,显得更加的兴奋、兴奋。从哪里看出?此时在大象的眼中,舞动着的人们就像( ) 5、让我们走进人和象的内心,出示填空题,训练说

31、话。 此刻,如果你就是与象共舞的游客,你会激动地想 如果你就是在舞动的大象,你可能会想 师:这一舞,舞出了快乐,舞出了信任,舞出了和谐,舞出了融洽。 6、带着各种感受,有滋有味地再读这一段。 7、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哪一句话概括了主要意思?课件显示句子。你发现这个段落的结构特点了吗?先概括再具体。(板书)先概括地写最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再具体地写大象怎样跳舞,人和大象怎样共舞。这就是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我们回到上文看看哪些段落也是这样的结构?找出来 课件一句一句出示概括的句子:象是泰国的国宝。 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 据说象是一种聪慧而有灵气的动物。 有四段都是采纳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使条理非常清楚。 五、总结课文,迁移写法 1、老师小结课文。 这节课我们细细研读了课文,深深感受到了泰国独特的风情:人象共舞,和谐融洽的场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